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九九章 将公立医院覆盖到每一个乡镇! 第二九九章 将公立医院覆盖到每一个乡镇!
- 大明京师,新华书店总店已经设立。
除了新华总店之外,在应天城这里还有其余两个新华书店。
也就是说,单单只是京师,如今新华书店就有三个之多。
不仅是京师,离京师比较近的如常州,镇江等地方也都已经设了新华书店。
一个地方有一个。
朱元璋的执行力是很强的。
后世的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急性子,容易上头。
可有些事该怎么说呢……
各种性子,都有各种性子的好处。
自己这种急性子,同样也有很多的好处。
比如,做许多事情时不拖延,执行力也非常强。
不会婆婆妈妈。
遇到一些慢性子了,办个事能急死个人。
效率简直低的令人发指。
一个简单的事儿,那边都要急死了,他这边还在不紧不慢。
这样的人,朱元璋看到就想直接下令,将其给拉到太医院那边去,为医学做贡献。
当然,各种性格都有优缺点,他这种比较着急的性子,有些时候也会让一些人去利用。
比如,原本的历史里,在道同案这件事情上,自己就被朱亮祖利用自己的性子给摆了一道。
抢占先一步将诬陷道同的种种罪行,送到了自己的案头。
自己天然就相信朱亮祖这个镇守一方的大将。
见到之后,直接上了头,马上就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路奔行,前去执行命令,让处死道同。
人走了之后,道同的上书也来了,附带着朱亮祖在那边徐州胡作非为的罪证。
然后,自己才发觉事情不对。
后面一查,果然被戏弄了……
这种性格,朱元璋并不准备改。
当然,性格这种事,很多都是天生的,想要改也真没那么容易。
要不怎么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说法?
性格急,执行力强了,才能让效率越高起来。
再加上有了这个特殊的经历,很多事情上,自己都能再多一个心眼。
在急躁的同时,也会多出一分的小心。
尤其是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上,自己虽然比较急,但还是很有把握的。
一般做的很稳妥。
大事上基本不出错,哪怕再急,也能按纳住性子。
……
新华书店这里,一大早就已经等着许多的人。
这些人有大人,有半大小子。
新华书店还没有开门之时,就已经是排着队了。
新华书店一开门,就立刻前去。
他们是在这里排队,进去购买的东西。
他们所购买的不是别的,乃是大明日报。
原本,大明日报是通过别的一些渠道销售。
但是,在新华书店建立起来之后,就将大明日报的销售,给弄到了新华书店这里。
这是朱元璋专门定下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大明日报如今已经是打出了名声。
新华书店,算是一个新事物。
将大明日报的销售,给弄到新华书店这里,除了规范渠道之外,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为新华书店做一个无形之中的宣传。
让人们知道,大明这边有这么一个存在。
知道是新华书店是干什么的。
凭借着大明日报的影响力,这样的举措,做出来之后,新华书店的名声,迅速增加。
尤其是在罗贯中亲自执笔,在大明日报上面,为新华书店写了一篇文章,弄在头版进行宣传之后,更是让新华书店名声大噪。
毕竟,这是个官方经营的书店。
更为重要的是,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在新华书店这里,只要别损坏图书,别带走。
你从早看到晚,都不会有人管你。
甚至于书店当中,还提供了一定的桌椅,供人进行阅读。
里面的图书,数量也很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下子就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又令多少读书人为之振奋!
尤其是又听说了,皇帝有志于将这种书店,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于让每一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新华书店之后,对于皇帝的观感,有了一个急速的变化。
哪怕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死脑筋的文人,也说起了皇帝的好。
成为令无数文人称道的一大盛事。
再遇到一些,说当今皇帝打击文人,不重视文教的时候,都有人会主动的站起来,对起进行一顿乱喷。
并将这新华书店拿出来做例子。
顿时能将对方给怼的哑口无言……
此时,这些排队等着来买报纸的人,一下子买这么多,自然不是自己看。
而是要进行卖报。
这大明日报,新华书店有零售。
但是应天府城这么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节省那么一点钱,专程跑到新华书店这里来购买。
早上吃着汤饭,从那些专门从新华书店这边购买报纸之后,再拿着报纸,到处吆喝的卖报纸人的手里买报纸,一边吃饭一边观看,那才是最惬意的,也最方便。
也是因此,那买到报纸的卖报人,立刻马不停蹄立刻拿着报纸小跑着离开了。
要抓紧时间去卖一些报纸。
只有都卖出去了,那才能挣到钱了。
不然若是买的太多,卖不出去砸手里面了,可就太好了。
……
“卖报!卖报!最新的大明日报!”
“天花可以被克制了!
五皇子周王,带着太医院的人找到了可治天花的方法!”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随着这卖报的人大声吆喝,宛若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而那些在后面排队买报纸的人,在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得知了这这期的大明日报,都写了什么后。
有人为之惊喜不已,也有人惊喜的同时,敏锐的觉察到了大生意!
等轮到他的时候,原本决定买三百张报纸的他,马上就又增加了三百张。
一共购买六百张!
这次的报纸,绝对会大卖!
天花啊!
那可是得上之后,只能等死,能不能活全看命硬不硬的天花!
现在,居然能被攻克了!
……
“来一份报纸”
“我也要,给我来一份”
正值早晨用饭时间。
饭馆儿热闹非凡。
有人在喝鸭血汤,有人喝着羊汤配着饼子。
听到卖报之人的叫卖声,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立刻冲着那卖报之人,使劲的招手。
拿到报纸之后,连冬日最是让人舒适的羊汤,都不再理会了。
立刻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话说,大明日报售卖,以往之时就很火爆。
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算着日子买大明日报。
看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当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买了报纸之后,绝大部分的人,那都是在第一时间里将报纸翻到后面的板块,去看那在连载的三国演义。
结果,这一次事情却有了不同。
不仅这大明日报,比往常的销售更好。
而且,那些买到报纸的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先看后面的。
大部分的人,这次都将目光投在了头版上面。
“好,当真是好!天花真的被攻克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有人飞快的浏览完,忍不住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面。
连连称赞。
“皇天保佑!陛下保佑!周王殿下,也如有神助!”
“好啊!当真是好!
不仅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的这些殿下们,也一样不是泛泛之辈!”
“只要接种了天花疫苗,今后就一辈子都不会再得上天花!”
“医学当真是大有前途!”
“还有人对于陛下那边,大兴医学在那里阴阳怪气。
我看,那些阴阳怪气的人,今后就不要接种天花疫苗了!”
“周王殿下,当真是医者仁心!
万年县那边发生天花,他以亲王之尊,亲带队前去处理天花!
殿下真不愧是陛下的儿子!”
“是啊!能生在大明,当真是我等之福分!”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他们这些人真是没得说!
天花谁不是避之不及?
结果,陛下不仅仅兴建医学,研制出来了克制天花的手段。
更是让周王殿下,这个亲儿子冲在最前面!”
“能生在大明,当真是我等的福分!”
一份份的报纸,被卖报的人送到了诸多人的手中。
而后,马上就引爆了全城。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之振奋,为之欣喜。
又有一些人为之落泪。
这是想起了曾经遭遇过天花的,那种恐怖景象。
还有因为天花而死去的亲人。
天花这种东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死亡阴影,笼罩在许许多多的人头上。
它很公平,不论贫贱富贵,都能中招。
能不能活,只是看命硬不硬。
现在,这个洪水猛兽不一样的东西,却被地下这边给克制了!
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
这当真是功德无量!
更为让他们振奋的是,这日报上面可是说了。
今后官府将会建立卫生院。
要竭尽全力,争取给每一个大明人,都给接种上疫苗!
让大明的人,再不怕天花!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救命的东西还是免费的!
面对这么一个消息,又如何不振奋?
有人有些怀疑消息的真假。
但更多的人,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这是大明日报上面发出来的。
而众所周知,大明日报是由官府进行专门经营的。
而且,这又事关天花。
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有假。
也没人敢在这上面说假话!
轻易的就能验证出来。
而且,一旦天花大爆发,那就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
会要了多少人的命。
陛下爱民如子,不会在这等事情上胡来。
陛下当真是好陛下!
这种救命的药,都要免费给大明的所有人接种!
这得花费多少的钱啊!
其实,这种救命的东西,陛下这边完全可以收费的。
哪怕收的贵一些,同样会有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甘愿付钱?
这样就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收入。
可是,陛下那边偏偏没有。
而是选择进行免费接种。
只这一项,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钱财!
甚至于,不少人当场跪了下来,对着皇城的方向,蹦蹦的磕头。
感念皇恩浩荡。
这些,都是从元末乱世走过来的人。
对元末乱世是一个什么情况,都很了解。
普通人的视角,和那些有权有势之人的视角,和在很多事情上不同。
比如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元末之时,很多人都过得非常的舒服。
因为,元朝真的是有权有势,富人的天堂。
百姓们如同野草。
可是到了大明后,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有权有势的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胡作非为了。
被皇帝给他们套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也是因此,这些人是最反感大明,怀念元朝的。
而大部分的百姓,只要脑子不是太坏,很多都很珍惜现在的日子。
感念当今皇帝。
以往的元朝,根本不将底下的人当人看。
当今的陛下,却完全不一样。
他是真的在用心,为他们这些底层的百姓做事。
为了做这些,连亲儿子都敢派上去!
以前,元朝之时,把他们这些人给折磨成了鬼。
而是当今的陛下却不一样,是真把他们这些百姓之人的命,给当成命。
要把他们从鬼给变成人!
……
朱元璋坐在武英殿内,已经得到了不少的反馈。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些的笑容。
果然,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既淳朴,又有着他们的生存之道,带着一些狡黠的智慧。
但底色都不错。
他们分得清好坏,知道谁对他们好。
只要大部分的人,能明白自己的这份善意,感谢自己的这份善意,那就已经足够了。
自己的心意就没有白费。
大明日报当中所言,今后将会建立卫生院这事,倒也并不是瞎说。
是朱元璋透露给罗贯中,让罗贯中写的。
他是真的要建立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那当真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大明,只能说医疗根本就没有体系。
处于一个自然生长的阶段。
官府这边,只有一个太医院,还有最近两年,所建立起来的一些医学院。
至于其余的,则是各种私人的医药馆,还有一些游方郎中等。
这显然是不够的。
医疗的力量太过于薄弱。
而想要真正的让医疗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来,需要将之给握在朝廷的手中。
以国家来建立主导地位,建立从上到下,覆盖整个大明的医疗体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