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九九章 将公立医院覆盖到每一个乡镇!

第二九九章 将公立医院覆盖到每一个乡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大明京师,新华书店总店已经设立。

    除了新华总店之外,在应天城这里还有其余两个新华书店。

    也就是说,单单只是京师,如今新华书店就有三个之多。

    不仅是京师,离京师比较近的如常州,镇江等地方也都已经设了新华书店。

    一个地方有一个。

    朱元璋的执行力是很强的。

    后世的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急性子,容易上头。

    可有些事该怎么说呢……

    各种性子,都有各种性子的好处。

    自己这种急性子,同样也有很多的好处。

    比如,做许多事情时不拖延,执行力也非常强。

    不会婆婆妈妈。

    遇到一些慢性子了,办个事能急死个人。

    效率简直低的令人发指。

    一个简单的事儿,那边都要急死了,他这边还在不紧不慢。

    这样的人,朱元璋看到就想直接下令,将其给拉到太医院那边去,为医学做贡献。

    当然,各种性格都有优缺点,他这种比较着急的性子,有些时候也会让一些人去利用。

    比如,原本的历史里,在道同案这件事情上,自己就被朱亮祖利用自己的性子给摆了一道。

    抢占先一步将诬陷道同的种种罪行,送到了自己的案头。

    自己天然就相信朱亮祖这个镇守一方的大将。

    见到之后,直接上了头,马上就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路奔行,前去执行命令,让处死道同。

    人走了之后,道同的上书也来了,附带着朱亮祖在那边徐州胡作非为的罪证。

    然后,自己才发觉事情不对。

    后面一查,果然被戏弄了……

    这种性格,朱元璋并不准备改。

    当然,性格这种事,很多都是天生的,想要改也真没那么容易。

    要不怎么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说法?

    性格急,执行力强了,才能让效率越高起来。

    再加上有了这个特殊的经历,很多事情上,自己都能再多一个心眼。

    在急躁的同时,也会多出一分的小心。

    尤其是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上,自己虽然比较急,但还是很有把握的。

    一般做的很稳妥。

    大事上基本不出错,哪怕再急,也能按纳住性子。

    ……

    新华书店这里,一大早就已经等着许多的人。

    这些人有大人,有半大小子。

    新华书店还没有开门之时,就已经是排着队了。

    新华书店一开门,就立刻前去。

    他们是在这里排队,进去购买的东西。

    他们所购买的不是别的,乃是大明日报。

    原本,大明日报是通过别的一些渠道销售。

    但是,在新华书店建立起来之后,就将大明日报的销售,给弄到了新华书店这里。

    这是朱元璋专门定下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大明日报如今已经是打出了名声。

    新华书店,算是一个新事物。

    将大明日报的销售,给弄到新华书店这里,除了规范渠道之外,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为新华书店做一个无形之中的宣传。

    让人们知道,大明这边有这么一个存在。

    知道是新华书店是干什么的。

    凭借着大明日报的影响力,这样的举措,做出来之后,新华书店的名声,迅速增加。

    尤其是在罗贯中亲自执笔,在大明日报上面,为新华书店写了一篇文章,弄在头版进行宣传之后,更是让新华书店名声大噪。

    毕竟,这是个官方经营的书店。

    更为重要的是,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在新华书店这里,只要别损坏图书,别带走。

    你从早看到晚,都不会有人管你。

    甚至于书店当中,还提供了一定的桌椅,供人进行阅读。

    里面的图书,数量也很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下子就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又令多少读书人为之振奋!

    尤其是又听说了,皇帝有志于将这种书店,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于让每一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新华书店之后,对于皇帝的观感,有了一个急速的变化。

    哪怕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死脑筋的文人,也说起了皇帝的好。

    成为令无数文人称道的一大盛事。

    再遇到一些,说当今皇帝打击文人,不重视文教的时候,都有人会主动的站起来,对起进行一顿乱喷。

    并将这新华书店拿出来做例子。

    顿时能将对方给怼的哑口无言……

    此时,这些排队等着来买报纸的人,一下子买这么多,自然不是自己看。

    而是要进行卖报。

    这大明日报,新华书店有零售。

    但是应天府城这么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节省那么一点钱,专程跑到新华书店这里来购买。

    早上吃着汤饭,从那些专门从新华书店这边购买报纸之后,再拿着报纸,到处吆喝的卖报纸人的手里买报纸,一边吃饭一边观看,那才是最惬意的,也最方便。

    也是因此,那买到报纸的卖报人,立刻马不停蹄立刻拿着报纸小跑着离开了。

    要抓紧时间去卖一些报纸。

    只有都卖出去了,那才能挣到钱了。

    不然若是买的太多,卖不出去砸手里面了,可就太好了。

    ……

    “卖报!卖报!最新的大明日报!”

    “天花可以被克制了!

    五皇子周王,带着太医院的人找到了可治天花的方法!”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随着这卖报的人大声吆喝,宛若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而那些在后面排队买报纸的人,在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得知了这这期的大明日报,都写了什么后。

    有人为之惊喜不已,也有人惊喜的同时,敏锐的觉察到了大生意!

    等轮到他的时候,原本决定买三百张报纸的他,马上就又增加了三百张。

    一共购买六百张!

    这次的报纸,绝对会大卖!

    天花啊!

    那可是得上之后,只能等死,能不能活全看命硬不硬的天花!

    现在,居然能被攻克了!

    ……

    “来一份报纸”

    “我也要,给我来一份”

    正值早晨用饭时间。

    饭馆儿热闹非凡。

    有人在喝鸭血汤,有人喝着羊汤配着饼子。

    听到卖报之人的叫卖声,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立刻冲着那卖报之人,使劲的招手。

    拿到报纸之后,连冬日最是让人舒适的羊汤,都不再理会了。

    立刻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话说,大明日报售卖,以往之时就很火爆。

    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算着日子买大明日报。

    看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当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买了报纸之后,绝大部分的人,那都是在第一时间里将报纸翻到后面的板块,去看那在连载的三国演义。

    结果,这一次事情却有了不同。

    不仅这大明日报,比往常的销售更好。

    而且,那些买到报纸的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先看后面的。

    大部分的人,这次都将目光投在了头版上面。

    “好,当真是好!天花真的被攻克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有人飞快的浏览完,忍不住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面。

    连连称赞。

    “皇天保佑!陛下保佑!周王殿下,也如有神助!”

    “好啊!当真是好!

    不仅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的这些殿下们,也一样不是泛泛之辈!”

    “只要接种了天花疫苗,今后就一辈子都不会再得上天花!”

    “医学当真是大有前途!”

    “还有人对于陛下那边,大兴医学在那里阴阳怪气。

    我看,那些阴阳怪气的人,今后就不要接种天花疫苗了!”

    “周王殿下,当真是医者仁心!

    万年县那边发生天花,他以亲王之尊,亲带队前去处理天花!

    殿下真不愧是陛下的儿子!”

    “是啊!能生在大明,当真是我等之福分!”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他们这些人真是没得说!

    天花谁不是避之不及?

    结果,陛下不仅仅兴建医学,研制出来了克制天花的手段。

    更是让周王殿下,这个亲儿子冲在最前面!”

    “能生在大明,当真是我等的福分!”

    一份份的报纸,被卖报的人送到了诸多人的手中。

    而后,马上就引爆了全城。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之振奋,为之欣喜。

    又有一些人为之落泪。

    这是想起了曾经遭遇过天花的,那种恐怖景象。

    还有因为天花而死去的亲人。

    天花这种东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死亡阴影,笼罩在许许多多的人头上。

    它很公平,不论贫贱富贵,都能中招。

    能不能活,只是看命硬不硬。

    现在,这个洪水猛兽不一样的东西,却被地下这边给克制了!

    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

    这当真是功德无量!

    更为让他们振奋的是,这日报上面可是说了。

    今后官府将会建立卫生院。

    要竭尽全力,争取给每一个大明人,都给接种上疫苗!

    让大明的人,再不怕天花!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救命的东西还是免费的!

    面对这么一个消息,又如何不振奋?

    有人有些怀疑消息的真假。

    但更多的人,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这是大明日报上面发出来的。

    而众所周知,大明日报是由官府进行专门经营的。

    而且,这又事关天花。

    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有假。

    也没人敢在这上面说假话!

    轻易的就能验证出来。

    而且,一旦天花大爆发,那就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

    会要了多少人的命。

    陛下爱民如子,不会在这等事情上胡来。

    陛下当真是好陛下!

    这种救命的药,都要免费给大明的所有人接种!

    这得花费多少的钱啊!

    其实,这种救命的东西,陛下这边完全可以收费的。

    哪怕收的贵一些,同样会有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甘愿付钱?

    这样就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收入。

    可是,陛下那边偏偏没有。

    而是选择进行免费接种。

    只这一项,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钱财!

    甚至于,不少人当场跪了下来,对着皇城的方向,蹦蹦的磕头。

    感念皇恩浩荡。

    这些,都是从元末乱世走过来的人。

    对元末乱世是一个什么情况,都很了解。

    普通人的视角,和那些有权有势之人的视角,和在很多事情上不同。

    比如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元末之时,很多人都过得非常的舒服。

    因为,元朝真的是有权有势,富人的天堂。

    百姓们如同野草。

    可是到了大明后,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有权有势的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胡作非为了。

    被皇帝给他们套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也是因此,这些人是最反感大明,怀念元朝的。

    而大部分的百姓,只要脑子不是太坏,很多都很珍惜现在的日子。

    感念当今皇帝。

    以往的元朝,根本不将底下的人当人看。

    当今的陛下,却完全不一样。

    他是真的在用心,为他们这些底层的百姓做事。

    为了做这些,连亲儿子都敢派上去!

    以前,元朝之时,把他们这些人给折磨成了鬼。

    而是当今的陛下却不一样,是真把他们这些百姓之人的命,给当成命。

    要把他们从鬼给变成人!

    ……

    朱元璋坐在武英殿内,已经得到了不少的反馈。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些的笑容。

    果然,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既淳朴,又有着他们的生存之道,带着一些狡黠的智慧。

    但底色都不错。

    他们分得清好坏,知道谁对他们好。

    只要大部分的人,能明白自己的这份善意,感谢自己的这份善意,那就已经足够了。

    自己的心意就没有白费。

    大明日报当中所言,今后将会建立卫生院这事,倒也并不是瞎说。

    是朱元璋透露给罗贯中,让罗贯中写的。

    他是真的要建立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那当真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大明,只能说医疗根本就没有体系。

    处于一个自然生长的阶段。

    官府这边,只有一个太医院,还有最近两年,所建立起来的一些医学院。

    至于其余的,则是各种私人的医药馆,还有一些游方郎中等。

    这显然是不够的。

    医疗的力量太过于薄弱。

    而想要真正的让医疗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来,需要将之给握在朝廷的手中。

    以国家来建立主导地位,建立从上到下,覆盖整个大明的医疗体系,必不可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