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第66章 大院烟火

第66章 大院烟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那谁,你二叔和你三叔家来人了吗?”

    易忠海来的比较晚,见李学武站在门口便也就聊起来了。

    李学武见他老的真快,比去年搬家的时候至少老十岁。

    “我二叔没来,我二婶来了,跟后院呢。”

    他给门口站着的几个爷们散了烟,嘴里介绍道:“我三叔家太远了,工作又忙。”

    “可不是咋地,羊城到这儿还不得坐三天火车啊。”

    易忠海点点头说道:“这事儿得理解,都不容易。”

    “自己家人,有啥不能理解的。”李学武笑了笑,轻声讲道:“我爸和我们商量,本来就没打算大操大办。”

    他挑了挑下巴,示意了身后的院里讲道:“这不是怕委屈了毓秀嘛,就亲戚邻居。”

    “那咱们得办,你家有事要不招待咱们可说不过去。”

    刘海中慢慢悠悠地从胡同口进来,听见他们聊的便也接了一句,表示认同。

    “二大爷您咋来的?”

    李学武让了烟给他,嘴里客气着,却被刘海中拒绝了。

    “身体不行,光福带我去医院检查,大夫说让戒烟。”

    刘海中摆了摆手苦笑道:“现在不仅要听儿子的,还特么得听大夫的。”

    “呵呵呵——”

    门口站着的众人见他开玩笑,便都跟着笑了起来。

    李学武收了香烟在手里,笑着看了他问道:“咋地了?瞧您这身体倍儿棒去医院瞧啥了?”

    “心和肺,有时候喘不上来气,干点活儿就累得慌。”

    刘海中比划了自己心口和肺的位置介绍道:“完了,老了,不中用了,早晚要报废。”

    “您才多大岁数,距离报废还早着呢。”

    李学武开玩笑道:“上点机油,还能再干三十年。”

    “三十年?哪敢想哦。”

    刘海中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十年我就知足了。”

    “一大爷还有几年退休?”李学武转头看向易忠海问道:“瞧您身体还好啊?”

    “也不行了,吃药呢。”

    易忠海身体状况下降的太明显了,瞧着也是虚的厉害。

    “我跟你一大妈身体都不行了,早年落下的毛病。”

    “那时候都这样,哪有现在的好生活,工人当家做主。”

    刘海中感慨着说道:“要不我讲再奉献十年呢。”

    他看了看李学武,不无艳羡地说道:“你们赶上好时候了啊,比我们那时候强。”

    “都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李学武点点头讲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吧。”

    “还是你有水平,到什么时候都得有文化。”

    刘海中认投地点点头讲道:“没有文化到什么时候都不行啊,有机遇都看不见。”

    “就算可以了,一代更比一代强就得知足。”

    易忠海劝慰他道:“你得惜福啊,光福我瞅着就行。”

    “唉——这么说吧。”

    刘海中无奈地讲道:“人家一问我有仨儿子,说人丁兴旺,可有啥用啊?”

    他指了指李学武讲道:“要不是那时候你教他做人,现在我一个儿子都指望不上。”

    “您别在家里骂我就行,说啥教不教的,都是邻居。”

    李学武笑着应道:“就像一大爷说的,多惜福吧。”

    “唉,咋不惜福,都这么大岁数了,再不懂事还是人了?”刘海中苦笑着讲道:“也该给孩子们留点脸面了。”

    “我瞅咱们院里的小伙子还可以,像你们家光福,闫解放、闫解旷,这都可以了。”

    易忠海点点头讲道:“上哪找十全十美的去,浪子回头金不换,往后指望光福孝顺你吧。”

    “刘光福现在咋样?”

    李学武就着两人的话题问道:“我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

    “不是跟着国栋一起嘛,还是负责缝纫社的工作。”

    刘海中语气中带着一点知足和炫耀地讲道:“街道不嫌弃他的过去,算给他体面。”

    “闫解放也行了,都两台车了,他一台他弟弟一台。”

    易忠海也介绍道:“现在哥俩一起干运输,还说年底要再买一套房子分开住呢。”

    “一晃儿,以前看着还是孩子呢,现在都大了。”

    刘海中看着门口贴着的喜字讲道:“我们都老喽。”

    “再不老都成妖精了。”

    傻柱晃悠着从门洞里走出来,看着他们逗笑道:“眼瞅着都要当爷爷了,还不老?”

    “是光福媳妇儿有了?”

    李学武刚刚就听他的口风有这个意思,似是在隐隐地炫耀着,或者是在表达什么。

    刘海中矜持地点点头,道:“也是才跟我说,俩人一点都不长心,让我说一顿。”

    “光福媳妇儿下来了?”

    易忠海问了一句,认同地讲道:“可得加点小心。”

    “可不是咋地,我说完他妈也说他,这才停了缝纫社的工作。”

    刘海中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啊,要没有老的盯着,说不定要犯多少错呢。”

    “二大妈身体咋样?”

    李学武看了他问道:“自从搬家以后还没见着呢。”

    “凑活吧——”刘海中因家中即将添人进口而脸上浮现的笑意消失,换做无奈的语气讲道:“能挺到见着孙子就算得着了,得不着也没办法。”

    “这么严重了吗?”

    李学武关心地问道:“没去医院看看吗?离着又不远。”

    “咋没去,我这有个头疼脑热的光福都紧盯着去医院,他妈的情况他能不张罗?”

    刘海中无奈地摆了摆手讲道:“到时候了,她自己也知道,挺过一天算一天吧。”

    “都下不来地了。”易忠海在一旁解释道:“前儿个你一大妈还去看了,老说以前的事,说眼前像放电影似的。”

    刘海中不愿意在人家大喜的日子提这些糟心的事,只由着易忠海解释过后便不再说。

    说起来,刘海中同易忠海之间还有些别扭在心里头。

    当初要不是他起了歹心,易忠海的身体也不能垮的这么快、这么厉害。

    他跟易忠海都一个单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心里要说没有愧疚和自责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有这些情绪,又不好说出口,再加上易忠海两口子所表现出来的大度,他心里更是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

    老伴儿中风也是因为他的不着调,他现在后悔死了。

    可后悔能有什么用,这世上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了。

    易忠海当然也能感受到他的尴尬与隔阂,所以两人住的不算远,但不是一起来的。

    他能听到二大妈要不行的消息让老伴去探望,但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原谅了刘海中。

    有些事不说不代表不在意,男人再大度也容不下坑害之仇,不提就算仁至义尽了。

    “家里亲戚都谁来了?”

    易忠海转移了话题,道:“还是就京城这些人?”

    “我丈母娘回来了,前天到的。”李学武回应道:“再有就是我大嫂那边的亲戚。”

    “那谁,毓秀家没来人吗?”易忠海问道:“说是在挺老远的地方工作呢?”

    “嗯,毓秀的母亲回来了,跟我爸妈见了一面。”

    李学武介绍道:“一会儿也来送亲。”

    “街道王主任来了,钢铁学院的韩老师也在。”

    傻柱提醒他道:“刚才见着都在后院呢,你那屋。”

    “嗯,就这些亲戚了。”

    李学武看了看街道口,这会儿该来的都应该来了,便招呼他们道:“咱们去倒座房吧,别老在这站着,来咱家了一口茶水还没喝上呢。”

    “嗨,故地重游啊。”

    刘海中笑着讲道:“要没今天这个事情,我们都找不到理由回来了,看着真想啊。”

    “你瞧,我就说吧!”

    傻柱抱着胳膊揶揄道:“你搬家那时候我就说你早晚得后悔,现在真照我说的去了吧。”

    “别烦人了,忙你的去,厨房的菜不炒了?”

    刘海中笑骂着捶了他一拳,这才随着众人进了院。

    院里已经搭起了喜棚,就在前院,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因为左右邻居绝对不让。

    现在前院只剩下李家一家,爱怎么折腾便怎么折腾。

    抱着孩子来坐席的三大妈侯庆华暗暗撇嘴啧舌,要是她们家还住在这,怎么会让李家占用她家的地方如此风光。

    都是老街坊、老邻居,李顺在拟给信儿名单的时候就定了闫解放,这是闫家现在的当家人,自然要给消息。

    闫解放现在也干着回收站的活儿,同沈国栋关系很好。

    想不好也不行啊,这年月兄弟俩养两台车,要没有个硬实点的关系还不让人欺负死。

    他是个瘸子,凄惨的时候大家都能同情他,但他赚钱了就有这活不下去的顽主找上他要钱。

    什么名目就不说了,反正就是讹钱,不给就砸车。

    他媳妇儿还是红星钢铁集团保卫处的呢,这都不行。

    沈国栋在街道还是有面子的,就是在北新桥等周围几个街道说话也好使。

    有姬毓秀和王主任照顾着,他为人又四海,谁会傻不拉几地驳了他的面子。

    明白点事儿的,或者老江湖都知道他身后站着的是谁,现在李学武是不回街道了,可大家都知道他现在牛哔着呢。

    废话,红星钢铁集团在整个东城都是顶尖的企业,集团领导在东城也是体面人物。

    这些顽主心里还拿他当江湖前辈,私下里喝酒都要提起吹吹牛哔,涨涨心气,哪里会砸了他这块儿招牌。

    所以无论是沈国栋还是回收站,在东城畅行无阻。

    有人找麻烦,都不用沈国栋出手,早有卖好的将那些不长眼的给收拾了。

    不知道谁传出来的,交道口不允许有大顽主存在,更不允许在这条街道茬架。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这地方阳光太盛见不得一点黑暗。

    ***

    “老大几月的预产期?”

    丁凤霞拉着赵雅芳的手问道:“瞅着孩子可不小,行走坐卧一定要加小心。”

    “婶儿,十月份的,还有一个月呢。”

    赵雅芳是李家长子长媳,有婚丧嫁娶本应帮助婆婆操持接待事物,但因为肚子大了,就算她想帮忙家里人也不让。

    更怕前院人多吵闹,刘茵一早便将她撵到了后院,陪着几家娘家戚儿唠嗑。

    特意来参加婚礼的丁凤霞前天就到京城了,是住在闺女家,一早也随顾宁来了这边。

    屋里也没别的远近亲属,王露的母亲、韩雅婷的母亲以及同顾宁一起来的韩殊在。

    韩殊是听说丁凤霞回来了,这才奔着顾宁一起。

    同李家的交情还在董文学和李学武身上,也在她和顾宁的身上,不能装看不见。

    在这屋里坐着的基本上都是有点身份的,是等着娘家戚儿来了到这边休息等着开席。

    李学武的二婶韩秀梅并没在后院,作为李家媳妇儿,是大哥家的孩子结婚,大侄儿媳妇又怀有身孕,自觉地在前面帮着大嫂维持。

    刘茵让了她几次去后院她都没去,不提以前妯娌间的摩擦和隔阂,就冲她们家李娟那么不懂事,大哥大嫂都没怪罪,特意往吉城去看他们,这份情谊她还是挂在心上的。

    再说了,老太太还在前院炕上坐着呢,家里来客人总得往老太太这边问候几句。

    李学武怕老太太累着,几次劝了她往后院去歇息,可老太太坚持着,说是不能失礼。

    同大姥一起,每有客人过来,总得聊上几句。

    屋里热闹着,院里也同样热闹,上岁数的才有资格在屋里闲话,年轻一点的只能在喜棚里闲聊。

    有左右街坊小年轻的聚在一起打牌,吵闹嬉笑声烘托得今天的气氛更加热切。

    小孩子们更是觉得欢乐,总算有理由再聚在一起了。

    只是没了棒梗的身影,这些孩子们再闹腾也不会玩出什么花样,无非是追逐打闹。

    以前同在院里玩耍的闫芳、李唐、何壮、李姝、李宁、张新民、闻远,还有今天随母亲一起来热闹的姬不凡。

    这里年龄最大的是张新民,再从他往上就是秦淮茹的俩闺女了。

    只是槐花都上小学了,同姐姐小当稳稳地坐在一边,已经有了大姑娘的模样。

    让人不觉多看两眼的是同她们坐在一起的两个姑娘。十四、五岁的样子,看着就是姐俩,模样俊俏可人,妥妥的美人坯子。

    “那是谁家的姑娘?”

    王露拉着小姑子的手同何雨水站在一边看着热闹聊闲篇,目光扫到那对姐妹两个,便问了雨水,“你们院的?”

    “秦姐家的。”何雨水是见过这俩闺女的,就在秦淮茹第二次结婚的酒席上。

    那一次也不算很正式的席面,只是邻居之间喝了顿酒。

    这还是刘国友坚持的,说是名正言顺,怕委屈了秦淮茹。

    秦淮茹有什么好委屈的,二婚带着仨孩子,他带着俩,凑在一起过日子谁能说什么。

    “是她爱人带过来的俩闺女,更棒梗年龄相仿。”

    何雨水同王露都在红星钢铁集团,是同事也早就认识。

    再说了,就算集团机关人多,有李学武在她们也早就认识了,王露给他当过秘书呢。

    “长得真好,秦姐有福啊,白捡俩大闺女。”

    王露笑着赞了一句,倒是惹得雨水也跟着笑了。

    她笑是因为王露说话有意思,秦淮茹白捡的这俩闺女是不是福气不知道,但她知道棒梗闹的那一次就因为她们。

    异父异母的亲兄妹,凑在一家是五个兄弟姐妹。

    其实这种状况也不少见,重组家庭哪有不带孩子的,尤其是这个年代孩子还多。

    院里的事情,刘国友的俩孩子是怎么来的?

    如果依着贾张氏的意思当然不会带她们出来,甚至她都没正眼看过这俩孙女。

    在她眼里就是秦淮茹狼心狗肺,为了屈就刘国友撵走了她的宝贝大孙子去东北吃苦。

    任由秦淮茹怎么解释,她都认定了东北苦寒之地,棒梗在那边还能享着福?

    什么天天吃饭店,住着小别墅,糊弄鬼呢?

    以前秦淮茹跟着李学武的时候棒梗都没混上这种待遇,现在两人没了这层关系李学武凭什么如此照顾棒梗。

    贾张氏想的明白啊,真要叫秦淮茹说的那样,李学武都不是照顾棒梗了,那是养儿子了,她真要怀疑棒梗是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了。

    可她怀疑谁也不会怀疑李学武,因为秦淮茹结婚的时候李学武才十岁。

    所以贾张氏不相信秦淮茹从钢城回来说的那些话。

    她越是念着棒梗,对这俩闺女越是不假辞色,冷眼相待。

    秦淮茹劝了几次,刘国友也做了努力,就是不见成效。

    刘国友的这俩闺女也是心高气傲的主儿,自然不会亲近她,平日里小姐妹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全把他们当外人。

    今天两姐妹来参加大院的事情也是刘国友的意思,秦淮茹听了他的理由不能不同意。

    秦淮茹知道刘国友的心思是另外有打算,可话总不能挑破了说,那不得吵架动手啊。

    刘国友讲的是俩闺女十四五岁了,眼瞅着就是大姑娘,学习上又没啥指望,不得早早地张罗着找个婆家啊。

    京城的适龄青年都要下乡劳动,他哪里舍得自己如花似玉的闺女去乡下吃苦。

    吃苦倒无所谓了,他就怕俩闺女不懂事有个好歹。

    你想吧,这年月乡下是个什么状况,年轻男女凑在一起又是个什么状况,他能放心?

    他也在做工作、做准备,一等俩闺女到岁数先安排工作,哪怕是临时工也要上班。同时要给她们张罗婆家,两样都定下来,也就不用往乡下去了。

    这年月女孩男孩都一样,十四五岁的时候不带着出来见见世面,真等十八九人家都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闺女小子,谁能想起来给你家介绍对象。

    让俩闺女接触大院这边的人就是方便往后找婆家,瞧着俩闺女长得好也有人主动相看,街坊邻居也知根知底。

    刘国友别样的心思是在李家李学武的身上,他要想抱上这条大腿就得增进私人感情。

    别想歪了啊,他可不是送闺女的恶人,他是想着今天李家有喜事,李学武的圈子也会来人,万一有年龄相仿的呢。

    只要攀上儿女亲家,往后相互扶持不也名正言顺。

    他都从秦淮茹那儿打听了,李家有两个亲家不一般。

    就算是大儿媳妇儿家是农村的,可大儿媳妇有出息啊,往后村里的爹妈能受委屈了?

    再看老二和老三的亲家,那身份背景就有点吓人了。

    秦淮茹知道他的小心思,可也不愿意戳破,怕影响了夫妻感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她不想管这俩闺女的婚事。

    当后妈的,怎么做都有不对的理由,往后过的好过不好都能怨到她的头上。

    所以她什么都不说,任由刘国友折腾着。

    刘国友想攀高枝儿她也不拦着,倒是要看看热闹。

    那对儿闺女长得越好,越要将小当和槐花比下去。

    一家四个闺女,到时候不比婆家丈夫比什么?

    秦淮茹没想着坏刘国友俩闺女的未来,也没想着委屈了自己的俩孩子,所以就看着。

    李学武的圈子里都是什么人,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能看得上他们家?

    再说回收站这边,刘国友能舍得?

    就算刘国友舍得,这个圈子里哪有好人啊,这俩闺女还不得被人家生吞活剥了啊。

    这年月长的越好越危险,就连正经人家相看儿媳妇也是挑选有福气的,哪里会选个狐媚子回去惹是生非。

    不凑巧,刘国友的俩闺女就是这般媚眼俏脸,男人看了喜欢,女人看了皱眉。

    才十四五岁的年龄就有了心眼儿,长大说不定怎么着呢。

    院里人重新聚在一起自然要闲话家常,除了说说李家的风光,秦淮茹家也贡献了一部分谈资。

    “哎嗨!新娘子来了!”

    不知道是谁站在门口吼了这么一嗓子,院里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去,有好看热闹的妇女和孩子们齐齐奔向了大门口。

    虽然说这年月已经有了收音机,甚至有些家庭已经看上了电视机,但精神娱乐的匮乏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这么说吧,但凡谁家有点什么事,门口和窗子能站一圈人,拔着脖子往你家看。

    尴尬?别闹了,他们不觉得尴尬就是你尴尬了。

    农村比城里更甚,但凡谁家来亲戚了,必然会有来看热闹的。

    城里也一样,新人结婚最招大家喜欢的情节就是看新娘子,是美是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要品头论足一番。

    他们没见过姬毓秀吗?

    当然见过,可也因为见过才要看看她结婚时的样子。

    平日里姬毓秀表现的虽然说不上严肃,可久在分局工作,气度早已经改变。

    所以以前见没见过都不耽误大家对新娘子的好奇。

    “放炮了啊!躲远点!”

    傻柱不着调地放着厨房里的活不干,跑去跟沈国栋他们一起放鞭炮了。

    他心里有底,不仅马华也在,还找了别的朋友帮忙。

    一共十五六桌,李家定的不高不低,六个菜一个汤。

    同李学武结婚那时候没法比,无论是菜样还是质量。

    不过李学才也能理解,他和姬毓秀结婚的时候不太对。

    如果能早一点,家里万万不会委屈了他。

    只是现在外面看着平常,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们呢。

    李学才也不是小孩子了,很多话一说就透。

    再说了,他这婚礼比二哥不如,但比其他人绰绰有余。

    啥家庭啊,办个婚礼要上六个菜一个汤,太奢侈了。

    四浑两素,没点家底儿真不敢这么招待。

    关键是收多好礼啊。

    今天要招待客人普遍都是街坊邻居,随三毛五毛的就算多了,一顿饭就能吃回去。

    李顺倒也没想着靠收礼回本,只是给儿子儿媳妇一个名正言顺的婚礼证明。

    所以也别八个菜、四个菜的,就选了实惠的六个菜。

    鸡肉、鱼肉、猪肉、羊肉四个荤菜让今天的席面闪闪发光。

    倒不是说菜里埋灯了,而是闻着味道看过来的目光太多了,菜都看的发了光。

    “抱起来!抱起来!”

    傻柱和刘光福凑着热闹,站在人群外喊着刚刚打开车门子的李学才,让他抱媳妇下来。

    李家要低调,但接亲的车还是用了俱乐部的伏尔加M24轿车,一共就用了两台。

    姬毓秀的娘家人单薄,只有她母亲和嫂子来送她。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家没有男人了呢,连孩子结婚都不来送亲。

    这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都在内地,姬家怎么说都会来送闺女出嫁。

    只是身不由己,姬瑞轩和付采凝都是各自单位的顶梁柱,要请假只能一个人回来。

    姬瑞轩很想送闺女出嫁,但要把机会让给爱人。

    他能体会闺女出嫁的苦,相信爱人比他还要苦。

    姬卫东本来说是要回来参加婚礼的,连礼物都准备好了。

    只是八月末港城出事,他担心局势不稳,港口和贸易工作会受到影响,只能抱憾无法成行。

    “得抱下来,抱不动背也行。”李学武见弟弟看向他,笑着说道:“抱吧。”

    “猪八戒背媳妇喽!”

    还没等为难的李学才行动,刘光福等人便起了哄。

    围观看热闹的众人哈哈大笑,这个时候开的玩笑可不能放在心里。

    就因为猪八戒背媳妇这一句,李学才咬咬牙,怎么都得抱着媳妇儿进院。

    付采凝和韩雅婷从后面的车上下来,看着前面的玩闹也跟着笑,这就是婚礼的热闹。

    亲家来了,早就准备好的李顺和刘茵两人去迎了她。

    实际上付采凝一回来便到亲家家里拜访过了。

    当初姬卫东结婚,可不就是李家帮忙张罗的。

    后来儿媳妇韩雅婷生孩子,李家依旧帮忙照顾。

    这份情谊亲家之间算是建立了起来,也就有了今天的缘分。

    “瞧瞧,到底是亲家啊,有说不完的话呢。”

    傻柱逗了一句,招呼着众人给让路,请新人先进院。

    李顺和刘茵见他咋呼着,便也就笑着同付采凝解释了一句,这才往边上站了站。

    李学才提了提气,伸手进车厢抱起姬毓秀,出了车门子直起腰,他还颠了颠,惹得姬毓秀差点惊呼出声。

    不过他还是挨了姬毓秀一拳头,两人的过招又惹得众人笑声阵阵。

    他们先走,娘家亲戚跟在后面走,李家则随着一起。

    孩子们也不嫌挤得慌,就在大人腿跟前转悠着,见缝就挤,想往前面看看新娘子长啥样。

    要不怎么说他们是孩子呢,新娘子穿制服的时候他们躲着走,穿红衣就不是她了?

    不过今天的姬毓秀是真好看,有她二嫂的婚礼在前,她在选择吉服的时候也有了参照。

    依旧是李裁缝出手,一袭红色连衣裙将姬毓秀捧成了今天的主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娇羞的脸色一如嫁衣这般秀艳,烘托的李学才的脸也是红的。

    “学才,累不累,用不用帮忙的?”

    “哈哈哈——”

    今天开玩笑不上头,小年轻的可着劲儿地占便宜。

    姬毓秀在这片当所长的时候可没少收拾他们。

    现在好了,报仇!

    “还坚持得住吗?”

    刘光福和闫解放等人跟着凑热闹喊道:“坚持不住说话啊,我们有帮忙的!”

    李学才全身的力气都在姬毓秀这,哪里有机会回答他们的挑衅。

    只是姬毓秀好笑又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这才让那几个小年轻偷笑着跑掉了。

    付采凝由着李顺和刘茵送到家里,韩雅婷则是同早就准备好的顾宁一起陪着韩殊和二婶韩秀梅去挂幔帐、叠被子。

    这几乎是北方婚礼必备的程序了,是要在炕沿上方挂一杆幔帐杆,成人手腕一般粗细,通体红色,用绳子吊起来。

    由双方共同请的全福人上炕将早就准备好的帷幔挂起来。

    在这期间全福人会说一套祝福语,七大姑八大姨会往帷幔里撒花生和糖果,祝福信任早生贵子,日子过的甜甜蜜蜜。

    新人的被子同帷幔一样,是娘家的陪嫁,全福人将打好的行李打开,重新叠整齐。

    在叠被子的过程中,依旧会撒花生和豆子,寓意着多子多福,长命百岁。

    谁是全福人?

    韩殊和二婶韩秀梅都不是全福人,只能教着怎么做。

    韩殊的父母健在,但公公婆婆早就没有了。

    韩秀梅的父母也都健在,但公公没有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韩雅婷也不算全福人,父母和公公婆婆健在,但不是儿女双全。

    顾宁呢?

    看怎么说了,父母和公公婆婆健在,儿女双全,只是大闺女李姝不是她生的,这个没法强调十全十美了。

    亲戚里找全福人太难,找街坊又不合适,就这么凑合了。

    不过一个是娘家大嫂,一个是婆家二嫂,说起来好听。

    顾宁和韩雅婷没做过这种事,全由二婶和韩殊教她们。

    看热闹的不嫌热闹,这会儿挤了一屋子妇女和孩子。

    妇女看热闹,孩子们抢花生和糖果,也算是寓意吉祥了。

    李学才同姬毓秀站在一边,直到被子裹着桂圆、莲子、花生、硬币等等讨喜的物件重新被叠起,他们才算完成了洞房的准备工作。

    按老礼儿,姬毓秀要坐床的,直到晚上休息,怀里还得抱着白萝卜。

    可这会儿不让讲究老礼,就叠被子这一套还没人说什么,要是姬毓秀这会儿便上炕,真会叫人笑话了。

    这边被子活刚完成,门外代东的便喊了开席。

    随后,年轻的声音吼着“油着!”喜棚里的氛围立即热切了起来,大家伙都等着吃六个菜的席面呢。

    于丽同秦淮茹一起看了热闹出来,见三大妈抱着孩子往喜棚里挤,皱了皱眉头就想走。

    还是秦淮茹拉住了她,同时叫了秦京茹一起也进了喜棚。

    “都要吃饭了你走啥,又不是没见过,别搭理她。”

    秦京茹听姐姐如此说,不由得瞅了一眼三大妈的方向,这才撇了撇嘴角。

    “来,咱们一起坐。”

    秦淮茹找了一张桌子,叫了于丽和秦京茹,见何雨水出现在了门口,便又招了招手。

    “我还说看热闹去呢。”

    何雨水笑着走过来说道:“新人拜高堂呢,这边开席早了点吧。”

    “故意的吧。”秦淮茹看了眼李家的方向,轻声讲道:“人家四世同堂,有老礼也说不定,不想让人看着呗。”

    “再一个可能也跟亲家有关系。”她抬了抬下巴讲道:“身份可高了,是吧雨水?”

    “具体的不了解,就住在我们那而已,平时见不着人。”

    雨水当然知道付采凝是谁,她是国际饭店的总经理,能不知道店里住的贵客是谁?

    再说了,就算她没有集团的渠道,韩雅婷的婆婆她总得知道是谁吧?

    不过秦淮茹在这里说这个她是不能往下讲的,更提醒了秦淮茹不要说这个。

    秦淮茹也是心领神会,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往下聊。

    没一会儿迪丽雅和葛淑琴走了进来,也都凑在了这一桌。

    都是小媳妇儿,凑在一起有话说。

    只是这几个女人在一起,引起的话题都要超过婚礼本身了。

    邻居们为了六个菜,不再围着李家看,纷纷来占位置。

    代东的已经喊传菜,桌上已经先上了凉菜和大碗肉菜。

    客人们陆陆续续上桌,李家那边拜堂奉茶的仪式也都结束了,由双方父母带着新人一起走进了喜棚,同客人道谢。

    李学武抽空找到了顾宁,让她带着孩子们先吃饭,不用等到最后,席面就开这一轮。

    “你呢?不一起吃?”

    顾宁还惦记着他呢,有些意外地问道:“不饿吗?”

    “我等会儿吃,先去带学才敬酒。”

    这活儿本应该是身为长子长孙的李学文来做,要带着弟弟给长辈们敬酒问好。

    可谁让李家出了个酒中仙呢,千杯不醉,带着李学才敬酒的工作他责无旁贷。

    有在集团担任秘书长的二哥带着敬酒,显得李家人才辈出,也帮李学才撑了脸面。

    他带着弟弟、弟妹敬酒,谁敢玩闹灌李学才的酒?

    从第一桌娘家亲戚开始敬,也就是付采凝。

    实际上娘家客人不多,婆家这边的实在亲戚也很少,大家凑在了一桌,说话也亲切。

    李学才倒是乖巧,也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准备好的,在二哥示意他给丈母娘敬酒的时候,他便直接改口叫了妈。

    对李学才这个女婿付采凝是满意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复杂和矛盾,闺女能找一个可心又可信的婆家实在不容易。

    闺女放在人家养了快四年,要有问题早就有了,她这做丈母娘的还有啥好挑剔的,一百个满意,一万个满意。

    李学武看着姬毓秀目光里泪光闪闪,便提议她单独敬谢母亲一杯酒。

    这一建议让姬毓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地落了下来。

    “大喜的日子呢,好好的。”

    付采凝是见过大世面的,可越是见多识广,越希望女儿过平凡的日子。

    毕竟是女儿,不用她承担家族的希望和风雨,只要健健康康,生活美满就可以了。

    所以见着小女儿姿态的闺女,付采凝笑着帮她擦了眼泪。

    说起来,闺女早就是人家的了,她只不过千里迢迢奔回来参加个仪式而已。

    能说的她早就同闺女说过了,剩下的都是亲家之间的嘱托了。

    李学武叫着李学才和姬毓秀给桌上敬了一圈的酒,这才往下一桌走。

    到哪里都是祝贺声连连,敬的酒却是客客气气。

    直到走到傻柱那桌,这老小子早就等着他了。

    “哎,是你结婚还是学才结婚?”

    傻柱笑呵呵地推了他,拉着李学才的肩膀说道:“成家立业,学才老弟都做到了,可喜可贺,干一杯!”

    十几桌,要都是傻柱这般干一杯,那就得奔着二斤去了。

    李学才倒是很给面儿,一口喝了杯中酒,桌上年轻人鼓掌叫好。

    “满上、满上——”

    傻柱捏着酒瓶子,笑呵呵地要给李学才倒酒。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不喝三杯不能走。”

    他见李学才要走,笑着拉住了他劝酒道:“一杯庆新婚,二杯生贵子,三杯、四杯生娃一堆,五杯、六杯……”

    “来,大侄子,叔敬你一杯,咱们不醉不归。”

    李学武见他要耍怪,也知道他是为了烘托气氛,想要婚礼热闹热闹,便也就着他的玩笑搂住了隔壁桌的何壮。

    “你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能喝二斤半了。”

    ——

    PS:回到家了,明天开始写两万,统一补欠的章节。

    我欠几章来着?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