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第130章 一朵白莲花

第130章 一朵白莲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李学武无奈地笑了笑,摊开手讲道:“您应该了解我们的状况,至少现在还没决定走出来。”

    “哦,是嘛——”

    什么现在还没决定走出来,你怎么不说没能力走出来呢,野心倒是有,对吧?

    瓦德里希怀疑地打量着坐在他对面的东方来客,虽然双方所处的社会制度是一致的,但关系嘛……

    “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他很直白地询问道:“你们既不奢望新技术,更没有落地罗斯托克的愿望,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说真的,瓦德里希现在有点懵。

    他并不是一个蠢笨之人,更不是狂妄自大之徒,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能坐上地区造船厂总负责人的位置,自然不仅仅靠他的亲家关系,还有他自己的本事和能力。

    刚刚见面时他所表达的惊讶和意外不是虚的,因为他真的没想到会有访问团造访罗斯托克造船厂。

    这段时间确实有工作人员来到造船厂考察和调研,但这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算稀奇。

    况且对方并没有打本次访问团的旗号,而是以港城顺风远洋运输公司的名义来调研的。

    所以惊讶是真惊讶,意外也是真意外。

    要新技术,完全没必要来德国,就算来德国买技术,也不用来罗斯托克。

    不要新技术,不想来本地建厂合作,反而邀请他们走出德国去东南亚承接订单。

    你听听对方刚刚说了什么,竟然愿意提供场地和设备,更愿意分享东南亚订单给他们。

    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人吗?

    嗯,确实有,眼前这个就是,但他不敢相信。

    所以他想搞清楚,罗斯托克造船厂能得到什么,对方究竟想要什么。

    “订单纯盈利的50%。”

    李学武并没有兜圈子,很直接地讲道:“船务、办公区、休息区、设备设施,全由我们提供。”

    “贵方只需要提供整套的造船技术人员。”

    他摊开双手,坦诚地讲道:“而贵方因为技术人员派出造成的人力短缺,则由我方提供人员补充。”

    “等等!你的意思是——”

    瓦德里希差点被他绕迷糊了,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他问道:“咱们互派技术人员?”

    “没错,为了交流学习。”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讲道:“我方充分保障贵方技术人员在港工作和生活的安全等方面权益。”

    他侧了侧头,强调道:“我们也希望能得到贵方技术支持和交流。”

    “也就是说——”瓦德里希想了想,讲道:“你们愿意拿出订单的50%纯利润,换取技术支持?”

    他根本没提技术交流的事,因为在他看来,尼普顿船厂和瓦尔诺船厂的技术再平庸,也比对方强。

    “是联合承接订单的50%纯利润。”李学武再一次强调道:“也意味着50%的东南亚造船业市场。”

    这话就纯属放屁了,瓦德里希当然不会相信。

    说什么联合订单的50%纯利润就意味着50%的东南亚造船业市场,他就没见过这么能吹牛哔的。

    合着你们的造船厂业务量占了整个东南亚造船市场的50%还多呗!

    想是这么想,但他也无法立刻拒绝走出波罗的海的诱惑。

    梅克伦堡湾太小了,即便周围有很多北欧国家,但这些国家的体量也都太小了。

    论船舶制造,还得是守着太平洋的那些国家。

    历史可能会犯错,但绝对不会一直错。

    后世造船业最后都集中在哪几个国家了?这绝对能说明问题。

    意大利的造船业发展的还是比较早的,可你看意大利在货轮、破冰船等大型船只项目上有建树吗?

    你要说游艇、游轮或者客轮这样的奢华高档船舶,那意大利人绝对能玩出新花样。

    洗澡盆里练不出真海军。

    造船业也是一样,没有市场哪来的业务,没有业务怎么发展技术和培养工人。

    这里是东德,东德的造船厂在波罗的海就是后娘养的,除了那些互经会成员国,西欧的订单量屈指可数。

    再这样下去,他都有心组织工人开荒种粮,至少这样饿不死啊。

    幸运的是,他似乎找到爆单的办法了,唯一犹豫的便是这样做所产生的影响。

    别看对方说的好听,看似是合作,实际上是培训,瓦尔讷明德造船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去中国,带领对方的基层技术工人来生产。

    反过来呢,对方的技术工程师和工人来瓦尔讷明德造船厂共同工作,不还是学习的过程嘛!

    所以说这不是什么合作,而是一场精明的算计。

    哎呀,马可波罗说的没有错,中国人最会算计了,无孔不入的那种。

    “如何保证我们的利益呢?”

    瓦德里希直白地问道:“别说什么合同和保证,一旦你们技术成熟,我们就失去了作用。”

    “您对技术合作的定义还是太狭隘了。”李学武笑着摇了摇头,道:“为什么您就偏偏认定我们的技术相差悬殊呢?”

    “没错,我们是来学技术的,也想学技术。”

    他缓缓点头继续讲道:“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更倾向于,也希望彼此双方是站在互利互惠,互相帮助的角度来实现合作和技术交流的。”

    “您不用怀疑我们的设备和业务量。”

    李学武有些傲然地讲道:“红星钢铁集团旗下营城船舶拥有世界先进造船设备和船坞。”

    “我们唯一缺少的便是成熟的技术体系,以及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

    他手指点了点,强调道:“你们的技术终究会有落后的一天,但你们缺少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动力。”

    “这种核心动力我们有,咱们互相帮助,共同开发,共享未来,这样不好吗?”

    什么叫核心动力?

    瓦德里希相当清楚,这么讲还是给自己这边留面子了,瓦尔内明德造船厂的订单量确实不好看。

    订单量上来了,盈利也就有了,科研的核心动力也就有了,这才是对方的合作条件。

    “共享新技术?”瓦德里希有些怀疑地看着他,问道:“你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

    “我说有,您相信吗?”

    李学武看着他,认真地解释道:“我们集团有独立研究所,是与多所高校共同合作开办的。”

    “船舶工程研究所只是其中的一个单元,我们对未来是有很大信心的。”

    “我明白——”瓦德里希靠在了椅子上,用有些嫉妒又有些遗憾的语气讲道:“是市场给了你们信心。”

    “还有多方合作。”李学武淡淡地一笑,道:“营城船舶拥有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多方优秀造船设备和技术经验积累,咱们可以实现公平合作。”

    什么叫公平合作?

    你别漫天要价,我也不坐地还钱,咱们彼此都坦诚一点,真诚一点,合作不就达成了?

    “我方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你刚刚提到的船舶工程研究所的设备和资料?”

    “当然没有问题,我们还会主动聘请讲师进行指导,这方面您大可放心。”

    “我考虑考虑吧。”

    瓦德里希还是有些犹豫,他很担忧北毛的态度,一旦决定合作,对方会不会引来责难。

    瓦尔内明德造船厂的沉沦几乎几成定局,别看现在花团锦簇,但真正的危机已经绕不开了。

    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企业高层还能不知道?

    为什么几年后东德忍不住与西方接触,为什么十几年后发生经济危机,为什么东西合并以后东德的企业几乎在一夜之间纷纷破产。

    道理很简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柏林以及南方工业区有北毛的支持还看不出来,但罗斯托克地区早就露出了工业体系的颓败之色。

    要说造船业,北毛拥有绝对的影响力,联合体系内哪有订单分给他们这些小卡拉米。

    要不是尼普顿船厂和瓦尔诺船厂在战后初期的收益均用于支付赔款,连这点订单都不会给他们。

    现在十几万人口的罗斯托克,每年都在经历人口流失,造船厂的压力可想而知。

    “您得尽快做出决定。”

    李学武非常认真,但也足够坦诚地解释道:“我只能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明天上午我就要离开。”

    他抿着嘴唇耸了耸肩膀,道:“很抱歉,我们集团还有汽车工业,所以必须赶去莱比锡。”

    坐在他身后的沙器之扯了扯嘴角,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文件,领导的谈判艺术让他望尘莫及。

    去莱比锡这个理由真充分啊,到哪都能用得到,好像集团急于争夺莱比锡的汽车生产技术。

    尤其是人人都眼红的W50卡车项目,这是国内最需要的工程建设基础项目。

    想想都觉得有意思,大家都在争,红星厂也在争,可谁在真的争,谁在演戏,竟然分辨不出来。

    反正他知道,秘书长对W50技术没有任何兴趣,之所以攻略路德维希费尔德工业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发动机的技术。

    秘书长太想要飞机用喷气发动机、船用柴油机、机床及其配套零件的生产技术。

    有了发动机生产技术,吃透以后就可以整合资源,做飞机制造工业的供应链体系了。

    船用柴油机和车床生产技术同样如此。

    辽东的工业生产与津门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要做到相辅相成。

    不要去考虑和担忧京汽召集其他车企组建独立供应链体系的事,双方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了。

    就算京汽以及其他车企打破了红星钢铁集团设下的供应链技术壁垒,那又能怎么着?

    无非就是继续竞争呗。

    钢汽有着除了卡车以外几乎所有乘用车以及兵用车车型,产能更是国内首屈一指。

    对零部件的消耗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供应链的基本订单量,剩下的就交给合作伙伴了。

    京汽和一七厂这些大企业可以抱团取暖,共建供应链体系,那些省属或者市属乃至是县属、镇属汽车工业企业怎么办?

    这些小车企拿不到大企业的合作资源,与红星钢铁集团的供应链合作更具有普及性。

    你说镇上也有汽车工业?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后世很多大集团、大企业最初还是街道企业、村属企业呢。

    在发动机、底盘以及各种零部件统一生产规格以后,造车这件事似乎成了有手就行的行业。

    这么说吧,某县劳动资源富集,工人无法安置,遂成立汽车制造厂。

    不用费劲巴力地去全国各地采购和订购零部件,只需要从红星钢铁集团汽车零部件供应库中选定组装汽车所需的部分零件,做好运输和库存准备就行了。

    剩下的?

    不一定非要购买流水线装备,对吧。

    没有这部分预算是一个原因,没有配套的技术和工人也是一个原因。

    反正人员是富集的,工人是无法安置的,那就人工组装,流水线没有,移动架子还是能做的。

    这个年代汽车工业由于红星钢铁集团的成立,正处于迸发前夜。

    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能买得起车的就那么多单位,可汽车的产能和售价,以及地方保护体系又很复杂。

    所以钢汽生产的汽车有在全国铺设销售渠道,但也止不住这些小作坊能开张。

    目前212的售价依旧维持在元每台,部分地区甚至能卖到元。

    这还是红星羚羊已经开发出二代车型,并且在全国销售的情况下。

    有212维持车价,这些小车企不仿别人,专仿212。

    你就看吧,全国的212五花八门,远看外观没区别,近看……没法看了。

    与212相类似的外壳,扣着羚羊一代的整套汽车系统,这倒是实现了部分优势互补。

    212还没配置暖风和收音机的时候,盗版车倒是先用上了。

    只是这种车的劣势也很明显,兼具了羚羊一代的缺点和212的缺点,可谓是两极分化。

    有人问了,既然仿都仿了,用的也是羚羊一代的整车系统,为啥非得扣个212的壳子?

    羚羊最拿得出手的便是外观了,如此设计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这个问题不是仿谁来决定的,钢汽从没有严肃抨击仿造羚羊汽车的行为,因为这个时代没有专利法。

    仿212是因为212的售价高,他们搞降价能卖得出去。

    仿羚羊一代,那不是扯犊子嘛,他们可是手工作业,能比得上钢汽的流水线生产成本?

    如果按羚羊一代的售价销售手里的汽车,无异于从平顶山拉煤卖去山西大同。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好笑的现象,以京汽为主的圈子一边抨击和抵制这种粗制滥造的“拼车”和“手攒车”行为,一边将这些小车企拒之门外。

    而这些小车企在无缘大企业组建的供应链圈子的情况下,只能更加依靠红星钢铁集团的供应链。

    在面对竞争压力时,只能疯狂地仿造212汽车。

    结果呢?

    京汽当然不满始作俑者红星钢铁集团,但他们又拿不出证据来控诉红星供应链的不合理行为。

    因为本质上讲,红星供应链只提供汽车系统组装零部件,是不包括汽车外壳的。

    换句话说,老百姓有条件,完全可以按零部件清单采购一批零件,带回家自己组装汽车的。

    你是用鞋带也好,还是用铁丝也罢,供应链是不管你的,因为供应链不卖汽车,称不上违规。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京汽知道坏事是谁干的,但他们不敢明着骂街。

    因为老李比他们还有路由、更会骂街。

    正因为这种竞争和矛盾,造成大车企之间明争暗斗,来到东德以后更是花样百出,互相提防。

    李学武也是特么坏透了,他带领的红星钢铁集团技术采购团队明明对W50等汽车技术没什么兴趣,却偏偏要做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搅屎棍姿态。

    没错,圈子里都叫他们搅屎棍。

    好好的钢铁工业不做,非要做跨行,还做的这么好,做的这么绝,让他们怎么活。

    所以李学武高喊着一定要去莱比锡,一定要把W50带回红星钢铁集团。

    所以不出意外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对W50表现出了关注和兴趣。

    再加上李副主任与东德经济委员会负责人的会晤结果不理想,大家都想拿到技术合作的头筹。

    先前的合作谈判被搁置,不正是他们这些“杂牌军”表现的机会嘛。

    就算是抢,也得把东德最好的卡车带回去,因为这玩意儿即便自己用不到,也能同车企交换利益。

    虚晃一枪看热闹的李学武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别问,沙器之也不知道。

    因为下一个目标必须是时机成熟,李学武会在关键时刻赶过去一锤定音。

    前期工作都在进行中,就需要一个能拍板的,而红星钢铁集团来东德,李学武就是那个拍板的人。

    当然了,名义上最终拍板的是在莱比锡酒店扯犊子的李怀德,他听李学武的电话行事。

    如果李学武能在罗斯托克拿下造船厂的合作项目,老李便会立即通知在酒店的访问团工作组,将开始他的表演时刻。

    红星钢铁集团工作小组在他的带领下拿下了某某某项目,可喜可贺!

    谁都想争第一,第一是那么好争的吗?

    李学武把希望寄托在了罗斯托克,可瓦德里希却很意外他的性急。

    “你只有一天的时间?”

    “不,不是我,是你。”

    李学武一挑眉毛,很认真地强调道:“如果您不能在明天上午之前给我您的决定,我们只能放弃在这里的工作,我们时间安排的非常紧。”

    “你们的企业既生产船舶,又生产汽车?”瓦德里希不太相信,眼神里透露着“你在吹牛”的态度。

    “没错,还有食品工业、五金工业。”

    李学武耸了耸肩膀,淡淡地装哔道:“另外我们还生产直升飞机、建筑公司、能源公司等等。”

    他非常无奈地讲道:“一个大型集团企业,您应该能理解我的时间有多么的紧张。”

    我能理解?我能理解个屁!

    瓦西里无语地看着他,心想,我特么又不是大型集团企业的负责人。

    瞧把你给能耐的,你特么也就二十出头吧!

    “即便签了合作协议,也得看实际行动,不是吗?”李学武看得出对方眼神里的怀疑,淡淡地讲道:“我们非常欢迎您和造船厂的同志来集团做客。”

    “能实地考察和调研,也对接下来咱们的合作有所帮助。”

    呕吼,眼见为实吗?

    这倒是让瓦德里希有些意外了,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您不相信我,也得相信你们经济委员会对我们集团来访的资格审查吧?”

    李学武笑着抬了抬下巴,道:“您有一整晚的时间去调查我们的资料,只要赶得上签约就行。”

    “倒没有——”见李学武都这么说了,瓦德里希好像真的没理由再继续怀疑了。

    不过他还是决定在双方的谈话结束后立即联系经济委员会调查这家中国公司的背景实力。

    同时他也要汇报这一次的合作内容。

    是的,就在充分考虑这种合作的利弊以后,瓦德里希决定在汇报的时候使用合作这个词汇,而不是技术合作,或者交流。

    他非常清楚,一旦使用技术交流的字样,绝对会遭遇到北毛的阻碍。

    瓦德里希不想成为瓦尔内明德造船厂的历史罪人,至少这种合作他们没有损失,不是吗?

    订单量在减少,工程技术人员无所事事,难道还不能出去赚点外快吗?

    “最后一个问题。”瓦德里希微微皱眉看着他的眼睛,问道:“你应该知道,造船业同汽车工业是一样的,都是系统工程。”

    他挑了挑眉毛,讲道:“我们的造船厂很多零部件都不是独立生产的,有些技术更需要依赖其他国家和企业,你确定这里有你想要的技术?”

    “知道吗?技术不重要。”

    李学武微微前探身子,看着他轻声解释道:“重要的是让有些方面知道我们有了这样的技术。”

    他眉毛一挑,意味深长地讲道:“一旦他们认为我们有了这样的技术,这些技术我们自然就有了。”

    “至于说零部件和材料。”

    李学武轻笑了一声,道:“我们连技术都有了,还差主动来送材料的?他们更想要产品吧!”

    “……”瓦德里希全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所代表的企业哪里是来买技术的,分明是来……

    没错,瓦尔内明德的尼普顿船厂和瓦尔诺船厂能给对方充分的技术掌控理由,用以胁迫其他合作方出售同等甚至是更优秀、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

    反过来讲,当拥有了技术以后,投入更多的那一方更希望能从该企业快速获得回报。

    这特么不就是中间商赚差价嘛!

    一想到对方刚刚提到的意大利、法国、日本等技术合作方,他也是完全明白了对方的计谋。

    真该死啊,社会和资本两头吃!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去到对方的造船厂,就能拿到资本世界提供的船舶制造订单?

    那他们不就成为二五仔了嘛——

    可一想到海量的订单等在那里,他又觉得二五仔没什么不好,反正北毛也没拿他们当自己人。

    一想明白,他对己方那点技术优势的自信便没那么的强烈了,这一次确实是共赢的合作。

    造船确实是系统工程,可对方仅需要他们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就连设备都不是他们的,还提什么零部件和子系统。

    东德的技术,西方的设备,造东南亚所需的船,设计出这一套经济合作理论的人真特么是个人才。

    “您在贵公司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瓦德里希突然对李学武有了兴趣,问道:“这种合作方式是您的创新?”

    “这是集体的智慧,是团结的成果。”

    李学武知道这个项目成了,笑着站起身伸出了右手,道:“那就预祝我们合作顺利,万事大吉。”

    “万事大吉……”

    瓦德里希有些接不住他的俏皮话,脸上的笑意却是透露着对资本的向往和真诚。

    对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也做着赚差价的中间商,不比二五仔更坏?

    所以同对方合作,他没有任何压力。

    “您今晚在哪休息?”

    就在分别之际,瓦德里希热情地邀请道:“如果没有合适的选择,我们的招待所欢迎您和您的团队。”

    “鱼人酒店,已经订了房间。”李学武很坦然地报出了今晚的休息地点,言语之间处处都是真诚。

    “我们都想看看罗斯托克港早晨的景色,听说是来一次绝对不能错过的选择。”

    “呵呵呵——”瓦德里希笑着点点头,一语双关地说道:“看来你们早有准备,那我就不强留你了。”

    “我期待您的答复——”

    李学武在上车前再次与他握了握手,道:“也希望合作成功,再见。”

    “再见。”瓦德里希摆了摆手,道:“如果合作能够达成,我一定送您个难得的礼物。”

    “我非常想要一本德语版的《我的奋斗》。”

    李学武坐在车上,从落下的车窗里同瓦德里希讲了自己最希望得到的礼物。

    当汽车启动,坐在副驾驶的沙器之很明显地看到车窗外的瓦德里希不笑了。

    再从后视镜里看,对方无语地站在那,任由自己的头发在风中凌乱。

    -----------------

    站在风中凌乱的不仅仅是瓦德里希,还有尤利娅。

    说好的很快就会回来……

    说好的共进浪漫晚餐……

    说好的……

    可恶!

    妆化好了,白丝穿了,连垫层都打到合适标准了,绝对保证车灯不晃眼。

    可是!你人呢!

    尤利娅看了看墙上的时间,又看了看手上的时间,确定没有一个时间是不准的。

    但是!八点半了,你是准备跟我吃宵夜吗?

    她牙都要咬碎了,看着窗外的星星点点,以及远处的灯塔光影,心里憔悴到无法形容。

    “我还是更倾向于本地的奶牛……”

    不是很隔音的走廊里传来了阵阵讨论声,听得懂中文的尤利娅当然知道是谁回来了。

    奶牛!还是奶牛!

    她真的要疯了,有这么钓鱼的嘛!你想让我上钩,也得把钩甩下来了!

    咔哒——

    开门声响起,她确定对方走过了自己的房间,然后……打开了他自己的房间?

    你是把我给忘了吗?

    真的忘了我,又何必讲奶牛这样的话来钓我呢。

    真是该死啊,怪不得这一次的任务被上级提高了这么多等级,不白给,不白给啊!

    既然对方不来找她,那她就只能主动去找对方了。

    当然了,这个时间了,她不能穿这一身过去。

    咔哒——

    换好了睡衣,尤利娅揉搓着眼睛,睡眼朦胧地走出门,看向隔壁的房间。

    正巧,李学武正同随从站在门口轻声讲着什么,她听不太清,但绝对不是买奶牛的事。

    “您回来了——”

    没有任何幽怨,更没有任何的惊讶,只有刚睡醒的懵懂,好像是在梦游一般。

    这才是一个女大学生该有的表现。

    “哦,抱歉,我回来晚了。”

    李学武歉意地看向她,主动解释道:“回来的路上车坏了,因为找不到修理厂,只能徒步走回来。”

    “哦,原来是这样啊——”

    尤利娅强忍着怒火,闭着眼睛打了一个大大的瞌睡,好像困意犹在一般。

    脚上的皮鞋没有一点泥巴,连演都不想演了是吧,真当我是啥也不懂的女大学生了?

    “您吃了吗?”

    “还没有,实在抱歉。”

    李学武再次表达了歉意,摊开手讲道:“本应该早点回来的,你吃了吗?”

    “还没有,等您等的睡着了。”尤利娅走到他身边,看了看主动离开的那人,对李学武问道:“现在还能找到吃的吗?”

    “酒店应该会提供热食。”

    李学武耸了耸肩膀,问道:“你想跟我去餐厅碰碰运气吗?”

    “为什么不呢?”尤利娅善解人意地笑了,道:“我还想听听你们下午的遭遇呢。”

    “别提了,那真是一场噩梦。”

    李学武无奈地摆了摆手,道:“走吧,希望餐厅还没有打烊,我快要饿死了。”

    “你的团队怎么办?”

    尤利娅疑惑地看了眼其他房间,没有一个想要出来找饭吃的,难道他们都不饿?

    “他们得休整一下,换掉脏了的衣服。”

    李学武摊开手示意了自己的身上,道:“我也是刚刚换了套衣服出来。”

    我信你个鬼——

    尤利娅笑着点点头,说道:“那您的速度还真快。”

    这算骂人了吧?

    李学武瞧了这姑娘一眼,问道:“你下午没出去逛逛啊?就一个人在房间里?”

    “是啊,等你了嘛——”

    尤利娅这个时候才表现出了淡淡的不满,转身示意了自己的房间道:“我去换身衣服,你等等我。”

    “好,我等你。”李学武眉毛一挑,看着对方进门以后,瞅了一眼对面的房间。

    咚咚——

    轻敲门声响起,表示对面有人在,这是中午离开时他们留下的保卫人员。

    说了要重点监控尤利娅,李学武一定不会放过这只蝴蝶,不管她有没有毒,都得妥善处理。

    “让你久等了——”

    重新扎了双马尾,换了白丝短裙的尤利娅俏生生地走了出来,好像忘了白等一下午的郁闷,笑着走过来轻轻地挽住了他的胳膊。

    嗯哼?有点料啊——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她的亲近,笑着讲起了下午的遭遇,带着对方走进了电梯。

    沙器之本是想跟过来的,但被保卫人员制止了,因为刚刚秘书长交代了他们该怎么做。

    就在刚刚,餐厅所在的楼层已经有人在等了,就在这家酒店里,对方还能翻了天了不成?

    除非那姑娘舍得下脸,就在电梯里蹲下……

    想象一下,电梯门打开,一个姑娘站起身擦了擦嘴,看到的人会怎么想?

    当然不是想“这么快的吗?”而是会刻板地认为两个人有情况。

    如果能拍照下来,那一定会成为有故事的新闻。

    这就叫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李学武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刻意保持与尤利娅平行站立,不给对方蹲下去的机会。

    “您和您的同事真的是来罗斯托克买奶牛的?”

    尤利娅听着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心里好气,嘴上却好笑地问道:“那买到了吗?”

    “如你所见,没有——”

    李学武无奈地摊了摊手,道:“我们的团队意见相左,我很看好这里的奶牛,可他们却说……”

    “说什么?”尤利娅这会儿倒是好奇了,追问道。

    “电梯到了。”李学武指了指电梯门,带着她往外走,没注意到尤利娅瞪眼睛的表情。

    “他们说这里的奶牛品种一般。”他走在前面,头也不回地讲道:“说奶牛的奶太小了。”

    “……”尤利娅没来由地低下头看了看自己,一股气没上来,差点憋死自己。

    好好好,这是在说我小是吧!

    要不是为了装清纯,垫层打少了,我能给你憋出个F来你信不信!

    “呵呵——你们还会看这个啊。”尤利娅笑了笑,说道:“我对农业知识基本上都不懂。”

    “没关系,我就是随便一说。”李学武带着她走到前台,问了服务生一句,“请问餐厅还在营业吗?”

    “抱歉先生,餐厅已经打烊了。”服务生很机械地回复道:“不过厨房还有送餐服务。”

    “是这样吗?”李学武皱了皱眉头,看了眼已经关闭的餐厅门,转头看向尤利娅问道:“那……去我的房间吃?这样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这句话应该我来问的。”尤利娅善解人意地讲道:“是我为了报答您的慷慨,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这顿饭一定由我来埋单。”

    “那就帮我们送到房间里吧。”

    李学武也没在意尤利娅的客气,径直在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上点了几道德国特色菜。

    不用问,除了香肠就是火腿,要不就是炖肉。

    尤利娅在他点餐的空隙也给自己点了沙拉和水果,都已经等到这么晚了,她不想委屈了自己。

    明明都要饿死了,还得装好心情,这份工作不容易啊——

    “我来付钱——”

    “算了吧,心意我领了。”

    就在尤利娅决定掏钱包的时候,李学武笑着拉住了她的手,对服务员说道:“记在我的房间上。”

    “这怎么可以,明明说好的我来请——”

    尤利娅还想坚持,手却被对方攥着,没办法掏钱。

    “就这样吧,我们回楼上等餐。”

    李学武不由她分说,拉着她的手往回走,嘴里更是笑着讲道:“这顿算你请客,我埋单。”

    “那怎么好意思呢~”

    尤利娅见对方已经拉了自己的手,这就是鱼儿咬钩了,自己也得咬对方的钩才行呢。

    她故作娇气地讲道:“我是要感谢您呢。”

    “慢慢感谢也不迟——”

    李学武并没有急色,风度翩翩的气质确实很容易拿下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

    可尤利娅不是,她见过太多这样的男人了。

    略施小慧,在姑娘面前表现出慷慨的一面,然后趁机表现自己的财力或者是成就,进而获得对方的崇拜。

    当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崇拜上一个男人的时候,那距离她的沦陷也就不远了。

    重新回到电梯上,明明在进电梯的时候,李学武为了让她先走已经松开了手,可这会她又主动拉住了他。

    当李学武低头看过来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尤利娅明媚又羞涩的目光,这目光里就有崇拜和爱慕。

    你想要的我都知道哦,你想要的情绪价值我都能给你哦,你还不乖乖地到我碗里来?

    “你的笑容很美丽,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耀眼,也温暖,更像一朵白莲花。”

    李学武的夸奖让尤利娅羞涩地低下了头,得意地看着自己的脚尖说道:“谢谢——”

    “无需客气,这是你应得的。”

    咕噜噜——

    不和谐的声音打扰到了这份浪漫,让尤利娅分外的脸红,肚子太不争气了——

    “我的错,不该让你饿肚子的。”

    李学武故作无奈地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愧疚地讲道:“早知道下午就不出去了。”

    “没关系的,我也有错。”

    尤利娅当然不能看着她自责,主动解释道:“要不是我睡着了,也不会错过饭点了。”

    “一会儿你一定要多吃点。”李学武温柔地看着她强调道:“算我对你的补偿。”

    对面房门里,沙器之回头瞅了一眼替班的保卫……以及满桌子的饭菜。

    就算把他们所有人的账都记在了那姑娘身上,也用不着这么吃吧?吃冤家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