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冰封DF计划-> 第315章《一路发现》 第315章《一路发现》
- “发……发现了又……又能咋样?”麻瓜赖洛甩开他的手,满不在乎地耸耸肩,“又不是什么好……好东西,说了还不……不是添堵?”
公鸭陈突然想起什么,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执:“杜艳香给我讲过,恐龙脚印形成化石的条件极其苛刻,必须在温度15到25摄氏度、湿度60%左右、土壤颗粒度均匀的环境下,才能在沉积物中留存万年甚至更久。这里的环境倒真符合这些条件。”
“管它化石还是活的,跟着脚印走肯定能找到目标!”肖彪握紧拳头,眼里闪着贪婪的光。
“陈总,我有个更省事的主意。”一直缩在后面的黄皮康突然凑上来,他本是靠偷盗为生的混混,此刻眼珠一转,露出精明的神色,“咱们不如去桫椤山寨找恐龙?”
“放屁!”肖彪立刻骂道,“有人居住的山寨怎么可能有野生恐龙!”
黄康的脸色更黄了,连忙摆手:“您先别急啊!我看过纪录片,有些原始部落真能和恐龙共处,他们说不定驯养了很多恐龙呢!咱们先去弄两只容易抓的幼崽……”
“家养的有个屁用!”陈厚岩不耐烦地打断他,“我要的是在野外横行霸道的原始生物!野性越足越值钱!”但他转念一想,又改口道,“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先去看看也行,省得你们这群废物连只恐龙毛都抓不到。”
众人正沉浸议论中,谁也没留意到山谷外那片覆盖着苔藓的陡峭山坡上,一群身形佝偻的古猿猴正踩着碎石悄然穿行,灰褐色的身影与岩壁几乎融为一体。
狩猎队暂时改变了行进方向,沿着一条被踩出的小径,朝着传说中神秘的桫椤山寨进发,浑然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由于曲木戈武的操作,吉祥鸟的叫声不断,联合考察队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陈苗苗看着龙山人因鸟鸣而舒展的眉头,好奇地拉了拉杰美青缘的衣袖:“青缘姐,我在科普书上看到说鸟类是恐龙变的,这是真的吗?”
青缘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树冠层的动向,闻言转过身耐心解释:“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争论了近百年,直到发现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才逐渐有了定论,从生物进化的证据链来看,鸟类极有可能是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比如始祖鸟就被认为是恐龙向鸟类过渡的关键物种。你看天上。”她指向空中与翼龙一同盘旋的生物,“那里已经演化出很多不同种类的鸟类了。”
苗苗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它们和我们时代的鸟完全不一样!你看那只灰扑扑的,翅膀展开像蝙蝠却长着老鼠尾巴,还有那只羽毛五颜六色像锦鸡,却拖着三米长的尾羽,最边上那个滑翔的更奇怪,翅膀上竟然有爪子!”
“那不是鸟哦。”青缘笑着纠正,“长爪子的是翼龙的一种,叫蝙蝠龙,它们和鸟类属于完全不同的演化分支。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而翼龙是更古老的飞行爬行动物,早就灭绝了。”
队伍沿着山谷继续追踪奇异生物的踪迹,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轻响。苗苗的好奇心愈发强烈,又问:“青缘姐,为什么叫灵长类呀?猴子、猩猩都算吗?”
青缘推了推眼镜,解释道:“灵长类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早期研究者认为它们是‘众生之灵、众长之首’。根据现代研究,它们与其他哺乳动物最明显的区别是树栖习性,大多栖息在树上,因此必须进化出能灵活抓握树干的四肢。”
一旁的马文庸闻言扶了扶眼镜,补充道:“对对!我在古生物研究所见过早期灵长目化石,它们最初是有爪子的,没有指甲,后来为了适应抓握树枝才逐渐进化出扁平的指甲,这可是重要的进化特征。”
“没错。”青缘蹲下身捡起一根树枝,比划着说,“为了适应树栖生活,它们的四肢末端从尖锐的爪子慢慢演化成每个手指都能单独活动的手,拇指还能与其他四指对握,这样不仅提高了抓握物体的准确度,方便采摘果实、抓捕昆虫,更重要的是为制造和使用工具奠定了基础。你看,这就是进化中的关键一跃。”
小豆子陈苗苗低头看了看自己能灵活弯曲的手指,恍然大悟:“就像我们人类的手一样,可以写字、拿东西、做工具!”
青缘却神色严肃起来,望着密林深处:“但根据我们时代的化石记录,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出现在新生代的古新世,距今大约6500万年,而白垩纪结束于6600万年前,这意味着……无论如何高等灵长类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她的语气里带着困惑,“这太反常了,就像在侏罗纪地层里发现了人类化石一样不可思议。”
“难道传说中的野人或大脚怪真的存在?这片神秘的丛林里还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类人猿物种吗?”……郭振虎听着她们的对话,不禁心中一动:如果野人真能像小豆子说的那样穿越时空,从白垩纪去到二十一世纪,那他们是不是也能找到同样的方法回去?
“快看!神猴!”陈苗苗突然指着山坡方向惊呼,她那双总是闪烁着好奇光芒的眼睛,此刻正紧紧盯着远处的异动。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群古猿正在数十米外的陡峭山岩间灵活攀爬,粗糙的手掌紧扣岩石缝隙,矫健的身影在斑驳的岩壁上起伏。因距离较远,只能隐约看见它们没有尾巴的怪异身形,以及在夕阳余晖下泛着淡淡红光的浓密绒毛,脸部轮廓却模糊不清。
杰美青缘仔细观察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专业判断:“从形态上看,这像是一群古猿群落。”可话音刚落她便皱起了眉头,眼中满是困惑,“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白垩纪啊!这个时期根本不该有古猿存在才对,简直乱了套!”
眼见天色已晚,队伍停下来,搭起了营帐。
“小豆子,”郭振虎转向陈苗苗,“你不是专门研究过世界各地的野人传说吗?能不能在地图上标出它们出现的位置?说不定能找到规律。”
苗苗立刻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当然可以!看我的超意手环!”她说着抬手调出手腕上的智能设备,屏幕在阳光下泛着蓝光。
班玛多吉凑过来看了看,有些担忧:“超意手环的数据库里不是只有二十一世纪的地理数据吗?这里是白垩纪啊,大陆板块都不一样,怎么对标呢?”
“没关系,超意有古地理推演系统!”苗苗自信地操作着,很快调出一幅立体的全息地图,地图上的大陆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泛大陆”,与现代世界的七大洲截然不同。她兴奋地拍手,“太棒了!只要有古大陆的地形模型,我就能把现代发现野人的位置标注上去!”但标注过程并不顺利,白垩纪的古大陆尚未经历板块分裂,如今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沉睡在海底,长江黄河的流域更是完全不存在。
包天喜在一旁皱着眉看着陈苗苗反复调整坐标,嘴里念叨着:“不对……神农架应该在古扬子板块的东北部……喜马拉雅当时还是特提斯洋……”
“先大致标出来看看。”郭振虎说。
苗苗耐心地将神农架、喜马拉雅、北美大脚怪栖息地等野人出没地点逐一标注在古地图上。当最后一个标记点确认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全息地图上闪烁的红点虽然分布在不同区域,却惊人地串联成一条隐形的线,全都集中在地球北纬30度纬线上下,误差不超过5度。
超感立体成像图在昏暗的营帐中散发着幽蓝微光,屏幕上清晰标注着一连串震撼世界的标志性地点,吞噬无数船只与飞机的百慕大三角、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金字塔群、传说中承载人类文明火种的诺亚方舟遗址、黄沙万里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刺破云端的珠穆朗玛峰。
“难道这些跨越地域的诡异现象,都与某种未知的时空异变存在关联?”鹤云飞盯着成像图上交错的光影,眉头紧锁地提出猜想。因为这些汇聚地球自然奇观与人类神秘文明遗产的区域,在成像图上以特殊光晕标出,而光晕覆盖的范围,竟与世界各地野人传闻频发的地带形成了令人心惊的微妙重叠。
“这……”马文庸推了推眼镜,语气里满是震惊,“北纬30度线本就是地球上的神秘地带,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都在这条线上,没想到连野人的时空踪迹也和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