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四十一章 钓到一条大鱼
-  第四十一章 钓到一条大鱼
-     自那日回来之后,一连几天,李世民都闷闷不乐的,每次下朝,便一个人躲在御花园,忙中偷闲。
 
 这一日,何力士端着刚出锅的炒豆子,来到了这边。
 
 “陛下,越王殿下带着府中长史,在外面求见……”
 
 李世民动作娴熟地抓起一把豆子,塞到嘴巴里,又喝了半壶凉水,还是觉得心火难消。
 
 “见什么见!一个个都是没良心的东西,只会惹老子生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多了,所以肠胃有了适应性,李世民发现无论吃多少炒豆子,都见效甚微。
 
 不过他也已经把这个事情,当作习惯,心情烦躁的时候,总会吃上几颗。
 
 何力士点了点头,正准备出去回话,李世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罢了,让青雀进来吧!”
 
 没过多久,李泰与杜楚客便走了进来。
 
 “儿臣听闻父皇近日以来,心情欠佳,只觉得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感觉做学问都没意思了!父皇您要保重龙体啊!”
 
 李泰脸上带着关切的神色。
 
 在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李泰素来以博学多才著称。
 
 听到李泰这么说,李世民的脸色也缓和了几分。
 
 “你有心了。”
 
 杜楚客在一旁,连忙帮腔道:
 
 “陛下有所不知,越王殿下最近常以泪洗面,自言道,恨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愧为人子,看得我等也是心疼不已。”
 
 杜楚客自知那日在与突厥使者的表现中,实在有些离谱,故想借着这个机会,往回找补一些。
 
 李世民淡淡看了对方一眼,没有吭声,旋即话锋一转道:
 
 “最近朝廷上,可有什么趣事?”
 
 听到这个,李泰立刻来劲了,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笑道:
 
 “父皇还不知道吧,最近魏公整日都住在府衙,听说是被那个魏叔玉给气得,连家都不得回了!亏我大哥还说那魏叔玉有点才识,看来我大哥多半也是被那人蒙蔽了,我大哥……”
 
 李泰正说得起劲,却见李世民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原本稍微好转的心情,也一扫而空。
 
 “做人一点主见都没有!什么都是你大哥说,你大哥说,你大哥让你去吃屎,你咋不去吃呢!”
 
 “你们一个个的,就没有一个省心的,那魏叔玉如此,你们也没好到哪里去!还有那个臭小子,全特么都是没良心的玩意儿!”
 
 李世民憋了好几天了,此刻,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一股脑地全骂了出来。
 
 他死死盯着李泰,忽然想到了什么,沉声道:
 
 “朕听闻你又添了个宅子?可有此事?”
 
 “额……是有这么回事,儿臣之前告诉过父皇的啊,儿臣……”
 
 李泰被骂得一头雾水,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之前的宅子好好的,为啥要换!”李世民没好气道。
 
 “那个不是旧了嘛,而且还有点小……”
 
 不提这个还好,提起这个,仿佛又刺痛了李世民某根神经。
 
 “嫌旧嫌小,所以就可以随便抛弃是吧!那我看这小小的长安,也容不下你越王殿下了,你还是滚回封地吧!”
 
 闻言,李泰脸色剧变,连忙跪了下来。
 
 “儿臣知错了!儿臣现在就把那宅子退回去,再也不敢买新宅了,但求父皇别赶我走……”
 
 李世民冷哼一声,不再搭理李泰,而是拿起桌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一连看了一炷香的功夫,突然,只见李世民将一个奏折直接摔在了地上。
 
 “小小的一个县令居然敢鱼肉百姓到这个地步,这要是将来把这江山交到你们这群败家子手里,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呢!”
 
 李世民越想越气,干脆把盘子里的炒豆子全都倒进了嘴里。
 
 这时,房玄龄走了过来,捡起地上的奏折,笑道:
 
 “陛下息怒,常言道,皇权不下县,历朝历代,此等事情层出不穷,并非您的过错。平日里,咱们多派些人到民间查访也就是了,慢慢地,总会好起来的!”
 
 跪在地上的李泰,连忙趁机说道:
 
 “父皇,房相所言极是,实在不行,还有儿臣呢嘛,儿臣最近正在筹备一个文学馆,寻来了不少人才,不但博学多识,诗词歌赋也样样精通,父皇要是想看看,儿臣现在就把他们叫来。”
 
 李世民看了李泰那一副辛苦的模样,终究还是心软了起来。
 
 说到底,这股心火全都是由韦小宝那小子挑起的,自己儿子算是遭了池鱼之殃。
 
 “罢了,你起来吧,此事回头再说。”
 
 诗词歌赋这种东西,闲来无事的时候,吟上几句,倒是无伤大雅。
 
 可大唐需要的,却是真正的治国能臣!
 
 就比如某个不要脸的小子,卖掉宅子的事情,固然让李世民很生气,但是那小子的本事,他还是很认可的。
 
 提到人才,李世民忽然想起,当初那小子似乎还推荐了一个人。
 
 于是,他看向众人,问道:
 
 “你们有谁可曾听说过马周这个人?”
 
 “马周?”
 
 房玄龄与李泰对视了一眼,都摇了摇头。
 
 “父皇,这人是谁啊,一点名气都没有,想来定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您可千万别被骗啊!”李泰开口道。
 
 李世民淡淡瞥了一眼,李泰立马禁声了。
 
 李世民心中微微透着点失望。
 
 “那陈近南是这小子胡诌的,这马周该不会也是这小子乱诌的吧?”
 
 就在这时,一旁的杜楚客却突然开口了。
 
 “回禀陛下,微臣倒是知道此人。”
 
 “嗯?”李世民微微一愣。
 
 杜楚客连忙说道:
 
 “此人不是世家子弟,出身贫贱,靠着些许才华,补了博州助教之职,谁料此人上任之后,日日喝得酊酩大醉,不理事务,后又是顶撞上官,弃官而去,前些日子,来到长安,寄居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闻言,李泰顿时笑了出来。
 
 “看吧,我早就说这人不靠谱,我……”
 
 “你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啥时候,也学会以貌取人了!”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李世民劈头盖脸地就骂了一顿,然后传旨道:
 
 “去,把马周给朕找来。”
 
 ……
 
 当马周被从客房里叫醒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的。
 
 何常一脸激动地对着马周说道:
 
 “恭喜马兄,贺喜马兄了!这次陛下召见,你可要抓住机会啊!”
 
 马周懵懵懂懂得点了点头,便跟着来人,一起回到了宫里。
 
 “草民,马周拜见陛下!”马周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你就是马周?”
 
 李世民上下打量着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然后使了个眼色,便有人将之前那封奏折拿了过来。
 
 “你先看看上面的东西,说说自己的想法。”
 
 马周点了点头,旋即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在拿到奏折的那一刻,马周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神一下子都变得锐利起来。
 
 片刻之后,马周将奏折还了回来。
 
 “说说吧,大胆说,朕恕你无罪!”李世民看着马周自信的模样,不知为何,对他期待起来。
 
 马周谢过皇恩,开口道:
 
 “陛下,想要杜绝此等事件,绝无可能,但若是想要改革吏治的话,倒是有法可循。”
 
 “噢?愿闻其详!”李世民眼神亮了起来。
 
 马周笑道:
 
 “治理天下,当以人为本,这本没有错,可朝廷的选拔机制却有问题!”
 
 “陛下太过看重京官,有了贤人能吏,就先补充到长安,其次才补充到其他州县。一旦这些人犯了错,便贬去做刺史,县令,这样一来,那些人心怀怨气,又怎么能替您治理好这天下子民呢?”
 
 “好大的胆子!你竟然敢非议朝政!”杜楚客在一旁呵斥道。
 
 “此等选拔之法,古来有之,陛下看不出问题,大臣们看不出问题,就你高明是吧?”
 
 “大话谁不会说,有本事,你倒说说解决之道呗!”
 
 似乎是有一丝危机感,又或者同行是冤家。
 
 杜楚客觉得今日自己的光彩,好像要被这个乡下来的小子给抢光了。
 
 马周道:
 
 “办法自然有,旨在负责二字!”
 
 说着,他看向李世民,神情自若道:
 
 “倘若县令人选由五品以上京官推荐,刺史人选则由陛下亲自选择,那么责任就可以层层追查下去,而那些地方的官员也能看到拔擢之希望,自然敢不竭忠尽力,以报陛下!”
 
 “咳咳……”
 
 杜楚客一番话说得太猛,这下子直接被呛住了。
 
 而李世民与房玄龄则是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今日他只是随口一问,便钓出了一条大鱼。
 
 刚才杜楚客对马周的责难,李世民看在眼里,却没有阻止,为的就是进一步观察此人表现。
 
 想不到,这马周才思敏捷,不卑不亢,年纪轻轻的,却有老成持重之风范。
 
 这简直太让人惊喜了!
 
 “房相以为如何?”
 
 此时,李世民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
 
 连日来的烦闷,也随着马周这一篇策论,烟消云散。
 
 房玄龄看了马周一眼,笑道:
 
 “回禀陛下,马周之法,有礼有节,臣认为可以一试!”
 
 李世民点了点头,走到了马周面前,笑道:
 
 “朕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让先生流落在野,这是朕的过失啊!”
 
 说着,李世民忽然问道:
 
 “不知先生可认得韦小宝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