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第318章 阎罗断指,陆地傩仙

第318章 阎罗断指,陆地傩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徐青身处阴河,不知人间变化。

    此时八旗元帅营地,活人眼中的万人坑,将军墓里。

    他正在炼化属于自己的法宝,山河社稷鼎。

    那鼎极大,比之帝皇棺椁也不遑多让,外形也非传统三足两耳,而是四足两耳,寓意天地四方。

    鼎身镌刻阴山八景,常人若视之,则顷刻神魂迷丧,恍若置身八景之内,难以挣脱。

    徐青仔细观摩,眼前这宝鼎确实是一件品阶不俗的法宝,但却并非全盛状态下的天阶法宝。

    “阴山八景算是这宝鼎的由来,但不曾掌握真正八景权柄的社稷鼎,还能被称作社稷鼎吗?”

    徐青伸手摩挲眼前宝鼎。

    他来阴河时,山灵岐山氏重千斤,而这鼎约莫有五个岐山氏的重量。

    五千斤听起来颇有分量,但在以山河社稷命名的天阶法宝身上,多少还是有些不够看。

    “若想真正发挥出这鼎的威能,或许只有真正的掌控八景地域才行。”

    这对徐青而言多少有些为难了,阴山八景几乎涵盖了阴间冥府最重要的八处要地,除非拥有真正的阴间天子位格,不然却是绝难坐镇山河社稷鼎所图的‘江山’。

    徐青瞧着山河宝鼎,越看越觉得像是老邻居多厄鬼王给他画的一张大饼。

    不对,这阴山八景既然以阴山为首,那岂不是可以

    徐青思及宝鼎重量,就不可避免的想到岐山氏这个现成的称量单位。

    而岐山氏恰好掌握炼化名山大岳权柄的方法,九幽只有阴山山脉最大,冥府八景又都在阴山范围内。

    据徐青所知,阴山权柄至今都未曾听闻被谁人炼化掌握。

    假如他炼化了阴山权柄

    届时他手中山河社稷宝鼎一出,整个阴山岂不都将成为他阴国天下的领域?

    到那时山河所载,疆土所覆,则尽皆为他驱使!

    一时间徐青只觉体内帝皇玄气躁动,整具冰冷的僵尸身体都觉得心潮澎湃。

    他强行压下那股欲望,默默观想昔日女帝赛玉仙留给他的音容笑貌,这才彻底冷静下来。

    如今的他不过是一具连十二重骨都未炼化完全的僵尸,莫说冥府幅员辽阔的阴山山脉,便是重逾万均的俗世名山他此时也背负不动。

    “万钧之重,倒是和岐山氏巅峰时期的体重差不多”

    或许等他能背得动完全体形态下的岐山氏,才可以去考虑这等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僵上下而求索。”

    徐青稳扎稳打,花费月余时间,终于炼化了眼前宝鼎。

    “收!”

    阴气森森的宝鼎八景浮现,旋即隐没不见,古朴沉重的社稷鼎随之漂浮,如若毛羽微尘。

    当徐青话音落下,那宝鼎便迅速缩小至巴掌大小,滴溜溜落进他的袖口中。

    三个天阶奖励,徐青此前从未如此富裕过,但除了这些奖励外,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那便是具有千年道行的鬼王尸骸。

    以及尸骸的走马灯。

    消化完所有奖励,徐青也从连续一个多月的丰收喜悦中脱离出来,他看着几乎塞满墓穴,且浑身白润如玉的鬼王尸骨,就如同在观摩一件艺术品。

    “只可惜这尸骨虽好,却也不是那般好消受的。”

    在多厄鬼王走马灯里,徐青不止看到了老邻居的发家史,也看到了对方能存在阴河千年的根本原因。

    大劫之世,敢在阴河、能在阴河称王称帝的,怎可能是简单人物,又怎会没有半点跟脚?

    徐青明知鬼王陵是赑屃头首所在,若在王陵修行,必然事半功倍,可他还是选择了八旗元帅的营地。

    这里面虽说有他谨慎小心的原因在,但更多的却是源于多厄鬼王走马灯里隐藏千年的秘辛。

    大雍开国皇帝当年何等意气风发,甚至不惜将八旗元帅送入阴河古道,提前铺设阴间称王的道路

    但天治帝却并没有成功。

    那多厄鬼王又是如何做到在阴河入口处霸占千余年,稳坐王位而不动摇?

    徐青回过头看老邻居的走马灯,千多年前对方还在当楚国皇帝的时候,并不叫多厄,而是叫桓文煜。

    古来帝王求长生,或炼丹,或寻仙,花样百出。但楚国皇帝桓文煜,却偏偏迷上了求问鬼道,想要死后‘长生’继续做帝王。

    为了延续国祚,桓文煜于白沙河畔修建祠所,每年必亲至津门,供奉阴河统摄万鬼的门首鬼律。

    徐青看老邻居当年拜鬼求鬼的路数,却是比看到景兴皇哪里不顺祭哪里,还要觉得荒诞。

    但这还不是最荒唐的,在天下动荡,国将不保时,桓文煜不去治理内忧外患,反倒劳民伤财,耗尽国库民财,召集所有能召来的能人异士,奇工巧匠,提前在阴河古道入口处修建了一座陵寝。

    那陵墓修得远比人间帝王气派,便是始皇帝祖母那般占地二百余亩、夯土围墙带门阙的陵寝,都不见得能比过他的王陵!

    似此等昏聩君王,若是能坐的稳江山,那才是真见鬼了!

    不出所料,阴河王陵建成后仅仅不过半载,俗世前朝余孽便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号,兵临楚国城下。

    面对乌云压城,桓文煜非但不慌,反而在内侍太监李顺英的服侍下,穿上崭新的赭黄龙袍,戴上帝冕,殿外千人队伍持帝王仪仗,恭迎桓文煜上朝。

    彼时的桓文煜哪像个即将破家灭国的末路皇帝,反倒是像个刚登临大宝的开国帝皇!

    老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都杀人,桓文煜要建立阴河新朝,又怎能不杀人?

    就在宫城内臣子们不明就里,前往殿中上朝议事时,宫门忽然闭合,桓文煜则高坐龙椅,在他身旁还有位身穿花袍,脸覆傩面,背负剑匣的异人。

    “诸卿,朕夜观紫微晦暗,想来人间国祚将倾.”

    桓文煜这话一出,不止底下群臣,就连彼时超度多厄鬼王的徐青都忍不住撇嘴。

    大军都打到城门下了,便是傻子也知道国祚将倾,还用得着夜观天象么?

    桓文煜可不管众人怎么想,他继续道:“然人间社稷虽难挽天倾,但阴河鬼道却是片无国沃土!今日朕欲裂九鼎之约,另辟阴司疆土,掌幽冥法度。”

    “此去黄泉非赴死,实乃凤凰涅槃,使我君臣能重续前缘,再做君臣!”

    “尔等肱骨,生随朕统治天下,死亦当共享阴福!”

    徐青不知桓文煜是怎么厚着脸皮说出这句话的,反正底下朝堂群臣指定都在骂娘。

    有些不愿追随桓文煜的文臣武将刚要撞开殿门,结果下一刻这些人便身首异处。

    蠢蠢欲动的众臣立时安稳下来,大伙抬头看去,只见得君王身边的傩面异人收回一缕赤气,绕指尖而落于傩面之上。

    仅是一条傩面上的红色纹路,却转瞬斩去两位宗师,以及数位武道境界不俗的将领。

    众臣面色剧变。

    这是要倒反天罡,皇帝要逼宫群臣啊!

    一些与叛军做内应的臣子当时就绷不住了,谁教你皇帝这么当的?

    楚桓王登基二十三载,时年仅四十三岁,便亲自下令火焚宫阙,使整座宫城被大火吞没。

    而且这火还不是普通的薪柴堆燃之火,而是青不青、红不红,碧幽幽、蓝洼洼的幽冥火。

    当宫城所有臣民正承受火炙之痛,渐渐皮肉消疏,化作骷髅鬼卒时,楚桓王的身形却在不断拔高。

    那些臣民的遭受极大痛苦时产生的怨气煞气,尽数成为他的养料,当把所有怨煞侵吞干净,楚桓王已然凌于众鬼。

    带着傩面的异人见状笑着恭贺楚桓王,说他阴间社稷将兴,大楚国祚延续有望。

    楚桓王感受到浑身上下前所未有的通透,他问异人:“汝究竟是何人,为何要帮朕?朕又能为你做些什么?”

    那异人笑道:“我啊,是这世上仅存的一位傩师,他们称呼我为傩仙,也有人叫我陆地真仙,但我却不喜欢这些称谓。在我眼里,只要通天路一天不开启,那留在这俗世里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仙’。”

    “既如此,朕该如何称呼上师?”

    傩面异人目光闪烁着奇异光芒,他开口道:“你可以称我为扶鸾上人。”

    “至于我为何要帮你.答案就在这‘仙’字上。”

    扶鸾上人轻笑一声,转而道:“你也不必心存戒备,我短时不会让你付出什么,相反我还要给予你一场造化。”

    说话间,扶鸾上人取出一方石匣,里面竟放着一根儿臂粗,二尺来长的断指。

    “此乃阎罗天子归墟后,遗落的断指,你若是得了他,便有机会号令阴司群鬼,成为真正的阴间帝王。”

    楚桓王目中鬼火跃动,他难以遏制对王权的渴望,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问道:“上人究竟想要在朕这里得到什么?只要上人开口,朕必然倾尽举国之力相助上人!”

    扶鸾上人沉吟片刻,终于说出了条件。

    “我要你继续好生供奉看守阴河门户的门首,取得它们的认可,必要时需替我绊它们一脚.”

    谁?我?

    楚桓王瞪大眼睛,他一个骷髅鬼,莫说阴河看守九幽门户的诸多门首,就单单是万鬼之首的鬼律都不可能是他能碰瓷的。

    不然他也不会生前供奉鬼律,祈求去到阴河时,能到对方庇护。

    “怎么,你不愿意?”

    扶鸾上人依旧嘴角噙笑。

    “愿意!朕愿为上人驱使!”

    楚桓王骨架子虽然变大了,但骨气却是一点没变。

    也是在楚桓王收授阎罗天子断指的这一日,人间楚国社稷彻底随宫阙焚为灰烬。

    坊间皆传闻楚桓王死于自焚。

    此后,前朝余孽晋绥帝登临大宝,得已继续延绵晋朝国祚。

    同年,金蝉脱壳的桓文煜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阴河古道,想要凭借续接在自身手掌上的断指,从头兴建阴间社稷。

    然而彼时阴河古道势力错综复杂,不仅有群魔鬼魅乱舞,且还有人间修士争斗不休。

    道行低微的桓文煜自身难保,他此时方才明白,便是占据一域之地的普通鬼王,也绝没有想象中那般好做。

    桓文煜生前或许昏聩,但死后化鬼,鬼点子却是多了不少。

    看守津门入口的乃是万鬼之首的鬼律,这阴间和阳间不同,阳间人们都喜欢福禄寿喜这类好运,而鬼类则多与灾殃祸患相伴。

    桓文煜一想,鬼律既然统摄万鬼,那指定更加不祥!

    为了获得鬼律青睐,桓文煜索性就改了姓名,自称‘多厄’。

    而此时托付重任给多厄的傩仙早已当了甩锅掌柜,不知去向。

    多厄为了在妖魔成群的阴河古道拥有自保之力,完成阴间帝王夙愿,便开始到处扯大旗。

    见到凶恶厉鬼就说自个是鬼律的行走,鬼律每年的供奉饭食,有一大半都是由他供奉;见到道行高深的修士多厄则说自个曾是人间帝王,并非此间鬼魅,只因身死国灭,一缕幽魂飘零至此,身世何其悲苦

    修士们一听,人间帝王,而且还对自个如此尊敬,如此的卑躬屈膝,这心里啊,多少就生出点乡土旧情的感觉来。

    得!不单放了多厄一马,有些还会给些阴宝法器,让这位落魄帝王别在阴河受那孤魂野鬼欺负。

    就这么多厄慢慢成长起来,约莫过了百年光景,多厄在鬼王陵正式自立为王。

    同年。

    多厄鬼王祭告天地,受宝宣表时,身形庞大,影影绰绰的鬼律驾驭阴云煞雾,在鬼王陵上空逗留了片刻。

    多厄不顾鬼王身份,当时便率领群臣向鬼律大礼祭拜。

    鬼律并未言语,盘旋片刻后,便离开了鬼王陵。

    而多厄鬼王却知道这是他多年的供奉得到了回应。

    鬼律承认了他的存在。

    自此之后,多厄鬼王可谓一飞冲天,在阴河古道彻底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他却知道这并不长久,只要当初帮他的那位傩仙出现,他的鬼王江山就可能旦夕破碎。

    然,千年过去,当年那位陆地傩仙却始终未曾出现。

    见过世面,道行有成的多厄鬼王渐渐的也忽略了这件事,私以为大劫之世,阴阳失衡的世道下,那位傩仙未必就能幸存于世。

    八旗元帅驻地,徐青身处墓冢营帐,看着眼前的白骨,沉吟不语。

    不论阎罗天子的断指,还是多厄鬼王接下来的任务,都在表明那位自称扶鸾上人的陆地傩仙在下一副大棋。

    而他却阴差阳错的将对方布局千年的棋子抹了去。

    倘若对方知道此事是他所为.

    徐青可不认为自个会有好果子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