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415章 朔,大汉皇长子,钦定东宫之君

第415章 朔,大汉皇长子,钦定东宫之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李意话落。

    人已行至国子监庭院之中。

    众人带着惊意,随之走出去仰望天穹。

    骄阳与明月同辉,晕染的光芒,铺满整个天穹,奇异之景引天下无数人观望。

    北邙山。

    一座屋舍之内。

    南华,左慈,于吉观天时。

    三人同时面色煞白无比,惊悚的望向太微宫方向。

    未央殿前。

    众女汇聚于一处。

    刘牧坐在大椅上,望着天穹奇景,不知以何言。

    日月同所,阴阳并合,谓之朔。

    他不过是随口定下的名字,竟然真的引动天象,这便是威仪破限的恐怖之处吗?

    或者,统子搞出来的事情?

    “哇。”

    “哇。”

    陡然,未央殿中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

    所有人心中顿时一明,连刘牧都不禁起身望向殿宇。

    “皇后诞下龙子。”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门户未开,殿中的恭喝之声已经传出。

    “典韦。”

    刘牧深吸了口气,肃然道:“告令大业宫,皇后诞子,谓之朔,定东宫储君之位,经由宗正府,礼部传于天下!”

    “诺。”

    远处,典韦神情中满是喜色。

    按着定业刀,犹如狂风般走向大业宫。

    片刻之后。

    大业宫,国子监轰动。

    刘宠,蔡邕目光相会,同时松了口气。

    他们都是为人父者,事关大汉朝廷社稷,承受的压力不比刘牧,蔡琰少。

    今日,蔡琰诞下皇长子,刘牧才算的上真正定鼎天下。

    犹如昔日之言,凡为上位者,子嗣,便是手中玺。

    松了口气者,何止是他们二人。

    甄俨,荀彧,荀攸,吴懿,麋竺等人何尝不是如此。

    皇长子为贵,初生便是东宫储君,如此方可安定宫闱,不会闹出什么夺位之事,更不会因宫廷祸及朝野上下。

    “骆侍郎。”

    刘虞安定神情,急忙道:“某以宗室印拟文,加之礼部印,且以朝报尽快传于天下,不过,先可传洛阳内外,安定人心,定异象之景的源头。”

    “有劳宗正。”

    骆俊颔首而应。

    “异景散了。”

    吕布陡然惊呼出声。

    众人齐齐仰头抬眸,果然天穹之上日月同辉之景,已经开始消退。

    “刷。”

    最终,所有人看向李意。

    果然,大汉擅异术者,还是以这位钦天监正执牛耳。

    “诸位。”

    “心既安,当安抚百姓了。”

    李意对着刘宠,蔡邕作揖长拜,领着张鲁走向钦天监。

    这一日。

    日月同辉,阴阳并合。

    蔡琰诞下皇长子,谓之朔。

    仅出生,便被定下东宫储君之位,可谓是得天地所钟。

    同理,以春秋公羊传之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消息传出时。

    洛阳上下为之震动。

    这一月,朝报二刊,告令天下大汉储君之事。

    今年,刘牧二十有六,终是诞下储君,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不可谓不重大。

    况且,那一天日月同辉之景,令天下人对刘朔给予厚望,希望能效法其父,成为一个兴盛大汉,使天下安乐之君。

    “天下事。”

    “真如浮云过眼?”

    “天子,你焉能无视雄杰啊!”

    江东,秣陵,大都督府别苑之内。

    孙策眸子凶戾无比的揉碎朝报,将其投入火盆之中。

    一个月两份朝报,大汉极为罕见,一为施政,一为定天下,似乎早已无视荆扬,交益的不臣之人。

    这种疏离之感,促使荆扬内部的叛乱愈发严重。

    加之孙坚征讨祖郎不利,令其逃窜于山中,不日将班师回来,只能寄希望于荆南有大捷,可以威慑荆扬逆乱之人。

    “少将军。”

    堂下,邓芝起身作揖。

    “伯苗。”

    孙策侧目道:“有事可直言。”

    “少将军。”

    邓芝挺直腰身,劝说道:“祖郎遁入山越,然江东平叛之事焉能只涉及丹阳,末将观严白虎才是大都督府忧患,若是来日东府军经海域登陆,而我们的主力被严白虎拖住,必有倾覆之危,既然太守许贡与其有旧,又督掌大都督府内政诸事,不如待主公班师,便进言讨伐严白虎!”

    “许贡。”

    “严白虎。”

    孙策眸子顿时阴沉无比。

    许贡旧事,是为养寇自重,以掠夺吴郡百姓。

    各大士族郡望为之妥协,并从其中分取利益,所以严白虎之叛,到底是这些人佯装之事,谋求倒戈天子,还是真的控制不住严白虎?

    此事之内情,莫说是他,恐怕连自己的父亲都有所猜测吧。

    “少将军。”

    邓芝不留声色的劝说道:“须知吴郡顾氏可有位极人臣之者,顾雍不止是门下令,更是执掌吏部,若真有人求得生机,以严白虎作为投石问路之策,事发之时恐是大祸!”

    “此事某知。”

    孙策脸色愈发阴沉。

    这种事情,诚如邓芝所言,不可不察。

    只需要孙坚班师之后,力荐讨伐严白虎便可证明忠奸。

    一旦许贡等人反对,便是对大都督府有异心,必可杀之。

    “诺。”

    堂下,邓芝作揖而退。

    一侧,凌操思忖良久追了出去。

    讨伐严白虎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此人与江东不少人有利益沾染,稍有不慎便会引得江东士人有不满之意,还需慎之又慎。

    “伯苗。”

    大都督府外,凌操唤道。

    邓芝按剑缓行,问道:“将军问严白虎之事?”

    “是。”

    凌操蹙眉道:“讨伐其人,是否太过草率了?”

    “将军。”

    “那荆州人又岂能安心?”

    邓芝脚步一顿,沉声道:“昔日割让南阳,又割让南郡,江夏,甚至连士族豪绅的佃户都反了,迁于荆南的士人如今只剩下旧家财,没有良田沃土耕种,若是扬州不拿出诚意,只会让荆州士人不满之情随着时间愈发积厚!”

    “可。”

    凌操咬牙道:“若许贡阻拦讨伐严白虎呢?”

    “杀。”

    “以杀止杀。”

    “为人君者,妥协是为了维稳。”

    “但,必握雷霆手段,以匡正臣强君弱之事。”

    邓芝意味深长道:“因此,这一次主公必须拿出姿态,给予荆州人一个交代,如若不然荆州的一时妥协,说不定会让他们奉迎士燮北上,重现昔日摒弃刘表之事,那时对于大都督府可是灾祸!”

    “哎。”

    凌操怅然一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