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公-> 第九十三章 分忧(2)
-  第九十三章 分忧(2)
-     最能拉拢人心的,其实就是小恩小惠。
 
 不...应该说就是这些拿对方当做朋友亲人一般的,家长里短的赠与。
 
 菜,谁家都不缺!
 
 可曹国公亲自种的,对他们而言却是一种无声的看重和尊重。
 
 当然这对李景隆来说,更是一种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乃至天性醇厚,可以信任的好名声。
 
 一个喜欢自己种菜,且分享给文官的国公。
 
 总比一个掌握军权,骄狂跋扈的国公,更值得信任和托付。
 
 千金难买的好名声!
 
 他之所以把朱标接到他的庄子上来,除了在士林之中谋取好名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接近...未来掌权的这些文官们。
 
 历史上朱标死后,他生前所培养的从淮西勋贵集团之中演变而来的武人集团,下场悲惨。
 
 但他生前重用喜欢的文官们,却开始平步青云。
 
 因为届时,年迈的皇帝明白主少国疑的危险。
 
 而相对于武人,文官才是最忠诚的。
 
 ~
 
 “您咋还亲自来了?”
 
 李景隆站在廊檐下,脱去沾了泥土的布鞋,换上新履,就见朱元璋正在屋里,跟朱标小声的说话。
 
 “都是儿子不好,让您老担忧了!”
 
 “老子操心儿子,那不是天经地义的?”
 
 朱元璋好似这几日老了许多,脸颊上的肉,竟然都有几分松动了。
 
 “微臣李景隆.....”
 
 “滚进来吧,这是你家!”
 
 朱元璋笑道,“不用行礼了!”
 
 说着,他看着躬身进来的李景隆,也看到了门外,放着的一筐菜,“晚上给太子准备了什么?”
 
 “老黄瓜汤,酸甜口下饭,吃着清爽!”
 
 李景隆马上道,“还有苦菊馅的馄饨,是去火的!另外臣刚才让人在林子之中,摘了些菌子,野菜...”
 
 “野菜好!”
 
 朱元璋赞许的点头,而后看着朱标,“这日子咱问了御医,这人呀,病都是吃出来的。野菜看着不起眼,但既是菜也是药.....”
 
 “您说的是,儿子以前是不大喜欢吃菜.....最近养病,却觉得吃着格外的爽口!”
 
 朱标笑道,“连出恭都通畅了!”
 
 “呵呵呵!”
 
 朱元璋笑笑,转头看向李景隆,“晚上咱也在你这吃!”
 
 “臣这就去准备!”
 
 李景隆转身,“让人抓只羊....”
 
 “咱也想吃几口野菜!”
 
 朱元璋开口,“你别忙,回来坐下,咱有话说!”
 
 “呃...”
 
 李景隆看看朱标,然后低头,“是!”
 
 随即,他毕恭毕敬的在朱家爷俩的身边坐下。
 
 “进庄子的时候,咱看见一片空地。”
 
 朱元璋低声道,“好似在盖房子,咱凑过去一看,都是整块整块,一人多高的手指头那么厚琉璃。那些匠人们说,是你要盖暖棚.....二丫头!”
 
 “臣在!”
 
 “咱知道你家日子好!”朱元璋正色道,“可也不能这么抛费?那一面琉璃在市面上起码值大几百的银钱,宫里的窗户这几年才用巴掌大的,你拿一整面盖暖棚?”
 
 “启禀皇上!”
 
 李景隆马上起身,“其实...”说着,他顿了顿,“臣是想着,这次太子爷得病,是不是以前的病没好利索?”
 
 忽然,朱家爷俩同时愣住。
 
 就听李景隆继续道,“以前御医就说,太子爷要忌口。但太子爷这几年.....吃喝上也没太忌!所以臣想着,日后可万万不能再跟以前似的了!宫里的菜,臣...臣说句不好听的,太浓油赤酱了!而皇上您历来节俭,冬天吃的都是腌菜,吃鲜菜的时候屈指可数!”
 
 “所以臣就想着,盖这么一个暖棚,专门给太子爷和您种反季的新鲜菜吃!”
 
 “小葱,韭菜,叶子菜,小黄瓜,茄丁包之类的...”
 
 “不是臣往坏处想,您也岁数大了!养生之道,就是从口开始!”
 
 “臣想着您也少吃点鹅肉肥鸭白肉,少吃点咸的。御医都说了,咸的吃多了,人容易犯困。多吃点素的.......对您身子好....”
 
 ~
 
 突然,朱元璋心中一酸。
 
 他这辈子,生儿育女几十个,可那些儿女,还没一个外姓人这般贴心!
 
 儿子们都远在一方,也还有情可原。
 
 他在京的那些公主女儿们,家家都有暖棚,冬天都吃着新菜,可谁想到给他这个老父亲送一口?
 
 他静静的看着李景隆,忽然间脑海之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跟李景隆相似的身影,渐渐的...两人的身影慢慢融合,不分彼此。
 
 就好像,现在站在他面前说话的不是李景隆。而是他当做儿子养,那些年真当成儿子的亲外甥李文忠。
 
 “臣也不是临时抱佛脚!”
 
 “庄子上有好庄稼把式,都会种反季的菜!”
 
 “既然弄了,所以臣干脆弄大点...”
 
 “您和太子爷偶尔尝个鲜,宫里王爷皇孙,贵妃娘娘们也跟着能尝尝....”
 
 “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再说,钱不就是用来舒坦的吗?”
 
 “哈哈!”
 
 突然,朱元璋咧嘴一笑,对朱标道,“你看他这忘本的样?”
 
 朱标微微疑惑。
 
 “他爹小时候差点没饿死!”
 
 朱元璋示意李景隆坐下,又笑道,“可到他这辈,才三十来年,他就大言不惭的说,钱就是用来舒坦的!”
 
 “老爷子,这不一样!”
 
 不等朱标开口,李景隆笑道,“我爹挨饿的时候,您还不是皇上呀!臣可是襁褓之中,就沐浴皇恩的!我爹那辈,饿了也没地方要饭去!可臣呢,没钱了跟您要呀!”
 
 “呵!”
 
 朱元璋又笑,“你呀,还是那张巧嘴!”
 
 说着,他笑容突然收敛,“你上了折子?”
 
 “是!”李景隆再次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好。
 
 “弹劾历任京营统兵勋贵...”
 
 朱元璋看着他的神情,缓缓道,“吃空饷,贪墨军资,豢养私兵?”
 
 “嗯?”朱标突然满是疑惑的看向李景隆,“事先不跟我说?”
 
 说着,带着几分怒气,“不知道这是多大的事吗?”
 
 对他而言,现在要稳。
 
 京营可不是他那些藩王弟弟们,他可以用家事的名义大动干戈。
 
 而且他现阶段,还要依靠那些淮西勋贵武人。
 
 李景隆这么干,可不是他自己得罪人的事!
 
 “皇上既然让臣执掌京营为副总兵官!”
 
 李景隆却是不慌不忙,看着他们父子二人,“那臣,就必须为皇上和太子分忧!”
 
 说着,他顿了顿,“有些老军侯该退了,却依旧占着地方,太子爷你信任的人上不来,您就接不了真正的军权!”
 
 “而且,一直以来他们都居功自傲,总是跟您跟皇上谈情份!”
 
 “臣之所以揭他们的老底,就是为了臊他们,且让太子您不必再看着往日的情份!”
 
 “让他们日后,没有跟您讨价还价的底气!”
 
 ~
 
 “好小子!”
 
 朱元璋心中暗赞一声,“有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