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公-> 第六十二章 储备(1)
-  第六十二章 储备(1)
-     “这是咱们甘州右卫的料库!”
 
 呼啸的寒风,让来自应天府的官员们苦不堪言,好似鹌鹑似的哆嗦着。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
 
 给他们带路的甘州右卫屯田经历官王二五,则是裹着厚厚的羊皮袄浑然无事一般。
 
 吱嘎一声,一间仓库的大门被用力的推开。
 
 一股说不清的味道扑面而来的同时,也带着一股热气。这使得来自京师的官员们,不由自主的纷纷涌了进去。
 
 “这样的料库,一共一百八十间!”
 
 王二五抱着膀子,靠着厚厚的豆饼麻袋,懒洋洋的说道,“每一件都是满的,跟账本上丝毫不差!”说着,他低头抠扣自己那长满倒戗刺的指甲,低声道,“也犯不上来查,我家大帅早有严令,少一两草料,就割谁一两肉,呵呵!谁他妈敢呀!”
 
 御史铁铉背着手,眯着眼站在仓库之中。而跟着他从京师来的办事官黄福却催促下面的人,随意打开麻袋,开始查验。
 
 “费这事干嘛?”
 
 王二五马上大声喊着,而后唰的一声抽出腰间短刀,“直接拿刀一扎不就什么都知道了?”说着,嘟囔道,“一看你们就没在军镇之中待过!”
 
 顿时,仓库内的官员们对他怒目而视。
 
 这些跟着铁铉来甘肃的官员,要么是位低权大的办事官,要么是兵科给事中,最差也都是兵部经历司的官员。可现在却一而再的,被这么一个肃镇七品的小官给挤兑和冷嘲热讽。
 
 “一共有多少粮草!”
 
 众人怒目之时,铁铉却翻着账本,不轻不重的开口。
 
 “这里只有草料,没有粮食!”
 
 王二五揉着脖子,“要看粮食,得去咱们甘州大仓!”
 
 “那草料有多少?”铁铉又问道。
 
 王二五继续啃着指甲,“下官只知道咱们右卫兵的事,草料是三万斛,豆料是四万三千石!”
 
 “嘶.....”
 
 仓库之中,正在检查的官员书办等齐齐倒吸一口冷气,显然是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存了这么多?”
 
 办事官黄福皱眉道,“用得着这么多吗?”说着,他又道,“仅一个右卫就有这么多存料,那为何曹国公还一直让商人往边塞运送草料?”
 
 “这位相公!”
 
 王二五眯眼抬头,“多?您是秀才不知天下事吗?一匹马吃多少?一头牛吃多少?您算过吗?甘州六卫所属的骑兵,军户之家的耕牛,卫所的牲口,吃的都是咱们库里的料,您以为这点东西,能撑多久?”
 
 “这还得说是太平年景,要是打起仗来,这点东西压根就不够看!”
 
 “咱们这属于边塞,用兵是朝外的。打仗的时候每往前走一里地,要耗费多少草料,您算过没有?”
 
 “牲口不是人,咱们当兵的平日清汤寡水,临阵杀敌的时候给口肉就是天大的恩德。可这草料,少给一口,战马就要趴窝!”
 
 “你....”
 
 黄福被王二五这个小官一顿夹枪带棒的抢白,顿时面红耳赤。
 
 铁铉不动声色的看了王二五一眼,合上手中的账本,“诸位,再随本官,去粮仓那边看看!”
 
 ~~
 
 “公爷,就这么让...他们查?”
 
 外边是漫天大雪,可李景隆行署之中,却是温暖如春。
 
 李景隆猫腰,小心的擦拭着心爱的兰花的枝叶。而在他身后,甘州左卫指挥同知李大苦,却是愁眉苦脸的。
 
 “查呗!”
 
 李景隆站起身,“咱们也没什么怕查的!又没断了东西,更没中饱私囊!”
 
 “卑职是怕他们查出来.....”李大苦低声道,“咱们的存粮草料,比账上的多!”
 
 没错,甘州作为李景隆的基本盘大本营,存储的粮食草料等,绝对比账上的要多得多。
 
 为什么会多?因为以后要打仗。
 
 为什么怕别人查不出来多,因为多了不正常!
 
 以肃镇为例,纸面上是九万大军。实际上,能算作精锐的有不到半数,四万人。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再加上陕西都司兵马,李景隆手中可以调动的兵马,绝对的战兵,将达到十万。
 
 换做话说,一旦打起来仗来虚报一下,加上民夫辅兵等,可对外宣称五十万大军。
 
 如此众多的军队,所消耗的粮草,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举个例子,历史上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朝鲜那边穷的尿裤子,大明帝国不但要出兵出人,还要自己供应自己的粮食战马的草料,以及所有的军械。
 
 出兵远征千里之外,使得大明帝国的家底直接被掏空了。倾尽国力,换得来了朝鲜君臣口中的再造之恩。
 
 再举个例子,为何日后大明帝国会从主动开拓,变成被动收缩防守。也正是因为朱棣北征漠北,掏空了国力。
 
 而李景隆和这俩个例子有个相同点,他不是在北土作战。也有不同点,那就是他只能靠自己。
 
 将来若率军南下,届时天下各地绝不会给他半粒粮食。而他的军队,又不能沿途以战养战。那么这庞大的后勤供应,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
 
 “公爷....”
 
 李大苦见李景隆依旧神色淡淡的,上前一步,低声道,“要不...既然朝廷派了御史老爷过来,让下面的兄弟们鼓噪一番?”说着,他低声道,“上回朝廷的冬赏,可还是洪武二十六年呢!这两年,兄弟们可是连半尺布都没见着!”
 
 “鼓噪喧哗.....”
 
 李景隆端着茶盏,沉吟片刻。
 
 这是军中武将常用的,跟朝廷哭穷且屡试不爽的法宝。
 
 俗称,闹饷。
 
 “你拉倒吧!”
 
 李景隆端着茶盏笑笑,“万一下面的兄弟们守不住,闹出人命来,我这总兵官就当到头了!”说着,他又笑道,“除了咱们的兵械库,火药火器库之外,随便让他们查!”
 
 “要过年了.....”
 
 李景隆叹口气,“过个安生年,别折腾了!”
 
 “卑职就怕过了年,这些遭瘟的书生还不依不饶的!”李大苦还是叹气。
 
 “你想多了!”
 
 李景隆正色道,“他们,不是来咱们这讨便宜的。可以防,但不能把他们当成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