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第472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36) 第472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36)
- 元初的大学生活过得既平淡又不平淡。
作为当年的理科状元,她是可以随意选专业的,哪个热门专业和院系都能进。但她选了个偏冷门的,脑与认知科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决策、意识、社会认知、运动控制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元初觉得挺有意思的。
她的专业成绩始终是第一名,年年都有奖学金拿,主要是为了让姥姥姥爷高兴,他们知道孩子一如既往的优秀,总是能更放心一些。
虽然事实上,颜炳强和杨凤兰并不强求她时时刻刻都那么优秀,他们可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当然了,她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培养出了两位优秀的老年人。让他们的人生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起飞。
颜炳强和杨凤兰的书出版之后,他们接到了苏念生老师的邀约,邀请他们做客他的节目,聊一聊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就是在那次节目上,他们俩说起家里的年轻人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把自己老年的成功归结为孙女的支持和鼓励。
“她从来不会说,你们老了,不要折腾了,就安安心心在家待着好了。她总是告诉我们,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以前我们在镇上、在县里,视野有限,认知也受限了,到了京城以后,我们家孩子带着我们老两口到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我们跟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俩年纪大了点。
但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我们俩已经退休了,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也没有,就纯粹是个人兴趣,这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很放松、很享受的。特别好!我们俩能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特别好的孩子。”
苏念生说:“刚才的话建议青年朋友们都听一听,对家里的老人多点鼓励和支持,多点耐心和包容。那么,两位有没有什么建议是给老年朋友的?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得好,那么我们自己呢?”
颜炳强说:“互相理解吧。老年人有自己的需求,可能需要孩子陪伴,需要孩子鼓励,需要孩子提供金钱和情绪方面的双重支持,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为了孩子付出,老了希望孩子能适当回馈,这很正常。我不觉得这是难以言说的事情。
但我们的这种期待不应该给孩子造成困扰。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他自己可能有一摊子事等着他解决呢,忙的焦头烂额的。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等一等、缓一缓,不能强求孩子放下他的工作,甚至放下他升职加薪的机会来陪伴我们。这肯定是不应该的。”
杨凤兰说:“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有话直说。比如,我想要一部手机,那我就跟孩子直说,我想买个手机,我有多少钱,还差多少钱,你给我补点。我肯定不能旁敲侧击,邻居老汪买了个新手机,老李也用上了新手机,老赵不光有新手机还买了条大金链子,就我最朴素了。
孩子可能会听出你的画外音,给你买了新手机,但他心里多多少少会觉得有点别扭。就好像他是所有孩子中最差的一个,别人家孩子都主动给老人买了,就他没主动,还得让老人提醒了才去办。”
这期节目之后,颜炳强和杨凤兰新书大卖,成了畅销书作家。
出版社做宣传的时候就说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反过来,孩子也可以把家长培养成人中龙凤,只要家长有一颗上进心。
据说很多家庭在看了颜炳强和杨凤兰的节目之后,开始了互鸡模式,家长拼命鸡娃,孩子拼命鸡家长,主打一个谁也别放过谁。
在元初他们居住的小区,他们一家三口都成了名人了。家长们对颜炳强和杨凤兰又爱又恨,孩子们对元初又恨又爱,感情都十分复杂。但整体上还是爱多一些吧。
家长们建议元初创建一个辅导班,专门辅导孩子们功课,他们愿意出钱!
元初断然拒绝!辅导孩子功课这件事绝对不行!太累人了!
但是她在街道办的邀请下,作为主讲人之一参加了一场由街道办组织的活动,给孩子们讲讲学习方法,也给家长们讲一讲,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学习这件事。
这次讲座除了她,还邀请了另外一位学霸来参加,他是京城本土学霸,跟元初同龄,但是比元初还早两年上大学,所以现在,元初在上大三,人家已经开始读研究生了。
这位学霸长了一张学霸脸,清冷和柔和这两种矛盾气质同时在他脸上出现,他是一位比较典型的学霸,话不多,看着不怎么热情,但是讲学习方法又句句都能讲到点上,一看就是认真准备了的,讲的是一些通用的学习方法,没有简单把自己的学习方法灌输给大家。
讲真,有的学霸其实不讲究学习方法,他们真的就是一学就会,天赋使然。
元初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学生,一方面讲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就在那里讲家长和学生的沟通。讲得太好了,听起来不像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像是五六十岁、拥有岁月积淀和丰富人生阅历的中老年人。
她讲完以后,下面的家长都喊她“颜老师”。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搞传销的,下面坐的全都是她的“信徒”。
活动结束后,组织方把元初和学霸留下,向他们表示感谢,街道办主任还热情“接见”了他们,送给他们每人一个写着某某街道办的保温杯做礼物。
离开街道办,回家的路上,元初跟学霸说:“你拿着这个保温杯,再穿上一件夹克,就挺像一个老干部了。”
学霸说:“你刚才演讲完之后,我听见下面有小朋友喊你‘颜奶奶’了。”
元初咬牙切齿,拿出数码相机,调出里面她拍的照片,把人头放大,“谁喊的,你指出来,我抽空偷偷去拧他一下。”
学霸笑了一下,“我不能告诉你,说了我不就成了帮凶了吗?”
元初翻了翻白眼,把相机又收了回去,系统已经告诉她了,是个调皮小子,他真的喊她“颜奶奶”!她抽空要去抢他的巧克力!
学霸说:“我住21号楼,你呢?”
“15楼。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21号楼和15号楼是并排的两栋楼,紧挨着。元初差不多认识那栋楼里的所有人,就算见面不说话,但是也脸熟,大人孩子都熟。
“我之前两年在国外做交换生,刚回来。”
“哦~难怪呢。我记性很好,见过一面的人都会记得,我对你没有任何印象,那就说明一件事,我一次都没见过你。”
“我见过你。”他跟元初说,“我是颜爷爷和杨奶奶的忠实读者,看过他们写的每一篇博客,还买了他们的书。他们有时候会发一些照片,里面经常有一个女孩的背影,就是你吧?”
“那你这不能算见过。”
“现在我见到真人了。重新认识一下,我叫邹凛,很高兴认识你。”
邹凛伸出手,元初礼貌地握了一下,“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