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51章 王思政

第51章 王思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嗖,嗖,嗖!

    偌大的庄园里不断地响起箭矢的破空之声。

    远处的箭靶上,插满了箭矢。

    “孝则真乃神射也!”

    一道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干扰了射箭之人,最后一箭射出虽然没有偏离箭靶,但却没能命中靶心。

    射箭之人不由眉头一皱,气恼的回头回头看了一眼。

    “思政,你来找我有何事,我不是说过没有必要的话,不要来见我,不要暴露我的行踪!”

    射箭之人便是高欢要寻找的元修。

    他此前并非完全没有官职,不过在得知尔朱荣要加赐九锡,带兵南下洛阳后,元修便选择躲起来。

    上一次尔朱荣带兵南下,死了多少元氏宗亲?

    他躲过了上一次,可不想死在这一次尔朱荣的大清洗中。

    王思政哑然一笑,神情颇为古怪的提醒道,“时局这么乱,孝则躲在此处又岂能独善其身?”

    元修仍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弓,反而似乎是想要继续射箭,头也不回的说道,“时局纷乱,我无心政事,尔朱荣不至于这都容不下,非要遣人前来将我缉拿吧。”

    “孝则你身为皇室宗亲之后,真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大魏气运就此断绝?”

    嗖!

    箭矢射出,元修的心乱了,也就偏离了箭靶。

    “王朝更替,乃是天意,我又岂能违抗天意?元氏先祖们也不会怪罪于我。”

    王思政却缓缓走了过来,他劝说道,“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尽管尔朱荣不承认,然在天下人眼中,他不过是一弑君篡逆之辈!”

    “机会?有何机会?”

    “这天下终究还是有人不服尔朱荣,远了不说,就恒州刺史高欢,以先帝遗诏和玉玺欲要拥立新君,举义旗,讨伐不臣,近在咫尺的机会孝则你为何无动于衷呢?”

    元修回过头来,上下的打量着王思政,“你眼下是那高欢的说客?”

    王思政摇摇头。

    元修则轻笑一声,“我很好奇,尔朱荣多重用王氏之人,你为何不去为其效力。”

    王思政出自太原王氏。

    看看太原在什么位置,是谁的地盘就清楚,尔朱荣为何会重用太原王氏,其心腹王相也是出自太原王氏。

    “又非一支,我祁县这一支早就落寞,如何去攀高枝?”

    太原王氏分两支,王思政乃是祁县这一支,王相才是出自晋阳的那一支。

    “且,我祁县王氏乃大汉司徒之后,先祖为除国贼,宁愿身死,我岂能辱没了先祖之名?”

    王思政一脸正色。

    元修细细的打量着他。

    他跟王思政相识已久,最初王思政是在北海王元颢的麾下效力,为其出谋划策,元修听说了这么一号人便将其招为自己的门客。

    俩人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压根就没必要惺惺作态,王思政确实就是这么一号人。

    如今的时局,野心之辈遍地走,反倒是显得王思政这种人如同一股清流,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直说吧,你今日来找我是为何事?”

    “乃是前来劝说!”

    王思政再次正色道,“当初灵太后霍乱朝政致使大魏江山社稷风雨飘摇,宣武帝一支已经绝后,如今存活于世的宗亲之人,你才是与孝文帝血脉最为亲近之人,孝则为何不去面见高欢,让其拥立你为新帝,举义旗,讨伐不臣!”

    “我又何尝不知?”

    宣武帝一支人丁凋零,元诩身死后,更是已经绝后。

    若再想要从宗室里挑选人出来拥立为敌,往上追溯,肯定是从孝文帝其他子嗣所留的后代中挑选。

    元修为什么要跑,要躲起来?

    不就是他很清楚自己跟孝文帝的血脉太亲近么?

    元修叹了口气,“皇帝尊位在前,我焉能不心动,然……彦达便是前车之鉴!”

    彦达是元子攸的表字。

    “起初我亦羡慕彦达,可他的下场你也看到……以彦达的天资,手腕尚且落得个横死街头的下场,我远不如他,面对这更加混乱的局势,我亦是有心无力。”

    王思政却反驳道,“先帝不过是功亏一篑罢了,先帝登基之初,世人也都觉得其不过是丞相所拥立的一个傀儡罢了。”

    “可短短几年时间,先帝就逼得尔朱荣这逆贼不得不狗急跳墙,背上弑君骂名,若不是侥幸,尔朱荣早已如那董卓一般,身死皇宫内!”

    “然天不助彦达……为之奈何?”

    元修依旧是那么悲观。

    “孝则!”

    王思政突然抬高音量,“眼下局势大乱,才是有利于你!”

    “此话怎讲?”

    元修反问道,进而又轻笑一声,“说是拥立为新帝,怕不是手中无任何权柄,只能被当做傀儡。”

    王思政却摇头继续劝说道,“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此一时彼一时,孝则你所面临的是比先帝更好的局势!”

    “先帝登基之时,尔朱荣权倾朝野,称霸一方,纵使先帝天资聪慧,亦是处处受制于人。”

    “然眼下,若孝则你前去面见高欢,让其拥立你为新帝,看似会受制于高欢,然高欢并非是尔朱荣!”

    “其一,高欢根基尚浅,此前他不过是一州刺史,乃是各种机缘巧合才谋取如今的数州之地,他需要天子大义!”

    “其二,高欢将先帝遗诏、玉玺截留,而非第一时间送往山东之地,足以看出其是个野心之辈,然也正是他的野心之举,让其与天策上将生出嫌隙。”

    元修眯着眼睛,认真思索着王思政的话。

    王思政特意强调这两点。

    无非就是……

    被高欢拥立为新帝,看似是跟元子攸一样被权臣控制的吉祥物。

    但高欢没有之前尔朱荣的实力,又需要有天子大义来维持局面。

    这样必然就导致高欢要让渡出更多的权力,将更多的权力交还给皇帝本身。

    皇帝只要手中有了权力!

    作为天底下最大的画饼者,就能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班底跟势力。

    “可不是还有个天策上将吗?”

    “世人皆知,天策上将乃是先帝一手提拔,如今先帝死在尔朱荣手中,天策上将若不为先帝复仇,有何颜面存活于世?”

    名声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孝则,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匡扶大魏江山社稷,你切不可错失良机啊!!”

    元修默然不语,心中则是纠结不已,其实他已经被王思政说的心动了。

    皇帝的尊位就在眼前,谁能不心动呢?

    跟王思政的对话,彻底打消了他心中的疑虑,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好迟疑的。

    元修一咬牙,“若有思政相助,或可一试,大不了如彦达一般身死,若是如此,倒也不至于无颜面去面对先祖了。”

    “走!我这就遣人去联系高欢。”

    打定主意之后,元修也决定主动出击!

    想着要提前跟高欢联系一番,有些政治默契需要提前建立。

    王思政却大笑道,“何须我等前去?高欢已经在来的路上。”

    元修一愣,错愕的看着他。

    这才回过神来。

    “原来你早已联系了高欢?”

    “正是!”

    王思政倒是没有拒绝,当即拱手行礼道,“还望孝则原谅我先斩后奏。”

    “罢了罢了。”

    元修摆摆手,“事已至此,何必计较这些?既然高欢已经在来的路上,那我便让人准备一番,尽一尽地主之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