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64章 万事俱备!

第64章 万事俱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王玄!王玄!”

    李文书、郭前涅二人相伴而来,在王玄家外大声的呼喊。

    不一会的功夫。

    王玄便从院子里走出来,看着二位挚友,他却骂骂咧咧的,“大清早的,扰人清梦!”

    李文书笑着调侃道,“扰你清梦,又不是扰你好事。”

    他们都知道王玄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大肚婆又不能办事。

    “我就不能纳一房妾室?”

    “嘿,等你立下功勋,得到擢升再说纳妾室之事吧。”

    李文书笑着追问道,“勋职之事,你倒是跟我二人细说一番。”

    王玄他们这一批从洛阳跟过来的老资历,人人识字,高羽制定的政策传达下来并不费劲。

    王玄也简单的解释了一番。

    高羽其实就是借鉴唐朝的勋职体系,十二转。

    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

    二转,云骑尉,视正七品。

    三转,飞骑尉,视从六品。

    ………………

    十一转,柱国,视从二品。

    十二转,上柱国,视正二品。

    勋职并非是实职。

    但是有一定的特权,并且勋职的品级越高,享受的特权待遇也就越高。

    当然了。

    对于大头兵来说,勋职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看门第。

    只要在战场上立下足够的功劳,便能擢升到对应的勋职。

    唐朝的武夫们为何那么痴迷于野战,而并非是在城中固守?

    因为野战的功劳更大,尤其是以少胜多。

    上阵上获为五转。

    上阵的意思是以少击多,上获则为斩杀敌人的比例。

    只需要一次以少胜多,即可擢升为五转勋职骑都尉,视做从五品。

    核心本质还是鼓励士卒们奋勇杀敌。

    更是鼓励以少胜多。

    人少是劣势,但也是一个天赐机会!

    只要能以少胜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那便是天大的功劳,能够光耀门楣,能够平步青云!

    消息在青州、南青州境内已经传开,这两州是高羽精心经营的大本营,也是府兵最多的两州。

    徐州、兖州只有少量的府兵。

    因为高羽要抽调青州和南青州的府兵北上,因此让崔猷等人前往徐州进一步扩大府兵的规模。

    虽说南梁不一定来进犯,尔朱荣也不一定会从南边来进攻。

    但该有的防备还是得有,而且徐州的府兵也能作为后备兵源,如果徐州的压力不大,高羽也随时都可以从徐州再次征调府兵北上。

    除了确定勋官外。

    高羽也准备给于手底下的人进一步擢升。

    历史上的宇文泰面对高欢所建立的东魏,处在绝对劣势情况下,不得不将手中的权力分出去,将权力和兵权分给手底下的八柱国,以此来拉拢人心。

    高羽可没有处在宇文泰这样的绝对劣势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做到这一步。

    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张以及战线拉长。

    他必须要通过制度、职务来给于手下的人更大的自主权,以古代的信息传递效率,不可能事事都来问他。

    高羽带兵北上去打燕、幽之地。

    南朝来进犯徐州,尔朱兆哪还有时间遣人去向高羽传达信息,然后再等待高羽的军令,按照高羽的军令行事?

    这一来一回,怕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况且。

    高羽又不是在徐州,对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怎么保证自己做出的决策就一定能对?

    给予武将们战时更大的自主权是必然的。

    ………………

    十二月三十。

    高澄、高洋亲自带着天子的诏令来到东阳城。

    诏令里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在高羽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大堆。

    “加封天策上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高羽在自己的心中默念,自己这一大段跟贯口似的官职,似乎已经不比历史上的二凤少?

    他恭敬的将诏令接过来。

    麾下之人也都明白过来,高羽这是早已跟高欢达成私底下的交易。

    待到传达完诏令的内容后。

    高羽特意设宴款待高澄,高洋兄弟二人,这俩打小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从婴儿长大成如今的半大小子。

    “再过数日,我便会启程前去清河郡朝见新君,你二人到时便随我一同前往吧。”

    高澄却摇头道,“叔父,我来时阿父便叮嘱我,让我日后就留在东阳城内。”

    嗯?

    留在东阳城?

    这是主动送了个‘质子’过来?

    “我欲要拜叔父麾下的崔祭酒为师,还望叔父成全。”

    崔祭酒说的是崔季舒。

    他眼下是担任的天策府东曹祭酒,算的上手握实权。

    高洋也跟着开口道,“我日后跟阿兄一般,会留在东阳城内,待我壮后,再追随叔父战场杀敌!”

    高欢还有其他几个幼子。

    却一口气将嫡长子高澄以及与高澄年龄相仿的高洋给主动送过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向自己示好,低头么?

    “既然是你阿父所言,那你兄弟二人日后便留在东阳城内吧。”

    “阿惠你既然有心拜师,我自会出面去与叔正说明情况。”

    “眼下正值大争之世,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二人再稍长些年岁,亦可建立一番功勋,我对你兄弟二人亦抱有极大的期望,莫要辜负我,也莫要辜负你阿父的期望。”

    令人将二人安顿好。

    高羽也在做最后的准备。

    木兰、彭乐、羊侃、杨忠等人都已经纷纷从外地回到东阳城内。

    转过年来的第二天。

    高羽总算是等来了刘桃枝送来的消息。

    阿史那土门已经率领其部落中的骁勇混入了贺拔允的队伍之中,眼下贺拔允正带人前往河间郡。

    有这个内应在。

    高羽几乎就是在开天眼。

    虽然没法做到实时的信息传递,但只要知道对方大致的行军方向,高羽便能召集麾下的将领们,进行推演,从而进行相对应的布置!

    “好!”

    “来人,传我军令,召集众人来天策府商议!”

    万事俱备!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按照原定计划!

    挥师北上!

    以雷霆之势平定燕、幽之地,打通跟草原的渠道,解除后顾之忧,亦能从阿史那部处获得优质战马。

    进而……

    再次南下,在河北之地跟尔朱荣决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