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70章 何须避他锋芒?

第70章 何须避他锋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河间郡。

    顾名思义,地处九河之间,因此而得名。

    水系发达,又是河北平原的膏腴之地,是个极其重要的水运、农业、军事重地,东接勃海郡,西连高阳郡,南通章武郡,北邻范阳郡,是连接幽州与冀州的枢纽。

    侯渊可是尔朱荣十分看重的心腹,自然就会将他安排这种十分重要的地方。

    侯渊之所以挑中河间郡作为大军集结的地点。

    除了水运发达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后勤运粮的压力外。

    还有就是河间郡处在瀛州的西南方位,能同时跟冀州、殷州和定州三州接壤,也就意味着能同时出兵三个方向。

    而且太武帝拓跋焘在统一北境的过程中,河间郡是太武帝用来掌控、经营河北的重要核心城池。

    后续更是为了巩固统治在武垣县设立军镇。

    北魏并非是只在边疆地带设立军镇,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设立军镇其实就是最开始用来巩固统治的手段。

    武垣县在瀛州治所赵都军城的正南方,两座坚城离的不远,可互相支援。

    侯渊率军前顶到了武垣县城,令大军在城外驻扎,随后便是不断的往外派游骑、斥候打探各种消息。

    刘桃枝一直跟在贺拔允的身边,阿史那土门带的三千族中骁勇也都被编入了贺拔允本部中军,并没有引起侯渊的怀疑,兵力不足花钱招草原各部当雇佣兵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自古以来都这么干,大多数最终崛起成为草原霸主的部落也都是靠着给中原当雇佣兵积攒的第一波家底和偷学的铁器锻造的技巧,掌握先进的锻造技术,让战斗力猛的提升。

    安顿好大军后,侯渊令人将麾下诸将都召集前来。

    侯渊面色凝重的说道,“探子传回消息,莫贺咄亲率山东之兵,兵分两路,一路大军驻扎武邑郡,其先锋已经行至武遂。”

    武遂正处在瀛州、冀州的边界上。

    “前方消息还未传回来,可能此时这一路大军已经兵临乐城城下。”

    乐城是以前河间郡的治所所在,城防倒还算坚固,但肯定没有赵都军城跟武垣这么好的地利,因此侯渊压根就没想守住,只留下少量的士卒在那边。

    “另一路大军此前在渤海郡,想来此刻已经深入瀛州,也在向乐城赶。”

    渤海郡到乐城同样可以借助滹沱河进行水运来押送粮草。

    刘桃枝低着头。

    显然侯渊可没有白白在这边耗费时间,天天都在不断的收集消息,行事风格相当的谨慎。

    当然……

    也有高羽名头太过于响亮的缘故。

    得知高羽亲自带兵北上,是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份量,就跟楚汉相争的时候,谁听到楚霸王项羽来了,能不头皮发麻的?

    “将军有何想法?”

    贺拔允主动开口。

    “依我来看,莫贺咄山东之兵来势汹汹,我等最好是先暂避其锋芒,据城固守,待到其气势衰竭后,再徐徐图之。”

    侯渊相当谨慎。

    压根就没有想着要跟高羽硬碰硬。

    他进而解释道,“我等能将山东之兵拖在瀛州便是对丞相最大的助力,只要能将莫贺咄拖在此处,不让他去支援贺六浑,给丞相争取更多的时间即可。”

    高欢的实力并不如尔朱荣。

    侯渊就认准这一点。

    只要高家兄弟不合流,单靠高欢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扛得住尔朱荣的进攻?

    归根结底,尔朱氏这么多年的经营,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被高家兄弟在短时间内追上,甚至是反超?

    实力更强劲的一方,手上的牌更多,本就不需要做太多冒险的举动,结硬寨,打呆仗就行,场面上不好看,但却最实用。

    只有劣势方为了消除实力上的差距,才需要冒风险去做出一些更为激进的决策。

    众人皆点点头。

    能击溃、生擒甚至是斩杀高羽,那都是能荣获开国公的荣誉。

    可谁有这个胆量和能耐?

    高羽的彪悍战绩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贺拔允却眉头一皱,摇头道,“将军,此举怕是不妥。”

    “我等何须避他锋芒?依我来看,我等就应当趁着莫贺咄立足未稳,主动出击!”

    此话一出。

    众人皆惊愕的看向贺拔允。

    不是,哥们儿,你认真的?

    贺拔兄弟跟高羽亲自交过手,应该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高羽到底有多勇武才对。

    想立功想疯了吧?

    侯渊也愣神片刻,一副道骨仙风、世外高人模样的刘灵助也侧过头看了他一眼。

    侯渊倒是给他面子,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反而是问道。

    “阿鞠泥,你说说看,我等为何要主动出击?”

    贺拔允略一拱手后,开口道,“我亦知晓莫贺咄勇武之名,其麾下玄甲军皆由勇冠三军之士组成,无人可挡!”

    “然……将军可别忘了,当年先帝加封莫贺咄为天策上将,其离开洛阳前往山东之地时,丞相便将其麾下玄甲军的大部分都已经外调。”

    侯渊点点头,这件事情他也知道。

    “也就是说,眼下莫贺咄麾下玄甲军中,仅有几百人是随他南征北战,战场厮杀的旧部,纵使其再怎么骁勇,也就数百人罢了,人力终有殆。”

    “况且,我等皆知莫贺咄骑射无双,枪槊冠世,毕竟他出自六镇,我亦出自六镇很清楚,我等六镇之人,善于带领骑兵野战歼敌,却不善统领步兵,莫贺咄在山东之地缺少战马,麾下多为步卒,其战斗力亦将大打折扣!”

    “山东多年无战事,纵使莫贺咄用兵如神,又如何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培养出骁勇善战的步卒呢?”

    只要能结阵。

    步兵压根就不怕骑兵。

    可问题就在于。

    面对骑兵冲阵能从容不迫结阵的步卒,那都得是多次上战场厮杀存活下来的老兵,才有这个心理素质。

    没有上过场的新兵蛋子,看到成群的骑兵朝着自己冲杀而来,更多的是被吓的呆在原地或者是直接转身就跑。

    贺拔允偷偷观察,发现侯渊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

    似乎已经开始动摇。

    他继续劝说道。

    “莫贺咄麾下之兵,士气高昂是建立在莫贺咄从未经历战败,只要出征就定然战无不胜的基础上,我等若是龟缩在城内固守,在山东之兵看来。”

    “那不就是我等被莫贺咄勇武之名吓得不敢出城迎战?这不是白白助长敌军的士气?”

    “我等若是能主动出击,先败莫贺咄一阵,既能挫其锐气,亦能大大打击莫贺咄在军中的威望,其军心震动,指不定无需我等再出击,莫贺咄就得先行撤军,回到后方去整顿军心,我军不就可趁机西进,前去助丞相击破贺六浑。”

    “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