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251章 收获不小 第251章 收获不小
- 八角形的穹隆顶,虽小却规整。林思成安排四个技工刮面,又调了一台挖掘机揭墓道。
这次更快,也就半小时,挖掘机刨出了墓梁。又挖了七八斗,一座仿木结构的石门出现在眼前。
高约一丈,用砖石平砌封堵,外罩石灰,平整如案。
两边是石砌的立柱,中间横担平枋板,之上再立斗拱,拱上再罩合瓦。
可以这么说:古代地主家的门是什么样,这儿就是什么样。不过是石仿,没那么多的色彩,上下整体一片灰。
拍照,画图,又放了挂鞭炮,林思成撬下了第一块砖。然后交给技工。
四个人拿钎的拿钎,提铲的提铲,有条不紊。摄影师同步摄像,资料员及时记录。
清开墓门,出现一座长长的甬道,差不多二十米左右,又是一道券门。
之前发现的那个盗洞霍然就在头顶上,但林思成还是安排检验组化验了一下空气成份。
基本没什么问题,稍通了通风,技工迅速做好支护,几个人进了甬道。
打着手电看了一圈,王齐志脸上满是失望:头顶上的盗洞才人腰粗,但券门却整整被拆掉了半边,别说盗墓贼,拉头大象都能塞进去。
所以,墓里还能剩几件东西?
林思成倒是很淡定,安排好技工拆券门、做防护,他提了把手电,照上了墓墙。
青灰材质,模印彩绘,但骤然通风氧化,彩绘已然脱落殆尽,砖上只余模印的纹路。
样式不少,印的也很规整,有鹿,有龟,有鹤,也有莲花、牡丹。
林思成一排挨着一排,一直看到了最底部。突然,他往下一蹲。
王齐志和孙嘉木不明所以,也跟着蹲了下去。仔细一看,底下那一排的砖上,好像有字。
但应该被水泡过,又起了碱,铭文模糊,字迹不全。林思成边看边拿手指画,东拼西凑,拼了好几块才算是读出大概:淳化三年葬。
“淳化三年葬……淳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四个年号,淳化元年为900年,三年则为902年,等于这座墓,距今已经有一千一百零六年……”
说到一半,王齐志叹了口气:早倒是挺早,墓虽不大,但看墓门与墓室构造,逝者至少也是富户地主阶级,陪葬品肯定不会少,甚至比林思成推测的要多。
但问题是,已然遭了贼,葬的再多,如今还能剩几件?
暗暗转念,技工拆开了券门。用灯一照,果不然,和林思成说的一模一样:墓室四四方方,长宽都是三米左右,将将九个平方。
仔细看了一阵,王齐志瞪大了眼睛:除了几块砖,墓室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
没有棺椁,没有陪葬品,甚至连尸骨都没有。就只有几块盗墓贼破门时拆下来的青砖。
但这不对。
就算年代太久,木制的棺椁已经化成了灰,但骨头不可能全部化成灰吧,至少也该剩一片头盖骨吧?
而即便遭了贼,不可能连骨头都盗走?
但确实没有,就这么大地方,不可能看不到。
瞅了好一阵,还拿探钎扎了扎,但将一挨地,就是“铮”的一声。
地上倒是有一层泥浆干后留下的土,但不过几公分,想坦也坦不住东西。
所以,这就是一座空墓?
“棺椁呢?”
林思成踢了踢地面:“早腐成灰了!”
“那尸骨呢?”
“墓里反复进水,细菌的繁殖速度比正常的要快好几倍,尸骨也早分解成灰了,估计即便剩,也就剩几颗牙齿!”
进过水?
王齐志左右看了看,总感觉有些不对。
反复进过水的墓室,怎么会这么干净?
转着念头,三人继续往里走,再往前是一道拱门,直通陪室,面积比这边稍小一些。手电照过去,有桌有案,更有雕像,东西好像还不少?
王齐志精神一振:“进去看看!”
林思成点点头,和孙嘉木跟在王齐志身后。怕破坏墓室内的遗迹,三人侧着身,紧贴着墓墙进了陪室。
三人站定,再用手电一照,王齐的脸又垮了下来。
东西是不少:一樽镇墓兽,一樽石敢当,一副石香案,并半口陶罐,几片碎陶。
但说实话,林思成是来找卵白玉瓷的,要这么多石头文物做什么?
怕是失望透顶了吧?
正暗忖间,林思成拿起一只半残的陶罐,里里外外,反反复复,一看就是好几分钟。
突地,他又笑了一声。
孙嘉木和王齐志一头雾水,凑了过去。
“这是河津窑烧的?”
林思成摇摇头:“不是,这应该是西坡镇的砂器,说明宋代的时候,那儿就烧紫砂器了!”
王齐志一脸不解:“那你笑什么?”
“我在笑这伙盗墓贼:这种陶罐应该有两对,现在就剩半件残器,说明剩下的三件半全被带走了。所谓贼不走空,没说全部盗空,这伙贼却连烂陶罐都不放过?这风格,和陕西的杨三(杨彬)有的一拼……”
那不然呢?
就算只是只陶罐,那也是北宋的陶罐。
转着念头,王齐志打着手电瞅了瞅:“能不能判断出来,什么时候盗的!”
“能!”林思成照了照墓道上方的盗洞:“三年以前,五年以内!”
王齐志和孙嘉木齐齐的一叹,再没说话。
大致能猜到他们在叹什么,林思成又笑了笑:“虽然是座空墓,其实收获还是蛮大的!”
收获,什么收获?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往四周瞅了一圈。
是那两石人,还是那樽镇墓兽,更或是墓砖墓墙,以及这半只烂陶罐?
正狐疑间,林思成往墙上照了照:“老师,孙处长,你们看!”
看什么,除了青砖,还是青砖。
“看这儿!”
说着,林思成提起探钎,往下一扎。“哧”的一声,钎头斜斜的扎进了砖墙里。
仔细再看,扎进去了至少有三四十公分,总不能,这墙是豆腐糊的?
王齐志目露狐疑,随即灵光一闪,想起林思成刚才说的那句:这墓反复进过水……
“墓室进过水,石墙早被泡酥了?”
林思成点头:“对!”
“但哪儿来的水,山洪?”王齐志眯着眼睛,“看着不像?”
如果是山洪,泥浆经年累月的沉积,墓室早被填实了?
“不是山洪,而是河水!”林思成指了指墓顶,“墓上面,以前是古河道!”
王齐志怔愣的一下: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