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98章 给你看个好东西!

第498章 给你看个好东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姑苏。

    进入10月中下旬,当地气温明显降低,人出门,那种宛如在降温后的蒸笼的感觉明显消失,只剩下梅雨江南的婉约。

    郭松就是在这样一个婉约的时候,出现在了姑苏。

    看着淅淅沥沥的雨,他没有第一时间联系林易,而是让司机开着车,先到了姑苏北部,隔着长江,眺望长江中正在建设的工厂。

    他看了很久,直到秘书都在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他才将目光从船厂中收回,轻轻地对助手说道:

    “去小米重工!”

    一旁的人没有多问,只是招呼着上车,然后,开车前往小米重工。

    …………

    “老爷子,你过来怎么不给个电话?你给个电话,我开车上门去接,你老人家也不用遭罪。”

    小米重工通讯公司顶楼的会客室,林易端着一杯红润的红茶,将茶水放到郭松面前,又回到郭松对面坐下。

    茶水红润,郭松接过喝了一口,味道很不错,带着一丝淡淡的甘甜。

    又喝了一口,他将茶杯放下,身体坐直,目光温和地看着林易:

    “这次过来,其实是带着任务过来的,本来,应该是下面的人和你接触,但是我想着还没怎么来过姑苏,就想着一个人,带两个秘书一起过来。”

    “在谈正式的工作之前,我需要你看点东西。”

    在林易好奇的注视下,郭松打开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个小透明盒子,又在众人的注视下,将手机放到桌上,好整以暇地看着林易。

    盒子里是一盘光盘,光盘上面没有任何标签,不知道是用来装什么的。

    盯着这个盒子看了很久,林易右手指向自己:

    “真的是给我看的吗?”

    “这该不会是什么一级保密的东西,看完之后,你突然说我知道一些秘密,然后灭我口吧!”

    对面,郭松听到这一番回答,斜着眼看向林易,“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你手机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删除。”

    “那些东西完全不是人看的!”

    “这光盘里装的是一个视频,然后视频内容发生的地点,在利比亚东部班加西。”

    “你先看,看完再说。”

    利比亚东部班加西?

    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这个城市的位置,林易走出会客室,在自己办公室取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又回到会客室,小盒子打开,里面的光盘被他取出,塞到笔记本电脑的光驱里面。

    随着嘎吱一声轻响,光驱开始运转,等运转完确认,他这才不紧不慢的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的文件夹,将里面的视频拷贝到桌面,双击。

    光盘视频一开始,没有画面,只有拼命的抖动和一阵嘈杂的谩骂声,林易能听出那些阿拉伯语的内容,所以觉得很是奇怪。

    在谩骂声过后,黑暗消失,光明降临,黑暗的画面一下子拉开,呈现在林易眼前的,是一副兵荒马乱。

    拍摄视频的人应该是专职摄影师,但他在战场上,战场上子弹不长眼,所以这个专职摄影师也变得非常不专业。

    镜头很是摇晃,在疯狂的枪声里,时不时还有队友的责骂:

    “别去那边!”

    “你是猪吗?”

    “你挡到我视线了!”

    “别站我后面!”

    “别站我前面!”

    “起开!”

    一开始的责骂声过后,画面终于变得稳定,摄影师蹲在一处2楼的窗口,用镜头悄悄看着外面。

    而在他外面的空地上,十几辆皮卡车停在房子后面,而皮卡车上,十几个身穿传统阿拉伯长袍的男人,正拿着遥控器,在操控什么东西。

    拍摄用的相机很高级,即便隔了一点距离,那遥控器的细节也被一一拍了出来。

    看清楚遥控器的细节,林易才发现这东西是自家产的无人机遥控器。

    所以,那些人操控的是无人机?

    带着这个想法,他将画面放大,播放速度也调整成了0.75倍。

    很快,十几架无人机从皮卡车里飞出,朝着不同的位置飞去,摄影师追踪的其中一架,这架飞机经过几百米的飞行,停到几个胳膊上系着黑色丝带的人头顶。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这些胳膊上系着黑色丝带的人看到头顶的无人机,举起双手叽里呱啦说了一阵。

    或许是发现听不到,他们又赶紧指向前面的房子。

    其中更有一个队员,更是突然抬起枪口,对准前面房子的窗口就是一阵扫射。

    子弹打出,将玻璃打得稀碎。

    而后,那台在他们头顶盘旋的无人机,非常突兀的,没有一丁点征兆的撞向那块被打碎的玻璃,从玻璃的缺口处钻进房子。

    刚钻进去,房子就发生了爆炸。

    在爆炸产生的浓烟中,还能看到两具尸体被从窗口炸了出来。

    爆炸结束,系着黑色丝带的人端起枪跑向窗户,没有钻进去,而是扯出手雷,又扔进了窗户。

    又是一声爆炸响起,这些人才端起枪,从窗口钻进去。

    摄影师调转镜头,转向其他方向,继续拍摄这样的画面。

    整个视频长达一个半小时,和一部标准的电影一样长,林易没有快进播放,反而放到0.75倍速进行播放。

    视频播放完,快两个小时时间过去,他扭头看向一旁的郭松:

    “老爷子你这是?”

    郭松拎起面前的茶壶,将热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杯子里的红茶已经被泡褪色,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冲泡了。

    端起那杯颜色变淡的茶水,郭松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这个视频的拍摄者,是利比亚东部的叛军。”

    “他们进攻班加西时,手里多了一种武器——无人机。”

    “这东西很明显,就是你这里出去的,然后呢,这个视频被利比亚东部的叛军传给沙特,沙特又把这些视频发给我们部署在沙特的导弹系统维修人员手里。”

    “最后,视频就落到了我们手里。”

    “我们也是刚拿到,看完之后,大家都觉得无人作战体系确实有点东西。”

    “然后,就想找找你这个罪魁祸首,问问你的看法。”

    “我呢,正好要过来一趟,所以这个工作,我就接了。”

    “怎么样,你要不要说点什么?”

    听完来龙去脉,林易翻着白眼,“想听什么?”

    “比如,无人作战体系!”郭松在林易面前,毫不避讳地吐出这几个字。

    等他说完话,林易赶紧起身,将会客室房门反锁,又将一旁的窗帘拉上,这才重新回到郭松面前:

    “不要命了?这是能讨论的?”

    “是!”郭松很肯定的回答,肯定的话语,把林易搞不会了。

    他端起茶水,咽下一口后对郭松问道:

    “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好!”郭松点头,在林易的注视下,拉开公文包,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到桌上,轻轻推到林易面前。

    文件的封皮上没有任何文字,看起来就像是一份用a4纸随意打印的文件。

    稍微犹豫片刻,林易还是伸手,把这份文件抓到手里。

    翻开,郭松解释的话语也跟着响起。

    “无人作战体系,其实我们很早之前就有讨论。”

    “但是,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模样,所以我们只能在科幻作品进行借鉴。”

    “进行各种假设。”

    “伴随着假设,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假设和实际发展中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个差距,拉得太大,那我们的假设就会变成一种新的科幻作品。”

    “如果假设太保守,那我们的作品,就会变成马后炮。”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贴近纪实。”

    “在此期间,我们也找过工业口的很多同志进行过缜密讨论。”

    “前几天刚讨论完,正准备形成一个合适的方案,就碰上你们在燕京开的发布会。”

    “那手机我们也搞了几台,尤其是红米1。”

    “我们让专业人员把它全部拆了,拆开之后把那些零件一个一个放到桌上。”

    “每个零件看起来都不起眼,甚至在专业人员眼里,那些零件还不如不存在。”

    “可就是那些零件,凑到一起后,变成了一台在当下来说,科技含量还算很高的智能机。”

    “当然,我们得先把那颗芯片刨开。”

    “也正是看到了这个东西,我们发现,我们所谓的方案,又出现了偏差。”

    “最后经过讨论,我来了。”

    “来找你,找你抛砖引玉,准备讨论一个明白。”

    郭松的话说完,林易也正好把这份文件看完。

    文件合上,并没有放到桌上,而是被他放到了双腿上。

    双手压着,他一双眼睛直直地看向郭松:

    “其实严格来说就四个点。”

    “分别是有人和无人。”

    “攻坚和够用。”

    “等一下!”眼看林易要继续往下说了,郭松赶紧拦住,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录音笔,打开,将录音笔放到两人中间,这才抬手示意:

    “继续!”

    在郭松的注视下,林易翻开压在膝盖上的文件,找到其中一页,手指按住其中一些内容,随后翻转页面,将文字呈现在郭松面前:

    “你们这里也讨论过,当战争开始时,无人设备应该如何打开局面。”

    “我看到,你们在这里面讨论了小型无人机,也提到了高超音速无人机。”

    “其实,这里只应该出现高超音速无人机,但是除了高超音速无人机之外,海面应该还有无人船,水下应该还有无人艇。”

    “除此之外,还有专业的反无人机装备才行。”

    “旋翼无人机,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场景。”

    “攻坚,是指高超音速无人机,无人预警机,察打一体无人机,地面无人坦克,无人步战车,机械狗,蜂群无人机这一类要求极高的无人设备。”

    “这一类要求高,需要动用额外的力量进行科研攻坚,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装备的功能,就是敲掉对方的硬骨头。”

    “够用,是小型无人机。”

    “这东西要求不高,我们的产业链公司,如果权力生产,仅仅是能够使用级别的小型无人机,一天就有四五万的产量。”

    “这东西绑上100克炸药,就是一个小飞机炸弹。”

    “如果换成二冲程发动机,一天也有1000多的产量,但这东西能够装几十公斤炸药,算下来,算是一颗小导弹。”

    “这东西便宜,一旦用于攻坚的无人设备打开局面,就该这种够用级别的东西上场,对现场进行洗地打击。”

    “有人,是某些区域,一些特殊场景,还需要人和无人设备进行配合。”

    “无人,是未来科技发展,芯片算力疯狂提升,我们手里必然会出现类似终结者中天网的ai。”

    “但没那么可怕。”

    “在ai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大规模控制刚才提到的攻坚和够用级别的无人装备。”

    “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你不要露出那副忧国忧民的表情,想要让ai数据达到天网那种级别,需要的算力和数据,哪怕是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国家凑到一起,也提供不了这种算力,当然,更提供不了那些数据。”

    “因为互联网上,至少有超过90%的信息,是垃圾数据,你喂给AI,会把AI给喂死。”

    “到时候还得浪费时间去清理数据。”

    听到这里,郭松嘴角扯过一抹尴尬的笑话,伸手摸了摸鼻子,又笑着说道:

    “你刚才说,无人步战车,高超音速无人机。”

    “然后你刚才还说,想要达到天网的一种级别的AI,哪怕是整个世界的国家凑一起也凑不齐算力。”

    “你这话冲突啊!”

    “没冲突啊!”林易眨了眨眼,身体往前一倾:

    “其实,那还是够用的问题。”

    “无人步战车,首先要解决的是动力,然后就是各种识别,用镜头捕捉对方,然后数据链自己控制武器,工具被识别出的敌方目标。”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机器人,而是一辆在if和or之间,疯狂做选择的车。”

    “是车!”

    “确定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要的东西并不复杂。”

    “甚至,用现在的手机芯片进行组合,就可以做到。”

    “只不过,需要组合到一起的手机芯片有点多。”

    “但没关系,那是一辆车,一辆十几吨重的步战车。”

    “只要解决电源问题,有的是空间放这些东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