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419章 禹王九鼎

第419章 禹王九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御书房中。

    唯有李景源高坐龙椅,满面春风的注视着只有他一人可见的系统面板。

    【主线任务:称帝】

    【任务内容:何为暴君,先为一国之君。请宿主登基称帝,为天下主。】

    【任务奖励:绝顶级大礼包。】

    他迫不及待地点开了绝顶级大礼包,转盘转动起来。李景源目不转睛,转盘转动一圈,他的心也跟着拧一圈,满心希冀能开出类似于霸体之流的好东西。

    叮一声,转盘终于停转。

    “恭喜宿主获得绝顶级镇国神器-禹王九鼎。”

    李景源心里一惊:“竟然是九州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以镇九州。

    九州鼎后成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商周三朝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周显王时期,九鼎没于泗水下,自此消失。当时民间就有传言:周失九鼎、德衰国亡。

    就连老祖宗这等前无古人的大人物都曾多次派人下泗水打捞九州鼎。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可惜均未有结果,也因为九州鼎无踪,老祖宗才会镌造传国玉玺,替代九州鼎的王权象征。

    若是九鼎依旧在,人间哪还有秦玺。

    历史上有过三次铸造九州鼎,第一次自然是禹王,第二次是华夏7000年历史上唯一的女帝!

    日月当空,永世光明的武帝-武则天。

    武则天因得位不正而重铸九州鼎,以示帝位天授,位正权清。

    第三位是亡国之君宋徽宗,他就是个笑话,不提也罢。

    李景源赶紧点开信息栏。

    【禹王九鼎:夏王大禹治水后划天下为九州,采九州之金铜、聚九州山河气运铸九鼎,鼎身刻九州山川地貌异物以彰疆域。以九鼎象征九州,以九鼎镇压国运。

    能力:1,大小如意,小如掌中物,大可比高山。轻如一鹅毛飘絮,重达九州大地。上可镇仙神,下可压鬼祟。

    2,九鼎聚气运,镇国运,可使国祚延绵。】

    一目十行扫过禹王九鼎的介绍,心中一震,果然绝顶级的神器绝不只是象征意味。

    光是那句上可镇仙神,下可压鬼祟就足以说明九州鼎亦是件不得了的攻伐神器。

    李景源满心激动的具现出九鼎。

    九道光芒闪过,九尊颜色各异,形态不一的青铜巨鼎依次落地,以九宫阵摆列,挤满了整座御书房。

    一眼望去,竟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肃穆和庄重感,其次是一种如山如岳的厚重感。

    更让李景源吃惊的还是九鼎之内竟缓缓飘散出浓郁至极的紫气,快速弥漫整座御书房。若非李景源及时以气机隔绝,怕是要弥漫出去。

    自古以来,紫气为祥瑞之气,清气之最,生于阴阳交感之时,也就是月落日出之间。

    禹王九鼎竟然自生紫气,简直匪夷所思。

    御书房内紫雾蒸腾,好似天宫仙境一般的玄妙光景。

    李景源研究发现他与这九鼎竟有神秘联系,骤然间心有所感所思,喊了声:“小。”

    九鼎光芒一闪,体型骤然缩小一半。

    “再小。”

    九鼎再次缩小,一直缩到酒樽大小。

    所谓大小如意,已然超过人间范畴,当真神奇奥妙,不愧是神器。

    正当他继续探寻九鼎玄妙时,忽感殿外如来气机。李景源心念一动,满室紫气如自潮归海,涌入九鼎内。九鼎依次落入龙袍大袖中,不见端倪。

    李景源请如来进殿。

    如来依旧是那副笑脸模样,不过李景源敏锐察觉到他入殿之时,目光有所探寻意味。

    李景源猜测或许是九鼎现世时泄露的庞大气机被他感应到了,这才前来查询。

    “赐座。”

    赵高当即搬来高椅,如来不客气的落座。

    李景源问道:“如来此来所为何事?”

    如来没问刚才的异常,而是笑道:“如来是想询问陛下何时兵伐西戎、北狄,一统天下。”

    李景源心中了然,天下若还有谁更希望李景源一统天下的非如来莫属。

    如来不惜转世人间数百年,争得就是人间道统,所求甚大。

    儒道两家仙人藏匿不知去向,如来以为要开天门,所以这才迫切要在天门重开前让李景源一统天下,而后借李景源之手传道天下,抢占先机。

    李景源嘴角勾起,又装作为难的样子,缓缓道:“朕刚刚登基,社稷初定,就起兵伐两国,大衡百姓该怎么想朕,说朕穷兵黩武,不顾民生?

    更关键的是朕还没准备好,西戎、北狄土地辽阔,战略纵深广阔。两国皆是蛮夷,好战之族,可谓全民皆兵。想要战而胜之,不仅要有足够精兵强将,更要有完善的后勤保障。

    如来也知道朕刚登基,轻徭薄赋,为保百姓安然过冬,更散粮于万民,哪还有那么多粮食支持兵伐两国。

    不过如来放心,朕会加紧筹粮,努力练兵,一旦后勤完备,必当兵伐两国。”

    如来轻笑道:“陛下若缺粮少兵,如来可助一二。”

    李景源笑望如来道:“如何助?”

    如来平静道:“大衡境内寺庙不少,陛下可取寺庙金银粮食作为军需,可招募寺庙武僧入伍参军。”

    李景源眯着眼道:“如来此话当真?”

    如来微微一笑,接下来一番话直接道破李景源心中所想所求:“自陛下血洗世家权贵,还田于农,如来便知陛下嫉恶如仇。大衡境内诸多寺庙不事生产,却占尽膏腴之地,不纳赋税,欺压佃农,可比之世家权贵。若非陛下与佛门合作,怕是早就挥下屠刀灭佛了吧。”

    李景源面色如常,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反倒是问道:“如来可知大衡境内有多少寺庙?”

    如来摇摇头。

    李景源点点头,缓缓道:“大衡境内登记在册的有七千余座寺庙,明里暗里拥有的良田数量达到百万亩,所藏金银珠宝数不胜数,加在一起比先帝在位时的国库还多十倍。

    七千座寺庙,僧人数量达到四五十万。这些僧人良莠不齐,有一部分甚至是披着僧衣的匪寇魔头,所做之事丧尽天良,罄竹难书。”

    如来双手合十,轻声叹息,沉默不语。

    李景源直言不讳道:“朕不介意佛门为大衡国教,不介意佛门传教天下,更不介意国内人人礼佛。

    但是朕介意有朝一日佛门成为世家权贵那般趴在朕之子民身上吸血吃肉的蛀虫,帝国的毒瘤。”

    李景源俯视这位佛门至尊,平静问道: “如来可明白朕的意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