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93章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第93章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去的时候大家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玩,用了一天才到达目的地。
 
 在那边待了十几天,大家都有些想家了,回来的时候速度就快了很多。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返回了应天城。
 
 大家将马皇后送入皇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回家之后马钰就将自己关在书房,开始思考怎么说服朱元璋,把朱橚给拐回来当学生。
 
 虽然他没有集邮的癖好,但收集‘某某之父’这个爱好,他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物理学之父、化学之父、生物学之父……全都是他的徒弟。
 
 这种成就感……只要想想他就开始亢奋了。
 
 到时候他的地位得多高,不敢想啊不敢想。
 
 就在他谋划别人儿子的时候,皇宫里马皇后也在给朱元璋讲述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重点是马钰在格物之道上的理解。
 
 “以前钰儿说生产力改变世界,我感触并不是很深,总觉得这话太虚了。”
 
 “亲眼见到这几样工具的出现,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朱元璋也深有感触的道:“咱也有这样的感觉。”
 
 “自从听他讲过生产力的发展,咱就派人收集了相关信息。”
 
 “发现每一次生产力大变革,都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而且新技术的出现,也都充满了偶然不可捉摸。”
 
 “这种情况,让咱怎么把希望寄托在生产力的提升上?”
 
 “只是咱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连这种不可捉摸的事情,都能总结出规律。”
 
 马皇后说道:“是啊,如果有千百人掌握这种规律,大家一起研究。”
 
 “新技艺的出现将不再是不可预见的,对朝廷对天下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了。”
 
 朱元璋点点头,毕竟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变革,都会带来思想制度上的变迁。
 
 至于阻挠新技术的出现,或许以前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听马钰讲了那么多节课,他已经认识到,生产力提升是不可逆的。
 
 强行阻止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相反,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说不定就能帮朝廷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如果朝廷能提前预见到新技术的出现,就算不能及时应对,至少也不会在一无所知中灭亡。
 
 但想做到这些,就必须组建一个机构,专门去了解新技术。
 
 现在他越来越多的体会到,马钰为何一直提议要拓展政府部门职能了。
 
 这时马皇后又说道:“钰儿说老五在格物之道上天赋颇高,一直游说我,让老五跟他学习。”
 
 “我就想,既然这门学问对国家如此重要,是不是就让老五跟他学习?”
 
 哪知听到这个提议,朱元璋断然否决:
 
 “不行,格物之道说破天这也就是工匠技艺之术,小道尔。”
 
 “咱的儿子将来是要分封天下为王的,这才是大道。”
 
 马皇后一点都不意外他的反应,笑道:
 
 “得,我这个说客果然不合格,回头让钰儿自己找你说吧。”
 
 朱元璋不屑的道:“这次他马钰就是说破天,咱也绝不答应。”
 
 这样还不解气,他又补充道:“咱要是答应他,咱就不叫朱重八。”
 
 马皇后大笑:“你呀,怎么也小孩子气起来了。”
 
 ——
 
 第二天马钰就收到了马皇后传来的消息,游说失败,你自己来吧。
 
 对此马钰一点都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人,对格物之道的理解,其实也就是一些工具的改良。
 
 他们极尽想象,也就是织布效率高一点,车子多拉一点货。
 
 工业化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
 
 不只是中国古人如此,包括被中世纪黑暗笼罩的欧洲,也同样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重视百工技艺,认为是小道就很正常了。
 
 在都原本的世界,朱橚就是皇家不务正业的典型,有明一朝他几乎是被嘲讽的对象。
 
 哪怕他的研究拯救了无数人,依然无法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
 
 朱元璋不不同意他学习格物之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马钰并不失望,昨天他就已经想好怎么游说朱元璋了。
 
 所以在接到马皇后的传信后,他立即进宫去找朱元璋。
 
 一见面朱元璋就直接摆明态度:“如果是为了老五的事,就别开口了。”
 
 然后还摆出一副不屑的模样,你小子能奈我何。
 
 马钰气的牙痒痒,行,希望后面你还能这么桀骜不驯。
 
 “用语言是无法说服你的,给我几名能工巧匠,我弄几样东西出来。”
 
 “你看过之后要是还反对,那此事就作罢。”
 
 朱元璋也不禁来了兴趣,但脸上依然一副不屑的样子:
 
 “你就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咱也不会同意。”
 
 不过他还是从将作监找来几名工匠,给马钰打下手。
 
 马钰拿出了三样东西:
 
 其一,轴承。这玩意儿虽然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
 
 后续不论想改进哪种机械,都离不开它,有必要提前弄出来。
 
 考虑到当前的钢铁质量,他没有弄滚珠轴承,而是弄的柱状轴承。
 
 虽然没有滚珠轴承好用,但耐磨特性是拉满了。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轴承套,但没有滚珠。
 
 车轮转动的时候,两个钢圈硬蹭,只能说比没有强吧。
 
 其二,温差发动机,又称斯特拉发动机。
 
 利用温差作为驱动的外燃机。
 
 结构简单的令人发指,一个轮子一个类活塞结构,一杯热水就可以了。
 
 前世很多商家为了卖水杯,就在水杯盖上弄了个微型温差发动机,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
 
 杯子里倒上热水,盖上盖子,发动机就会哐叽哐叽做工。
 
 马钰还买过一个,还用易拉罐手工制作过一个。
 
 这会儿复制出来并不难。
 
 其三,迷你蒸汽小火车。
 
 要给那个土鳖臭要饭的一点点跨时代的震撼。
 
 两个铜杯子加一根线,就完成了。
 
 最先被做出来的是轴承,毕竟滑轮组和迷你蒸汽小火车都需要这玩意儿。
 
 原本马钰还有些担心,这些工匠纯手工能不能搓出合格的轴承。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完全多虑了。
 
 工匠们不但做出来了,产量还很高。
 
 有了轴承,温差发动机轻易就被做了出来。
 
 最难的是蒸汽小火车,难点也不是蒸汽机。
 
 简易蒸汽机的结构真的非常简单,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基本结构。
 
 难的是配套的零件。
 
 比如,如何解决气密性问题。
 
 不过还好,这只是一辆巴掌大小的迷你小火车,要求倒也没有那么高。
 
 各种‘我寻思’之法招呼下来,也顺利制作完成。
 
 用了六天时间,四样东西全部准备好。
 
 马钰就带着来到坤宁宫,朱标、朱樉、朱棡等人也都在。
 
 如果说其他人都只是好奇,朱橚就是兴奋了。
 
 “表哥,你有做出什么机械了吗?”
 
 马钰拍了拍身旁的大箱子,道:“马上你就见到了。”
 
 看着那个大箱子,朱元璋心里别提多好奇了,但面上还是要装作不屑的道:
 
 “哼,咱倒要看看你能弄出什么鬼花样。”
 
 马钰也没有废话,打开箱子取出一个轴承,轻轻拨动一下发出‘哗啦啦’的钢铁碰撞音。
 
 “此物名为轴承,别看它不起眼,但可以改变世界。”
 
 朱元璋伸手接过来,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仔细观察了一下,大致明白了它的原理用途。
 
 然后轻蔑的道:“咱承认它能让车更耐磨更节省力气,是一件不错的东西,但也仅此而已了。”
 
 说完,将轴承递给了马皇后等人。
 
 众人观察过后,也都觉得虽然很巧妙,但也仅此而已了。
 
 马钰并不意外,说道:“别急,马上你就知道它真正的用途了。”
 
 然后他拿出一个通体黄铜打造的杯子,盖子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动力轮。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马钰指着那个动力轮,特意强调道:
 
 “看到这里了吗,用的就是轴承。”
 
 众人转动了一下动力轮,发现确实用的是轴承。
 
 但大家疑惑的是,这玩意儿轮子套轮子有什么用?
 
 朱元璋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这东西有何用?”
 
 马钰没有废话,让人拿来热水倒进杯子里,然后盖上盖子。
 
 众人先是疑惑,然后就惊讶的发现,那个轮子竟然缓缓转动起来,而且越转越快。
 
 这……
 
 朱元璋第一个扑过来,眼睛紧紧的盯着那个轮子,满眼都是不敢置信。
 
 马皇后、朱标等人也同样如此。
 
 这是怎么转动起来的?
 
 只有朱棣,下意识的说道:“表哥的仙术。”
 
 说完他也知道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儿,露出讪讪的表情。
 
 虽然众人不相信什么仙术,但还是将目光看向马钰,等着他的解释。
 
 马钰没有说话,而是将茶杯的盖子取下来。
 
 失去热水造成的温差,发动机很快停了下来。
 
 接着他又将盖子盖上,发动机再次转动起来。
 
 这下就算众人再傻,也知道和热水有关了。
 
 可……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道:“是热水让它动起来的?”
 
 马钰颔首道:“对,热水形成的温差,为它提供了动力。”
 
 得到确认,众人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热水就能让它动起来?怎么做到的?
 
 朱橚是最兴奋的:“表哥太厉害了,可不可以教我怎么做的?”
 
 马钰笑道:“光学做算什么,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有热水它就能转动?”
 
 朱橚郑重点头:“想,表哥教我。”
 
 马钰看了一眼朱元璋,说道:“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得看你爹的意思。”
 
 朱橚迟疑了了一下,鼓起勇气道:“爹,我想学。”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一边玩去。”
 
 一句话就将朱橚的勇气给说没了,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家母亲。
 
 马皇后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别急,接着往下看。”
 
 朱橚虽然不懂,但也知道事情或许有转机,心中不禁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看了看温差发动机,说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马钰说道:“现在没什么用,但继续深入研究,早晚能造出实用的发动机。”
 
 “到时候将它装在车上,可以不用人畜之力就能远行千里。”
 
 “装在船上,就算是无风、逆风的天气,依然可以自由航行。”
 
 “装在纺纱机、织布机上,可以不用人力就能织布。”
 
 “如果动力更大,可以拖动耕犁不知疲倦的工作,每天都能耕几十上百亩田地。”
 
 “如果将播种机挂在后面,每天能播种几百亩。”
 
 “如果发明一个机器,可以收割庄稼,每天都能收割几百亩粮食。”
 
 马钰不停的说着发动力的各种应用。
 
 朱元璋等人的眼睛越来越亮。
 
 如果他说的这些都能实现,那整个天下都将因此而改变。
 
 到最后,朱元璋激动的问道:“这个小玩意儿,真的能做到你说的那样?”
 
 哪知,马钰却摇头道:“不行。”
 
 倒不是他说谎,而是温差发动机的实用条件太苛刻了,直到他穿越那会儿都没能真正实用化。
 
 马皇后、朱标等人都满脸失望。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僵住了,手不停的抽搐,似乎想和什么东西亲密接触一下。
 
 马钰心下暗笑,让你得瑟,让你看不起格物。
 
 知道朱元璋快要爆发,他才干咳一声说道:
 
 “不过吗,温差发动不行,别的发动机可以啊。”
 
 峰回路转,马皇后等人都松了口气,然后下意识的看向箱子。
 
 莫非这面就是他说的那种宝贝?
 
 朱元璋也是同样的想法,但随即他就察觉到,马钰这是在戏弄自己。
 
 一张脸顿时就成了猪肝色。
 
 马钰一看形式不对,连忙跑到箱子旁边。
 
 先是取出一捆微型‘梯子’,又取出一个奇形怪状的铜疙瘩。
 
 “这就是我说的那种,可以实用化的发动机,蒸汽机。”
 
 猜测得到证实,众人都重新露出惊喜之色。
 
 朱元璋也顾不上生气了,催促道:
 
 “别废话,快给咱说说怎么用的。”
 
 马钰没有耽搁,找了一块平地,将微型梯子拼装在一起,成为了一条简易的椭圆形火车跑道。
 
 然后将通体黄铜打造的迷你蒸汽小火车摆放在轨道上。
 
 水箱里加上开水,再将火盆里的木炭点燃。
 
 本就是热水,很快就开始沸腾。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迷你小火车震动了几下之后,就缓缓移动起来。
 
 朱棣兴奋的道:“动了动了,它动起来了。”
 
 即便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亲眼见到它跑起来,众人依然惊喜不已。
 
 朱元璋脸上的怒意也全部消失,只剩下凝重。
 
 “给咱说说,它是怎么动起来的。”
 
 马钰说道:“简单点说,烧水的时候,水壶盖子会被蒸汽顶的不停的翻动。”
 
 “蒸汽发动机,利用的就是这种蒸汽的力量。”
 
 “给蒸汽发动机装上轮子,它就能跑起来。”
 
 “这是微型的,结构很简单,凑合着就能跑动。”
 
 “如果想实用化,就得把它做的大一点。”
 
 “这不是简单的放大就行,期间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造出体型巨大的蒸汽机。”
 
 “那之前我说的,给船、织布机等机械加装发动机,都可以实现。”
 
 “那将是一个全新的,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大时代。”
 
 他不说,朱元璋也知道这东西意味着什么。
 
 就眼前这辆车要是真能造出来,千里变成咫尺,大明就能更好的管控天下。
 
 别的不说,这车要是能修到边疆,每年光节省下来的漕粮就是天文数字。
 
 “这东西,需要多久才能实用化?”
 
 马钰说道:“不知道,需要大量的人去研究才行。”
 
 “而且这东西需要大量的钢铁,以大明目前的钢铁产量,就算研究出来也造不起。”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道:“那就开矿,一旦此物推广开来,就会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让这些人都去开矿。”
 
 马钰眉头皱起,说道:“让我们的百姓去开矿?”
 
 朱元璋目光看向他:“怎么?”
 
 马钰冷笑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你还是不懂什么叫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