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三十八章 千里

第三十八章 千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战场上的欢呼声似乎很远,可是又是那样浩荡,仿佛近在耳畔。

    反应最快的几个将领,在营啸开始时抛下了几乎所有人,侥幸逃脱,保住了自己的小命,此刻面色煞白,疯狂向前继续逃窜。

    身后是他们已再无勇气面对的敌人。

    身前是生的希……

    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凝固了。

    月色皎皎,马蹄轻疾。

    对面,高大的男子们一股子侠客的风流气,提着大刀长剑,风尘仆仆,有布衣亦有华服。

    为首一人正笑的洒脱。

    “诸位,想去哪儿啊?”

    殷灵毓正与郭子仪,张巡等人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听取各方的初步汇报。

    “陛下,叛军大营已基本控制,降卒正在清点,初步估算不下十万之众。”

    “陛下!此战我等缴获的粮草不多,但军械马匹不计其数!尤其是安贼御帐中的金印,图册,往来文书,俱已封存!”

    殷灵毓微微颔首,就在这时,一名校尉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和奇异:

    “启禀陛下!外围游骑擒获数名企图逃窜的叛将,但……但擒获之人并非我军将士,乃是一群江湖游侠打扮的壮士,为首者自称……自称是翰林待诏李白,言说是特来投奔陛下,恰逢其会,便顺手拦下了那几个贼子!”

    “李白?”

    这个名字一出,坡上众将皆是一怔,就连一向沉稳的郭子仪,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李白诗名满天下,曾得玄宗皇帝赏识入翰林,但其放浪形骸,不羁礼法的性子也是人尽皆知,后来更是辞官远游,怎会突然出现在这睢阳战场?还擒了叛将?

    但想想他那剑术,好像……也没那么离谱?

    殷灵毓亦是有些惊奇,于是抬手道:“请他们过来吧。”

    不多时,只见数人打扮各异,很乖觉的提前上交了佩刀长剑,手中或用绳索牵着,或像拎小鸡般,提着几个垂头丧气的叛将,跟提着什么水果牛奶大礼包似的就拖了过来。

    正是方才趁乱逃脱的田承嗣等人!

    李白走到近前,整理了一下衣冠,郑重地躬身一揖,朗声道:“布衣李白,闻陛下于长安振臂,睢阳挥剑,担社稷之重,蹈血火之险,心向往之,特与诸位好友,千里来投!途中闻陛下破贼,星夜兼程,惜乎来迟一步,未得躬逢盛战,仅于道左擒得些许丧家之犬,权作觐见之礼,伏惟陛下不弃!”

    他身后那些身怀武艺的义士们也纷纷抱拳行礼,口称陛下。

    原本这个时候李白本来应该已经去追着玄宗入蜀了,但谁让天下出了如今的陛下呢?

    李白当然是往这边跑啊!

    路上还不忘带了一些志同道合之辈,只可惜,他们不在朝廷里,消息本就慢人一步,补给和路途也得自己想办法,所以还是来晚了一些。

    此刻见着这传说中的陛下,并不如想象中如天神般一尘不染,只是个对于他们来说还小的年轻女子。

    可李白只觉满腔豪情更盛。

    正是如此,陛下的担当和作为,才更令人敬佩啊!

    是谁只顾享乐,跑的那么快,又是谁站了出来,保护着黎民百姓,他们从来不是看不见。

    所以他们也都知道该怎么选。

    殷灵毓看着他们,声音清越温和。

    “李翰林请起,诸位壮士请起,诸位今日不远千里,仗义而来,心怀家国,更擒获叛将,此等忠义,正是我大唐立国之本,朕,代表大唐,谢过诸位!”

    这一声谢让这些人激动不已,他们大多是江湖散人,不受拘束,但绝不是能拒绝荣耀与认同之人,此刻得天子亲口称谢,顿觉此行不虚。

    殷灵毓随即对身旁的张巡吩咐道:“张将军,妥善安置李翰林与诸位义士,一应所需,皆按客卿之礼。”

    张巡立刻领命道:“臣遵旨!”

    随即上前,对李白等人拱手:“李翰林,诸位壮士,请随我来。”

    李白再次躬身:“李白谨遵陛下安排。”

    顺手把手里的人交给了一边的校尉和亲兵带了下去。

    待李白等人离去,殷灵毓收回目光,继续处理眼前繁杂的军务。安禄山虽死,叛军主力虽溃,但后续事宜千头万绪。

    “郭元帅,李元帅。”

    “臣在!” 郭子仪,李光弼肃然应道。

    “降卒数目庞大,需即刻着手整编甄别,恶行累累者处决,其余人愿归乡者,发放路费遣散,愿从军者,打散编入各军,严加管束,一视同仁,但有异动者,立斩不赦。”

    “臣等明白!”

    “张巡。”

    “臣在!”

    “安抚百姓,统计战损,救治伤员等事,交由你来负责,阵亡将士名录需尽快呈报,朕要亲自抚恤。”

    “臣遵旨!”

    “贺兰进明。”

    “末将在!” 贺兰进明格外积极。

    “着你部协同清点缴获辎重,尤其是粮草军械,登记造册,不得有误,叛军遗留文书、印信,全部封存,送往长安。”

    “末将领命!”

    数日后,睢阳局势初步稳定。

    殷灵毓班师回朝。

    班的谁的师?

    天下之师,自该从属于天子。

    倒不是直接罢免了所有手中有兵权之人,但意思同样明确,这支来自不同地区的兵马,不论是名义还是最高指挥权,就此都在殷灵毓手里,需要跟着她走。

    当这条大军开拔,班师长安的命令被下达后,郭子仪李光弼倒是神色坦然。

    他们早已决心效忠新君,军队归于陛下直领,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对此乐见其成。

    陛下多好啊!陛下在军里威望高得很!还会打仗!还爱民惜兵!

    除了往前冲的有点儿狠,他们多少是脸上无光之外,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啊!

    既不担心功高震主也不担心被当弃子,更不怕陛下乱指挥!

    张巡,雷万春等睢阳系将领更是毫无异议,他们的身家性命早已在陛下亲临时便已全数交付。

    哦不,张巡其实还是有点异议的,他夫人妾室全跑陛下跟前去了,一个文书一个厨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