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四章 接应

第四十四章 接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陛下圣明!臣等……感激涕零!”

    以王维,房琯为首,众臣齐齐躬身。

    殷灵毓倒是没觉得如何,摆摆手道:“诸卿不必多礼,既然醒了,就来帮忙吧。”

    一回生二回熟,殷灵毓那叫一个熟练,直接往下分任务。

    “首要之事,乃安抚地方,恢复民生,此前赈济安置流民,减免税赋之举甚好,需持续推进。”

    “着户部,工部即刻拟定详细章程,统计各道州县战乱损毁情况,优先修复水利,官道,驿站,以便政令通达,商旅复通。”

    “对于受损严重,民生凋敝之地,可酌情延长税赋减免之期,并拨付专款,助其恢复生产。”

    “其次,论功行赏,抚恤伤亡,着兵部,吏部会同诸位元帅,根据军功簿册,尽快拟定封赏名单,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无论是战死、伤残还是生还,务必公允,不得遗漏,不得冒领。”

    “阵亡将士抚恤须加倍发放,由朝廷专人送至其家,伤残者亦需妥善安置,绝不能让将士流血又流泪。”

    “战乱期间,有忠贞不屈者,亦有投敌叛变,鱼肉乡里者,着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联合清查,对于附逆之官员,为祸地方之豪强,证据确凿者,严惩不贷!”

    “同时,开科取士,选拔人才,补充各级官府,尤其是河北,河南等饱经战乱之地,需选派干练官员尽快赴任,稳定地方。”

    刚落座然后被塞了明确目标和步骤的大臣们:???

    不是,陛下,您是怎么做到如此出身,如此年纪,就能把朝堂事捋的明明白白的?

    我们刚要汇报然后请示的啊!

    我们也很行的啊!给我们留点展示空间啊!

    大战刚结束,陛下都没歇几天,不行,赶紧早敲定早结束,不然要他们这群大臣干什么吃的。

    大臣们一个个毛遂自荐领取殷灵毓下发的任务。

    王维长于文书,心思缜密,且对如今的长安政务了如指掌,当仁不让地接下了 总揽诏令文书,协调各部,并主持开科取士筹备”的重任。

    房琯资历深厚,处事公允,在朝臣中威望颇高,便主动负责审核封赏名录,监督抚恤发放,并主持对附逆官员的初步甄别,毕竟此事关乎战后的赏罚公正,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服众。

    颜真卿亦是刚正不阿,但资历威望稍逊一筹,但他与颜家如今在河南河北的威望,可以说是只有殷灵毓能盖过去,便负责河北,河南等地的官员选派与安抚事宜,并主持编修平叛忠烈录。

    而张巡亲身经历了最惨烈的守城,对城防建设又有了许多想法,主动要求协助户部,工部,协同推进睢阳及周边受损严重州县的恢复重建。

    郭子仪李光弼两人对军中事务最为熟悉,自然肩负起会同兵部核定军功,整编各地兵马,规划边防要务的职责。

    但提起边防,当年安禄山叛乱时,李隆基抽调了不少边军,再后来潼关失守,以至于如今安西,北庭两都护府,自潼关失守后便音讯阻隔。

    最后一次传来消息,乃是今年年初,四镇节度使梁宰与北庭节度使李元忠仍在苦苦支撑,然兵力匮乏,补给断绝,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当郭子仪提及安西,北庭孤悬塞外,音讯断绝的困境时,方才还气氛热烈的太极殿,顿时沉寂下来。

    “安西,北庭远在万里之外,如今中原初定,若要发兵远征,恐非易事………”

    “是啊,是否可暂缓一二年,待中原根基稳固,再遣使联络,若其尚在,再行支援不迟。”

    “暂缓?边关将士亦是我大唐袍泽!他们在那等绝境之下仍坚守不退,若朝廷因其遥远便弃之不顾,岂不令天下将士寒心?日后边疆,谁还肯为我大唐效死?”

    “可大军远征,粮草辎重如何保障?音讯断绝已久,沿途情况不明,若贸然出兵,恐生不测。”

    眼见着要起争论,殷灵毓蹙眉敲敲桌子。

    两方互相看不上的剜了彼此一眼,安静了,打算先听听陛下怎么想,

    只听上首少女的声音平静却坚定。

    “诸位爱卿的顾虑,朕都明白。中原疲敝,国库空虚,皆是实情。”

    “但正因如此,安西北庭,更不能弃。”

    “他们在更远的边境,面对着更多的敌人,在更绝望的境地里,举目所见,唯有黄沙,孤城,以及……”

    “他们心中始终不曾落下的大唐旗帜。”

    “他们或许每天都在城头眺望东方,期盼着王师的旗帜能再次出现。”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将士,在浴血守卫了大唐的疆土后,举目见日,却不见长安!”

    随着清泠泠的一字一句,众人无不为之动容,眼前仿佛看到了那黄沙漫卷的孤城外,一个个望眼欲穿的身影。

    只有角落里,蹭上了庆功宴,蹭上了论政,却根本没人搭理,一直惴惴不安的几个降将,眼睛默默亮了。

    安西,北庭……

    那是绝地!朝廷若派兵,必然需要熟悉西域情况,能打硬仗的将领!

    他们麾下旧部虽被打散整编,但其中不乏熟悉边事,悍勇善战之辈,他们本人更是渴望重新证明价值,换取一条生路!

    殿内一时寂静,方才主张暂缓的臣子面露愧色,而主战派则挺直了腰杆。

    郭子仪率先出列:“陛下圣虑深远,臣等不及!安西,北庭将士乃国之忠魂,岂能弃之?纵有千难万险,亦当设法救援!臣,郭子仪,愿为陛下前驱!”

    李光弼紧随其后:“臣附议!边防乃国之大事,不容有失,臣愿与子仪兄一同筹划,必寻出可行之策!”

    “陛下仁德,念及远戍将士,臣等感佩!虽府库不丰,然节流开源,亦当挤出钱粮,支援西域!”

    “臣愿尽力协调各方,确保后勤补给线路畅通!”

    殷灵毓想了一下自己有没有钱。

    然后转头看向李隽文。

    嗯,守城的时候,基本上全砸出去招人了。

    李隽文思索一下,懂了。

    好嘞,我现在就以身作则一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