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元年大雪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元年大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一旦犯了错,就会被处罚,如果教书的学士觉得事情严重还会越过当地的将军,直接上告太尉府,等太尉府的军令下来,就等着军法处置吧。

    因此秦军的军法比以前更严格了,都说现如今各地的县吏不好当。

    当面对那些头疼的学士,涉间心中暗想难道他们这些将军就好过?

    以前当一个将军,只要会上阵杀敌就可以了,现在还要将军通读百家典籍,这下倒好当初错过支教的诸多将士,现在可以在军中读书。

    而学士府的学士都是太学府评比出来的,一个个确实很有学识,也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连地方将领都敢顶撞,这都是皇帝给他们的底气。

    于涉间而言,还能怎么办,只能努力让自己习惯这种变化,好在确实能学到一些以前没学过的道理。

    吕马童禀报完就离开了。

    这位新来的副将办事得力,涉间十分受用,手下有个要求不多,话少能力好的副将特别的省心。

    新帝登基的第一年就要过去了,这位新帝登基的第一年也没做什么事,除了裁撤兵马开展农桑,并且任命了几个大臣。

    今年是特别平静的一年,也是粮食大丰收的一年。

    当皇帝一家从北郊的行宫回来,关中终于入冬了,虽说还未到冬至,关中就已大雪纷飞。

    今天的廷议结束之后,扶苏见到了三川郡的郡守吴公。

    洛阳城依旧在建设,这是函谷关以东的第一座大城,建设此地扶苏是为了将洛阳当作一个人口的储备地,潼关装不下这么多人口了,关中的劳动力就快要饱和了,需要有一个地方替代。

    因现在的劳动力依旧处于一种原始的农业阶段,生产方式的匮乏导致人力利用率很低,作坊是解决这个症结的良药,但这个良药起效没这么快,还需要有相关的律法支撑。

    有时,扶苏会觉得,自己至少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待吴公禀报完,扶苏道:“老师还是不愿意来关中吗?”

    吴公颔首,回到:“至今住在骊山下。”

    从他手中接过一卷书,扶苏看向殿外的大雪又道:“粮食调度的事你可以去询问张苍。”

    “臣领命。”

    田安旁观着这位三川郡郡守离开,心中暗想着吴公此人的诚实与忠心自不必多疑,只要皇帝一直敬重丞相,吴公也会对皇帝忠心。

    扶苏道:“将吕氏春秋的上农一卷拿来。”

    有内侍当即就去取书。

    在吕氏春秋中,其对商业的阐述主旨是重实用而抑豪奢,其本意还是勤俭。

    吕不韦不是好人,但吕不韦手下的三千门客确确实实有学识了得之辈,等内侍取来书籍,扶苏看着上农篇。

    在此书中有记载,所谓农攻粟,贾攻货,易关市,引商旅,其意就是农户要勤劳种田,商人要卖好货,并且需要建设商业集市与通商道路,想要有商人走动就需要有适宜商人的环境。

    但在秦律中商贾另立市籍,子孙不得为吏,这又是一种彻底的重农抑商。

    扶苏看罢,理解了吕不韦的死因。

    “田安,你说当年吕不韦饮鸩自尽的碗,是当年阳翟大贾所贩运的陶碗吗?”

    田安回道:“是的。”

    扶苏道:“当真是可笑啊。”

    这一切都是有意的,吕不韦如此厉害的商人他难道会不知道盛满毒汤的陶碗产自何处吗?

    恐怕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又是始皇帝让他死的,另一重意思。

    他吕不韦敢不死吗?

    扶苏甚至怀疑,那碗毒药就是田安送去的。

    “今天开始休沐,告知丞相府的所有人。”

    “是。”

    当有内侍将消息送去丞相府,丞相府当即传来欢呼,除了俸禄皇帝还给众人发了麦子,以赏赐忙碌两年无休的群臣。

    这当然是要赏赐的,这两年关中的人口增十万,今年粮食产量又创十年内的新高。

    人口增长了,粮食丰收了,这才让皇帝高兴。

    若往后年年都能这样,群臣们肯定也能过得好一些。

    今年是一个好年,而且皇帝还得了一位小公主。

    也不知道是不是读墨子多了,人们觉得就连以前让人们吃尽了苦的贼老天,这贼老天也开始爱民爱天下了。

    张苍近来觉得自己消瘦了,他看着地上水洼倒映的自己,就连两鬓都已有了白发,都是被国事所累。

    “喝酒呀。”程邈拍在张苍的后背上。

    “王太尉不在,不想饮酒。”

    “那我找陈平喝酒去。”

    听程邈这么说,张苍忙道:“我去。”

    陈平此人虽说坏,但这人有一双好招子,总能发现咸阳的哪家酒最香,哪里的美人最多。

    跟着陈平,就能喝到咸阳最好的酒,最香的羊肉,看到最多的美人。

    而且此人来咸阳才四年,就已与咸阳的诸多富人结交,好吃好喝都有人请。

    那陈平也确实有本事,三两言语总能帮着富人解决他们的麻烦。

    在这咸阳城,他陈平也有独特的生存之法,在咸阳混迹多年的那些老秦人都没他过得自在。

    与程邈走在一起的张苍叹道:“人都有过人之处,陈平之本领,我亦有不及之处。”

    程邈道:“也不知王太尉在何处,若是王太尉能与陈平一起饮酒,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两人在陈平的带路下,来到一家酒肆,店家热情相迎。

    三人在走过酒肆热闹的正堂,而后来到后方的一间屋子,这里装饰别致,还有书卷相伴。

    陈平与店家正在低声说着话。

    而张苍与程邈只管等着喝酒就好,不多时酒肉上桌,还有美人起舞。

    陈平解释道:“此间店家是当年魏国的一贵族,变卖了家中祖业,来到咸阳谋生,这间食肆开设才一年,此间装饰颇有魏地贵族之风,酒肉乐舞相伴,此生足矣。”

    在陈平一番如同祝酒词的话语,三人举起碗中的酒水。

    忙碌两年的困乏,在饮下一口酒水之后,也化作了口中的酒气,缓缓吐出。

    大雪无声地落在这座热闹非凡的咸阳城,渐渐地一处处屋檐有了积雪。

    这座咸阳城与以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一片房屋看过去还都是黑乎乎,胜在人更多了,街道也更拥挤了。

    章邯走在咸阳城的城墙上与几个将领交接之后,结束了今天的轮值。

    皇帝封章邯内史,并且兼领关中兵马,章邯却还站在敬业县。

    城外有人正在宰杀着羊肉,刚杀的羊肉被屠夫挂了起来,那些肉在雪天还冒着热气。

    章邯买了一大壶酒与一只羊腿,将其挂在了马背上,而后策马离开。

    敬业县,司马欣坐在叔孙通面前,正在与他询问着太学府的事。

    司马欣虽说是郡守,也守着潼关城,可太学府的事依旧是叔孙通主持。

    “这楚地的学子结成一派,还有齐地的学子,团结就是上百人,就怕他们打起来……”

    司马欣说出了他的忧虑,叔孙通事不关己地道:“学子们打起来,也都是你这个郡守的事,与老夫何干。”

    “还请老夫子赐教。”

    见司马欣都快下拜行礼了,叔孙通勉为其难地道:“老夫会与那些夫子说的,聚众私斗都逐出学舍。”

    也只能这样了,那些学子正值十五六岁的年纪,当一群这样年纪的人聚在一起,不造反都算不错了,聚众私斗反而是小事,换作别人,谁不在这个年纪打架?

    规矩是规矩,再多的规矩也会有空子。

    孩子们其实都很聪明,就算抓到一次,也不是他们第一次私斗,只是你第一次抓到而已。

    “要是有用不完的力气,就给老朽去磨豆子,近来衡与章敬不在,好久没吃到好豆腐了,章业虽说也会磨豆子,但他做出来的豆腐没有章敬做出的好,唉……也不知这孩子如今怎样了?”

    叔孙通抱着能管就管,管不住就罢了的心态,应付了一句,又道:“嗯?章邯回来了。”

    闻言,司马欣也看向窗外,见到了策马而来的章邯,还带了一只羊腿。

    叔孙通道:“老朽咬不动肉了。”

    章邯站在窗前,道:“炖着吃。”

    叔孙通缓缓点头。

    入夜之后,雪夜吹着西北风,寒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就连封着窗户的木板都在晃动。

    温暖的屋内,章邯一家人请着叔孙通与司马欣用饭。

    章邯知道叔孙通的脾气,他老人家牙口并不是咬不动的羊肉。

    羊肉也不用炖得太烂,软烂适中就可以了。

    叔孙通询问道:“章敬那孩子可有来信?”

    章邯道:“来年会有一批轮换的兵役发往北方,那孩子最快也要来年秋冬时节才能回来。”

    “也不知道老朽还能不能活到明年。”

    章邯依旧笑容以对,老夫子的身体很好,只不过是越老越明悟人生,年纪越大活得也越悲观。

    这场大雪直到第二天也没有停歇,雪后的关中大地尤为安静,一驾马车来到了潼关,一个少年下了马车踩在雪地上,深吸一口气雪天冰冷的空气,他道:“这潼关城看着好漂亮。”

    一旁的夫子没有多言,而是领着少年人走入潼关城内。

    来到太学府,少年人面对夫子道:“我叫刘盈,是沛县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