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1994:菜农逆袭-> 第358章 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 第358章 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
- 那道背影有些瘦小,推着辆装菜的三轮车走在通道里。
陈家志眯眼打量着,微微有些惊讶的喊道:“刘明华?”
刘明华转过头,循声看到了陈家志,讶然道:“陈…陈老板,你怎么在这?”
该不会生意都做到深城了吧?
有关陈家志的消息,他也从不少老乡口中听说过,对方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多同乡都愿意到他手下做事,发展到深城似乎也不是特别稀奇。
陈家志走上前,给他递了支烟,说了自己在来深城市场调研后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总不能说你老婆或者前妻被给我运菜的中港司机包养了?
两人还没有这样的深仇大恨。
甚至由于这个原因,让他此前招揽刘明华做事的心思都淡了。
点上烟后,刘明华指了指三轮车,“我先把菜弄回去,等会儿过来找你,我在这里呆了快一年了,应该能帮点忙。”
陈家志微微一愣,点了点头,如果能有人帮忙佐证信息和数据,自然是更好。
约半个小时后,刘明华就回来了,手中还多了个本子。
陈家志也没客气,把手中记录有去年深城叶菜价格等信息的笔记本给了刘明华。
刘明华先是翻阅了下陈家志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信息让他惊讶。
看了片刻后,他又翻开自己的本子,接连指出好几个可能有较大偏差的数据
陈家志看了看他的本子,也是个记账本,上面的文字书写清晰。
日期、蔬菜品类、数量、进价、卖价,还有些文字应该是地点。
他大概明白刘明华现在在做什么了,从批发市场拿货卖菜的零售小贩。
数据很多,陈家志估摸一时半会儿核对不完。
“走,找个街边小店吃点东西,坐着弄,耽误的事我给你补偿。”
刘明华看了看笔记本,他原以为很简单,没想到对方的调查如此详尽。
帮忙到这份上了也不好半途而废,只得在市场附近找了个粉摊坐着弄。
陈家志也用BB机通知了薛军,等人都到来时,刘明华也核对完了数据。
“老刘,这次麻烦你了。”
陈家志想了想,又从夹层口袋里摸出一小迭大团结放在他面前。
刘明华摇头道:“我帮你也不是为了钱,算是还你之前的人情。”
大概是曾给他打工卖菜吧。
陈家志笑了笑,“你要这样算的话,在那之前我还借了你50块钱,这账要算算不清的,把钱拿着吧,也不能白嫖了你的成果。”
他拿起刘明华的账本,“你这账本做得可真漂亮。”
刘明华笑道:“说来还是和你学的,去年跟着你在市场上卖了半个多月菜,别的没学到,倒是把记账给学会了。”
陈家志:“做蔬菜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记账,账都做不好的人也很难在这上面赚钱。”
刘明华深以为然,卖菜是很辛苦的活,单纯靠大脑计算和记忆,很难清楚卖什么菜更赚钱。
时间一长,很多信息也就忘了。
但写下来就不一样了。
两人围绕着做账交谈了好一会儿,直到快天亮,刘明华才忙着去卖菜。
陈家志也和他约定,让刘明华长期记录布吉几种叶菜的价格,乃至带上个人分析。
他会出钱买。
念及此,陈家志不由有些怀念有手机、有微信等工具的日子,各种市场信息都能通过手机找到。
而现在想做市场分析,太过大费周章。
不过拿着手中的笔记本,陈家志也颇为满意。
这下除了江南、越秀等市场的准确数据,又多了深城布吉农批的信息。
总体的判断就更准了。
当天中午时,陈家志就赶回了广州,在薛军等人去补觉时,已在车上休息过的陈家志便开始对数据进行分析。
他用电脑还不太熟练,依然选择了个人习惯的分析方法。
先对整体有个了解,按照时间线画出价格走势。
根据价格对当时的供应量有个基本判断。
同时拿出日历,看节假日分布,以及哪个月的黄道吉日更多更集中。
再罗列出此次调研中涉及到的种植面积、被侵占菜地、农户和基地种植习惯、相关月份的气候等影响因素。
另外,他还收集了有关农产品的报纸、新闻,试图回忆起一些相关信息。
最后,他才会总结出每种叶菜的市场分析。
从中午到晚上,陈家志也只写出了菜心和芥兰的分析。
不过,就这两样菜,便让他认为市场调研没白弄。
到这,种植规划就很好做了。
出了办公室,便听配送中心的文员温蓉在不停接电话。
才回来,还没得及问这两天配送的情况。
但温蓉在接听电话,也不好打扰。
他等了一会儿,外出拜访客户的陈正旭先一步回来了。
还没等他问,后者便笑道:“陈总,水东芥的反馈很好,受到了市场好评,刘海涛的芥菜都被买光了,派过去的人已经在从其它农户手中买菜,这算是爆单了吧?”
“还早着呢。”陈家志也笑了笑,“现在配送价格才1.8元/斤,等什么时候客户抢着涨价要,才能算是爆单。”
目前水东芥相对市场价确实更贵,却也算不上多突出。
作为潜在的知名品牌产品,它值得更高的溢价。
想了想,陈家志又说:“让去水东买菜的人注意验货,品质上不能滥竽充数,砸了口碑,水东芥的品质差异还是挺大的。”
陈正旭沉吟道:“那优质货源可能不够。”
陈家志:“免费赠送先停下。”
陈正旭:“已经停了,现有的货还是不够送。”
那直勾勾的眼神里,就差没直说,赶紧建基地吧,别再拖了。
高品质蔬菜溢价配送带来的利润让陈正旭直呼过瘾,在开拓新客户上也有很大助力。
几天时间,配送中心不仅配送利润上升,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陈家志只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水东芥的产区就在那里,它又不会跑,这时候宁愿缺货,也不能坏了在客户心中的印象。
物以稀为贵。
水东芥品质这么好,稀缺不是应该的吗?
当下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是把种植规划做出来,要新建好几个基地,资金少不了。
而现在他还只有菜场一个赚钱渠道。
打发完了陈正旭,陈家志去找地吃了饭,又继续回办公室研究种植计划。
偶尔也会换换脑子,把记录的数据往电脑上填充,熟悉着电脑的操作。
晚上时还会去档口和丁宏、李才等人交流,又或者是和客户、其他商家聊天找灵感。
用了两天时间,陈家志才最终把所有数据消化完。
除了江心菜场主打的叶菜类,他还发现了些其它蔬菜的机会。
…
1月过了一半,距离春节也只有大半个多月了。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老已经回老家搞卫生备年货,学生也放了寒假。
冷空气的抵达也让蔬菜减缓了生长速度,然而,菜价刚有所回暖,又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陈家志在菜场的会议室组织了年度总结和新一年的规划会议。
除了管理层外,股东徐闻香、黄建远也一同前来参加。
这一年,江心菜场靠着上半年的几次大行情,下半年的稳定盈利,再创了新高,年利润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同等规模的菜场中鲜有敌手,即使放在整个珠三角,也排名前列。
回顾了过去,又犒赏了管理层,陈家志又谈起了新一年的计划。
他先抛出了三个投资计划。
在连州建设至少1000亩的合作蔬菜基地;
在增城小楼镇建设至少300亩的迟菜心基地;
在水东建设300亩的芥菜基地,同时还会在粤西投资蔬菜苗圃,推广销售嫁接苗和优质苗。
并且规模比预期的大了不少,自然投资资金也多了许多。
随后徐、黄两人都提出了些问题,大多有关于投资前景,或者是资金。
陈家志先是抛出了水东芥菜近期的表现,不到半个月时间先后获得了数十家酒楼酒店的认可。
跟着他又看向徐闻香,“徐总,云杉也订了水东芥,你觉得如何?”
徐闻香点了点头,“在投资前景上,水东芥和增城迟菜心都值得一试。”
这两种菜陈家志都有给两人送过,也让两人试菜。
“只是连续投了几个基地,上海和元谋基地都还没盈利,资金会不会比较吃力?”
黄建远此时也说道:“陈总,或许等上海和元谋基地有效益了,再投资新项目会不会更稳妥些?”
“嗯,资金上确实会有些压力。”
他眼神扫过管理层,小组长们都跃跃欲试,有新项目就能有晋升机会。
只有易定干和李秀稍有些踌躇。
这两天在家里也没少讨论这事,都认为有些冒险。
先是元谋,跟着上海,现在又是连州、增城还有茂名,还有菜场转型科研的育苗场,都要靠江心菜场供养。
下半年的行情又比较平庸,压力不大可能不大。
徐闻香和黄建远也是同样的心思。
顿了下,陈家志拿出了近期的工作成果,一份种植计划。
“我认为今年菜场赚钱机会还是挺多的。”
易定干舔了舔嘴唇,终于来了,终究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