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俄国当文豪-> 251、生病、葬礼和新地方

251、生病、葬礼和新地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概在八十年后,当一位只在英国留学了两年的英区留子于1928年重返英国的时候,他在感慨之下,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关于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其实是一个有点复杂的话题,但米哈伊尔大概率是没有跟此人打照面的机会了。

    而对于此时此刻的米哈伊尔来说,他在安排好各种事情后短暂离开英国的这一刻,米哈伊尔确实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英国这地方空气差、环境差,吃的也比较一般,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虽然米哈伊尔在这里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相当念旧的人,而他的那些老朋友也正期待着他的归来。

    更何况算算时间的话,米哈伊尔都已经离开法国好几个月、离开俄国快一年了。

    一想到这件事,米哈伊尔多少就有些忧郁。

    而想到远在俄国的娜佳最近刚刚寄过来的一封信,米哈伊尔顿时就更忧郁了。

    这封信从娜佳开始写再到米哈伊尔收到,这中间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封很长很长的信中,娜佳除了像之前的信那样,跟米哈伊尔谈了谈生活当中的许多小事以外,也是在信的末尾写到:“我为您写下的每一件事都感到高兴.您什么时候回来呢?等您忙完了就请告诉我吧,我和我的家人们都很愿意您来我们家做客.”

    虽然一想到这几行字就忧郁的不行,但米哈伊尔在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之前应该不会轻易回去。

    毕竟以他现在的名声,回俄国容易,要想不交任何投名状再来欧洲那可就难了。

    而问题在于,米哈伊尔真不乐意交什么投名状。

    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是不交投名状的话将军又是个什么样的反应?

    这些问题米哈伊尔光是想想就格外的头疼。

    沟槽的俄国,想站着把各种事情都办了怎么这么难.

    怀着这种郁闷的心情,米哈伊尔在英国多佛的码头排队登船,等到米哈伊尔终于上去之后,随着轮船的启动,甲板上顿时就变得有些颠簸,让一些初次坐船的旅客的脸色稍稍白了几分,纷纷走向又湿又闷的船舱。

    由于天气很好,并不晕船的米哈伊尔没有返回船舱,他只是嗅着混合着煤烟、海盐和不算难闻的腥味的空气,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扶着旁边的栏杆,用沉默的黑眼睛看向了远处的海岸和正盘旋在海面上的银鸥。

    他看着看着便有些出神了,仅仅一瞬间思绪就已经飘的很远很远,而顺着他的思绪一路看过去,很快便到了俄国丹尼列夫斯基将军的家中。

    对于这一家庭中的许多佣人们来说,他们最近十分忧虑和担心一件事,那便是家中那位十分好心的贵族小姐不知为何突然病倒了,甚至说已经到了出不了门的地步。

    而即便已经有好几位医生上门检查,但他们检查过后依旧检查不出什么问题。

    当这些医生都感觉有些纳闷和奇怪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这位贵族小姐却是自己给自己开了药方:

    “依我看,我身上的病非得到欧洲那些有温泉的地方疗养一下不可.”

    医生们:“?”

    本来还有些慌张的娜佳的母亲:“???”

    在这件事情过后,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顿时就气的想关自己女儿的禁闭,只不过当这件事传到丹尼列夫斯基将军那里的时候,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便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丈夫的脸上竟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

    难道说你也有什么高招?

    正当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感到有些不妙的时候,她很快就听到自己的丈夫说道:

    “最近欧洲的几位亲戚正邀请我们家的人去他们那里做客,仔细一想,我们是已经很久没有去拜访过他们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

    不等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反驳几句,看了她一眼的将军也是坦白道:“再就是有大人物拜托我去欧洲传递几个消息,见一见俄国驻扎在一些地方的人。”

    听到这样的话,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顿时就说不出话了,毕竟她丈夫口中的大人物,显然在俄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只不过说到最后,将军突然就有些兴奋的说道:“我看米哈伊尔在信里说,无论是在巴黎还是在伦敦都已经有很多人认识他了,如果我要是同他一起出席某些场面,那么无论是伦敦人还是高傲的巴黎人都得纷纷猜测说:瞧!那位非同寻常的先生肯定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

    为什么你会想着依赖一位年轻人的名声?

    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也并没有多少俄国人在欧洲拥有着像那个年轻人一样的名声

    对于这样涉及到了政治上的事情,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当然不会过多干预,只是她在默认这件事的同时,还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仔细一想,确实已经快一年了,而倘若这么长的时间都未能让一位年轻人改变主意的话,或许有些阻挠就变得没那么有意义了.

    怀着这样有些沉重的心情,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不知不觉间已经再次来到了娜佳的房间中,而当她看到躺在床上的娜佳那苍白的脸色和苦闷的神情,她心一软终究还是开口道:“你父亲需要到欧洲去处理一些事务.”

    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的话还未说完,她便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少女,她那苍白的脸色正以极快的速度变得红润和健康了起来。

    丹尼列夫斯卡娅夫人:“.”

    就这样,两人稍稍对视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躺在床上的那位少女把脸扭到了一边.

    无论如何,这件事最终还是被定了下来,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便开始做起了出门前的准备。

    对于这样的事情米哈伊尔并不知晓,他只是郁闷了一路,唯有在到达巴黎的这天米哈伊尔的心情才好上了一些。

    米哈伊尔并不准备在巴黎久留,他在简单处理一些事务和见一见自己的亲人朋友便会直接前往德国,因此他在回来的时候并未通知什么人。

    就当平平无奇的米哈伊尔有些亲切地走在巴黎街头的时候,走着走着,米哈伊尔却是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由于许久不见,米哈伊尔当即就想热情地上前跟巴尔扎克打一声招呼。

    岂料巴尔扎克在看到米哈伊尔第一眼的时候先是一愣,接着便想装着一副没看到的样子转身欲走。

    米哈伊尔:“?”

    这才多久就已经彻底没有交情了吗?

    米哈伊尔愣神之际,做完了假动作的巴尔扎克这才重新看向了米哈伊尔,然后用一种颇为复杂的心情跟米哈伊尔打起了招呼:

    “米哈伊尔先生,有一阵子没见了,听说你在伦敦发了财,英国佬像疯了一样地看你的,还疯了一样地在赌桌上给你送钱,据说你已经赢了一万多英镑了.”

    米哈伊尔:“?”

    “我要是真赢这么多,我压根就离不开英国,英国人不可能放过我的.”

    听到米哈伊尔带着苦笑的解释,巴尔扎克顿时就感觉自己的心里舒坦了很多,但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话还是给了他一记重拳:

    “最多就几千英镑吧,我输回去很多。”

    不过米哈伊尔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又让巴尔扎克精神一振:“况且我在那边开了一家工厂,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容易就会让你倾家荡产。”

    作为一个数次创业数次失败的人,巴尔扎克先是点评了这么一句,接着便兴致大发地向米哈伊尔传授起了办厂的经验,跟米哈伊尔谈了谈市场的残酷和人心的诡谲。

    米哈伊尔认真听完这些东西的同时,注意到了巴尔扎克的状态的他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巴尔扎克先生,相较我们上一次见面,您似乎大大地衰弱了。”

    严格来说,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巴尔扎克的身体在1846年的时候就已经大不如前,在最后几年时光里,巴尔扎克除了疯狂写作、扩充他伟大的《人间喜剧》之外,便是努力为韩斯卡夫人准备婚房。

    只是他们结婚没多久,在1850年,巴尔扎克便像雨果说的那样:“结婚了!发财了!差不多死了!”

    而他的身体状况在今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是啊,已经远远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了。”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察觉的巴尔扎克回道:“但我还有许多宏伟的计划尚未完成,我可不能停下来。”

    “您的《人间喜剧》会让您在法国不朽的。”

    说出这番话后,米哈伊尔又看了巴尔扎克几眼,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道:

    “您要是有什么困难的话,或许我.”

    “不用了。”

    巴尔扎克有些惊奇地摸了摸自己那根奢华的手杖,接着便大笑着说道:“我还没有到需要借一个年轻人的钱的份上,我所缺失的东西,我自己就能用笔拿回来。”

    面对曾经能说出“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的巴尔扎克的这番话,米哈伊尔当然没有过多的坚持,在又跟巴尔扎克聊了一阵,米哈伊尔便挥手同巴尔扎克告别。

    像巴尔扎克这种热烈地燃烧了数十年的人,时至今日,他其实已经无需任何人的告诫,更不需要别人为他的人生做总结和下定义,因为他有着自己才能明白的属于自己的人生。

    但即便如此,米哈伊尔还是希望自己能在1850年顺利见到巴尔扎克,最不济也能作为一个跟巴尔扎克有点交情的人出席一下葬礼,然后听一听那些真正熟知巴尔扎克并且跟他有着几十年交情的人的发言吧。

    带着一些莫名的感慨,米哈伊尔便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米哈伊尔并不准备在法国逗留太久,他基本上只在巴黎待了两三天的时间,第一天米哈伊尔自然是同自己的妈妈和妹妹待在一起,三人高高兴兴地说了许多事情的同时,米哈伊尔也是观察了一下他在巴黎的产业。

    米哈伊尔在巴黎的产业跟在英国的基本上是一个运营模式,只不过巴黎这边的无疑是要小上许多,但据米哈伊尔的妹妹所言,由于米哈伊尔的那些衣服在法国越来越流行,目前他们已经在谨慎地扩大规模。

    听得出来,随着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米哈伊尔的妹妹的商业能力似乎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原先不太熟悉的东西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套看法。

    米哈伊尔在感到的欣慰的同时,也是跟自己的妹妹简单提了提缝纫机和英国工厂的事情。

    虽然米哈伊尔的桌游厂建在英国,但法国这边的市场他肯定也不会放过,并且米哈伊尔还准备根据自己已经拿出来的《八十天环游世界》等,跟自己的桌游来上几次联名,这样既能最快的打开市场,也算是能进一步地巩固品牌优势。

    跟家里人说说话之后,米哈伊尔就找上了在巴黎过得相当不错的屠格涅夫,而在屠格涅夫这里,米哈伊尔才最快得知了巴黎文坛的许多一手消息。

    比如《茶花女》似乎有出国演出的机会,许多剧院的经理人都在打听米哈伊尔有没有写一部新剧的打算,与此同时,很多报纸的老板都渴望引进那部在伦敦声名大噪的《血字的研究》,再就是巴黎又有不少贵妇和文坛的年轻人想要见一见米哈伊尔.

    可以说,事情相当的多,而且每一件其实都有认真对待的必要,为此米哈伊尔甚至不得不在巴黎多待了两天,在处理完很多事情,并且在他返回巴黎的消息彻底扩散开来之前,米哈伊尔很快便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他前往如今的德意志联邦的第一站,米哈伊尔思考了一阵,最终将目标定在了法兰克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