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第428章 祸及九祖,延至七玄!(4000二合一)

第428章 祸及九祖,延至七玄!(4000二合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邪神,几乎所有知道北极驱邪院的山门世家,都知道北极驱邪院对邪神的态度。

    东南一战,斩龙大阵翻转,一剑之下,不知道斩破了多少山门世家豢养的邪神法界。

    那鬼律灵文和《太微仙君功过格》更是将这些妖鬼邪祟,当做了成仙路上的资粮。

    虽然在王承启这样的山门秘传和世家隐脉看来,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那功过之事,更是闻所未闻。

    但架不住那北极驱邪院之人,将之奉为圭臬。

    这句话,要是认了,别说是他,整个王家都可能被这所谓的北极驱邪院当做成仙的资粮!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仙路断绝那么多年,成仙之法到底为何,谁也说不准。

    万年以降,那些站在世间顶尖的修行之人为了成仙,不知道做了多少疯狂的尝试。

    碰到这些疯子,说错一句话,都可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可要是不认...

    大变已生,平白树敌,实在不符合王家利益。

    看着那在清水的冲刷之下,逐渐返本归元的天地符诏,王承启瞳孔剧震,又惊又喜又急,心情如波浪般翻涌。

    惊,惊在陈年的手段,这等能够化开符诏之上香火民愿,还能维持符诏不散的手段,简直闻所未闻。

    喜,喜的是符诏返本归元,回归纯净之态,只要搞到手,就可以立马派上用场,省去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水磨功夫。

    急,急在能将符诏返本归元,对方不可能不知道符诏的价值。

    想到这里,王承启心中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托大一个人前来。

    他虽然自持修为,不怕陈年,但事关重大,对方手段诡秘莫测。

    万一此人带着符诏逃遁,消息泄露出去,王家想要获取符诏的难度,将直线上升。

    法界被封,一枚天生山神的天地符诏,足以让所有山门世家为之疯狂。

    为今之计,唯有先设法拖住对方,再做打算。

    “等等,或许可以这样...”

    到底是活了多年的老狐狸,即便少与人接触,那份见识也不是一般能比的。

    心念急转之下,王承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直起身一脸惭愧的说道:

    “让先生见笑了,说起来这东岩君确实是王家之人。”

    “不过却是家中叛徒...”

    “叛徒”二字一出,陈年眉梢一挑,王承启后面的话尚未出口,他都能猜到十成。

    无非是门中叛徒,盗宝潜逃,坏事无关,还请归还这一套。

    当年,面对他手中的秘法,云度山也将吴道子称为门中叛徒。

    为了争夺吴道子的归属权,三山一峰甚至不惜与巅峰时期的监天司硬刚。

    门中叛徒,简简单单四个字,进可攻,退可守。

    好处占尽,大义在手,其中龌龊,却变成了个人行为,与山门世家无关,典型的就要又要还要。

    不过这一招,在陈年这里,并不好使。

    他直接打断了王承启的话语,开口问道:

    “你想要这天箓?”

    此言一出,王承启顿时戒备起来,意图被挑明,就意味着对方根本就没准备跟他这里虚与委蛇。

    他眼神微微一眯,收起了先前的那副姿态,微微拱手道:

    “既然先生把话挑明了,那王某也就有话直说了。”

    “东岩君虽然叛出门户,但也算的上王家之人,他自家中带出的东西,自然也就是王家之物。”

    “先生既然能将这天箓返本归元,想来先生也非常清楚其价值。”

    “王家无意与先生为难,也无意与北极驱邪院为敌,但这天箓,王家志在必得,还请先生成全。”

    “王家传承万年,自不会让先生平白受累,只要先生开口,王家能力范围内,无不应允!”

    他虽然不知道陈年为何将之称为天箓,但不妨碍他顺着陈年的话说下去。

    陈年闻言抬起头,看了王承启一眼,这话说的大气,但言语之间的威胁之意,却是更重。

    传承万年,志在必得,字里行间,都在警告陈年莫要不识抬举。

    陈年对着王承启摇了摇头,将目光重新放在天箓之上:

    “九年前,也有个王家子弟,如此向贫道许诺,你可知贫道向其要了什么?”

    “嗯?”

    完全出乎预料的回答,让王承启一怔,王家竟然还有人与眼前之人打过交道,族中为何无人知晓?

    不过想到族中后辈的所作所为和北极驱邪院的行事风格,他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看了一眼即将彻底与香火愿力分离清莹的天箓,眼中闪过一丝炙热,沉声道:

    “我等久居法界,对后辈疏于管教,倒是劳烦先生了。”

    “不过后辈弟子虽然不肖,但王家承诺,绝不做空。”

    “先生若有吩咐,还请明言!”

    陈年闻言点了点头,问了王承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王友奇、王友松是你什么人?”

    王承启闻言又是一愣,王友奇、王友松,这名字一听就是王家之人。

    但王家子弟众多,他又久居法界,这二人他并不识得。

    而且友字辈,除了法界的一位小辈,基本上都寿元已尽不在人世了。

    这种时候问这二人,莫非是...

    出于谨慎,王承启作思索状,沉吟了一下道:

    “王家子弟众多,王某并未听说过此二人。”

    “不过若是友字辈,寿元所限,想是早已不在了。”

    “可是他们得罪了先生?”

    “不在了?那还真是可惜。”

    陈年将目光从天箓之上移开,淡淡的开口道:

    “天地所成的天箓,虽然稀有,但在驱邪院眼中,算不上什么稀罕之物。”

    “按说,让与你并无不可...”

    “算不上稀罕之物?呵。”

    听到陈年的话,王承启心中嗤笑一声,天生山神,天地符诏,哪有那么好找的?

    若这都不是稀罕之物,那天下间...

    念动之时,陈年面前的法水,已经是缓缓消失,只余一道清莹的天箓悬空。

    看着陈年熟练的动作,王承启心中一动,猛然想到了传闻中北极驱邪院那如同仙真临凡的应招鬼神。

    若传言为真,这东西或许对他们来说真的算不上...

    “鬼神?!”

    念头转到一半,王承启忽然一惊,抬首环顾四周,若是那鬼神埋伏四周,今日他怕是走不出去了。

    然而入目之处,却唯有飞鹰走犬四散,聋兵哑将当空而立。

    看着空中的聋兵哑将,王承启心中一松。

    那聋兵哑将虽强,但还没到不能力敌的地步,他若是一心要逃,凭借这些鬼神还留他不住。

    “看来传言未必为真。”

    “这等实力的鬼神,都能当做仙神临凡,这些后辈,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他哂然一笑,正要开口,却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自他现身开始,这满空的金羽飞鹰和细犬便在不停的向外飞遁。

    这都过了好一会儿了,那飞鹰和走犬竟然还在向着四方奔走。

    “哪儿来这么多一模一样的异兽?”

    一个念头从王承启脑海之中划过,念动之时,他的目光已是向着那飞鹰走犬的来源而去。

    入目之处,却是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一封章牒凌空,无数虚影自其中飞出。

    当空一展,便是飞鹰御风雷;就地一滚,就是细犬驾火炁。

    源源不断,无声无息,仿佛凭空而生。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

    刚刚泛起的笑容僵在脸上,王承启感到头皮有些发麻。

    那些飞鹰走犬,就在他眼前从章牒之中飞出,他却在其身上看不出半点法术的痕迹。

    那活灵活现神态,分明就是一只只血肉分明的异兽!

    可若说这些真的是异兽,那根本不可能!

    这等水平的异兽,寻常能够寻得两三只已经是幸运了,即便是用心培育,也多不过百只。

    可眼前这些,到底有多少,他数都数不清!

    “若这些鹰犬是...那...”

    他僵硬的抬起头,再次看向空中的聋兵哑将,眼中灵光一闪而过:

    “不是鬼神!竟然不是鬼神!”

    “非妖非鬼,非邪非祟,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莫非他说的是真的不成?那天地符诏,真的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想到这里,王承启猛然回过神,不管这天地符诏在对方眼中是不是稀罕物,都对王家至关重要,他必须将之拿到手。

    只是看这状况,若是族中之人没发现什么异常赶来支援,想要用强将之留下,却是有些难了。

    目光扫过空中的聋兵哑将,他眼中眸光闪动了几下。

    若是这些人真的是那传说中的鬼神也就罢。

    若是那鬼神另有其人,就算族中来人支援,都不一定能讨得好去。

    心中思虑一定,王承启果断开口道:

    “先生高义,既然这天箓在先生眼中不是稀罕之物,还请先生割爱。”

    “王家的谢礼,绝不会让先生失望!”

    陈年淡淡一笑,伸手将天箓托在掌心,仔细观察着其中残缺。

    昔年老君化生,传《道德经》时曾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这天箓便是来自于东岩君孕育之时,无知无觉,冥冥中抱元守一,虚空感应,结炁成符所化。

    但老君所言,却还有下半句,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其孕育过程,被那王友奇、王友松强行打断,虽然没有废歇,却也落了个残缺不全的下场。

    要想发挥其功效,还得设法将其补全。

    “天地所生,地气所成,或许那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陈年举目西南,隔空而望。

    云湖东南,千里群山,运河水口之下的地脉深处,正有两朵并蒂石莲孕育。

    若将这天箓放入其中,或许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那兄弟二人要是能从其中悟出一些道理,日后可堪大用。

    不过眼前,还不是时候。

    他收回目光,看着天箓摇头道:

    “非是贫道有所求,而是天箓承负。自有其所在,若是不得圆满,就算将之送予王家也是无用”

    王承启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虽然知道天地符诏的重要性,但大部分都是源自族中典籍。

    对于其中细节,并不知晓,陈年之言,确实让他有些疑惑。

    天箓在前,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只是略一沉吟,便拱手道: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若是能得天箓圆满,王家愿赴汤蹈火。”

    陈年眼神微微一眯,开口道:

    “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是看王家能下多大的决心了。”

    王承启闻言不知为何,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过天箓对王家意义非凡,他强行将那不好的预感压下,再次拱手道:

    “王家决心已定,还请先生明言!”

    陈年手握雷局,法水再现,娟娟细流凌空而织,形似绛囊:

    “天生山神,乃是天地孕育的天生神圣,那东岩君不知道多少年,才得此造化。”

    “却遭王友奇、王友松二人以血祭之法,强行催化形体,活成了一副山魈模样。”

    “其后,更是在王家的授意之下,立教称神长达千年之久。”

    “千年以来,因东岩君而死之人,共三十一万捌仟柒佰九十五人。波及之人,更是不计其数。”

    “背后是你王家授意也罢,是个人行为也罢。”

    “这因,既然是你王家种下的;果,自然要有你王家一份。”

    王承启心中本就有些不安,此时听到陈年的话语,更觉不妙。

    他刚要开口,便见陈年手中黑籍浮空,无风自翻,根本不给他丝毫说话的机会: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门不讲因果,却有承负。”

    “当年老天师为《道德经》作注,曾言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

    “因此,为后世所批,言老天师杀伐过重,曲解原意。”

    “直到真正的面对你们这些山门世家,贫道才知道老天师为何会作此想。”

    “金阙帝君所传,虽被多方曲解,甚至成了忌讳,但用在此处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王友奇、王友松虽亡,但承负难消,以天下生民血肉供养自身,当祸及九祖,延至七玄。”

    “要想使天箓圆满,王家自二人起,上下一十六代,理应诛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