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27章,《新三国》一时瑜亮 第327章,《新三国》一时瑜亮
- 演员的‘演技’就以李轩的理解,就是用微表情,动作,来传达演技。
此时,王保强的表情情绪,就无比真切的真心!
炙热,真诚的真心!
事实上,就算之后王保强有所改变,又怎么样呢又如何呢?
和李轩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关系,就算他注定会‘忘掉初心’也好,也没什么好说的也只是他自己而已。
不过,李轩觉得这很有意思就是了当你成了吃肉而不是被吃的那个人时,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哲学思考,偶尔会出现在脑海里。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李轩就想起了最近火热播出的《蜘蛛侠》里流传的名言
别看华语票房打生打死打的那么厉害,一个个的号称‘天下无敌’,其实一算票房,总体被‘天上来敌’打的妈都不认识也就是这一套【普世】的英雄价值观内核,才让好莱坞文化输出的全世界都是
不仅有共鸣的内核输出,还有强横的表达也难怪在票房上,能取得这些成绩了。
对于这些作品的优秀,李轩自然也是相当认可的,毕竟,自己也挺喜欢《蜘蛛侠》的。
不过,对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件事,自己倒也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作为一个普通,自私的人,一切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发的
“如果你真的总是说自己是一个自私,且为利益出发的人的话,那么在《隐入尘烟》的时候,就不会选择修改他们的‘命运’了,毕竟,掌握权力这件事情就是那么的迷人,在我的那个时代,有能力的人,就为了寻找这种感觉,而不惜生灵涂炭,不惜伏尸百万。”
此时旁边一个羽扇纶巾,俊秀的青年,就在李轩的耳边,饶有兴趣的说着。
这是模拟出来的。
幻像。
但这幻像又是如此的真实。
他的名字,基本上是如雷贯耳,谁能不知。
看着这张唐国强的脸。
这张诸葛孔明共识的脸。
年轻的唐国强就是年轻的孔明。
在确定了《新三国》的拍摄后。
他就出现在李轩的身旁了。
起初李轩就觉得他挺烦,但在旁边多了,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
和模拟出来的东西做朋友的感觉。
而非直接代入和模拟。
这就意味着自己对他缺乏了解。
需要更熟悉。
才能扮演他。
坦白说,李轩一开始就觉得,这位孔明先生.确实是一个大挑战。
毕竟这可是横贯古今的智者,想要扮演出来他的智慧感觉。
那种谈笑风生之中强橹灰飞烟灭的气派.就需要观察与模仿。
这位孔明很聪明,刚开始的时候,满嘴的古语,而他第二天的时候,就已经理解了电影电视剧,理解了自己只是一个虚无的东西。
但虚无的他,嘴角却依然存在着笑,对一切事物都饶有兴趣。
对李轩所做的一切也都饶有兴趣。
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去锐评。
就像现在一样。
就像之前和汤维在天台上一样,他也要出来锐评两声。
“你总是自诩自私,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但有时候你会和你自诩的思想作出矛盾的行为。”
此时的李轩就笑呵呵的回答。
“也许就如你所说的一样,孔明先生,我只会顺着我的内心去做正确的事情,虽然我的自私,我的利益,会放在最先的地方,但在有余韵的时候,我也会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次孔明先生就笑而不语。
就算只是一个假货,他也是孔明先生,那种风轻云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反而让李轩觉得,让自己去演周瑜应该也不错,毕竟孔明先生这种一切都看透眼中的感觉,确实让人有些不适。
这让李轩觉得有些奇怪.就算孔明对自己做了那么‘讨厌’的事情。
自己的内心却依然憧憬,钦佩.正是这种憧憬和钦佩,才是孔明这个角色对自己的障碍。
憧憬是最遥远的距离——
此时,在《新三国》的片场,如今早已开机去了,此时的高欣欣的心情就不太美好。
自己的王牌企划被空降了一个导演,甚至连最重要的孔明角色都被拿了.可是为了中影的资源,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
毕竟,这《新三国》的企划可是拿了不少中影的资源的
“现在央视的人饭后的笑料都是咱们的《新三国》了。”此时,旁边的陈建波,也就是曹操的扮演者就调侃道:“怎么样,导演,压力够大的吧。”
“让一个群演当上导演,这人在‘老三国’的剧组里,就连小兵都混不上啧啧,这标题还真是够恶毒的啊。”
此时,另一边的刘玄德刘和伟,就看着休息室里的电脑上的央视娱乐新闻发布平台,这大大的黑字在上面:“央视还真记仇啊”
当然,虽然是央视新闻发的,但上面的出处标明了是自由媒体人,免责声明加大加粗.
大家回想起来了,当时的《楚留香传奇》闹得还挺大的.整个央视都笑柄化了.他妈的,居然真的请了一个不懂原作的人来当文学顾问,这种事情,圈内都觉得他妈的好笑啊!
现在李轩加盟新三国,央视有意无意的‘攻击’算是找到了缺口了。
“就事论事,这也不仅仅是和李轩‘有仇’的原因,因为确实,在这件事里,我们的冲突道理就不仅仅如此。”
高欣欣就没将事情都‘怪’给李轩。
毕竟,《老三国》和《新三国》之间的矛盾就在于.我们都是《三国》。
如果你叫《三国演义之XX》,那央视就绝对不会对这件事有任何贬损,甚至还会主动提供资源去给这种‘周边’作品提供资源。
毕竟这么做就是给老作品提供额外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了?
但你如果是来分润我老作品的影响力的,那抱歉
我来了.
此时的陈建波就委婉的说道。
“没想到央视也会在意这些名利东西的.”
毕竟是国家话剧院服役的人,说话也得委婉一点.
只要是有着升迁渠道和资源占据的地方,那便会有着这种事情的发生.
对于央视来说,四大名著就是金色招牌,垄断招牌,没人能够撼动的了的东西。
如今看来。
《新三国》本来便也不是对手,这一连串的动作不过是为了要更加的谨慎起见。
不能让《新三国》有能够夺取自己地位的可能性.就算是些许的可能性,也不容许。
再加上一些新仇旧恨的东西。
就有了这一次的攻击。
就有了这一次无情针对。
就你还敢拍三国!
真是不知所谓不自量力,同时话里话外,还有一些对中影的不满。
大家都是国企底子。
你要不要这样子搞。
那可以呀。
你居然空降了一个第7代导演,也说明你对这企划不那么看重,那我也可以不顾兄弟情谊的去把这作品拉出来垫脚。
各种各样的意义上。
拿来充当垫脚的石头。
也无不可。
可以说作品还没有开始,各种各样的节奏就甚嚣尘上。
演员和导演指需要负责拍戏。
但是背后的利益方要考虑的就太多了。
高欣欣就不想理会后面的神仙斗法,只知道对于他来说,所谓的梦想,就是将三国给拍一遍.
痴迷于是三国群雄的故事。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在往年的岁月里,三国就给予了他许多的感悟。
渴望。
但当这份渴望变成了大佬培养年轻人的工具,成了被摒弃的对象时,一身的精气锐气也被挫败了许多。
他又怎么懂三国了?
他又怎么能将后半段的精髓给拍出来了?
就连黄小明都早早的来到了剧组,这位之后才补戏的周公瑾,早早的就来到了讨伐董卓的戏之中,甚至还自告奋勇的,参与到群演的士兵里,为的就是从头开始感受三国的氛围。
知耻而后勇,早就听说黄小明之前在和李轩的对战之中惜败一筹,但知耻而后勇的道理。
高欣欣就觉得,这一次真的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至于央视的行为,他也不好评价——话说,如果《三国》就这么不更新换血,一直以‘经典’为尊,那最后,《三国》正统对于年轻人来说,岂不是《真三国无双》了?
要知道,现在年轻人的第一款《三国》。
不是《三国演义》。
而是鬼子的游戏,《真三国无双》啊
这和央视的定位是不是相悖了?
嗯,咱也不敢说。
不敢问。
“他就很努力,可我们的孔明先生还没来呢,想要进行中后期的围读也不行。”此时旁边的张飞就有些抱怨,这位演员最大的优点,就是长得非常像刻板印象的张飞。
还有李逵。
所以本职并非演员的他,也能得到这个角色。
这就是合适的魔力。
“一时瑜亮,我就能感觉得到,这位周瑜的修行,是不同凡响。”
“他能感觉到三国乱世的氛围,还有其中蕴含的豪气和霸气,乱世英杰,英雄辈出,男儿志在四方者也。”
胡君就看着正在沉思剧本的黄小明,就能够共鸣他的感觉.在这乱世之中,创作出一番霸业的人!
其实胡君的表现连高欣欣也有些意外。
本来他就觉得香江的刘伟强最合适,但如今看着胡君的表现之后,就觉得他的内核气质,貌似就更加合拍呀。
有一种幸好选了胡君的感觉..
曾经作为乞丐皇帝的他,就能够完全领悟和感觉这种味道。
这种属于男儿的霸道念想。
也是高欣欣最憧憬的三国,也是他心中的三国。
一群男子汉中的男子汉,为了争夺天下而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这是又霸又劲啊!
而此时这位提前来剧组感悟的好学苗子也让高欣欣欣赏,其实合作新上海滩的时候,还觉得他尚且有些傲气,如今看来,他就真的当得上是优秀呀。
反而观某些人,走关系也就罢了,你就是来提前感悟感悟三国也行呀,结果整个人都消失了。
并不是强迫你要干这件事情,你是空降组的人,我也认了.
但是就能否对作品多一点关心呢
看出了郁闷。
陈建波就在旁边安慰。
“不必这样的呀,朋友,那个李轩我也是打过交道的,他也称得上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青年人,作为演员的角度.”
陈剑波对李轩的印象当然就很深刻了。
毕竟在当时,看着李轩,和自己登上金鹰奖的舞台时,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绝对是真材实料作为演员。
只是。
当这份对年轻人的欣赏,变成‘诸葛孔明’这个角色的时候,欣赏就被切削了很多。
因为这就不是他能驾驭的角色,他能驾驭的题材。
老不读三国.是因为老了才能看得懂三国,才能体会到里面的霸,劲,强,还有作为男人的宏图霸业之感觉。
体验三国时代,这个我华夏大国,最为咆哮深刻的一段壮丽史诗。
历史剧,还是需要有一点文化底蕴的,需要一点年轻人不具备的东西
特别是人到中年,事业进步,更有野心大进的时候,对于‘三国霸业’就更有深刻之领悟.
此时。
旁边的刘和伟也笑着说道:“没关系的.有我们在,剧情感觉不会走太歪的,这一点,你应该能信任我们的。”
也算是一种安慰。
毕竟,一个剧组里,‘主导者’不一定是导演,也有可能是‘演员’,特别是他们这些去到视帝级数的演员,能够驾驭住他们的导演,其实就并不多。
甚至连高欣欣都是半驾驭半自由发挥的,让他们去体现角色,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角色理解和风格。
他们都是一流的视帝,每个都有独门绝技,每个都有过人之处,角色理解更是能给人意外惊喜。
无论是曹孟德的霸道,还是刘玄德的生存智慧感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发挥的气质。
也就是角色的核心。
高欣欣此时的脸色就缓和了许多。
“幸亏有你们,我才放心一些。”
“放心吧,他如果真的只是来刷履历,大家也就井水不犯河水,他想来驾驭我们的话,应该也是没这个本事的,那么大家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况下,各取所需就没这个问题”
此时的刘和伟就说的很明白。
如果那小子执意要当小丑指挥我们的话,那就不要怪大家做的决绝了。
你作为诸葛孔明。
如果没有我们带着的话,出来的效果怕是会惨不忍睹。
就算和老三国有差距。
但输的漂亮,输的难看。
这些都是有差距的。
我不说带着你的节奏去走,光是如果我们这些视帝级的演员,控制不住自己的去飙戏,你这个本已比不上唐国强的人,只会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演技张力
到了那个时候.
就不要喊着和解和体面。
而此时在旁边的黄小明就盖上了三国演义的书本,双眼就因为熬夜而通红,他就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对待过角色,将那种细致剖析出来,全部理解全部试着去解剖。
试着去挖掘出来。
越读这三国,就越觉得这不可思议,每个年龄段去读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不愧是四大名著流传千古之作品。
此时的黄小明就给自己滴了眼药水,缓解了自己干涩的双眼,看了一眼晴朗的天空,伸手抓着太阳的方向。
“一时瑜亮,三国时代的周瑜是输了,前几年的周瑜,可就未必呀。”
“绝对未必!”
三国是什么呢?
是一个天下英雄争霸,男儿志在四方。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的时代!
草莽也能当英雄.的时代。
但在这尚武的大汉帝国末期。
用什么样的人换取功勋呢?
喂,老兄,今天你的功勋章不够,我就舍一点我的给你吧。
东汉末年。
作为奉命剿匪黄巾军的部曲,此时旁边的同僚兄弟,就乐呵呵的,割下了旁边老农一家人的头颅。
老人,男人,孩子。
他们是大黄巾贼,小黄巾贼,以及未来的黄巾贼。
谈笑风生之间,作为功勋被现场取下来,至于女人那就另有作用呀。
血淋淋的头颅还留着恐惧的眼神。
然后丢给了我。
拿着这些功勋,回去别忘了请兄弟吃酒,我再去看看有没有黄巾贼。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