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第500章 一举两得

第500章 一举两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就在众人觉得徐平和陈默的方案足够吸引人的时候,没想到对方还没完。

    徐平把大家震惊和好奇的表情都收入眼底,暗道一声真爽,然后继续说道:

    “第四,快速验证,小步快跑。 利用合作伙伴现有的制造资质和产线,省去自建工厂、搭建完整供应链体系的3-5年时间和千亿级投入。”

    “我们可以最快在12-18个月内推出首款产品(SEV,增程/纯电智能SUV),快速投放市场,接受真实用户检验。

    根据反馈,灵活调整技术路线、合作策略甚至合作伙伴。

    成本低,试错快,船小好调头!”

    “第五,风险隔离,蓄势待发。 ”徐平的声音带着强大的说服力,一一化解董事们最深的忧虑:

    “品牌风险?

    由新品牌和合作伙伴承担,与华兴主品牌隔离,即使失败,无损华兴根基!”

    “资产投入风险?

    聚焦ICT核心研发,轻资产运营,避免千亿级工厂投入拖垮现金流!”

    “供应链地狱?

    传统制造和基础三电供应链由合作伙伴管理,华兴专注高附加值、自主可控的ICT供应链!”

    “客户关系风险?

    我们是以技术合作伙伴和赋能者身份出现,为车企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与奔驰、宝马等高端客户在车载系统上的合作不仅不受影响,反而可能因技术实力彰显而加深!

    运营商市场稳如泰山!”

    “技术验证与数据闭环?

    完美解决!我们的核心系统在真实整车环境、真实用户场景下运行,拿到最直接、最全面的数据!

    这对海思芯片迭代、ADS进化、座舱体验优化,价值无可估量!

    核心技术闭环真正打通!”

    “能力积累?

    通过深度参与智选车的全生命周期,我们在整车领域的系统集成、用户需求洞察、渠道建设、售后体系搭建等能力,都能得到宝贵的实战积累!

    这些经验,是为未来,无论华兴是深化智选,还是时机成熟时亲自下场,都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徐平一气呵成,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他将陈默方案的精髓和对抗董事担忧的“盾牌”,阐述得淋漓尽致。

    最后,他总结道:

    “智选模式,是在当前极端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既能规避整车制造的巨大风险,又能突破供应商模式的天花板,同时为华兴切入智能汽车万亿赛道、积累核心能力、验证技术路线、并最终掌握未来话语权的最优解!

    它不是妥协,而是更灵活、更务实、更具战略纵深的进攻路径!”

    “如果智选模式成功,进,则可以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退,则有了智选模式经验,打出了品牌,做HI模式也会有整车厂抢着和我们合作。

    如果失败,也可以规避伤害到华兴品牌,不涉及重资产,也能弃车保帅。”

    说完一脸得意的看着众人。

    心里的想法是“罢了,偌大的华兴还是要靠老夫力挽狂澜。”

    什么?陈默做的方案?陈默做的不就是老夫做的吗?

    报告最后一页定格在核心优势总结和清晰的实施路线图上。

    徐平放下激光笔,目光扫过全场震惊、沉思、兴奋交织的脸庞,最终落在郑非身上。

    他语气清晰又坚定,抛出了最终结果:“因此,基于对风险与机遇的重新评估,以及对华兴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考量,我支持陈默的智选车方案!”

    徐平,这位华兴的二号人物,战略定海神针,稳健派的旗帜,竟然在如此关键的战略抉择上,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提出“第三条道路”的陈默身后。

    这不仅仅是立场的转变,更是对陈默战略眼光和这份方案本身的最高背书。

    姚尘风的眼睛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智选模式”架构图。

    脸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之前的憋屈和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和亢奋。

    “妙!妙啊!”姚尘风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他顾不上什么仪态了,直接看向陈默和徐平。

    “徐总!陈默!这方案绝了!

    风险隔离,轻装上阵,还能掌握核心数据和定义权!

    这比赤膊下场和百年车企硬碰硬高明太多了!

    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破局点!

    既能发挥我终端在用户体验和营销上的积累,又能依托华兴强大的ICT技术底座!

    好!太好了!”

    他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但意思无比明确。

    整车派的核心诉求(定义权、数据闭环、品牌影响)在这个模式下得到了满足,而最大的风险却被巧妙规避了。

    这陈默真他妈是个天才。

    妈的,搞整车制造,说实话自己想做,也是硬着头皮做,这里面风险和压力都太大。

    大到他这个董事都隐隐有些扛不住。

    要不是有几个董事支持他的想法,他是真的扛不住徐二老板的三板斧。

    现在好了,陈默这个方案,看似很骚,但如果操作得好,还真有可能承担最小的风险情况下还能搏一把大的。

    徐平的支持和姚尘风的狂喜,如同两颗巨石投入本已激荡的湖面,瞬间改变了力量的平衡。

    会议室内死寂了数秒,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为激烈的讨论声浪。

    但这一次,争论的焦点不再是“造不造车”或“做不做供应商”,而是迅速转向了“智选模式”本身。

    左梦安在思考了一会儿后朗声说道:

    “好!这模式好!

    供应链的压力至少减轻了70%!

    我只需要确保核心ICT部件的供应安全和高品质,传统制造和基础三电交给合作伙伴去头疼!

    资源可以更聚焦!我支持!”

    他声音洪亮,震得旁边姚尘风的脑瓜子都嗡嗡的。

    冯庭波则是若有所思,然后缓缓说道:

    “技术闭环...真实数据...车规验证场...

    这确实比单纯做供应商强多了,对海思突破至关重要,智选模式可行!”

    郑青山迅速在心里计算:

    “轻资产...初期投入可控...

    聚焦高毛利核心部件、风险隔离,财务模型健康度大幅提升。

    该说不说这狗东西脑瓜子是好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