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第521章 车BU往事 第521章 车BU往事
- 鹏城十二月的深夜,风已凉了。
华兴总部园区里,白日里喧嚣的大楼,此刻也披上了灰青色的影子,只零星点缀着一些窗口的灯火。
这灯火却稀稀落落,如同冬夜未眠的几颗星子,冷清地悬在墨色里。
园区的路面上,白日里匆匆的脚步早已散尽,只有湿漉漉的痕迹,蜿蜒着爬过地砖,反射着路灯昏黄的光。
几片黄叶,蜷缩在墙角,偶尔被风推着,滑出几步,窸窣作响,便又停住不动了。
空气里浮游着一种清冽的寒意,混杂着泥土和草木的微腥气息。
白天的温热都已褪去,这秋末冬初特有的凉气便开始钻入颈间。
哪怕是在这温暖的南国,依然会让人忍不住裹紧外套。
那亮着灯的格子间,人形嵌在光里,伏案而坐。
灯光白得有些发青,如同冰箱里冷透的光,泄出窗外,将楼下的灌木都映得轮廓分明。
窗内人影偶尔晃动,或捧杯啜饮,或揉眼搓脸,影影绰绰,倒像是皮影戏里的剪影人物。
分明是人影,却透着几分木然的孤寂。
这光,这影,是城市睡熟时依旧醒着的眼睛,固执地亮着,却又照不透四周的沉沉夜色。
园区里偶有晚归者,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敲打着沉寂的夜。
匆匆穿行于明暗交织的光影里。
保安身着制服,偶尔也会在岗亭口踱步,但很快就被融进清冷的夜色里去了。
G区三十三楼,集团IT总裁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泄出一道暖黄的光带。
卞金鳞站在门外,深吸了一口气,指尖在深灰色西裤侧缝无意识地蹭了一下,才抬手敲响了厚重的实木门板。
“请进。”里面传来陈默平稳的声音。
推开门,一股清冽中带着木质暖意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冲淡了走廊里那种属于大型科技公司深夜的冷清空气。
卞金鳞紧绷的神经似乎被这气息安抚了一丝。
办公室很大,陈设却异常简洁。
巨大的弧形办公桌对着落地窗,窗外是坂田基地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城市模糊的光带。
桌面上除了两台并排的显示器、一个看起来特别接地气的印着雷锋图案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搪瓷杯,就只剩下一盏线条利落的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真正吸引卞金鳞目光的,是办公桌侧前方那张小圆桌旁的身影。
陈默就坐在那里,没有在办公桌后摆出总裁的架势。
他面前的圆桌上,一只造型古朴的黄铜香薰炉正袅袅升起淡白色的烟气,冷香正是来源于此。
炉子旁边摊开着一份厚厚的文件,隐约能看到“MDC平台架构设计V3.1”的字样。
“卞总,坐。不好意思,最近有些忙,只能约到这个点。”陈默抬手指了指圆桌对面的椅子,视线从文件上移开,落在卞金鳞身上。
他的眼神很平静,没有上位者惯有的审视,却让卞金鳞莫名感到一股压力。
“没关系的,陈总。”卞金鳞应了一声,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拉开椅子坐下。
他今年三十八岁,身材保持得不错,没有中年技术骨干常见的微胖或驼背。
只是可能是常年伏案和盯屏幕,他金丝边眼镜镜片的厚度一看就知道是高度近视。
一身简单的运动装束显得很利落,手腕上还有一块功能复杂的智能运动手表。
卞金鳞的履历,在华兴内部技术圈子里也算得上传奇(当然没办法和老默比。)。
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2010年顶着光环加入华兴。
从无线网络算法的精密迷宫开始,一头扎进车联网这片充满未知的蓝海。
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条路上的荆棘与微光。
2009年,也就是他进入公司的前一年,华兴内部悄然启动了一个代号“V001”的预研项目。
目标听起来近乎科幻: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探索让汽车通过蜂窝网络“对话”的可能。
动机朴素而宏大,就是为运营商的未来铺路。
听前辈们说,那时实验室连雏形都没有,只有几个被抽调过来的“怪才”,挤在无线产品线一个偏僻的角落里。
他记得进公司后第一次看到那个笨重的“LTE-V2X原型机”完成20毫秒级通信时,项目组长那熬红的眼睛里迸出的泪光。
20毫秒!
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对物理定律的一次挑战。
2011年,基于原型机的成功,一个更隐秘的“车联小组”诞生,成员只有五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第一个硬骨头,是为奥迪新一代Q7定制开发车载网关模块的雏形 —— T-BOX 0.1。
那是一个疯狂的夏天,实验室里堆满了奥迪拆解下来的控制器和线束,空气里弥漫着焊锡和咖啡因的味道。
虽然最终项目因奥迪内部策略调整未能量产,但那些在绝望中诞生的灵感,催生了华兴在车联网领域最早的23项核心专利。
他至今能背出自己主笔的那份专利号:CN102572947A,《一种车联网拥塞控制方法》。
那是华兴在汽车通信领域刻下的第一个清晰坐标。
真正的转折在2013年4月。
魔都研究所,一个不起眼的楼层,挂上了“车联网实验室”的铜牌。
他作为核心骨干之一,见证了它从无到有。
首任主任由集团一位资深技术专家挂名,但实际挑大梁的是他们这批年轻人。
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确:做好Tier1.5,为车企提供稳定可靠的“管道”,即车载通信模组(T-BOX)、路由器。
他们像一群精密的手艺人,打磨着连接汽车与数字世界的接口。
第一款真正量产的拳头产品,是为比亚迪秦DM提供的ME909T车载4G通信模块。
当出货量突破十万大关的消息传来,整个实验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那一刻,他们总算是真切地触摸到了市场的脉搏。
他这个核心工程师也顺理成章的接任了车联网实验室主任的位置。
2014年,一个更具野心的平台从实验室的蓝图中走向现实。
那就是OCeanCOnneCt车联网平台。
这是行业首个基于云原生架构打造的车联网“大脑”,标志着华兴从单纯的硬件提供商,向平台级服务商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