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第三百一十二章 侧福晋的功劳,雍正的皇子真的猛! 第三百一十二章 侧福晋的功劳,雍正的皇子真的猛!
- 弘历便将自己的具体想法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听后放下手中的奏折,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雍正又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喃喃自语道:“改制,改组,改造,强经营。”
“不裁减冗员、削减开支?”
雍正接着问起弘历来。
弘历点头笑着道:“这治标不治本,还是增收为主合适。”
“行,你们就尝试着这样做吧。”
雍正点了点头。
“嗻!”
年希尧和常明这里也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整个内务府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在往内务府塞自己的亲戚朋友,也靠着各项开支从中贪墨。
所以,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裁减冗员、削减开支”这一整改模式出现。
毕竟,这样他们很多白领工钱的亲戚朋友就会失去一份收入,他们自己也要少很多灰色收入。
现在,弘历不往这个方向整改,而是以增收为主,自然让他们内心能够接受不少。
“四爷果然是明白人,知道怎么改才是最好的。”
常明因此在与年希尧离开时,感慨了起来。
年希尧跟着颔首道:“是啊,四爷既世事洞明不说,也有恭孝仁厚之心,否则也不会想出这样好的整改方向来,而非纸上谈兵、刻薄无情者可比。”
“这让我不得不羡慕公能有女做四爷枕边人啊!”
“将来贵府说不定再有一贵妃也!”
常明也在这时一脸艳羡地看向了年希尧。
年希尧摆手:“无论怎样,皆是皇恩浩荡,正因为此,我们这些奴才的也不能只想着自个儿,当兢兢业业以侍上才是。”
常明见年希尧没有得意轻狂,也就只是讪笑了笑,眸中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弘历在对雍正说了自己的主意后,就去见了允祥。
弘历没有空着手去见允祥,而是带了侧福晋兆佳氏做的重阳糕以及一把自生手铳。
他的侧福晋兆佳氏是一位手工达人,既能做各类糕点小吃,也爱研制火器。
弘历来见到允祥时,允祥正一边揉磨着膝盖一边看着票签,且在看见弘历的漆盒时,就笑着问道:“又给你十三叔带什么好东西了?”
“侧福晋做的一些重阳糕,还有一把自生手铳。”
“十三叔是先尝尝糕点,还是先试试这新手铳?”
弘历说后就笑问道。
允祥摸了摸肚子:“先吃糕点吧,正好有些饿了,紫晴做的吃食素来不错。”
允祥也就在净手后拿了一块,且在弘历喝完茶后,问:“说吧,什么事?”
“是为阿玛让侄儿整改内务府,解决内务府盈余减少的事。”
弘历回道。
允祥听后拧起了眉头。
“而侄儿想到的一些整改办法,需要户部配合着改,如今十三叔管着户部,所以来听听十三叔的意见。”
弘历说道。
允祥点了点头:“如此,就说吧。”
“比如,江南的三个织造局,侄儿想扩大他们的经营权,允许他们办酒楼、开粮铺等,以增加他们的盈利,但就是这样一来,就会有两方面的隐忧:”
“一是涉及到过度与民争利,必会让地方官绅不满;”
“二是没非织造局的官员监督,恐他们会照出售残次织品一样隐瞒收益。”
“所以,侄儿就想着,对他们这些副业经营进行利改税,他们副业经营的产业收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上缴内务府,一部分留用于织造局经营使用,一部分作为税收,交给朝廷和地方官府,用于反哺民生。”
“这样,至少朝廷官府不会反对这样做,另外,朝廷官府的官员也能积极监督织造局。”
“只是,这个新税源是从内务府收税,非一般官府敢去收的,户部得增设一专门收这类税的机构为好,不如就叫国税局或者国税司,代表国家向内务府下面的产业收税。”
弘历知道,眼下的大清和大明一样,没有统一的税收机构。
但他是打算统一税收机构的,而现在让户部先设个国税局或者国税司,就是他在为将来统一税政打基础。
允祥不禁停下摩挲膝盖的手,而曲指在鼻下,露出了认真思考的样子。
半晌后。
允祥才笑道:“弘历,你这是要把四哥与国家给完全分开呀!”
“皇上的内务府都得向户部交税,那是不是天下王公的产业也得交税才合适?”
“十三叔,公私分明不该么?”
“何况,天下王公按制本就不该经商,只是朝廷不好真的严惩王公们而已,但如果真的要收他们的税,让他们反哺国家与民众,倒是可以放开这个口子,也省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条法理形同虚设。”
弘历回道。
《大清律例》规定,内府人员家人及王以下大臣、官员家人如有“指名倚势,网收市利”的,“本犯枷号三个月,鞭一百”。
康熙六年,康熙也下旨要求王公以下文武各官的家人不许与民争利,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
但这些法令并没有阻止王公们经商,早在康熙年间,胤礽就违法贩参,胤就在京师往西宁必经之地泾州开设商铺。
在雍正朝,三王(胤祉)、五王(胤祺)更是乘京畿饥荒,购米囤积居奇。
所以,允祥这里也郑重的颔首说:“应该!不分明,谁肯明明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说着,允祥就道:“这设国税局或者国税司的事,我会向四哥说。”
“那就有劳十三叔了。”
“哪里的话,你十三叔忝为首席议政王,使天下公私更分明是应该的。”
老十三说着就以消食为由,请弘历陪他一起去试射自生手铳。
砰!
当老十三对着靶场开了一铳后,就赞道:“这铳携带方便,适合给边镇大员们配一杆,以便遇袭自卫!”
“十三叔说的是,现在还不能量产,正好可以专造为边镇大员们用。”
弘历附和起来,且说这都是兆佳氏的功劳,这让老十三听后更加高兴。
而这时,老十三身边太监来报,弘皙求见。
老十三也就让弘皙也来了这里。
弘皙来后自然与弘历见了礼,也因看见老十三试射这自生火铳,而赞叹起来,但又说道:“不过,我大清以骑射为本,这火器越发精良恐不是好事!”
“但我们不改进火器,外夷自会改进,长此以往,也不是好事。”
弘历反驳起来。
弘皙道:“话是这么说,可火器越厉害,那训练一民夫成为精兵就越容易,这样我大清八旗兵的优势就会没有了。”
“八旗也可以练火器嘛,何况,八旗也不是只满人才可以为旗人。”
“四哥是中国之主,自然会选最善战者入八旗,这样就能维持八旗的优势。”
允祥笑着说了起来。
弘皙讪笑道:“十三叔说的是。”
“我还要去圆明园,你们呢?”
允祥问道。
弘历道:“侄儿去内务府造办处,打算先看看造办处如何整改。”
允祥点头。
弘皙则对弘历道:“不如我和你一起去,皇父已恩准我明日再回郑家庄,让我多为十三叔和你做做事。”
弘历点首,笑着道:“既如此,就有劳堂兄了。”
于是,弘历就弘皙去了内务府造办处。
到这里后,弘历先来了造办处造自生火铳的作坊。
弘皙也跟着一起,且因为想到内务府造办处是弘昼在负责,也就在来这里时,对弘历说道:
“弘历,你得提防着老五啊,之前我们去圆明园请命为尹泰等求情,他没有来,可见其心思不简单!”
弘历听后停住了脚步。
而弘皙这时又建议道:“这造办处眼下他在负责,以我看,不如先在这里面挑错处,敲打敲打他!”
“特别是这自生火铳作坊,听说很费他心血,先以该作坊开支甚大为由先停下来。”
“虽然,你说的没错,我们不发展火器,外夷也会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立即推广更精良的火器,总是要根据情况,能让我满洲骑射优势多保持一天是一天为好!”
弘历对此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这时,弘昼也从作坊里面走了出来,向两人见了礼。
弘历也在这时对弘昼说:“五弟,适才理亲王离间我俩皇子,之前我们去圆明园请命为尹泰等求情,你没有跟着来一起请命是藏有别的心思!”
“我想他这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喊他一声堂兄,也就把自己还当主子一层呢?”
弘历冷笑不已的看向了弘皙。
按照满清的“君主臣仆”规矩,弘皙现在严格来说,的确已经不属于主子一层,而是奴才一层。
因为,就连允祉这位皇帝亲兄都开始以奴才自称。
严格来说,只有皇后、皇子、皇妃这些跟皇帝属于直系的,才跟皇帝同属于主子一层。
弘历本没有想提这个。
但无奈,弘皙一边以兄长自居教他做事,还一边挑唆他和弘昼,让他不得不以此警告弘皙一番,顺便也让弘昼别学弘皙,所以,他才当弘昼的面提了起来。
弘皙一时整张脸绿了下来。
弘昼的脸也绿了下来。
嘭!
只听一声响,弘皙倒在了地上,两眼一黑,且没多久就又冒起金星来。
“别以为你是亲王,你五爷我就不敢打你!”
弘历见此也都目瞪口呆起来,心道:“雍正的五皇子这么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