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第407章 宴席

第407章 宴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两日后,李承乾病情稍有些好转,虽不能早朝,但已经开始处理各地奏疏。

    长孙无忌等门下三省官员,也直接就在他床榻边支了几个矮桌协同办公。

    此时李承乾一手拿着药盏,一手翻阅奏折,不时抬手画上不同朱批。

    可谓一口药,一笔账,整个人眉头都快拧成麻花了。

    “唉。”将最后一口药喝完,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好皇帝,简直比牛马,还牛马,而且全靠自觉,实在太难了。

    就这一个停歇功夫,长孙无忌等人又递上来厚厚一沓奏疏。

    李承乾抬眼看到众人身侧,还有堆的和人差不多高的奏疏,不由有些绝望。

    “停!停!”虽好了一些,但嗓音依旧有些沙哑。

    这让众臣抬眼向他,露出疑惑之色。

    “陛下?”长孙无忌放下手中毛笔,轻声问道:“是否需要在船医官?”

    李承乾摇了摇头:“朕只是有些乏了,奏折还是明日再说吧。”

    一众大臣,神色奇异,最终高士廉颤颤巍巍站起来。

    “陛下,太上皇当年重病,不过一日后就开始忙于朝政,您这般可不行啊。”

    这话,也就只有辈分奇高的高士廉能说了。

    李承乾神色跟吃了死苍蝇一般,自己能和李世民哪个牲口比吗?

    不由咬了咬牙:“好...好吧,继续。”

    重新投入烧脑,又烦心的工作之中。

    随着打开一本奏折,神色微动,仔细翻看起来,目光有些发沉。

    上面是唐俭之前上的奏疏,上面清楚表明了王家拥有佃户、田亩数量,和河东道每年税收。

    其中太原王氏,其中田亩数量超预超过二十万,佃户更是不计其数。

    同时一年收入折合粮草,估算在一百五十万石。

    朝廷在河东道税收则一年才八十万石,而且还得看当年收成,如有天灾弄不好还得搭进去点

    这让李承乾脑中冒出一个声音‘七成?那是人家的,三成想要还得看人家脸色’。

    愤怒是弱者最无用的情绪,而且他其实大概猜到会是这个比例。

    “诸位。”将奏疏拿起:“议一议此中内容吧。”

    侍从接过后,给众人一次传看。

    他们已经看过一遍,所以略微扫了一眼,就知道其中内容。

    在场除了长孙无忌心中明白,这可能是要为迁都做埋下引线。

    其他人都有些不解,毕竟这种事已经算不公开的秘密,没什么好说的。

    李承乾见众人沉默,好似漫不经意般说道:“看来世家云集的河北道,比关中还要富裕不少啊。”

    说完神色随意,但眼角余光却紧紧盯着几人。

    让他没想到的是,高士廉目光最先动了一下,而后是褚遂良。

    没有什么变化的,则是豆卢宽和苏亶。

    微微摆手,依旧给人漫不经意之感:“好了,朕只是随意一说,咱们继续处理政务吧

    一直到午时,众人才结束工作,倒不是太辛苦,而是长孙无忌等人还有本职工作要做。

    而且他们目前手里能用的人可以说是少的不行。

    毕竟手中只有原本大唐一半不到官员可用,而且孔颖达为首大儒还都在洛阳。

    可以说一个人当十个用。

    更重要,今天傍晚可有一件大事等他们,就是以苏宁玉为首的女眷们,要返回长安了。

    众臣退去后,殿内只剩下药味和墨香混杂的气息、

    以及李承乾眉宇间化不开的凝重与疲惫。

    他并未立刻休息,而是独自又将唐俭那份奏疏细细看了一遍。

    指尖在“一百五十万石”和“八十万石”这几个数字上重重划过,留下浅浅的指甲印。

    迁都河北道,这事他已经下定决心,但长安交给谁却是个问题。

    长孙无忌一人,肯定压不住场面。

    而且去河北道可以说是虎口夺食,肯定会有数不清的明枪暗箭,因此武将他顶天留下一人。

    想到此处,不由更愁了,说实话要是李世民能和自己一条心,其坐镇关中,那可真是万无一失了。

    稍事歇息,用了些清淡膳食,

    李承乾便躺在榻上缓缓睡去,不过这一觉并不安稳,梦中乱七八糟的。,

    甚至离谱的梦到,前世电视剧中安禄山在大街上跳舞。

    傍晚时分,士兵自门卫禀报。

    “陛下,苏妃他们到了,同时犒军宴已经准备妥当。”

    声音将李承乾惊醒,后背满是冷汗。

    “呼...。”长出一口气:“来人为朕更衣。”

    很快穿戴完毕,十二章龙纹玄衣,日月星辰绣于肩,山龙华虫饰其襟。玉带九环,头顶通天冠垂十二旒。

    一方面病还没好彻底,另外随着苏定玉等女眷到了。

    他要面临一个躲不过去的抉择,就是立储和册封后宫嫔妃。

    加上王琰再有几个月就快生了,这可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

    就按大唐这个继承制,自己这几个儿子八成最后都得死于非命。

    夜幕初垂,长安城内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为迎接苏妃等女眷归来暨犒赏三军而设的宴席,并未设在宫中,

    而是在李承乾授意下,设在了朱雀大街临近皇城的一处广阔广场上。

    数千盏灯笼将夜空映照得亮如白昼,一列列火把噼啪作响。

    中央的空地上,皇家乐工奏响恢弘的《秦王破阵乐》。

    披甲武士随之挥戟起舞,气势雄壮。

    广场四周,则设下了数百张案几,功勋将领、留守文武官员依序而坐,

    觥筹交错,笑语喧哗,空气中弥漫着烤肉与酒浆的浓烈香气,一派大战初歇、欢庆胜利的热烈景象。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上,临时搭建起的高高御座之上,李承乾虽冕旒华服,仪态威严,但脸上还是挂着一丝愁意。

    但这个场面,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强行在嘴角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