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白眼狼家人全重生,我不管了又哭-> 第235章 请陛下上路! 第235章 请陛下上路!
- 此话一出,不等宋同初辩驳。
皇帝自己便先出声开口了:
“这不可能!你一直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你手中也不过有些江湖人士。”
“这两年,楚风吟、季家一直对付你,虽没有成功但你有多少的本事,朕一清二楚!”
更何况,她一个孤立无援的少女造反?
凭什么?
就她女子的身份,又怎么可能一呼百应?
如果镇国公府现在当家的是个男儿,他早就斩草除根了。
之所以留着宋同初的命,从始至终最大的原因是她只是个女子!
可谁知,便是眼前这个看起来,风轻云淡、人畜无害的少女。
却说出了叫他肝肠寸断的话:
“我确实没什么本事!忠心耿耿的刘御史,跟太子反目成仇是我设计的!”
“我可真的没本事,太子造反我谋划了一年!算起来,几位皇子多多少少都因我而死呢!”
“楚府满门女眷也是我毒杀的,就是为了叫忠毅伯造反,无后顾之忧!”
“忠毅伯勾结南蛮,也是我促使的。兵部尚书贪墨被杀,更是我推波助澜!”
“送和静去和亲、长公主当众自戕、献白鹿统统,都是我设计的,没有一出是偶然!”
“太后,也是我杀的!”
皇帝脸色涨红,他一双浑浊的眼睛,死死瞪着宋同初。
简直怀疑这一切是一场梦!
宋同初当然看出了他的反常,浅笑道:
“陛下莫要激动,还有很多事你没听完呢。去给陛下倒杯水,可别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死了。”
眼见着身侧‘刘云志’听了她的话,竟真的动了起来。
皇帝心中再没了一丝侥幸!
此刻,御书房里真正能发号施令的,已经不是他了!
一阵剧烈的咳嗽涌上来,皇帝头晕目眩,跌坐进了椅子里。
若是往日,宫里必定一阵大乱,可此时‘刘云志’只倒了杯水放在桌上,再无其他动作。
“你什么意思?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来人!快来人将这个丧心病狂的女人抓起来,朕要将她大卸八块!”
听着她的话,皇帝只觉难以置信,甚至根本不敢细想她说的那些,到底是真是假!
可此时,周围人的安静,就是最好的证明。
想到这,刚刚压下去的咳嗽,又涌了上来,皇帝浑身发抖只能死死盯着不远处的女子。
却见刚刚还面带轻松笑意的宋同初,周身气势一凝。
一双眼眸凝视着皇帝,杀意满满,这样的眼神,终其一生皇帝也没见到过。
“我想说什么?想要告诉你,若我父兄真有反心,你这皇甫江山,十年前就颠覆了!”
“想要你知道,你以为的杀了镇国公便江山稳固?其实是你皇甫家的催命符!”
听着宋同初,一字一句的剜心之言,皇帝口中一阵腥甜,再也忍不住喷涌而出。
“你父亲,怎么会生了你这样的女儿?”
宋知闲温文儒雅,是出了名的儒将,怎么可能生出这样一个蛇蝎心肠的女儿?
说着,皇帝抓起桌上的东西就要朝宋同初砸去。
却被身旁‘刘云志’上前一步,一把拦住,死死摁在了椅子上。
“你以为收买了朕身边的人,就能造反成功?没有我亲手写的传位诏书,你带来的孩子根本就承不了大统。”
“还有,康庄王、靖安王,都是皇甫家族,不会任由你一个外姓女子,祸乱超纲!”
宋同初静静站在那里,看着被人禁锢在龙椅上,眼底闪过慌乱的皇帝,只觉得意兴阑珊。
到了此时,竟听他还在说着蠢话,讥笑一声根本不答。
“你以为我现在是来求你的?还是来找你谈判的?”
宋同初缓缓朝前走去,伸手拿过桌上的一物把玩着。
那是,传国玉玺!
大乾王朝,戒律森严的皇宫御书房,传国玉玺当然就安稳放在此处。
可现在,就被一个外姓女子,当着他的面拿在手中把玩。
皇帝的怒气直冲脑门,眼前更是一阵阵的发黑。
他甚至想不明白,这宋同初怎么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而他不知道,宋同初走到今日,乃是因为有前世经历和今生的谋划。
既知道先机,又机关算尽,可以说是老天都在帮她。
“荣总管,拟罪己诏和传位诏书!”
宋同初轻飘飘的话刚出口,皇帝不敢置信地看向了摁住自己的人。
原来,他根本就不是刘云志,而是前总管荣超?
而荣超就这样在他的瞠目结舌下,走到了宋同初身侧,提笔落在了诏书上。
那一笔一划,可不就是他的笔迹吗?
“哈哈哈哈,想不到朕一生机关算尽,竟不敌你三年谋划!”
镇国公身死不过三个年头,这宋同初这么短的时间,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了这么多?
可笑他还一直看戏,看着楚风吟想杀她又杀不掉。
看着季贵妃因为她一步步算计,却赔上了自己命。
皇帝之所以看戏,不是因为想要留着宋同初的命。
而是想用她来牵制楚家,毕竟在他心中,宋同初可比忠毅伯父子好对付多了!
谁曾想,到头来,玩儿鹰的竟被鹰啄瞎了眼。
扫了眼诏书,宋同初亲自将传国玉玺盖了上去,瞥了眼皇甫晔淡淡道:
“请陛下上路!这大乾江山,从此我来守!”
……
“陛下传位当晚就走了,看来早就有了准备。你看和乐公主及时带着小太子就上朝了。”
“那怎么前一瞬要封和硕郡王为太子呢?”
“这你还不知道吗?就是虚晃一枪,原本说不定是要拿下和硕!”
文武百官对此事众说纷纭。
却没有一个人怀疑,这背后是和乐公主宋同初的谋划。
毕竟,谁不知道,皇帝对和乐公主甚是看重?
“封和乐公主为摄政公主,这点是不是有违祖训?毕竟,女子不得干政!”
每天和乐公主抱着小太子上朝,这一点多少还会被人诟病。
“祖训?一,这诏书是先皇下的,你去问问他。二,现在民间对和乐公主极致推崇。”
“原来去年江南水患,真正预警的人是和乐公主!都说她乃是神女下凡,庇佑我大乾,不少官员就是梦见了神女预示,这才提前将百姓搬离了灾区,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百姓。”
“当时那些人可没见过和乐公主,那三座神女庙,神女长相也是到了前几日才被人揭开!”
这些,也只有神迹能够解释,而百姓们,最愿意相信有神明庇佑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