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500章 炒作不可怕,谁扑谁尴尬

第500章 炒作不可怕,谁扑谁尴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向阳·花》在这一世,可以说那叫一个惨烈!

    冯大刚也彻底放弃了。

    票房方面,上映一周居然才堪堪过亿。

    如果是放在二十年前的话,电影票房过亿,那肯定要大书特书。

    可是如今对于像冯大刚这样的导演来说,那就真的不够看了。

    特别是,此前捆绑宣传闹的沸沸扬扬,整个三月份几乎网络上都充斥着冯大刚的《向阳·花》和陈默的《大唐》!

    两人的对骂宣传,可以说效果炸裂。

    然而此前有多风光得意,如今就有多尴尬。

    无他,所谓炒作营销不可怕,谁被碾压谁尴尬。

    《大唐》的票房一骑绝尘,《向阳·花》一周的票房却堪堪比的过《大唐》一天的票房。

    这特么让他怎么洗?

    没的洗啊!

    根本没有可比性,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众所周知,此前《向阳·花》还在借着《哪吒2》的热度炒作,结果《哪吒2》都特么已经上映一个多月了。

    然而到了周周末,《哪吒2》的日票房居然还“反超”了刚上映一周的《向阳·花》,这下子就真的尴尬了!

    《哪吒2》上映40天,总票房已经突破160亿,超过前世的总票房,成功的踩着《泰坦尼克号》登上了全球票房总榜前三甲的位置。

    可以说一片封神。

    当然了,毕竟,已经上映40天了,超过一个月了。

    如今虽然还在上映,但是收割票房的速度却慢了下来。

    不过,哪怕是这样,《哪吒2》的周周末的日票房依然接近2000万。

    而实际上排片方面,早就已经被削减到底了。

    可是哪怕是这样,居然还是在日票房方面超过了刚上映一周的《向阳·花》。

    一时间,网友都笑了。

    特别是呢些《哪吒》粉们,都忍不住了。

    “《哪吒2》一个动画片上映40天了还能吊打‘现实主义大作’,冯导这波属于被二次元降维打击了!”

    “真的是营销炒作不可怕,谁票房差谁尴尬啊!陈默吹个百亿票房,被全网全行业喷,质疑,是个人都可以出来说陈默全靠炒作,可是架不住人家电影给力啊!

    《哪吒2》就不说了,就说《大唐》,同样的和冯大刚一起对喷炒作宣传,可是结果,人家电影给力啊!哈哈哈!”

    “当初捆绑《大唐》炒作的时候有多狂,现在被哪吒一脚踩进票房坟墓的样子就有多狼狈!”

    “消费苦难的时候吹‘真实’,票房扑街了怪资本打压,现在连动画片老爷爷都打不过,脸疼吗?”

    娱乐媒体,可以说雪中送炭的很少见,但是落井下石的却是非常常见。

    也算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了。

    这不,一看《向阳·花》扑街,甚至连上映40多天的《哪吒2》日票房都比她高,这下子娱乐媒体们都开始乐了。

    冯导好人啊!这就又贡献了一个大热素材啊!

    “事实证明:靠炒作争议和贴标签‘伪现实主义’早过时了,《哪吒2》长线票房恰恰说明好故事才是王道!”

    “冯导输得不冤——观众宁愿二刷哪吒看特效,也不愿忍受‘满嘴脏话式伪文艺’,市场教育创作者啊!”

    说到营销炒作宣传,可以说整个娱乐圈,陈默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他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说,在上映前,都会让人看到与众不同的,鹤立鸡群的营销宣传模式。

    从当年的失恋物语,直播带货,寻龙夺宝,有奖问答,甚至和比亚迪合作搞汽车,再到814福利节,等等,等等,可以说,营销大师的名头早就死死地钉在了陈默的头上。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行业内有不少竞争对手,都曾经用这个来攻击过陈默。

    说什么,他营销大过创作内容等等,可是,却每次都被打脸。

    如此,也让很多人惊叹,这真的是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啊!

    冯大刚这个时候在干什么?

    他是真的放弃了。

    “真的是人比人得扔啊!”冯大刚难得地感叹道。

    “你说的是陈默?难得啊,你冯大导演也有服气的时候。”徐凡还是很少见自家老公有这样的时候。

    “不服不行啊!”冯大刚摇头道。

    “要说娱乐圈擅长电影的各种营销炒作的人不少,可是唯一被大众一直称赞的却几乎没有,只有他这么一个。

    纵观他每次电影上映,总能搞出点花样宣传来,可是结果呢?比不了,比不了啊!”冯大刚叹气道。

    “是啊,可是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营销手段够厉害吗?”徐凡问道。

    冯大刚摇头道:“不,其实像这一次,他的营销手段,如果没有我配合,真的算不上什么。

    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我算是明白了,有些东西,真的不擅长就是不擅长啊!

    始终电影还是要回归内容的!而他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电影或许称不上什么经典之作,但是至少能规避掉很多明显的让观众反感的东西。

    只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创纪录地拿下超过160亿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登上全球票房总榜单的第三名。

    随着《大唐漠北》和《向阳·花》的对决尘埃落定。

    陈默再一次成为了无数人聚焦的焦点。

    不过,这一次,人们津津热道的却不再是电影,而是陈默每次出人意表的宣发套路。

    “《哪吒2》160亿票房里面,陈默的一系列的宣发手段有多少功劳?个人认为陈默至少影响了20亿票房!”

    “没毛病,如果没有陈默石破天惊的百亿预言和10亿对赌,《哪吒2》在最初也不可能获得那么高的关注!”

    “虽然他不是《哪吒2》的导演,但是可以说对这部电影的贡献,真的不弱于导演饺子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是靠营销手段闻名,可是纵观娱乐圈,当年的张大胡子,老谋子的前搭档张微品,以及小钢炮,都没少翻车,可是陈默居然从来没有翻车过,这是为什么嘞?有没有吊大的出来分析一下?”

    “很简单,因为陈默的电影,你仔细看,就没有哪一部是烂片的,哪怕你不喜欢,可是也很少有人会说是大烂片的!说明了什么?营销宣传始终只是锦上添花,电影内容才是保障啊!”

    “事实证明:观众不是傻子,营销可以锦上添花,但救不了烂片。”

    随着《哪吒2》和《大唐漠北》对比几乎已经扑街的《向阳·花》,#营销之王陈默#的词条再次被推上了热搜前三的位置。

    很快地就有营销号分析:同样是营销炒作,为何陈默屡战屡胜?

    在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营销炒作已成为影片能否突围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同样是营销高手,冯大刚的《向阳·花》和陈默的《大唐漠北》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前者口碑崩盘、票房惨淡,后者却口碑票房双丰收,甚至带动《哪吒2》这样的老片反超新片。

    为何陈默的营销总能成功,而其他营销做的同样很好的电影却屡屡翻车?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比如当年的张大胡子,拍射雕系列,总喜欢借着选角来炒作,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而小钢炮,过去以大胆敢说,时常有惊人之言来吸引关注度,当年他的电影没少受益。

    可是为什么如今《向阳·花》却不行了呢?

    拿这一次来说,陈默的营销手段真的高明吗?不见得。

    甚至于《大唐漠北》的三月的宣传,完全是被动地配合小钢炮进行的。

    可以说从这里来说,虽然宣传的效果同样的很好,但是为什么结果却截然不同?

    注意看,陈默的过去的所有的电影,我是说所有的电影,评分没有低于六分的!

    不甚至于低于7分的都很少。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家的营销核心,从来不是营销,而是内容为王!

    陈默的营销策略始终围绕“内容价值”展开,而非单纯制造争议。

    《大唐漠北》:首映礼邀请白发老兵观影,让历史与现实形成情感共鸣,官媒主动点赞,形成正向传播。

    《哪吒2》:长期以“国漫崛起”为核心,强调技术突破与故事创新,而非靠撕X炒作维持热度。虽然有口出惊人之言,但是如今却被证明了,他不是口出狂言而是实事求是。

    反观《向阳·花》,营销重点却是“消费苦难”和“资本打压”,甚至试图通过悲情牌挽回口碑,但观众并不买账——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撑不起营销的“高大上”人设。

    其次,不得不说,陈默的营销,最擅长的,其实是“情绪共振”,而非强行灌输价值观!

    从当年的《失恋33天》开始,到《大唐漠北》可以说我们会发现。

    他的每次营销,“情绪共振”是最大的杀手锏!

    什么?你说十亿对赌?那同样的也是情绪共振,什么情绪?白嫖情绪啊!(开个玩笑)!

    言归正传,比如《失恋33天》陈默采用的“失恋物语”引发失恋群体的情绪共鸣。

    又比如这一次的《大唐漠北》用“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的悲壮感激发家国情怀,而非空洞喊口号。

    同时,他从来没有靠低俗梗或争议话题博眼球。

    任何一次电影宣发,要么给观众发福利,要么利用内容达成情绪共振。

    而《向阳·花》试图用“现实主义”包装,却因标签化女性、逻辑漏洞、价值观混乱引发观众反感,导致营销与内容严重割裂。

    同时,陈默的营销策略往往能“让观众主动传播”,而非靠水军刷屏!

    不管是最有名的撒币,还是情感上的共鸣,陈默的所有营销手段,都不是让观众被动接受,或者强加给观众,而是发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自发的参与其中,自发地加入到宣传的队伍当中,形成了良性的口碑正向循环。

    而《向阳·花》的营销则陷入“越洗越黑”的怪圈——控评、甩锅资本、炒作“被打压”,反而让观众更反感,加速口碑崩塌。

    同时,对于排片这些,很多电影导演都曾经抱怨电影排片不公平之类的。

    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委屈,就是院线排片给的少了。

    而反观陈默,出道这么多年,从未抱怨过。

    或许现在有人会说陈默名气那么大,还是娱乐圈大佬,所以根本不需要抱怨。

    可是当年呢?初出茅庐的陈默同样的也没有抱怨过啊!

    《失恋33天》最初的排片并不高,他抱怨了吗?而那只是他的第一部院线电影,那个时候的他,又能有什么号召力?

    所以,营销的本质是放大优点,而非掩盖缺点!

    陈默的成功证明,真正的营销高手不是靠炒作生存,而是让好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他的每一次营销都建立在内容扎实、情感真挚、观众认可的基础上,因此能形成良性循环。而冯大刚的失败则警示行业:脱离作品质量的营销,终究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倒。

    所以,与其花大价钱买热搜,不如先把剧本打磨好——观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