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449章 平定关中

第449章 平定关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坦白说,马展确实想过李渊会在他的威慑下放弃大兴,避其锋芒。

    可他没想到,李渊走得这般直接了断,竟是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按照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李渊临走之前,在大兴城内大肆搜刮,全然不留余地,就跟汉末的董卓一般。

    在场众将听得马展之言,亦是面露思索之色。他们都准备在大兴城大战一场,结果李渊却跑了,当真令人无奈。

    这时,二太保薛亮站出来说道:

    “如今裴总兵他们,已经领兵杀到太原,莫非李渊想要退到关外,据守凉州之地?”

    原本李渊占据的地盘,就是凉并以及关中之地。

    随着关中丢失,李渊要么退回自己的老巢太原,要么就是前往凉州。

    可是,裴仁基等人率军一路高歌猛进,已经快要杀到晋阳了,就算李渊现在回去,亦是为时晚矣。

    这样说来,李渊的选择只有凉州了。

    不过,老将罗艺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仔细斟酌了一番,方才拱手道:

    “启禀镇国王,小王以为李渊的打算,绝非前往凉州之地。”

    随着罗艺开口,瞬间吸引了在场众人目光,他们纷纷好奇看来。

    对此,罗艺不以为意,继续道:

    “按照斥候消息,李渊撤离十分匆忙,而且在离开之前,在城中大肆搜刮财物,那些世家豪族也不能幸免。

    他这般不留余地,本就足以表明他的态度。要是他想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乃至于死守凉州,那他就不可能这样做。

    所以在老夫看来,李渊的计划不仅仅是放弃大兴城,更是打算放弃凉并之地,离开大隋前往其他地方避难。”

    也不管众人愕然模样,罗艺朗声道:

    “李渊之子李元霸,确实是天赋异禀,武艺高强,但他终究是镇国王手下败将,而且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在这种情况下,罗艺如果不想要投降,无论他坚守于何处,都只有一个结果,若真想要避开镇国王,唯有这一条路可走。”

    罗艺的意思显而易见,而在场众将闻言,也是不住点头。

    他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突破潼关,甚至还没有兵临城下就将李渊吓走,究根结底都是因为马展的实力。

    马展以无敌之势,震慑四方,任何人胆敢与大隋为敌,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对此,马展亦是缓缓点头,他觉得罗艺说得很有道理。像罗艺这等老将,考虑问题还是很周全的。

    虽说李渊一方败了,但这并不代表李渊一方都是酒囊饭袋。

    事实上,李渊麾下也是猛将众多,人才济济。只可惜他遇到了马展,也就注定了他的结局,只能以失败收场。

    此刻的马展,并不确定李渊是否会和罗艺猜测的那般,完全放弃大隋境内的势力,前往其他地方落脚。

    但马展有着绝对的信心,只要有他在,大隋就是稳如泰山,无人能够影响。

    至于李渊,要是他当真这般决然,能够壮士断腕,也是他的本事。

    毕竟,如今大隋尚未安定,要是李渊真跑到其他地方去了,马展也不可能不管不顾的追上去,他没这个精力。

    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如果有朝一日,大隋继续对外扩张,一不小心和李渊碰上了,那只能说他运气不好。

    又与众人商量一番,马展心中已有大致判断,他微微颔首道:

    “诸位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既然李渊放弃关中,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本王打算分兵攻城,尽快平定关中乱局。

    除此之外,派人前往太原告知裴仁基,让他们尽快拿下晋阳,收复并州和凉州之地,恢复朝廷的统治,让百姓能够安稳下来。

    若李渊当真有自知之明,主动离开大隋,倒是个明智之举。

    如果他仍旧心存妄想,还想要在凉州负隅顽抗,相信不久之后就是他的死期。”

    如今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先前气势正盛的李渊,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完全无法和朝廷抗衡。

    众将纷纷附和,眼中闪过振奋之色。

    虽然少了一场大战的功劳,但他们跟着马展扫平李渊,收复关中,同样是大功一件,没什么可顾虑的。

    随即,马展开始调兵遣将,由罗艺、秦琼、魏文通等大将,各自率领一路兵马,攻打那些没有收复的城池。

    先前马展合兵一处,那是担心李渊负隅顽抗,在沿途构筑防线。

    可现在李渊都跑了,那就无需这般大费周章,大家各自攻城,效率还更高,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关中安稳下来了。

    大军开拔。

    马展亲自领兵,前往大兴城所在。

    当王师抵达,百姓纷纷赶来迎接,在李渊仓皇离开之后,大兴城便是完全失去了秩序,有许多人趁机作乱。

    虽然李渊已经在此搜刮了一遍,但时间匆忙,肯定有不少遗漏。

    那些个投机分子,便是劫掠百姓,那叫一个肆无忌惮。

    在平日里,绝大多数百姓未必信服官府,可是在完全失去秩序的情况下,百姓自然是无比希望稳定。

    既然马展到了,当然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先是安排兵马,接管了大兴城的防务,同时组建临时官府,各家百姓若有遭受迫害者,可来官府报案。

    马展的威名,早就传遍天下,如今随着李渊逃离,镇国王的名号也是越发响亮,甚至能够和靠山王相提并论了。

    再加上马展的铁血手段,一进城就镇压了一批不法分子,顿时获得百姓认同。

    一时间,这临时官府繁忙无比,但马展却十分果决,胆敢趁机作乱者,那当然是从严处置。

    在维持大兴城秩序的同时,其他各方兵马,也是捷报频传,众多城池被一一收复。

    那些李渊残部,在得知李渊丢下他们跑了之后,便是彻底绝望。

    除了少数死忠,选择负隅顽抗外,绝大多数守军,都选择了臣服。

    在扫平关中各地后,马展也是令人快马加鞭,将此间消息送去江都。

    要说马展最擅长的,肯定是冲锋陷阵。

    虽然他有力行改革的想法,但眼下要稳定天下局势,还得让杨林来干。

    至于马展脑子里的计划,只能徐徐图之。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马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