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295章 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小型朝会

第295章 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小型朝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先生。”

    李承乾见到温禾,紧绷的肩膀骤然一松,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他虽为太子,可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面前,总需端着几分稳重,面对武顺那黏黏糊糊的腔调,既不好呵斥,又实在厌烦,正憋得难受。

    “你!”

    武顺许久没见温禾,此刻骤然撞见,先前在他面前吃的亏顿时涌上心头。

    她本想在李承乾跟前卖些乖巧,没料到被这少年打断,当即翘着嘴角,愤愤地瞪过去:“我与太子殿下说话,与你何干?”

    “呵呵。”

    温禾嗤笑一声,毫不掩盖他的嘲讽。

    难怪史书里说她连妹夫都敢招惹,最终连累儿女葬送了性命。

    原以为是后来权势熏心才失了分寸,没成想这年纪轻轻,便已蠢得这般明目张胆。

    “要不我把陛下和你阿耶叫来,问问他们,我与这事可有干系?”

    温禾背着手,眼皮都懒得抬,那轻蔑的神情,仿佛连正眼瞧她都是多余。

    武顺被噎得脸色发白,嘴唇咬得通红。

    她方才敢凑到李承乾跟前,不过是仗着离李世民夫妇远些,想偷偷讨个好。

    真要把陛下和父亲武士彟叫来,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这般放肆。

    “温禾!”

    一声清脆的呼唤忽然响起,李丽质像只快活的小雀,提着裙摆朝这边跑来。

    不远处,正与武士彟说话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闻声转头,这才注意到温禾带着三小只和温柔,早已走了出来。

    “小柔!”

    李丽质本想一头扑进温禾怀里,跑近了才想起今日人多眼杂,脚步猛地一顿,随即转向温柔,张开双臂扑了过去。

    “我好想你呀,你好久没出宫了,大白还好吗?它是不是又胖得跑不动了?”

    温柔笑着迎上去,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转了个圈,欢喜得眼睛发亮。

    李丽质欢喜道:“我也想你呢,大白前日还啃坏了阿兄的书,被阿兄罚了不许吃肉,现在瘦了好多!”

    “那下次我带它爱吃的肉脯去看它!”温柔凑近她耳边,余光偷偷的看了一眼温禾,见他没注意自己,压着声音说道。

    李丽质连忙点着小脑袋小声说道:“我母后宫里新得了种蜜饯,酸酸甜甜的,下次偷偷给你装一包。”

    “真的吗?那我把阿兄做的糖糕分你一半。”

    两个小丫头头挨着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京巴犬的糗事说到零嘴点心,把旁人都抛在了脑后。

    李承乾见李丽质来了,趁机往后退了半步,与武顺拉开距离,对着温禾投去个“多谢解围”的眼神。

    李泰和李佑则凑到温禾身边,前者低声问:“先生,那武家小娘子,怎么总缠着太子兄长?”

    温禾没接话,只是望着不远处的武士彟。

    他正满脸堆笑地跟李世民说着什么,眼角的余光却时不时瞟向这边,见武顺站在原地没再上前,才悄悄松了口气。

    李世民显然也注意到方才的情形,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下,随即对长孙无垢笑道:“这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倒热闹。”

    长孙无垢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温禾,见那少年正耐心听李佑讲着什么,时不时点头应和,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便轻声道:“嘉颖是个真心的,所以这些孩子都喜欢跟在他身边。”

    李世民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

    说话间,温禾已带着三小只走过来,与李世民夫妇行礼问安。

    武顺也赶紧跟上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方才那点刁蛮劲儿收敛得一干二净,只是偷偷瞪温禾的眼神,依旧带着不甘。

    “既然人都到齐了,便去曲江池吧。”

    李世民挥了挥手,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温禾身上。

    “听说你今日给他们讲什么下雪,倒有几分意思,路上再给朕说说?”

    温禾虽不怎么情愿,却架不住李世民半拉半拽,只能跟着上了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曲江池去。

    李丽质和温柔手拉手,缠着长孙无垢同乘一辆。

    温禾则被李世民拽着,与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小只挤在另一辆。

    武士彟一家则远远跟在后面,自成一车。

    车厢里炭火烧得旺,温禾把方才跟四小只说的雪情、旱情、蝗灾的关联又复述了一遍,从冬雪保墒说到春旱防蝗,连蓄水池的修法都细细讲了。

    李世民听得专注,时不时点头:“你说的这些,正是朕近日烦心的,关内道水利虽修了些,可真要遇上大旱,怕是不够。”

    “不过这些事急不得。”

    温禾见他眉头紧锁,便笑着劝道。

    “今日出来游玩,陛下且先把烦心事搁一搁吧。”

    他自己也想趁机松口气。

    自打李二登基,他就没怎么清闲过,此刻竟觉得哪怕是禁足,能睡到自然醒也是好的。

    李世民被他逗笑,指尖在他额头上点了下:“你这竖子,倒会劝人。”

    说话间,马车已到曲池坊附近,再往南便是曲江池。

    车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温禾撩开帘子一看,忍不住咋舌。

    路边人头攒动,竟都是冲着文会来的百姓。

    “下来走吧。”

    李世民掀开车门。

    “人太多,马车进不去了。”

    李丽质刚跳下车,看到眼前涌动的人潮,眼睛顿时亮得像落了星子:“好多人啊!”

    她最是爱热闹,小身子都跟着雀跃起来。

    温柔也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新奇,却还是乖乖攥着长孙无垢的衣角,不敢乱跑。

    周遭虽挤,却泾渭分明。

    百姓们扎堆在外围,而李世民一行人身侧,早有内侍省的人清出一条通路。

    温禾瞥见人群外站着的高月,恍然大悟:“难怪刚才没见着高管事,原来是早就来这儿打点了。”

    高月快步上前,躬身笑道:“小郎君见笑了。老奴怕来晚了人多扰了兴致,便先一步来安排了。”

    话里带着几分邀功的意思。

    李世民满意颔首:“带路吧。”

    “喏。”

    高月应声在前引路,身后跟着一队便衣侍卫,不动声色地将闲杂人等隔开。

    周围百姓见了,也只当是哪家勋贵出行,并不稀奇。

    今日曲江池有文会,能进去的哪不是权贵?

    寻常人便是万贯家财,也未必能踏进一步。

    “先生,你看!那武家小娘子好像被人打了。”李泰不知何时溜到温禾身后,指着不远处的武士彟一家,压低了声音。

    温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就看到武顺那原本白皙的面颊上,多了几道手指印。

    看来是因为刚才的事情,被武士彟打了。

    “你盯着她做什么?”温禾失笑,“难不成对她有兴趣?”

    李泰吓得连连摆手,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绝对没有!那样的小娘子,我才不稀罕!”

    他偷瞄了眼李承乾,又小声道:“不过她方才总往太子兄长跟前凑,说不定日后……”

    “啪!”

    话没说完,后脑勺就挨了重重一下。

    这次却不是温禾动手。

    李承乾不知何时转过身,冷着一张脸,摆出兄长的威严,瞪着李泰道:“下次再敢胡说,就让先生罚你抄《论语》百遍,把你那猪圈里的猪,全送进宫给父皇加餐!”

    李泰捂着后脑勺,委屈地瘪瘪嘴,不敢再吭声。

    李恪在一旁看得直笑,李佑则凑到温禾耳边,小声嘀咕:“先生,太子兄长是不是怕武家小娘子真缠上他?”

    话音刚落,就被李承乾狠狠瞪了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再多嘴试试”。李佑吐了吐舌头,连忙缩回头去。

    正热闹间,温柔忽然迈着小碎步跑过来,仰着小脸问:“阿兄,能不能让武二娘和我们一起玩?丽质也说想跟她说话呢。”

    她特意把李丽质搬出来做借口,小脸上满是期待。

    四小只闻言,神色各异。

    李承乾眉头微蹙,李泰面露好奇,李恪不动声色,李佑则凑在温禾身边看热闹。

    但听清是武二娘后,又都悄悄松了口气。

    他们都怕武顺那股子黏糊劲儿,搅了今日的好兴致。

    “去吧。”温禾点头应下。

    温柔在长安没什么同龄好友,李丽质又常被宫规拘着,既然她喜欢武二娘,让她们交好一番也无妨。

    何况,他心里暗笑,有自己在,往后怕是不会再有那个搅动风云的武则天了,武家这两个女儿,大抵也只会是寻常贵女。

    “谢谢阿兄!你最好了!”

    温柔笑得眉眼弯弯,像朵沾了雪的梅花,甜得让温禾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小丫头谢过之后,便蹦蹦跳跳去找武二娘,后者犹豫片刻,得了武士彟的默许,才怯生生跟着温柔走到李丽质身边。

    一旁的武顺看得眼睛都红了,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嘴唇咬得发白。

    凭什么?

    凭什么那个闷葫芦妹妹能得到温县子和公主的青睐?

    “嘉颖,磨磨蹭蹭做什么,过来。”

    另一边,李世民的声音传来,温禾被他拽着往不远处的茶楼走。

    四小只紧随其后。

    刚登上二楼,温禾就不由得吃了一惊。

    好家伙,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小型朝会!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心腹重臣自不必说,连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等前朝旧臣也赫然在列,六部尚书除了李靖外全员到齐。

    更让他意外的是,五姓七望的人也都端坐在席,一个个锦衣华服,气度雍容。

    这阵仗,比朝会还热闹几分。

    温禾下意识就想拱手行礼,把脑子里那些官名报一遍,却被李世民按住了肩膀。

    “今日只论游玩,不必多礼。”

    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随意。

    其余人见状,自然也不好端架子,纷纷笑着颔首示意。

    温禾嘴角微勾,在李世民身旁的空位坐下。

    刚坐稳,就听李世民问不远处的卢氏老者:“这文会何时开始?”

    那老者须发皆白,闻言抚须笑道:“不知李郎君今日会来,我等方才已自行点了题,以寒梅入诗,如今士子们正在构思,想来快有佳作了。”

    “哦?那还真是来得巧了。”

    李世民笑道:“今日才俊齐聚,可有出众之人?”

    他虽对五姓七望的跋扈心存不满,却也明白这些世家子弟中藏着不少可用之才。

    卢氏老者身旁,一位身着墨色锦袍的老者开口了:“若论青年才俊,当属上官家的上官仪,此子诗作不凡,是近年难得一见的好苗子。”

    温禾闻言,不由得多看了那老者两眼。

    这人看着眼生,但他身后坐着的正是崔敦礼。

    如此说来,这人怕是博陵崔氏派来长安的新代言人。

    似乎察觉到温禾的目光,老者朝着他温和一笑,微微颔首,带着几分刻意的示好。

    温禾愣了一下,也点头回礼,心里却犯了嘀咕。

    上官仪?

    按说他也算世家出身,可五姓七望为何要特意推举他?

    温禾正思忖着,忽然就楼下梅林中传来一声清朗的高喊:“某有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