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397章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 第397章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
- 天刚蒙蒙亮,皇城根下的兵部门前已站了两人。
冯吉与岑豪身着青绿色官袍,手拢在袖中,不时踮着脚望向远处的街道,眉宇间满是焦灼。
昨日下衙时,代国公李靖特意将二人叫到身前,语气严肃。
“明日卯时三刻,你们在门口等着温禾,若是到了点卯时辰他还没来,便带着人去高阳县府请他来。”
这话听得二人心里发苦。
他们不过是兵部的普通主事,温禾却是陛下亲封的高阳县子,别说带人去“请”。
就是当面催促都得斟酌三分。
可李靖的命令又不敢违抗,二人只能早早来此,在心里默默祈祷温禾今日能自觉来兵部报到。
“快看,有马车来了!”
岑豪突然扯了扯冯吉的袖子,语气带着几分激动。
二人连忙朝着远处望去,只见一辆乌篷马车正朝着这边驶来。
可没等他们脸上的笑意绽开,那马车却在兵部门口拐了个弯,径直朝着不远处的民部方向去了。
冯吉叹了口气,跺了跺脚:“这眼看着就快卯时三刻了,高阳县子怎么还没来?真要咱们去府上‘请’人不成?”
岑豪也皱着眉,心里七上八下:“再等等吧,说不定路上耽搁了,咱们要是真去府上,万一惹得高阳县子不快,咱俩都得遭殃。”
他们可不想去百骑做客啊。
就在二人焦灼不已时,岑豪突然眼睛一亮,拽着冯吉的胳膊朝着皇城入口方向指去。
“来了来了!是高阳县子!”
冯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温禾骑着一匹黑色的小马驹,慢悠悠地朝着这边走来。
少年穿着一身青色常服,脸上带着明显的怨念,时不时打个哈欠。
连催马的动作都透着几分不耐烦。
好端端的日子,非要被拽来兵部上班,换谁都高兴不起来。
看到温禾来了,冯吉和岑豪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也顾不上计较是否迟到,连忙迎了上去。
可没等他们靠近,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侧面传来,伴随着一声高喊。
“急报!辽东急报!”
温禾下意识地勒住马缰,只见一名身穿玄甲的骑兵手持文书,如离弦之箭般从身旁飞驰而过,径直冲到兵部门口,翻身下马时动作急切。
“辽东急报?”
温禾眉头微蹙。
若有紧急情况,百骑那边理应先收到消息,怎么兵部反而先接到急报了?
他沉吟片刻,当即拍了拍马颈,加快速度朝着兵部门口赶去。
“在下冯吉,见过高阳县子!”
“在下岑豪,见过高阳县子!”
二人快步上前,岑豪还主动伸手牵住了马缰绳,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
温禾翻身下马,看着眼前这两个陌生却又有些眼熟的官员,疑惑地问道。
“二位主事在此等候,可是有什么事?”
他虽没见过冯吉和岑豪,但之前查兵部时,在官员名录上见过二人的名字,也知道他们是兵部主事。
冯吉连忙躬身回话。
“我二人奉代国公之命,特意在此等候高阳县子,为您引路。”
温禾恍然大悟。
看来是李靖怕他不来,特意安排了人等着。
他忍不住失笑,对着二人拱手道:“有劳二位了。”
“不敢不敢,高阳县子请。”
岑豪连忙侧身引路,语气愈发恭敬。
虽说都是主事,但温禾有县子爵位在身,地位远非他们可比。
要知道,大唐开国县子虽排在爵位序列的倒数第二,却已是许多官员终其一生都难以触及的高度。
就像朝中有名的大儒孔颖达,学识渊博、备受敬重,最终也不过只得了个开国县男的爵位,比温禾还低了一级。
温禾也不托大,对着二人笑了笑,跟着他们一同朝着兵部院内走去。
院内青砖铺地,两侧的廊柱上挂着兵部各司的牌子,往来的小吏们见到温禾,都纷纷驻足行礼,眼神里满是好奇。
这位就是近日声名鹊起的高阳县子,今日居然来兵部了。
不过看到温禾时,不少人心中都不由紧张起来。
他们可还没忘了,之前温禾带着百骑来调查军饷贪污的事情。
就连前任兵部左侍郎吕世衡都因此遭遇了。
这厮,今日不会又是来调查的吧?
一想到着,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好似躲瘟神一般,离的温禾远远的。
“代国公今日上朝还未归来,我二人先领着您去……高阳县子?”
冯吉正想介绍兵部的布局,回头却发现温禾没跟上来。
他转头一看,只见温禾正朝着不远处的议事厅走去,脚步笃定,丝毫没有犹豫。
“高阳县子!您等等!”冯吉和岑豪连忙追了上去,脸上满是焦急。
“这议事厅非同一般,只有兵部司、职方司的官员,以及侍郎、尚书才能进入,其他人不可擅自入内啊!”
温禾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二人。
“那代国公安排我在哪个司任职?总不能是去管车马的驾部吧?”
冯吉和岑豪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茫然。
李靖只让他们等候温禾,却没说温禾具体分配到哪个司。岑豪斟酌着开口。
“代国公没细说,不过高阳县子您定然不会去驾部那般清闲的地方。”
“驾部?谁敢让高阳县子屈就去驾部啊?”
就在这时,一声爽朗的笑声从身后传来。
温禾等人回头望去,只见段志玄身着绯红官袍,腰束玉带,正大步走来,身旁还跟着一位面容儒雅的官员,正是兵部右侍郎卢承庆。
冯吉和岑豪见状,连忙垂下头,恭敬行礼。
“见过樊国公、右侍郎!”
“见过樊国公,卢侍郎。”
温禾也收敛了神色,对着二人拱手行礼。
他与段志玄、卢承庆都是老熟人了。
段志玄走上前,上下打量了温禾一番,笑着说道。
“昨日听代国公说你今日要来兵部,某还没当真,没想到还真看到你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许久没见,你好像又高了不少,以前最多到某的腰,现在都快到胸口了。”
“发育期,长得快些很正常。”
温禾笑着应道,随即话锋一转,指了指不远处的议事厅,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方才听到有辽东急报,不知是何事?我能参与议事吗?”
段志玄闻言,笑而不语,只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卢承庆。卢承庆感受到他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缓缓开口。
“若是樊国公没有意见,本官自然也无异议。”
“那便进去吧!”
段志玄一把揽住温禾的肩膀,推着他朝着议事厅走去,语气带着几分好奇。
“说起来,这辽东的事,你百骑那边是不是早就派探子过去了?”
卢承庆很识趣地退后半步,跟在二人身后,没有插话。
冯吉和岑豪则站在原地,直到三人的身影消失在议事厅门口,才敢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不愧是高阳县子啊,居然和樊国公这么亲切。
他们二人平日里见到个郎中,都大气不敢喘,更别说是这两位侍郎了。
议事厅内,几张案几整齐摆放,墙上挂着一幅大唐疆域图,辽东地区用红色墨笔做了标记。
段志玄松开手,示意温禾坐下,自己则走到案前拿起急报,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百骑的探子到底查到了什么?你可得跟某说实话,别再藏着掖着了。”
温禾在案前跪坐下来,端起一旁的茶水抿了一口,狡黠一笑:“你猜。”
这明显是不愿透露的意思。段志玄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放下急报。
“你啊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兵部主事,某是你的上官,小心某给你穿小鞋!”
“我在百骑还有个上官,他的位置可比你高。”
温禾放下茶盏,语气平淡地回了一句。
段志玄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
“谁啊?苏定方?他不过就是个从四品下的将军,某是正四品的兵部侍郎,论品级还是某高。”
温禾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你觉得苏定方能管得了我?”
段志玄愣了一下,随即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改口。
“得得得,算某什么都没问!你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某还不稀罕听呢!”
他在心里暗自骂了一句,直娘贼!
怎么差点忘了。
那百骑真正掌事的,是如今坐在太极殿的那位。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兵部司和职方司的官员便陆续赶到议事厅。
先是几个身穿从五品青色官袍的郎中,踩着朝靴快步进来。
紧接着,几位从六品下的员外郎也紧随其后,手里还捧着厚厚的舆图和文书。
可刚一踏入议事厅,所有人的脚步都顿住了,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坐在案前的温禾身上,脸上满是震惊,像是见了鬼一般。
兵部司的郎中王楷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文书,指尖泛白,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百骑煞星”怎么会在这儿?
去岁他带着百骑查抄军饷贪污案,连前任左侍郎吕世衡都被拉下马。
如今他突然出现在兵部议事厅,难不成又要查什么案子?
旁边的职方司员外郎李默更是悄悄往后缩了缩,额头上瞬间冒出细汗,心里不停打鼓。
‘近日我可没敢多拿好处,就收了下属送的两匹绸缎,应该不会被查到吧?’
几个郎中和员外郎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慌乱,最后都默契眼观鼻、鼻观心心。
温禾察觉到众人投来的目光,对着他们善意地笑了笑,想缓解一下气氛。
可没成想,这一笑反倒让众人更紧张了。
王楷猛地挺直脊背,李默甚至悄悄咽了口唾沫,连忙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个礼,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段志玄和卢承庆坐在主位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却只当没看见。
温禾上次查军饷确实震慑了不少人,如今有人怕他,反倒能让兵部的风气更清正些,何乐而不为?
“都坐吧。”
段志玄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厅内的尴尬。
“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辽东的急报,先看看舆图。”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找位置坐下。
只是没人敢靠近温禾。
原本温禾身旁还有两个空位,可李默宁可挤在王楷身边,半个身子悬在案外,也不愿意坐到温禾旁边。
其他官员也纷纷避开,把温禾周围的位置留得干干净净,像是中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温禾对此倒不在意,只是拿起案上的辽东舆图,仔细看了起来。
舆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注了各国疆域。
新罗位于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被红色圆圈圈出,旁边用小字写着“百济、倭国联军逼近”。
高句丽在半岛北部,疆域最广,却没有任何兵力调动的标记。
百济则在西南部,与倭国的连线密密麻麻,显然往来频繁。
段志玄指着舆图上的金城,沉声道。
“营州都督传来急报,百济与倭国组成的联军已攻克新罗三座城池,如今离金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新罗国王金白净已派人向高句丽求援,可高句丽王高建武至今按兵不动,态度不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急报需尽快呈给陛下,但在此之前,咱们得先拿出个判断,是建议陛下出兵,还是坐视不管?”
话音刚落,王楷便率先开口。
“樊国公,依属下之见,可坐视不管,新罗与我大唐虽有盟约,但半岛局势向来复杂,百济、倭国与高句丽三足鼎立,即便新罗亡国,倭国势力大增,高句丽也绝不会坐视倭国独大,定会出兵制衡,到时候半岛依旧能归于平衡,我大唐没必要为了新罗,耗费兵力财力。”
这话一出,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王郎中说得有理!我大唐刚收复朔方,正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卷入辽东战事。”
“倭国远在海外,即便占据新罗,也难以对我大唐造成威胁,让他们互相牵制才是上策。”
卢承庆也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笃定:“《左传》有云‘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如今辽东局势,利小而害大。”
“出兵则需调动边军,耗费粮草,若高句丽再从中作梗,恐会陷入持久战,不出兵则可保全实力,还能坐观半岛局势变化,待其失衡再出手,方能事半功倍。”
众人都觉得卢承庆说得有理,纷纷点头称是,议事厅内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可就在这时,温禾突然抬头,看着众人问道:“大唐需要一个平衡的半岛做什么?”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转头看向温禾,眼神里满是疑惑、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希望周边政权互相制衡,避免出现独大的势力威胁边境,温禾这话,难道是想打破这个惯例?
段志玄也有些意外,随即笑着问道:“你是觉得大唐应该出兵支援新罗?”
“出兵倒不必。”
温禾摇了摇头,手指在舆图上的高句丽疆域上点了点。
“新罗灭不了,高建武虽优柔寡断,但绝非蠢货,他知道新罗一旦灭亡,百济与倭国下一步就会对付高句丽。”
“即便高建武真的糊涂,高句丽的大莫离支渊盖苏文也不会坐视不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肯定。
“渊盖苏文此人野心勃勃,且极有远见,他比谁都清楚,比起新罗和百济,倭国才是最大的威胁。”
“倭国擅长海战,若在半岛南部站稳脚跟,日后定会北上,威胁高句丽的安全。”
“所以他现在按兵不动,不是不想救,而是在等。”
“等什么?”
卢承庆蹙着眉头问道,他对渊盖苏文也有所了解,知道此人确实不好对付,但没想到温禾对他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等大唐的反应。”
温禾抬眼看向众人。
“渊盖苏文想知道,大唐对半岛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真的想保新罗,还是只想坐视不管。”
“若是我猜得没错,用不了多久,高句丽和新罗的使者就会同时来长安,一个求援,一个试探,到时候陛下的态度,才是决定半岛局势的关键。”
这话一出,众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温禾怎么能如此肯定?
只有温禾自己知道。
当然是因为郑元璹传回来的消息了。
卢承庆沉思片刻,突然皱起眉头,语气凝重。
“若是金城真的能支撑到使者来长安,那便说明,渊盖苏文和金白净很有可能是故意放缓攻势,想把我大唐拖入局中。”
“金白净想借大唐的力量击退联军,渊盖苏文则想借大唐的态度,判断后续的战略,甚至可能想让大唐与倭国结怨,他好坐收渔利。”
温禾暗中看了卢承庆一眼,心中暗自赞叹。
这人果然有远见!
段志玄虽是武将出身,勇猛善战,却在权谋算计上稍逊一筹。
而卢承庆虽武力值不行,却能从局势中看出背后的算计,比其他官员强太多了。
其实从看到郑元璹送来的密信时,温禾就有了这样的猜想,如今卢承庆能和他想到一起,倒省了不少口舌。
“既然如此,那我大唐只管拒绝便是!”
段志玄皱着眉说道。
“不管是高句丽的试探,还是新罗的求援,都一概不接,让他们自己解决,省得被拖入局中。”
王楷等人也纷纷应和。
“樊国公说得对!我大唐不掺和,他们自然不敢把主意打到咱们头上。”
可就在这时,温禾和卢承庆却同时摇了摇头,异口同声地说道:“不可。”
众人一愣,连忙朝着两人看去,眼中满是疑惑。
为什么不能拒绝?段志玄也有些不解:“为何不可?难道真要出兵?”
卢承庆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若是大唐明确拒绝,高句丽很可能会彻底放弃新罗。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不是傻子,他们会担心,高句丽和倭国开战,大唐会不会也趁人之危?如此渊盖苏文便很有可能坐视新罗灭亡。”
温禾也点了点头,补充道:“卢侍郎说得没错,渊盖苏文和高建武这两个人更像是赌徒,若是大唐没有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出兵去对付新罗。”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段志玄问道。
温禾忽然狡黠地笑了起来,手指在舆图上的新罗都城金城点了点。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嘛,卖点东西给他们啊,新罗不是缺粮草、缺军械吗?咱们可以卖给他们,粮食、铠甲、甚至是一些过时的弩箭,都可以卖,而且要高价卖。”
他顿了顿,故意叹了口气。
“咱们大唐如今国库空虚,正需要钱充实军备,支援朔方移民,卖些东西给新罗,既能赚些钱,又能帮他们拖延时间,还不用咱们出兵,岂不是一举三得?”
这话一出,议事厅内的官员们都愣住了,随即嘴角不住地抽搐。
大唐穷吗?
“穷,当然穷了,我等做臣子的要为陛下多多考虑啊。”
温禾笑道。
既然高句丽和新罗想要薅大唐的羊毛。
那么不如就将计就计。
段志玄不敢做主,向着卢承庆看去。
二人往日虽然不怎么对付,但在这种国事上,他们二人不会因为私下的恩怨不顾大局。
“我等只做谋划,不做决策,还是入宫吧。”
卢承庆说道。
段志玄没有犹豫,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那些郎中和员外郎闻言,便要起身告退了。
温禾见状,便也起身。
他刚才就是想来打探一下消息的,何况建议他也给了。
至于后面的事情,那就是段志玄、卢承庆和李世民他们的事了。
“高阳县子且慢。”
可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卢承庆却叫住了他。
段志玄赫然来到他的身旁,笑脸盈盈。
“方才那建议可是你提的,所以啊,有劳你随着我们一同入宫了。”
“额……”
温禾顿时愕然。
段志玄也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腕,拉着他便朝着外头走去。
“等等啊,我还要等代国公呢?”
“代国公现在也在宫里,我直接带你去见他。”
段志玄怕温禾跑了,干脆就和他共坐一匹马,入了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