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在退出之前,不学点儿什么武学,未免有些遗憾。

    但迦叶祖师不开口,他总不能张口就要.

    渐渐,孟传看高僧无动于衷,便闭目体悟此番所得武理。

    不能急,待精神力见底之时,再催一催.

    时间流逝,变化渐生。

    迦叶祖师枯坐如岩,眉间褶皱渐次舒展。

    孟传见到,初时其额前青筋隐现,似虬根盘结。

    继而皮下有银光流转,如月华泻地。

    他当即凝神一观,这副模样,看来老僧已然有所悟了。

    其面皮先是泛起青白,似古瓷开片般,龟裂出细密金线。

    转瞬又透出玉色宝光,恍若千年白玉受香火浸染。

    白眉无风自动,每一根眉毫都绷得笔直,虽然面色垂老,却依旧神采奕奕。

    忽然耳垂颤动如钟摆,膝下蒲团突兀消失,老僧身形凭空升起三寸,仿佛坐在透明莲台之上。

    “善哉。”

    迦叶从莲台之上,枯掌拍地起身。

    方圆十丈内的碎石皆跳起又落下,排列出奇妙的法印。

    对方的语气欢快,似大彻大悟模样:

    “小友,等急了吧?”

    “不急,大师您继续.”

    忘了对方会“读心术”,孟传略显尴尬。

    高僧大手一挥。

    地面上跳动的石子,如书册崖痕迹一般,刻出一排排经文。

    孟传细扫一眼,和外界崖上的内容很像。

    亦是在论“空相”、“无相”之说,更加深奥。

    不过却与气血武道有种莫名的契合,让他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他猜测,这篇经文当中,也得有自己的一部分功劳

    孟传被这些文字所吸引,与此同时,迦叶祖师亦是在一旁教诲道:

    “气血贯三焦为基,无相为宗。行通百脉,涌破桎门。不执拳形固,唯循气血奔。

    祛执忘形相,气血自归真,以武合气血,无相证本心。”

    孟传理解思索。

    经文之中词句,此刻已无晦涩言语。

    “无相”之意,刚才亦是通过迦叶祖师得到理解。

    佛门理解的无相,并没有确切说法。

    只是与“有相”相对,指摆脱对于具体形象、概念等执着的一种解脱自在状态。

    关于经文,他佛门武理差点,并没有顿悟出什么,面板上也并无新的武学诞生。

    但是,他遥望武道天穹。

    此刻一隅之地,隐隐有异变突生。

    天穹下方,依旧暗淡无光。

    但却有一座座小山丘,从黑暗之中拔地而起。

    在天上星轨群星的照耀下,隐见其峰尖。

    他的视线下移。

    看到有一五色神山,生长最是高大雄伟。

    孟传明悟,其代表着他的五行武理。

    这座高山,在他前些日子于武当创法之际,接连出现在识海过。

    原先只能随着“想”,靠精神力将之具现化。

    未想到,如今竟然如实物一般,落入武道天穹中。

    无需思考使用精神描摹,只是内视一观,便可看到壮观的五色奇峰。

    他觉得,若是再增加两色。

    便与葫芦小金刚镇压蛇精的七彩神山,一模一样了

    雷属武理,依旧归于五行之中,包括风雨雷电等等。

    因此他亦是不知道,后续如何扩充这座山峰的地基。

    但也并非毫无猜想,浮光大圣之“光”,应是天地自然之中的一大深奥属性。

    随着他修行渐深,亦是能接触到,前路不远矣。

    他心中思索:

    “称其五行神山,未免有些局限,既然还有其他属性的存在,干脆叫做自然神山好了。”

    随着牵扯自然天地的武理提升,这座神山亦会缓缓升高。

    烙印在武道天穹之中,组成内景奇观。

    武理永不遗忘,山峰永不坍缩。

    一证永证!

    回想起先前在武当山上,师伯关于拳脚打术的境界所言。

    这一刻,受到迦叶祖师无相之理的加持,他方才真正踏入到,“识己”的境界。

    打术突破韵境,只是代表着,有了“识己”的基础。

    如今这一座座,象征着拳脚打术的高山,于武道天穹之下耸立。

    代表着他的识己之路,此刻正式开始。

    望向自然神山的旁边,亦有其余神峰林立。

    比其矮小寸许,以八极拳脉为主的,刚劲派系神山。

    再低一点,还有黑白二气构成的阴阳神山。

    太极拳、真武降魔九式等等拳法之理,皆是蕴藏其中。

    远处,还有些许零碎小山丘。

    都是他先前为了迭加特质,学习的各路流派浅显拳法。

    此刻这些,都存于他体内天穹,留有痕迹。

    与此同时,孟传冥冥之中有所悟:

    “随着天穹之下的神山不断完善,进而合一,直至顶天立地高度,方才是拳法打术【识天地】境界所成的具现。”

    这一点,同样是迦叶祖师“忘形相,归自真”之言,予他感悟。

    有些拳路打术,讲求放长击远。

    如戚继光长拳三十二式,还有他未曾掌握的通背拳脉等等。

    而有些讲究硬打硬进,其中代表,便是五行拳、八极拳,亦是孟传最为擅长之拳。

    还有些拳路,讲究绕走外门、迂回抢攻,如骊山上他的好鸽们,徐清风擅长之八卦掌法。

    还有武当太极打术,主打舍近求远,沾衣发劲,于寸间爆发威力。

    他目前专研的降魔九式,亦是如此。

    以他现在的理解,以及亲身体悟来看。

    虽然每一派系之中,都有其独特的发力催劲方法。

    这些发劲的叫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是相通的。

    都是在锤炼经脉与筋骨、肉身之间的一种发力结构。

    为何他们被共同归到了,“形意”派系之中。

    便是经脉牵引发作,力的根源相通。

    他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劲协调统一,一拳催发,万妙自生。

    表现在理解层次,即是天穹之下,神山之间的融会贯通!

    精通百家之拳,共筑武理高峰!

    这便是“识天地”之境的难度,旁人只精于一种流派,就已经很难了。

    就像是赵守岁师伯,资深武道宗师,可依旧停留在“识己”之境。

    但孟传却对自己有信心。

    识天地,于他而言,无非是时间的快慢罢了。

    其他人练而不温习,流派打术自然会随着时间,有所遗忘。

    反馈到天穹内景之中,便是山峰高度的下降,各峰融会在一起之后的松垮。

    他不一样!

    一证永证,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最大的挂.

    甚至有一天,若是他能形意与象形双修。

    在不远的将来,他的天穹之中,会有两座顶天立地的武理神山耸立

    与此同时,他正沉浸在感悟中。

    外界,迦叶祖师亦在等他结束。

    许久后,孟传刚一睁眼,见迦叶祖师好奇的目光,顿时一个激灵。

    近距离一看,这老僧除了宽面大耳,眼睛也挺大.

    “这就是现在人修行的方式?”

    迦叶会“读心术”,亦是察觉到孟传刚才内心有所变化。

    孟传思索片刻,沉吟道:

    “祖师,这是我对于拳脚打术的感悟。

    感悟越深,练武越快,进而能截取更多的,我先前跟您讲过的【天地元气】补充自身。化为气血,充盈武道。”

    “阿弥陀佛.”

    迦叶感慨万分,当真是长见识了。

    他此刻已然醒悟,发现专注心灵的修行,局限性很大。

    他在古时春秋,已经是心灵修行者之中的巅峰。

    想要再往前进一步,难上加难。

    如今的气血武道,既能练武截取元气补足气力,又有精气神三花巩固己身。

    二者共同协力,助人体不断异变,从而突破一次次人体大限。

    这样的修行方法,迦叶反复推论,没发现有任何后患。

    刚才辩证许久,他确信。

    气血武道当真是毫无瑕疵的,最适合人类修行之路。

    没能生在这个时代,迦叶并不遗憾。

    他只是遗憾,自己没能在那一时候就领悟出此道。

    带领佛门乃至人类提前进化,从而更好应对邪魔的入侵。

    但他听到孟传刚才所讲,如今人间的局势。

    迦叶亦是感到欣慰。

    七限武圣的伟力,让他都有种心有余悸之感。

    还有即将诞生的第八大限,以及像面前这小子这样,越来越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冒出。

    让他对于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

    迦叶望向孟传,能察觉其心灵力量,渐渐趋于虚浮。

    他知道,这小子快要“掉线”了

    念至此,一指点在了孟传眉心。

    进而将自己刚刚结合气血武道,领悟出来全新版本的【无相经】,完完全全传授于他。

    “我刚才所述,名为无相经,原是我自身所创的心灵修持之法。

    现如今.算是与气血武道结合后的产物吧,类似你所述的,佛门后辈所创心经咒法。

    你佛门根基太差,我细细讲解一番,你且认真听好!”

    “明白,祖师请讲。”

    对方说自己佛门根基差,这是事实。

    后续去了少林,再如武当皇经阁学习时一样,记下来慢慢感悟即可。

    时间流逝,迦叶祖师在传法的过程中,逐渐有点暴躁

    “朽木不可雕也!”

    “.”

    又是三遍,孟传终于明悟了些许。

    但面板上还没变化出现,还得学

    他望向迦叶祖师的眼神,透露着些许惭愧。

    如今以他的悟性,纵然是武当仅次于神功的降魔九式拳法,都能快速上手。

    这佛门心经咒法,属实是触碰到他的软肋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