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第475章 这还只是开始 第475章 这还只是开始
- 新兵们瞪大眼睛看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装填步骤,都给我记牢了!”
“第一步,清理药池和引火孔!”
“第二步,从药壶倒出发射药,装入枪管!”
“第三步,用通条压实......”
教官一边说,一边缓慢地演示。
动作必须标准,不能有丝毫差错。
“都看清楚没有?”
“看清楚了!”新兵们齐声回答。
“好!现在,每人领一杆空枪,原地练习装填动作!”
“没有命令,不准装填实弹!”
练习是枯燥的。
一遍,两遍,十遍,百遍……
直到手臂酸麻,直到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有人偷懒,动作变形,立刻就会被教官发现,加罚一百遍。
没人敢懈怠。
他们隐约感觉到,手里这铁疙瘩,非同小可。
另一边工坊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在工匠和民夫的努力下,一座座工棚拔地而起。
铁匠工坊里,炉火最先点燃。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日夜不息。
打造枪管是最难的工序。
需要将烧红的熟铁反复锻打,卷成铁管,然后打磨内壁,要求笔直光滑,不能有丝毫偏差。
废品率极高。
往往打造十根,能有一两根合格就不错了。
木工工坊则负责制作枪托、通条等部件。
选料、刨平、开榫、打磨,同样要求精细。
火药工坊戒备最森严。
按照秦夜提供的配比,工匠们小心地将硝石、硫磺、木炭分别研磨成细粉。
然后按照比例混合,搅拌。
整个过程必须在湿润环境下进行,防止粉尘爆炸。
秦夜每天在各个工坊和校场之间巡视,解决出现的问题。
他发现,很多工匠虽然手艺精湛,但思维固化,对于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很模糊。
他不得不亲自讲解,要求他们统一尺寸,制作模具,尽量让每个部件都能互换。
这又引来了不少疑惑和抵触。
“殿下,这...每根枪管都要一样粗细长短?这太难了...”
“是啊殿下,这枪托,每个人手大小不一样,做得一模一样,用着也不顺手啊...”
秦夜态度强硬:“必须一样!”
“本宫要的不是一件件工艺品,而是可以大规模制造、替换的制式武器!”
“今天难,明天难,习惯了就不难!”
“做!按照图纸和标准做!谁做不到,就换人!”
工匠们见太子态度坚决,不敢再多言,只能埋头苦干,想办法达到要求。
十天后,陆炳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他直接来到西山营地面见秦夜。
“殿下,查清楚了!”陆炳脸上带着倦色,但眼神锐利。
“说。”
“那砖窑确实有问题。”
“表面上是烧砖,但夜里经常有马车进出,运进去的是粘土,运出来的却不仅仅是砖。”
“属下带人摸进去看了,里面另有乾坤!”
“深处有几个窑洞被改造成了工坊,有冶炼的痕迹,还有大量硝石、硫磺残留!”
“我们蹲守了两天,抓到了一个出来采买的管事。”
“撬开他的嘴后得知,那里是庆王设的一个秘密据点,主要负责将运来的火药原料进行初步加工。”
“提纯硝石和硫磺,然后混入普通货物中,走漕运秘密送往西南!”
秦夜眼中寒光一闪:“人呢?”
“管事和里面十几个工匠、护卫,已全部控制,关押在附近暗龙司的秘密据点。”
“好!”秦夜一拍桌子,“干得漂亮!”
“立刻突审!我要知道他们的运输路线,接头人,一切细节!”
“是!”
“另外,那处砖窑,暂时不要动,留人监视,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鱼上钩。”
“明白!”
陆炳领命,匆匆离去。
秦夜心情稍缓。
拔掉这个据点,至少能延缓一下庆王的原料供应。
但西南那边,恐怕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
必须加快速度了。
“......”
一个月后。
西山营地初具规模。
营房整齐,工坊林立,校场上喊杀震天。
第一批五百新兵,已经完成了基础队列和装填训练,开始进行实弹射击。
砰!砰!砰!
靶场上枪声不断,硝烟弥漫。
新兵们趴在射击位上,紧张地操作着手中的火铳。
装弹,压实,瞄准,击发。
虽然动作还显得有些生涩,但已经有模有样。
远处的人形木靶上,出现了一个个弹孔。
李千户背着手在队伍后面巡视,不时出声呵斥。
“稳住!手别抖!”
“瞄准了再打!火药弹丸不是大风刮来的!”
“你!装弹慢了!加练二十次!”
训练是严苛的,但效果也是显著的。
这些年轻士兵很快展现出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他们对火铳从最初的陌生、好奇,变成了现在的熟悉和依赖。
工坊那边,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在秦夜的高压和重赏之下,工匠们逐渐适应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枪管的成品率慢慢提升,虽然依旧不高,但已经能看到希望。
第一批量产的燧发火铳,一共两百杆,经过检验合格,正式交付部队使用。
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
这意味着,大乾有了自己稳定的火器生产能力。
秦夜亲自检验了这批火铳,质量还算满意。
“赏!所有参与制造的工匠,每人赏银十两!大匠翻倍!”
消息传出,工匠们欢欣鼓舞,干劲更足了。
京城,苏家。
书房内,苏陌看着户部送来的最新账目,眉头紧锁。
这才一个多月,西山那边的花费已经超过了七十万两。
这还只是开始。
后续扩军、训练、制造,更是无底洞。
国库的压力太大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苏陌,为何事发愁?”陵城郡主端着参茶走了进来。
她在皇宫没人敢管,最近又准备和苏陌成婚。
自然是天天跑来苏家。
苏陌指了指桌上的账册:“还能为什么,钱呗。”
陵城郡主将茶放在桌上,轻声道:“是因为太子殿下那边...”
苏陌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朝廷机密,他不能随意透露。
陵城郡主看着苏陌疲惫的神色,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听说,东南海寇剿灭后,那边的税收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