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第一卷 第278章 对日作战方案

第一卷 第278章 对日作战方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萨哈林陆军基地,这里已经变成了综合军事基地,也是库页岛最大的军事基地。

    这里也是联合作战指挥部的所在。

    陆近山过来了,情报局的工作中心,搬仓鼠一样全部转向了为对日作战准备。

    各类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他这里,他手下的分析团队迅速进行分析,拿出结论呈到了李干的案头。

    此前,因为库页岛环岛公路项目案件引发的一连串动荡,李干被贬,给某些人所谓的一些交代。

    李干远走海外,暂时消失在了这些人的眼前。

    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些人第一个想起来的也是李干。

    国内斗争是一回事,对外是另一回事,在这一点上,各方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最能打的是李干,不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

    真要有事,太多人愿意给李干绝对的指挥权了。

    卫星侦察、空中侦察、人力侦察,所有的情报汇总过来,最后完善作战地图。

    李干没有抽烟,他捧着茶缸慢慢地喝着茶,围着沙盘慢慢地转着,目光一直盯着沙盘看。

    沙盘巨大,是日本四岛的等比例沙盘,好几个参谋负责根据最新情报对沙盘的各种目标标识进行调整。

    相对于电子地图,在策划作战的时候,李干更希望看沙盘,能够对地形地貌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陆近山充当了李干的高级情报参谋,不时的把外交上的最新情报汇报给李干。

    云龙则带着作战参谋,根据最新情况不断地讨论、调整着作战方案,这一块是云龙最为擅长的。

    他打仗总有一些鬼点子。

    两天后,外交谈判陷入了困境,双方都到了自己的底线,再妥协是不可能的了。

    李干站在墙壁前面,看着挂在上面的大幅作战地图,云龙和陆近山站在边上,同样盯着作战地图沉思着。

    上面已经把作战方案里的进攻路线标注了出来。

    第一波进攻,部队将会分为五路,三路从库页岛出发南下横扫北海道,继而继续向南发展进攻,另外两路则通过伞降机降的方式,对九州实施登陆。

    第二波进攻则是主力部队采取海运的方式进行全面的登岛作战。

    第三波是总预备队以及治安管理部队,同样以海运的方式进行登岛。

    这是地面作战的路线和总体安排。

    看着比较简单,实则这仅仅是庞大作战方案里的其中一部分。

    在此之前,还有远程火力攻击方案。

    首先,二炮部队会先对日本的所有军事基地进行饱和式弹道导弹攻击,包括驻日美军基地。

    根据二炮那边提供的数据,李干综合日本四岛上的所有军事基地情况做出来的判断是,需要发射500枚弹道导弹。

    因为作战距离全部没有超过2000公里,所以使用中程弹道导弹就能承担这项任务。

    500枚中程弹道导弹的库存小意思。

    紧接着,轰炸机部队将会在视距外使用远程空地导弹,继续对这些军事基地实施攻击,进行补枪操作。

    这个时候才是空军出动,同样用饱和式导弹攻击的方式,对其余军事目标实施攻击,同时争夺制空权,这个阶段打击的目标包含了美国第七舰队的所有水面目标。

    这个时候还没到渡海登岛作战阶段,而是进行第二阶段的空中火力打击,这一次的目标扩大到关键设施,比如发电站、港口、车站、广播站、电视台、工厂等等。

    这个阶段旨在摧毁小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

    然后才到渡海登岛作战阶段,接下来才是陆军老大哥的舞台。

    毫无疑问,这是全面战争的规模。

    东大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深知打蛇不死贻害千年的道理,要么不打,要打就往死里打,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要把所有的因素全部考虑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反击战。

    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用于南疆反击作战的部队都是小字辈?

    何为小字辈?

    番号数字越大,辈分越小,反之,番号数字越小,辈分越高。

    比如第1军,那是天下第一军,从革命第一仗打到最后,资格最老的部队。

    后面组建的部队,番号大多是40开外的,比如50军,直接就是起义部队直接改编过来的。

    当然,50军在抗美援朝中,用一次铁原阻击战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一跃而成带陆军中的王牌部队。

    但是总的来说,不管是作战能力还是武器装备,小字辈都是逊色于大字辈的。

    而之所以让小字辈部队,甚至用边防部队来执行反击作战任务,是因为大字辈部队大部分都放在了东北、西北等北方地区。

    原因很简单,防备老毛子趁虚而入。

    可见,东大压根没有把安猴放在眼里,东大的目标是苏联和美国。

    这就是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要把所有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做好准备。

    打反击战的时候,边境地区所有部队一级战备,相应的作战方案早已经下发部队,是做好了打全面战争的准备动手的。

    这一次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大,东大人必定会全力以赴!

    其实还有第二份作战方案,这一份作战方案和第一份作战方案几乎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强度乘以二,波次乘以二。

    比如弹道导弹的饱和攻击从500枚升级为1000枚。

    1000枚啊!

    即便全部是常规弹头,中程弹道导弹的战斗部通常在1吨左右,一些军事目标,比如机场,飞行区只要挨了5枚这样的导弹,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根本无法恢复使用。

    波次乘以二,意味着还会有第二轮弹道导弹攻击,又是1000枚……

    东大有这么多弹道导弹吗?

    只能说,人们想象的总会被看到的所限制,就当前东大不太透明的军事报道,深山之中藏了多少弹道导弹是难以计数的。

    从60年代末掌握弹道导弹计数到1985年,以东大人的性格,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会只生产那么几百枚导弹?

    量是不用考虑的,要考虑的是打哪里,打多少,怎样打。

    看完了所有的作战方案,李干抬起头看向了云龙,“老云,三套九份作战方案,都报上去没有?”

    云龙说,“得你签字才能上报。”

    李干微微点了点头,拿起笔一份一份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交给一边的龙临,龙临拿去用了章之后,才能提交到最高统帅部。

    军令没有人敢伪造,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干的签名很有特点,说白了,他的签名非常潦草,极少有人能模仿出来。

    让其他人走了之后,李干把云龙留了下来,示意他在茶几那边坐下。

    李干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作战方案,走过去坐下,递给云龙,说,“这是我自己做的作战方案,我打算以个人的名义提交到最高统帅部。”

    云龙心领神会,他猜到李干不倾向使用方才那三套九份作战方案的,按照那种打法,那是国战。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如果这么打,那么自1978年到现在的所有努力,全都会白费掉,综合国力会一夜之间回到1978年之前,甚至可能更加糟糕。

    云龙翻开作战方案仔仔细细地看完,末了,抬起头思索着说,“外科手术式打击,既控制了烈度,也达到了目的,这是眼下最恰当的方式。”

    他看向李干,说,“关键在于美国人要默认这个做法。”

    李干沉声说,“是的,安保协议是绕不过去的,远东战争就是明证。”

    远东叛军进攻北海道,美军立即介入,他们如果不介入,那么花了几十年笼络到身边的盟友,甚至整个北约集团都会分崩离析。

    李干做的作战方案里,只使用了二炮部队和空军,原则是,对日本境内的特定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是为外科手术式打击。

    烈度非常低,发射几枚弹道导弹,发射几枚空地导弹,打击的目标控制在5个之内。

    说白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给小日本一个教训,是对日本人暴力攻击东大驻捷克大使馆的报复行动。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既让国内的反日情绪得到了宣泄,也对小日本进行了实际上的报复,同时也是对某些国家的一种警告!

    说白了,这么做的话,美国人能找到台阶下。

    云龙想到这里,拿出笔在最后一页署名的地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说,“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李干说,“这件事情可能会让我们背上怯战、懦弱的骂名。”

    云龙哈哈大笑,“以前他们说老子是战争狂人,老子不在乎,我只在乎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

    “阿干,你就别废话了,你这么想的我清楚,我怎么想的你清楚。”

    李干哈哈一笑,起身走到办公桌那边,按下内部通话键,“老古,过来。”

    不多时,古道风进来。

    李干把作战方案装进档案袋里,贴上保密封条,递给古道风,“你立即飞京城,亲手交给杨总。”

    古道风知道这份东西的分量,当即立正敬礼,“是!”

    他风一般地去了。

    一架运-10专机已经在那里等候,发动机已经是怠速状态,古道风乘坐勇士车直接到了登机梯这里,随即脚步匆匆地登机。

    不多时,这架专机滑跑起飞,以最大速度直接飞往了京城,除了李干和云龙,没有人知道这架专机上面只有一名乘客,且携带了仅有的一份作战方案正本。

    李干手里还有一份副本,如果作战方案被驳回,他会第一时间销毁。

    因为程序的关系,杨总几乎见到古道风的时候,是他刚刚收到联合作战指挥部报上来的三套九份作战方案的一个小时之后。

    杨总看完了古道风送来的作战方案,沉入了沉思,许久,他起身去面见宫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