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清穿之福妾多子-> 第313章 滔滔不绝

第313章 滔滔不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宋满更换衣装,到了正殿迎接,庄嬷嬷正在接待来客,是永和宫的总管太监,来替德妃传话,叫宋满明日入内请安,还叮嘱千万做好准备,太后也要见她一面。

    太监又问候了四福晋,庄嬷嬷道:“福晋仍然卧病,今日去请安,瞧着精神头好些了,有宋福晋管理家事,福晋不必为俗务缠扰,也能专心养病了。”

    太监点点头,又对宋满道:“娘娘还特地吩咐,叫您带上大格格一同入内,娘娘很是想念大格格。”

    宋满笑着答应下,留了太监喝茶,很客气地招待。

    受封侧福晋之后,大节庆宋满也得进宫磕头,德妃那边倒是不陌生,但从前宋满只是在旁边站着当花瓶的设定,如今身份变动,德妃忽然直接召见,春柳显得有些紧张担忧。

    对她们来说,德妃真的是很遥远、很高贵的人,甚至已经不能说是人,更像是一个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符号。

    而且德妃对四福晋一向疼爱,今天遣人来,还问起四福晋的身体,春柳越琢磨,越是惴惴不安。

    佟嬷嬷很淡定地拍拍她,“别胡思乱想——你要知道,紫禁城里,只会有一种声音。”

    春柳若有所悟,佟嬷嬷微笑着眨眨眼,“万岁爷的心意,就是紫禁城的标准。”

    宋满是康熙抬举起来的,德妃又怎么会和康熙过不去呢。

    至于问起四福晋的身体,倒真是关心四福晋,意在敲打宋满,怕她倚仗圣恩,一朝得意轻狂起来,欺负四福晋。

    这倒算是个好消息。

    见宋满脚步轻松地往回走,春柳有一点疑惑,佟嬷嬷微微一笑,没有给春柳解释。

    德妃如此在意,只说明一件事,就是现在在外人眼中,四贝勒府,主子是有资格与嫡福晋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能对嫡福晋造成影响的。

    那么接下来的社交场中,也会一切顺利的。

    佟嬷嬷看着春柳年轻的脸庞,想,还是叫她慢慢地悟吧,谁不是摸爬滚打着长大的,春柳跟着主子,已经足够幸运了。

    庄嬷嬷送永和宫太监回来,到宋满身边,低声道:“福晋,奴才有件事,十分要紧,得当下就回给您。”

    宋满侧头看向她,想了想,微微一笑,“咱们回厅内说吧。”

    这一耽误,时间便很长了。

    宋满回到院中时,两个孩子已经等得坐立不安,都怕是德妃那边有什么事。

    元晞担忧地问怎么了,弘昫也很专注地看过来,宋满笑道:“是娘娘叫咱们明儿个入宫请安,娘娘说想你了,叫我把你带着,等会快叫人去先生处告假。”

    元晞松了口气,她和德妃感情一向好,听说入宫也很期待,用力点点头,叫来含薇吩咐。

    晚间四贝勒归家,已听说了此事,叮嘱宋满:“额娘那你不必怕,只需恭敬勤谨一些便好,额娘原本对你印象已经很好了。”

    宋满轻轻点头,四贝勒又问,今天都有几家的帖子来。

    宋满说了几家府邸人名,“只是年底的宴会不是很多,我素日往来的人也不多,故而多是问候的帖子,我叫人挨个去答了。”

    她盘算着,“年后各家年酒办起来,也吃不了两日,几个孩子还要种痘呢。”

    四贝勒想了一会,“低调一阵子倒是也好。”

    刚得了赏,正是众矢之的,把比肩嫡福晋的架子端起来不好、放下身段谦卑柔顺也不好,京里多是好事的闲人,最爱背后议论评点别人,而且,也怕被有心人拿来做刀剑使。

    不如静待一阵子,等从南边回来,关注都从这件事上转走了,宋满直接顺理成章地走入交际圈,理直气壮地拿起身份,谁能说不好呢?

    其实不只是宋满这边,四贝勒如今也正想法子让自己低调起来。

    很多事情如今只是刚露端倪,但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出,京师的气氛不似从前了。

    天家父子、兄弟关系,看起来,也没有早年那样简单了。

    他只怕琅因不甘心,这么多年柔顺忍让,好容易得意了,却还不能招摇,但又觉得以琅因的心性,绝不是那般目光短浅的轻浮之人。

    如此想着,四贝勒看着宋满,见宋满果然一点迟疑都没有地点头,心中安稳。

    “琅因。”

    宋满手被握起,她双目含情地看向四贝勒,柔声道:“流水不争先,我明白的。”

    四贝勒心有感慨,“我得琅因,既得有情人,也得一知己,何其幸运啊。”

    “这又何尝不是妾身之幸?”四目相对,四贝勒看到宋满眼中的真挚与柔情。

    他心中一阵畅快。

    宋满提起给弘景弘晟找布库师傅的事,他心情正好,听了前因后果,一笑,爽朗地道:“哪有那么厉害的,还是没练够他们。左右明儿我闲着,叫他们跟我出去一日!回来保准乖乖的。”

    宋满默然一瞬,祝他好远。

    德妃的吩咐一下来,明天事情顿时多了起来。

    虽然在紫禁城住了小十年,搬出来才一年多,但宋满真的很难想念那个地方,尤其明天进去,从永和宫到宁寿宫,简直是打圈儿地磕头。

    佟嬷嬷等人倒是很激动,从前宋满拜见德妃,都是被四福晋捎着,明天一入宫,就代表她有了独立入宫向德妃请安的资格——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吉服衣冠还未送来,幸好月初已经将过年见客的新衣三身预备好了,佟嬷嬷挑出得体又不过分华丽的一套,又在妆匣里翻翻捡捡。

    “大阿哥夭折不过半年,在德妃跟前,旁人也就罢了,咱们却得小心些。”佟嬷嬷想了想,捧出几件烧蓝珠钗,镶嵌珍珠、蓝宝的,色彩青蓝幽丽,不及红宝石的鲜艳热烈,却也不失端庄华丽,“这就很好了。”

    这几件珠钗能被宋满收在正用的妆匣中,当然精巧华丽。

    但宋满冬日素喜红宝、玛瑙一类,赤金镶嵌,明艳艳的好看。

    佟嬷嬷捧在手上看了一会,又觉得宋满有一点委屈。

    说到底,还是因为德妃态度微妙,她们才要格外顾及这些。

    宋满看出来了,她有一点无奈,有点好笑,感觉佟嬷嬷如果有手机,很有可能会发帖子问,她能不能当童模。

    她握了握佟嬷嬷的手,“一来,孩子新丧,我也不想打扮得太华丽鲜艳;二来……我还是那句话,嬷嬷,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佟嬷嬷看向她,她神情也平常,并没有特别的坚毅、锐利,只有一双眼,仿佛是亘古不变的青山,永远如此,沉着和缓。

    佟嬷嬷轻轻应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