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第302章 君子不尽利以遗民

第302章 君子不尽利以遗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李世民一言不发,目光放在张玄素身上,其余官员也下意识看向他。

    此刻,张玄素当真是有苦说不出,他不知道世家到底在想什么。

    但从昨天的情况来看,自己恐怕就是个棋子,而且在达到了主人目的后,被抛弃的棋子。

    面对这么多的目光,张玄素轻叹一声,站了出来。

    “是下官。”

    “原来是张大人。”陈衍早就清楚是谁先参自己,也从李世民口中得知了张玄素的具体情况。

    简单来说,张玄素此人是一名好官,但他是世家一手提拔上来的。

    李世民从前是想过争取此人的,要不然,张玄素也坐不到侍御史这个看似品阶不高,实则权力不小的官职。

    “听闻,张大人给我罗列出了整整八条罪状,这八条罪状每一条都是我所做之事,且每一条都足够我身首异处,具体我不太懂,能否请张大人重新说一遍?”

    张玄素闻言,彻底明白了。

    陈衍的言辞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李世民和其他大臣都未曾开口,显然是默许了。

    从昨天李世民与数位国公大臣的态度,以及从昨天被参,陈衍今天就出现在了朝堂之上来看。

    此事已经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揭过去的了。

    李世民可能想给陈衍正名,给他站台,而陈衍的目的不好猜,可从现在表现来看,很有可能是来报复的。

    许多人已经预感到,今日或许要流血了。

    而血从谁身上流,已经不言而喻。

    张玄素片刻间想通了许多事,知道自己今天污蔑一位县伯,或者说驸马的罪名是逃不了了。

    他心中一片悲凉,正打算重新说一遍昨天说过的话。

    陈衍却突然转向了崔民幹,“崔大人,张大人好像不太方便开口,你昨日曾说下官有功有过,不如你来说说下官的罪状,然后评判一下?”

    “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我为何要进行评判?”崔民幹皱了皱眉,不动声色道:“况且,昨日我只是站在公允的一方实事求是罢了。”

    “实事求是?”陈衍反问道:“那具体是怎么一个实事求是法呢?”

    “不如崔大人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把下官的功在何处,过在哪里,一一言明,如若不然,下官还一直认为自己只有功,没有过错呢。”

    “毕竟,下官一直是按照陛下与太子的吩咐行事,下官实在不明白,下官错在哪里啊。”

    话音落下,崔民幹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你都说是按照陛下的吩咐了,我怎么去评判你的对错?

    说你有错?

    倘若按照陛下命令行事的你有错,岂不是在说陛下有错?

    又或是承认你只有功?

    何其可笑!

    上方,李世民眼里闪过一丝意外,他倒是没想到,陈衍竟然如此能说会道,三言两句间,就给崔民幹难住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时,王珪突然开口,“你之功过,吾等先不去评判,你陈家满门忠烈,父辈皆是英雄好汉,你母亲亦是出身书香门第,而你自幼被皇后殿下安排教导,难道不清楚‘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理吗?”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一变,李世民眸光暗沉。

    魏征正准备帮陈衍说说话。

    却不料,陈衍竟抢先一步开口。

    “王大人果然博学啊。”陈衍称赞道:“仅仅一句话,引用了《论语·里仁》、《论语·述而》两句名言,更是将我贬进了尘土里。”

    “说我是个上对不起父母长辈,下对不起皇后殿下的照料,与民争利的小人。”

    “不过......”陈衍笑着反问道:“王大人读了那么多书,都读出什么道理来了?”

    “引经据典倒是一套又一套的,王大人自己又做到了几条呢?”

    “为什么我曾听坊间传闻,王大人为了一尊琉璃,开口便是几十万贯,真的好大的威风。”

    陈衍转头看向杜如晦,“杜大人,您与王大人同为宰相,为何您这么多年的全部家财,有零有整,全部加起来才区区几千贯呢?”

    “下官实在想不通啊。”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在场官员几乎全部低下了头,有些人是在怕,而有些人则是憋不住笑。

    王珪为什么一开口就是几十万贯?

    家族给的呗。

    但一群读圣贤书的家族为何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呢?

    真的好难猜啊。

    杜如晦也没想到陈衍这么大胆,这种话都敢说。

    可事已至此,想这些毫无意义,他刚要开口说话时。

    又特么被陈衍抢先一步了。

    “当然啦,传闻终究是传闻,兴许是坊间传错了,或者我大唐有两位王大人也说不定。”

    “我是不相信王大人会做这种事的。”

    陈衍顿了顿,接着说:“我也读过几本巨著,我记得《礼记·坊记》孔子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说的是君子不能攫取全部利益,而要把利益留给百姓。”

    “请问诸位大人,我做到了吗?”

    做到了吗?

    一众官员不禁想起昨天下朝之后,打听得来的消息,沉默了。

    陈衍将渭南县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当地百姓生活富足,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而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陈衍把他们所谓与民争利得来的利益,拿出来反馈给百姓了。

    这无法反驳。

    “此前我问,王大人读那么多书,到底读出个什么道理,王大人目前依然没有做出回答。”陈衍不急不缓道:“有些话,我本不想多说,有些遮羞布,我也不想扯下来,但有些人,既然惹到我头上,我自然没有怂的道理。”

    “我父亲,我叔叔,我几位看着我长大的叔伯都曾教导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那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好小子!”尉迟恭忍不住喝彩。

    此举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尉迟恭尴尬地咳嗽几声,挠了挠脸上的胡子,对李世民讪笑了一声。

    “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

    王珪并不恼怒,涵养极好,平静地问。

    陈衍笑笑,语气轻缓,“其实没什么,就是想告诉诸位,平时该吃吃,该喝喝。”

    “但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彼其娘的,对我有意见,那就来渭南县和我比划比划。”

    “不把你们史打出来,就算你们昨晚拉的干净。”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