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684章 分身乏术

第684章 分身乏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卢沟桥事变爆发,到今天。

    八路军和中央军,地方军阀,没有少发生摩擦。

    还不过我党部队,吃亏的时候,并不多。

    国民政府对于华北抗战局面失去控制,已经无可奈何了。

    商震,于学忠所部,都曾经派出部队北上,结果石沉大海。

    融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

    因为抗战前,华北一直就属于地方军阀的控制势力范围。

    失去控制,国民政府并没有什么切肤之痛。

    华中,华南就不一样了。

    344旅一部,举着八路军第5纵队的旗帜,南下和渡江的新四军在苏北会师。

    向来把华中,华东视为自己禁脔的蒋某人,岂能接受。

    “韩德勤在苏北的中央军可有好几万,我们渡江的新四军,才七千多人..据说他们装备非常差。”

    看着中央发来的电报,要求战旗广播电台,宣读我党的声明。

    副参谋长不由的揪心。

    吴政委主政半岛军区期间,曾经询问过陕北,是否可以让黎海潮所部向南发展。

    结果得到回复是江向阳自行决定。

    而江向阳仿佛忘了苏北的大片鱼米之乡。

    好像要一股脑的要把苏北的敌后抗战和根据地,丢给山那边的115师。

    “渡江的新四军,根本不用担心...倒是没有渡江新四军,四面楚歌。”

    自从国民党五大召开以后,制定了限共,溶共,反共的政策。

    重庆的一些政策,对于八路军,就是不是很友好。

    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

    什么游而不击,保存实力,佣兵自重,这些脏水统统往我党头上泼。

    上个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递交了军政部发布的一道军事命令。

    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6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蒋某人明知道我党不会执行,偏偏这么下令。

    他就是为了恶心我党。

    也不止是恶心我党。

    陕北首长都认定,国民政府有可能对新四军动手。

    急调新四军北上。

    只要到了苏北,背靠山东。

    哪怕十殿阎罗9个主力支队不南下。

    别说国军,就是国军和鬼子一起来了,也会一起被打败。

    “向阳,别闹,韩德勤这个架势,是要先打新四军,趁着八路军第五纵队没有赶到,就要解决渡江的新四军。”

    吴政委看着江向阳不以为然的样子,替新四军捏了一把汗。

    江向阳只觉得吴政委在杞人忧天,也不看看,渡江的新四军,谁在指挥。

    反倒是没有渡江的新四军,危机四伏。

    陕北三令五申,新四军军部就是不挪窝。

    屁股下面有金子啊。

    船上人不使劲,岸上人挣断腰。

    八路军将领谁敢这么抗命,管你是师长还是旅长,早就被撸了好几回了。

    “我得写个报告给集团军总部,建议中央首长,直接给江南新四军几个支队长和军部干部下令,要求立刻带队渡江,如果叶项两人继续抗命,就地免职。”

    吴政委指着江向阳,本来想骂新四军的事情,关你屁事。

    叶项二人虽然毛病很多,但是对我党是做出过卓越贡献的。

    也在军中有着很高声望。

    可转念一想,江向阳这家伙做事,看起来毫无章法,甚至有时候比较荒唐,但是很多时候,都不是无的放矢。

    国民政府真要对新四军动手的话,江南的新四军,肯定比江北新四军更加危险。

    “向阳,这个报告我来写,到时候,你和副参谋长跟我一起联名签发,我们可以让集团军把新四军的联络方式给我们,到时候可以把电报给叶项二人看。”

    吴政委行事一向光明磊落。

    他这么做,既能表达我们对兄弟部队的处境担忧,又不至于妄做小人,背后打小报告。

    “我同意老吴的建议,另外,今天战旗广播电台的播音内容,是不是也让首长定个调子,我总感觉有些不着调。”

    今天胡芷江的播音内容,感觉不着调的不止是副参谋长。

    吴政委也有同感。

    我党好不容易有了对全国同胞宣传政策的喉舌。

    给你小子搞的跟娱乐场一样正经。

    江向阳咧着一口白牙,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才不在乎谁来主导广播电台的事情,再说这就是一摊子破事,支起来以后,还要找人甩锅的。

    果然,集团军总部不一会,就回电了。

    认为战旗广播电台开播时候,用一些带着噱头的话语吸引眼球,是没有错的。

    日后的播出,应该培养一套专职的编辑,播音班子,更加严肃一些。

    江向阳顺水推舟,说自己不太适合干严肃的宣传工作,主动要求跟两位领导对换位置。

    一溜烟,就跑去找奚东曙去了,他还在守着大舅哥,拍电影呢。

    “段导演,这么快,进入角色了?”

    奚东曙和段宏业看见江向阳来了,两人都迎了出来。

    段宏业不仅是导演,还是穿着鬼子军装的反派演员。

    奚东曙在客串翻译,协助大舅哥指挥从美国雇来的摄影和场务..

    “演员们都熟悉原来的话剧,角色也都是现成的,很多背景也方便寻找实景,我们就先拍《九儿》,《赤怜》作为试验,出现什么问题,重新拍摄,解决的成本也不高,达到了满意效果,可以公映,就把你给我那个地道战的本子,搬上频幕..”

    段宏业的勤奋,务实,吓了奚东曙一大跳。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从加入剧组开始,他老子就给他找了一套国立剧专话剧,电影演绎方面的全套教程专门带到华北来。

    这些书籍,段宏业不说倒背如流,但是基本的原则,是完全看懂了,也能实际的运用到工作中。

    连美国来的摄影师,都认可他的导演,可见这家伙,天赋很高。

    “冀东我也想去,实地拍摄一些我军作战的场景...像我这样的人才,八路军太匮乏了,偏偏我又分身乏术!”

    果然,段宏业这混蛋,正经不到三秒,然后就开始自恋。

    江向阳和奚东曙都已经习惯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