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庆:收徒奖励,开局收司里里-> 第192章 那位洪公公

第192章 那位洪公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那位洪公公,难道还敢对二皇子的人怎样?

    不过,二皇子现在考虑这些,也是正常的。

    那三皇子小小年纪,为何也有这般深沉的心机?

    或许只是小孩子模仿罢了。

    殿外之人听了,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然而,庆皇的这道旨意,触动最深的还是太后。

    她一直忍受苏渝这个庶子带来的诸多气恼,默默不语,认为是在隐忍等待时机。

    她在等皇帝来救她。

    等皇帝一声令下,数万禁军冲进来。

    禁军中不乏高手,再加上那个擅长射箭的燕小乙,还有叶流云的师弟。

    即便是车轮战、人海战术,也能将苏渝击杀。

    唯有如此,才能洗刷今日之辱,平息心头之愤!

    至于那些禁卫,伤亡在所难免,甚至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关键是要出这口气!

    在太后眼中,这合情合理。

    即使不是为她这个母亲着想,为了皇家尊严,为了皇帝的脸面,皇帝也该这样做。

    否则,今日事了,日后还会有多少个苏渝冒出来?

    将来还有谁会把皇权看得至高无上?

    太后认为,这些理由足以让皇帝派兵前来。

    但皇帝,竟然没这么做!

    他竟下达了这么一道旨意,去讨好苏渝?

    太后抬头苦笑,眼角流出两行泪。

    她擦掉眼泪,冷笑:“好,好。

    ”

    “好儿子,好皇帝!”

    太后冷脸说道,宫女们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

    她们明白,太后此刻愤怒至极,才说出这般重话。

    太后缓缓阖上双眼。

    她并非不知晓这些话语背后的重量,可她偏偏要说出口。

    寒心啊!皇帝竟这般寒了她的心!

    这道口谕所造成的伤害,远胜于苏渝适才那一掌。

    太后在皇宫数十年,本应比任何人都明白, ** 之家无亲情可言。

    遗憾的是,人老了,拥有的太多,又开始憧憬这些虚幻的情感。

    这几十年间,皇帝对她极为孝顺,竟让她忘却了,坐上龙椅的人向来是最无情的。

    母子情分,在他眼中又能算什么呢?

    伤心之余,太后拭去眼角的泪水,扫视了一眼宫女,示意她扶自己起身。

    即便承受着身体的痛楚,太后依然迈步朝殿外走去,眼神愈发坚毅。

    既然她的好儿子为了拉拢苏渝,不惜让她颜面尽失,那么就让她这副老朽之躯,再为皇帝尽最后一次力吧。

    随即,苏渝目睹了前所未有的场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向他低头。

    太后凝视着苏渝,柔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

    ”

    “先生才华横溢,身为天子近臣,无需在意宫中琐事。

    是哀家身边的人错传了旨意,适才之事纯属误会。

    ”

    言语谦卑至极,神色慈祥温和。

    与殿内对苏渝充满怨恨的模样判若两人。

    苏渝注意到太后眼角尚存泪痕,微微挑眉。

    太后被亲生儿子的口谕伤得如此深切。

    呵,身处深宫多年,怎还这般天真?

    竟奢望天子能有亲情?

    实在糊涂!

    而旁观的宫人无不震惊。

    他们何曾见过太后低头?

    此等情景太过匪夷所思。

    然而,宫人们不敢直视,恨不得掩耳。

    唯恐苏先生离去后,太后迁怒赐死众人。

    毕竟,太后屈尊降贵向臣子低头,这种尴尬之事足以称得上皇家奇耻。

    不过,他们似乎不必过分担忧。

    毕竟洪公公被迫下跪,凤椅崩裂,这些事同样属于皇家 ** 。

    太后的话音刚落,苏渝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就这般定下。

    ”

    人已教训,话也点到即止。

    太后与皇帝低眉顺眼,苏渝自不会多做纠缠。

    逼迫过甚往往适得其反,徒增怨恨。

    众人目光齐聚苏先生身上,有探究、有忐忑,亦有隐隐期待。

    尤以太后最为关切,此事关乎她的颜面。

    苏渝抬眸扫视,最后落在仍跪地的洪泗庠身上,挥手示意。

    洪泗庠顿感解脱,慢慢起身,却依旧不敢挺直腰背。

    一时之间,殿内气氛微妙,谁也不想再挑起更多波澜。

    他依旧低垂着头,身躯微弯。

    这一次,站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太后,而是苏渝。

    人总会对强大的力量心生敬畏。

    即便苏渝让他跪了这么久,让他颜面扫地,他也不觉羞耻。

    洪泗庠不得不承认,他对苏渝的感情经历了诸多变化:最初的欣赏,随后的轻蔑,接着的敌意、愤怒,直至最后只剩恐惧与敬仰。

    见苏先生答应,周围的人也暗自松了口气,哪怕只是表面的平静也好过一场争斗。

    苏渝瞥了一眼笵咸。

    “走吧。

    ”

    笵咸抬头,眼中带着疑惑。

    但他没多问,而是立刻点头。

    “好。

    ”

    笵咸心里满是疑问。

    先生是太子少师,本应在此授课,虽然途中有些不快,但现在问题解决了,为何先生不授课却直接离开?

    既然先生决定走,那他自然跟随。

    待会路上再向先生请教便是。

    说完,师徒二人从容离去,未给旁人留下任何反应的机会。

    众人呆愣当场。

    看着苏先生远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来过,又离去,如云烟般不留痕迹。

    不过这样说也不准确,含光殿前破碎的青石板,殿内塌陷的凤椅,都是他的印记。

    二皇子注视着苏先生的背影,眼神温柔而复杂。

    既有对敬仰之人的送别,也有对自己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仿佛那离去的不仅是苏先生和小书童,更是即将挣脱束缚的他自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子满脸的震惊、失落与懊悔。

    “苏先生,不再授课了吗?”

    太子目光空洞地问。

    话音落下,却无人回应。

    这片寂静仿若无底深渊,无人敢打破这份沉默。

    太子满心疑惑与失落,原本以为太后示好后,事情该翻篇了,苏先生也会如往常般开始授课。

    可如今苏先生突然离去,令他不知所措。

    为了请苏先生担任少师,他费尽周折,盼星星盼月亮才等到今天,然而苏先生进宫片刻便匆匆离开。

    太子难掩失望,更对太后心生不满。

    若非太后弄出这番波折,苏先生此刻想必已在兴庆宫授课,自己也能当面请教。

    或许还能与敬重的苏先生闲谈,听他讲述趣闻轶事。

    然而一切憧憬如今化为泡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