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嫡姐夺气运?她被未来皇帝宠上天-> 第409章 势必为因果缠身

第409章 势必为因果缠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要知道,许多比丘尼自幼在庵堂中长大,打从记事时起就剃度出家,即便遣散也没有去处,更无法在俗世间生存。

    运道好些的,遇上善心人收留。

    无论成亲还是继续修行,都能得片瓦栖身。

    若运道差些,不说流落风尘,遭人践踏,甚至都有可能白白断送性命。

    出家人本就以慈悲为怀,这些比丘尼又是明净师太亲眼看着长大的徒弟,朝夕相伴,情分深厚。

    又怎能忍心见他们沉沦苦海?

    明净师太的诵经声一顿,抬了抬眼,看向仍端坐在蒲团上的太后。

    眼神凶戾,皮囊枯败。

    她口口声声说是心存挂碍,不得消解,方才请自己讲经,以此化解郁气。

    但明净师太修为高深,早已开了慧眼,能勘破世间一切迷障。

    哪会看不出太后印堂处萦绕着丝丝缕缕的黑气,正是这位金尊玉贵的娘娘曾经造下的孽业。

    太后口口声声说,赵氏无德无行、不守妇道。

    可她若是照照镜子,便会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满身罪孽的人。

    她居于高位,不为百姓谋福祉也便罢了,还利用手中权柄,满足一己私欲。

    这样的人,还敢以俗家弟子自居,当真是佛门耻辱。

    明净师太闭上双眼,不听,不问,不看,不想。

    反正佛经的内容她早已烂熟于心,与其为凡尘俗事所扰,还不如诚心诵经,摒弃五蕴,驱散内心的嗔恨。

    “母后,赵氏与您无冤无仇,您为何非要针对她?”

    皇帝痛心疾首,他不明白,以往端庄慈和的太后究竟怎么了,竟变得如此陌生。

    或者说,这才是她的真实面目。

    往日表露出来的,不过是伪装而已。

    “我针对她?陛下莫要说笑了。”

    太后讽刺的笑了笑,望向赵太师,说:

    “赵之行,赵氏是你的亲妹妹,你身为兄长,总该约束着她,一个和离的妇人,不要总出门抛头露面,更不能因为一场小病,便闹得满城风雨,不得安宁。”

    赵之行拱手行礼,不卑不亢道:

    “太后,无论是和离还是病重,舍妹都没有错,微臣实在不知该从何约束,还请您明示。”

    “哀家说她不敬夫君,不守妇道,你听不见吗?”太后语调拔高些许。

    “司长钧灭绝人性,残忍戕害至亲,此等恶贯满盈之徒,难道不该和离吗?”赵太师出言反驳。

    太后强词夺理:

    “司菀性子乖戾,秦国公是为了管教她,为她好,而司菀不知好歹,忤逆父亲,挑拨离间,导致赵氏提出和离。

    这一切根源,都在司菀。”

    赵太师终于明白,太后推三阻四,阻止明净师太看诊的原因。

    其目的根本不在于芳娘,而在于菀菀。

    她厌恶菀菀。

    可她已经是太后了,身份尊崇,坐拥大齐山河,享受群臣朝拜,还想要什么?

    皇帝痛苦的抹了把脸,低声咆哮:

    “您有何不满,直接告诉儿子便是,为何要拿小辈撒气?菀菀是您的孙媳妇,将来甚至有可能、”

    皇帝话未说完,但殿内所有人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司菀将来十有八九会成为皇后。

    太后面皮扭曲了一瞬,猛一用力,手中握着的佛珠被她拽断,檀木珠子骨碌碌滚出老远。

    还有一枚落到了皇帝脚边。

    “罢了,既然您不愿让明净师太为赵氏看诊,便好好听一听佛经,化解心中的戾气,也好过将自己的不如意产生的满腔嗔恨,尽数发泄到小辈身上。”

    “皇上慎言!”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在嬷嬷的搀扶下,慢吞吞站起身子。

    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与往日的神采奕奕对比鲜明。

    皇帝也不是傻子,瞧见太后隐隐泛白的发根,沟壑纵横的面皮,心底涌起一个荒谬的猜测——

    “母后,您是不是用了某种虎狼药?”

    太后有些心虚的别开眼,否认道:“哀家没有用药,只是年岁大了,身体愈发不济。”

    皇帝连半个字都不相信。

    他的母后,早就被贪婪和杀欲蒙蔽神智,所作所为,令人通体生寒。

    皇帝张了张口,却不知该说些什么,索性带着赵之行,一同离开了寿安宫。

    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嬷嬷忧心忡忡,低声道:

    “主子,陛下向来孝顺,这次怕是动了真火,总得劝慰一番,免得你们母子之间生了嫌隙。”

    “无妨,等我解决了所有隐患,再向皇帝阐明真相也不迟。”

    太后不以为意的摆手。

    她重新坐回蒲团前,与明净师太相对,闻到僧人身上的缕缕檀香,胸臆间的焦躁不安稍稍褪去。

    太后问:

    “师太,若世间有毒蛇祸乱人间,且善于隐藏本性,斩蛇势必会犯众怒,又当如何是好?”

    诵经声骤然停歇,明净师太缓缓睁开双眼,眸光好似深井般,无法分辨所思所想。

    “太后,您真能断定,是毒蛇祸乱人间,而非自身嗔恨生出的臆测?”

    “哀家还没到糊涂的地步!”

    太后面露不悦。

    “贫僧觉得,与其妄造杀孽,不如修习慈心观,如佛陀一般,对毒蛇乃至于一切众生散发慈心,如此,困扰您的郁结愁绪,便能尽数消除。”

    太后对明净师太的回答极为不满,觉得明净师太是在敷衍她。

    “你这比丘尼,怎么开始胡言乱语了?哀家是向你请教斩蛇之法,而你却答非所问。”

    明净师太双手合十,行了佛礼。

    “贫僧只是将破解之法告知于太后,若您不愿修习慈心观,将来势必为因果缠身,恶业造作。”

    “你敢诅咒哀家?”

    “贫僧不敢。”明净师太沉声答道。

    “贫僧只是看见了因果,您周身萦绕着一股不详的能量,看似珍贵充沛,实则却深入骨髓,能将人活活掏空。”

    “住口!”

    太后胸膛剧烈起伏,指尖都在不住颤抖。

    所谓不详的能量,不正是她先前用过的药膏吗?

    用时浑身精力旺盛,恍如三十许人。

    可一旦停用,后遗症极其严重,似被抽干了所有精气,受尽苦楚,苟延残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