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嫡姐夺气运?她被未来皇帝宠上天-> 第496章 大结局(上)

第496章 大结局(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苦海已渡。

    寥寥四字,对于司菀而言,她走了整整两辈子,遭受不知多少折磨,才终于渡过所有关隘。

    个中辛酸苦楚,除了系统以外,就连太子也不甚了解。

    “宿主,一切都过去了。”

    系统半透明的意识体,彷如一只灵巧又乖顺的猫儿,轻轻蹭了蹭司菀,无声安慰着她。

    “我没事,只是高兴。”

    司菀在脑海中回答,嗓音隐隐有些发颤。

    她等了这么多年,耗费了不知多少心力,才终于获得自由,摆脱了暗中窥伺她的虎豹狼豺,又怎能不高兴呢?

    强忍住眼眶泛起的热意,司菀双手合十,向明净师太回以佛礼。

    随即她便将目光投向用来息灾消厄的火堆。

    许是吞服过玄雁卵的缘故,即便司清嘉身上裹满了酥油,早已被烧成火人,四肢俱毁,她的生机仍未断绝。

    苟延残喘。

    “司菀,司菀,不该是这样的……”

    女子莲步轻移,缓缓行至司清嘉跟前,垂眸俯视着她。

    鹃女虽为凤凰命格,亦拥有远超常人的禀赋,若不是大月王室一脉太过贪婪,筹谋数代,她和司清嘉也不会从出生那日起,纠缠了整整两辈子。

    “司清嘉,无上气运确实诱人,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司清嘉一愣,先是低声喃喃,而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发泄自己内心的怨念。

    “值得,怎么不值得?要不是你从中作梗,我注定会成为皇后,成为整个大齐最尊贵的女人!”

    司菀拧眉,杏眸中划过些许怜悯。

    “烈火也焚不尽你心中的三毒,贪嗔痴背后的苦厄,皆是你自寻的恶果。”

    饶是司清嘉再不甘心,被火焰烧成重伤的她,也坚持不了多久。

    她大半躯体都烧成了焦炭,可浑浊的双眼依旧瞪得滚圆,吐出了最后一口生气。

    竟是死不瞑目。

    明净师太和比丘尼一起吟诵往生咒,超度司清嘉的冤魂。

    梵音阵阵,佛号不止。

    司菀吩咐侍卫,收殓司清嘉的尸骨,寻一处空旷无人之地安葬,而后才跟明净师太道别,乘车折返京城。

    翌日清早,司菀前往养心殿,给皇帝请安。

    太子监国以来,皇帝鲜少关注朝政,耳侧的伤口养好后,每日便在御园中闲逛。

    时而喂喂那几条墨龙睛蝶尾,时而逗弄着黑熊,精神倒是比先前好上不少。

    这会儿瞧见太子夫妻,皇帝双眼暴亮,握住他二人的手,道:

    “菀菀,你总算回来了!朕让谢衍这小子继位,他推三阻四,无论如何都不松口。

    朕费了好大力气,游说了不知多少次,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他非要等你一同登位。

    不过仔细想想,夫妻同日登位,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司菀给皇帝斟茶,抬手推到他面前,和太子对视一眼后,才道:

    “父皇,其实司清嘉之前没死。”

    皇帝面露诧异,“她本事不小,竟以金蝉脱壳的手段假死。”

    司菀轻轻颔首,“日前她自焚于水月庵,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稚童……”

    司菀犹豫片刻,不知该如何开口,还是太子主动接了话茬儿。

    “那孩子有皇室血脉,但司清嘉生母乃是大月王室的后代,即便王室早已彻底归心于大齐,那孩子仍兼具两国血统。”

    听到“皇室血脉”四个字,皇帝瞳仁骤然一缩。

    他也不是傻子,岂会不明白儿媳为什么支支吾吾?太子又有何言外之意?

    司清嘉不知使出何等阴损下作的手段,怀了他的骨血,隐姓埋名,改换身份,诞下一子。

    想到司清嘉不仅曾是老七的未婚妻,还心狠手辣,残忍夺走老七的性命,皇帝胃里便一阵翻江倒海。

    “将那孩子过继了吧,随便找户人家,不拘门第高低,家风清正即可。

    省得随了他母亲,一辈子汲汲营营,整个人被权欲和野心拖进了地狱。”

    司菀恭声应诺。

    皇帝视线下移,望向女子高高耸起的腹部,不由露出几分笑意。

    “瞧这肚子,应该有七八个月了。”

    司菀:“快八个月了。”

    “给朕生个皇太孙,近来朕的身体好转许多,也能帮你们带带孩子。”

    太子在旁边插话:“不一定是皇太孙,有可能是皇太女。”

    皇帝:?

    “皇太女——

    大齐是没有立皇太女的先例,不过前朝女帝有经天纬地之才,使九域归心,山河永固,功绩堪与日月同辉,女儿家若有这份才能,立为皇太女也并无不可。

    帝王之位,本该有能者居之,阿衍,若非你娶到了菀菀,这条路都不会走得如此顺遂。”

    皇帝有些感慨。

    “得妻如此,是儿臣之幸,也是大齐之幸。”

    太子抬起手,轻轻环住司菀的肩膀,动作轻柔又小心,仿佛怕弄疼了小妻子般。

    司菀笑睨了他一眼。

    转眼又过了小半个月,钦天监推算出了吉日吉时,新帝新后一同祭天。

    皇帝甫一传下口谕,这个消息便好似插了翅膀,传遍京城的每个角落。

    不仅世家大族知道得清清楚楚,就连游走于街头巷尾的百姓,也都有所耳闻。

    他们激动、欢呼、喜悦、笑闹。

    有的甚至还喜极而泣。

    毕竟太子夫妻的功绩,如同连绵不断的江水,无法一一细数,却能润泽干涸的土地。

    有这样的君主,大齐定能开疆拓土,文治昌明。

    京城的某处别院。

    雅娘子正在舂米,听到旁边两名妇人兴高采烈的议论。

    “老皇帝还在世呢,居然要立太子为新帝,自己退位让贤,真是开了眼界。”

    “太子是元后所出的嫡子,身份尊贵不说,舅父还是手握军权的骠骑大将军,他自己也立下赫赫战功,不是个软骨头。”

    “我可听说了,皇帝之所以选中太子,是因为太子妃贤德聪慧,于国有功。”

    “这怎么可能?没听说谁家继承家业,不看儿子,而看儿媳的。”

    “你真是少见多怪!高门大户,哪个不在意宗妇?

    先前的太子妃,便是未来的皇后,她贤德与否,关乎天下安稳,岂可轻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