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355章 咱们能让百姓吃饱饭么?
-  第355章 咱们能让百姓吃饱饭么?
-     长安的朱雀大街上,积雪还没化尽。
 
 李承乾的玄甲军抵达城门时,正撞见李世民带着百官在城楼下迎接。
 
 李世民手里拄着拐杖,看见队伍最前面的李承乾,突然把拐杖往地上一顿。
 
 “你还知道回来?”
 
 李承乾翻身下马,快速走到李世民的身前。
 
 “儿臣若不回来,谁陪父皇看新科进士放榜?”
 
 父子俩的目光撞在一起,突然都笑了。
 
 李世民走上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触到甲胄上的箭孔时,手指顿了顿,却没说什么。
 
 “周元的棺木呢?”
 
 “在后头。”
 
 李承乾侧身让开,八个农兵卫抬着棺木缓缓走来,棺盖上铺着面褪色的农兵卫军旗,
 
 “儿臣想让他葬在石头祠旁边。”
 
 “准了。”
 
 李世民望着棺木,突然对身后的吏部尚书道,
 
 “给周元追封谥号‘忠惠’,让国子监的学生把他的事迹编成书,教给天下学子。”
 
 百官们齐齐躬身:“陛下圣明。”
 
 队伍进城时,百姓们夹道欢呼。
 
 有个卖糖人的老汉突然哭了,他的儿子是农兵卫,在幽州战死了,此刻正躺在玄甲军的运尸车里。
 
 “我儿……是好样的……”
 
 李承乾听见了,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从怀里掏出块玉佩——正是那块刻着“新政”的羊脂白玉,塞到老汉手里。
 
 “老人家,拿着,以后有任何困难可以去太极宫找朕。”
 
 “不......不敢要......”
 
 “拿着。”
 
 李承乾按住他的手,
 
 “你儿子用命护着朕,朕欠他的。”
 
 老汉捧着玉佩,突然对着运尸车的方向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周围的百姓跟着哭了起来。
 
 三日后,早朝。
 
 李承乾刚坐上龙椅,户部的官员就捧着账册上来了:
 
 “陛下,幽州之战耗银三百万两,国库......”
 
 “朕知道。”
 
 李承乾挥手打断了他,
 
 “传旨,将崔家、王家抄没的家产全部充公,再把长安城里那些空置的王府,按平价卖给商户。”
 
 “陛下!”礼部尚书急忙出列,“那些王府是祖制……”
 
 “祖制?”
 
 李承乾冷笑一声,
 
 “祖制里说过,百姓饿肚子的时候,王爷们能住着三进三出的府邸?
 
 传朕旨意,三日之内,所有空置王府必须腾出来,敢违抗者,贬为庶民!”
 
 他的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掉了下来,百官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再说话。
 
 李世民坐在旁边的偏殿里,隔着屏风听着,突然对王德笑道:
 
 “这小子,比朕当年狠。”
 
 退朝后,李承乾直奔墨家工坊。
 
 墨云正蹲在地上,给个铁盒子装引线,看见他进来,手里的钳子“当啷”掉在地上。
 
 “陛下怎么来了?”
 
 “看看你的新玩意儿。”
 
 李承乾指着墙角的铁架子,上面摆着十几个黑黝黝的筒状物,
 
 “这是......”
 
 “连弩炮!”
 
 墨云眼睛一亮,拿起一个就开始比划着,
 
 “能连发十二支火箭,射程比之前的远三成,就是有点费火药......”
 
 “火药的事朕来解决。”
 
 李承乾看着那些火箭,突然说道,
 
 “能不能改改?别光用来杀人。”
 
 墨云愣住了:“不用来杀人?”
 
 “嗯。”
 
 李承乾指着窗外,
 
 “比如用来开山路?或者给田里施肥?”
 
 墨云挠了挠头,突然一拍大腿: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把火药装进铁桶里,塞进山缝里引爆,开矿比人力快十倍!”
 
 看着老工匠眼里的光,李承乾突然想起石头临死前的样子。
 
 他转身走出工坊时,阳光正好照在凌烟阁的飞檐上,那里,画师正给新添的画像上彩。
 
 最显眼的位置,是石头和周元的画像,一个举着横刀,一个握着锄头,背景是黄河滩的芦苇荡。
 
 三个月后,青州。
 
 石头祠的奠基仪式上,李承乾亲自铲了第一抔土。
 
 百姓们围着看热闹,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女孩挤到前面,手里攥着块玉佩。
 
 正是当年石头救她时,她盯着的那块“新政”玉牌,后来李世民转赐给了她。
 
 “陛下,石大人能看见吗?”
 
 李承乾蹲下身,看着女孩冻得通红的鼻尖,笑着说道:
 
 “能。他就在天上看着,看你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去弘文馆念书。”
 
 女孩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
 
 “先生说,我明年就能去念书了!”
 
 “好啊。”李承乾摸了摸她的头,“等你识了字,替朕给石大人的碑上描描金。”
 
 远处的田埂上,杨怀贞正指挥农兵卫修水渠。
 
 那些曾经在黄河滩救孩子的农夫,如今拿着铁锹,在冻土上挖出第一道沟。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珠子落在土里,冒出白烟。
 
 李承乾站起身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
 
 回头一看,是李世民带着王德来了,老皇帝穿着件粗布棉袍,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尝尝?你娘亲手做的胡饼。”
 
 父子俩坐在石头祠的地基上,分着胡饼看百姓们干活。
 
 远处的云门山隐约可见,溶洞里的龙袍早就被烧成了灰,现在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的地方。
 
 “父皇,您说......”
 
 李承乾咬了口饼,
 
 “咱们这辈子,能让天下百姓都吃上饱饭吗?”
 
 李世民望着远处的炊烟,突然笑了:
 
 “咱们做不到,总有后人能做到。
 
 就像这石头祠,咱们修起来,后人看着,就知道该怎么走路。”
 
 一阵风吹过,带来麦苗的清香。
 
 李承乾看着百姓们在田里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想起石头说的“不铲平山东豪强,誓不还朝”,想起周元临死前念叨的“石头祠”,想起那些捧着粮食哭的百姓,想起城头上战死的士兵......
 
 “会的。”
 
 他低声呢喃着,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这片土地,
 
 “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