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412章 江南刺杀
-  第412章 江南刺杀
-     龙舟之上。
 
 李承乾正站在船头,看着江河的两边。
 
 “陛下,前面就是扬州了。”
 
 罗通走到李承乾的身边,轻声说道。
 
 李承乾此次前来江南,是因为他收到了听风楼的密报。
 
 平静数年的江南,突然出现了三处异样的地方。
 
 分别是扬州刺史府,盐商总会,还有城郊的栖霞寺。
 
 这三处地方根据听风楼的分析,可能在酝酿着什么大的阴谋。
 
 而且依照听风楼现在的势力,竟然都无法渗透进去。
 
 这就让李承乾不禁有些疑惑了。
 
 于是,李承乾开启了新一轮的下江南。
 
 “福儿的银号分铺,在江南看着还不错。”
 
 李承乾看着岸边的农户正在用银票交易,笑着对罗通说道。
 
 “可是根据听风楼的情报,扬州士族对银号怨声载道,说大殿下断了他们放贷的生路。”
 
 罗通在旁边低声的说道。
 
 “断的好。”
 
 李承乾冷笑一声。
 
 龙舟这时已经驶入扬州水门。
 
 扬州刺史早已带着属官在码头上等候着。
 
 “陛下驾临,臣......”
 
 扬州刺史有些紧张的刚开口,就被李承乾给打断了。
 
 “不必多礼。”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刺史身后的长史身上,
 
 “这位是?”
 
 “回陛下,是新任长史王砚,前几日刚从长安调任。”
 
 扬州刺史连忙回道。
 
 李承乾没再说什么,而是转身朝外面走去。
 
 扬州城还是如他上次来的时候那样。
 
 还是一番繁华景象。
 
 李承乾直接来到了江南行宫。
 
 行宫设在当年杨广修建的迷楼旧址。
 
 虽经修缮,梁柱上仍能看见烟熏的痕迹。
 
 入夜后,李承乾坐在灯下翻看着扬州户籍。
 
 这个时候罗通突然推门而入,手里举着半截箭杆。
 
 “陛下,搜查到这个,箭杆里藏着火药!”
 
 箭杆是岭南特有的铁力木,尾羽沾染着硫磺味。
 
 李承乾指尖抚过箭簇上的刻痕,那是江南士族私兵特有的标记。
 
 一朵残缺的莲花。
 
 “黑夜呢?”
 
 李承乾抬头问道。
 
 “黑夜统领带着隐杀的人在四周布防,连屋顶的瓦片都翻了三遍。”
 
 罗通压低声音说道,
 
 “要不要让二殿下从庐州调兵过来?
 
 他昨日刚在那边平定了匪患。”
 
 “不必。”
 
 李承乾将箭杆扔进了火盆,
 
 “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玩火。”
 
 三更时分,迷楼外突然响起惊鸟的振翅声。
 
 黑夜如鬼魅般撞开房门,不等李承乾询问,黑夜急忙说道:
 
 “陛下快走!是琅琊王氏的私兵,混在了戏班的行头里!”
 
 话音未落,窗外便射来一排火箭。
 
 黑夜猛地将李承乾扑倒在地,自己后背结结实实挨了一箭。
 
 “统领!”
 
 隐杀的人在此刻蜂拥而入,刀剑碰撞声瞬间淹没了庭院。
 
 李承乾扶住倒下的黑夜,才发现这张戴了二十年的青铜面具下,鬓发早已白如霜雪。
 
 “老......老奴护驾来迟......”
 
 黑夜咳出一口血,喷在了李承乾的龙袍上,
 
 “听风楼说.......王氏勾结了......”
 
 他的话没能说完,手就重重垂落了下去,指尖还保持着握刀的姿势。
 
 “传朕旨意。”
 
 李承乾将黑夜的尸身轻轻的放平,
 
 “扬州城宵禁,所有带莲花标记的私兵,格杀勿论。
 
 琅琊王氏在江南的产业,抄没入官。”
 
 罗通刚要领命,却被他按住了肩膀。
 
 “等等。”
 
 李承乾站起身,
 
 “不止王氏。
 
 所有与私兵有牵连的家族,无论士族寒门,一概查抄。
 
 听风楼和隐杀联手,朕要这江南,连根都翻一遍。”
 
 天快亮的时候,扬州城的火光映红了江面。
 
 金吾卫联手千牛卫挨家挨户搜查,凡是家中藏有兵器、与王氏有书信往来,甚至只是在酒楼里说过“银号苛政”的人,都被铁链锁走。
 
 银号掌柜带着伙计清点抄没的家产,发现其中三成竟是去年从农户手里巧取豪夺的良田契。
 
 李福派来的银号主事跪在行宫前,捧着账册瑟瑟发抖的问道:
 
 “陛下,这些田契......”
 
 “发还给农户。”
 
 李承乾望着窗外的火光,手里摩挲着黑夜留下的青铜面具,
 
 “告诉他们,谁再敢夺百姓的地,朕就掘了谁的祖坟。”
 
 消息传到庐州时,李禄正带着亲兵清理匪寨。
 
 听闻父皇遇刺,他当即提枪欲往扬州,却被副将拦住了。
 
 “殿下,陛下有旨,让您镇守庐州,不得擅动。”
 
 “放屁!”
 
 李禄一枪挑飞案几,
 
 “父皇遇刺,我这个做儿子的岂能坐视不理?”
 
 副将急得跪倒在地:
 
 “可隐杀传来消息,陛下正在气头上,您去了若是言语冲撞......”
 
 李禄的枪尖在地上戳出个深坑,最终还是收了手。
 
 他望着扬州方向的浓烟,突然一拳砸在了柱子上。
 
 而在长安的银号里,李福看着听风楼传来的密报,指尖在“黑夜殉职”四个字上停留许久。
 
 崔明轻声问道:
 
 “殿下,要不要奏请去扬州侍奉陛下?”
 
 “不必。”
 
 李福将密报烧毁,
 
 “父皇要的不是儿子随侍左右,是江南的安稳。
 
 你即刻带人去扬州,银号所有储备粮全部开仓,务必让百姓有饭吃,不乱生事端。”
 
 他走到窗前,望着太极殿的方向。
 
 李福可是黑夜看着长大的。
 
 而且从小到大,李福不知道有多少次被黑夜所救。
 
 对于父皇这位暗卫统领,李福对他的感情一点不比李承乾少。
 
 现在黑夜突然死去,让李福的内心有些接受不了。
 
 “隐杀的刀,既要斩乱党,也要护百姓。”
 
 可是如今刀未钝,握刀的人却去了,剩下的重量,该由他们来接了。
 
 江南行宫。
 
 李承乾将黑夜的青铜面具放在灵位前。
 
 面具的内侧刻着一行小字:
 
 “隐去身形,杀尽天下,赐名黑夜。”
 
 那是黑夜当年效忠八岁的李承乾之后,李承乾找人打造的这个面具。
 
 “你跟着朕颠簸了一辈子。”
 
 李承乾斟了杯酒,洒在地上,
 
 “放心,你心里的事,朕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