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开诊所-> 第414章 曹操再喜欢人妻,也不会喜欢吴国太啊! 第414章 曹操再喜欢人妻,也不会喜欢吴国太啊!
- 听到众人条分缕析,句句在理的劝阻,楚天青凝眉不语,似乎在考虑利弊得失。
与此同时,一旁的罗明策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
毕竟在场众人也只有他知道,陛下已然知晓此事。
而且这小报告还是自己打的。
只是陛下至今未有旨意下达,是觉得此事无足轻重,不屑一顾?
还是另有更深层的考量,引而不发?
圣心难测,他罗明策也不敢妄加揣度。
但他能确定的一点是,自己若点破陛下早已知情,且消息来源正是自己,以楚天青现在的心境,难保不会因此产生隔阂,甚至愤而拒绝为自己两口子治病。
毕竟,打小报告这种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为人不齿,尤其是在对方有求于己之时。
思虑及此,罗明策将已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只是心里抽了自己一个嘴巴。
你这破嘴怎么就那么快呢?
“萧瑀有没有麻烦......与我无关,也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
楚天青突然说话,语气极为决绝。
“我现在只想知道,他能不能救灵儿!”
他不信,若是他拿枪顶着萧瑀脑门儿,萧瑀还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与他先前在自家医馆时的态度可谓判若两人。
此前,他对医馆内的诸位都以礼相待,甚至立下誓言,绝不动用武力强迫,只求众人自愿为灵儿进行配型。
但萧瑀,截然不同。
他已从李世民那里汲取了足够的教训。
与这些身处权力旋涡顶端的人物打交道,任何迂回的恳求、协商,都会被他们纳入那套复杂而冰冷的权力棋局中反复掂量。
拖延的,是灵儿岌岌可危的生命。
灵儿等不起。
想到这点,他猛地转向程处默,目光如炬,不容闪避:“处默,萧瑀的府邸在哪儿?”
程处默被楚天青眼中那不顾一切的疯狂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回答:“楚大哥,萧相他……他现在应该也在宫中。我听我爹提过一嘴,说这次被召入宫议事,主要就是为了对付突厥的事儿。”
听到这话,楚天青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去皇宫门口等着。”
他随即转身上了马车,朝着皇宫方向行驶而去。
程处默、房遗爱和李灵芝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安。放心不下他独自前去,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立即快步跟上。
一行人来到朱雀门外,但见宫门前广场上停着不少官员的马车。
按宫规,殿门仅允许官员步行抵达,所有车马都必须在此停候,不得靠近宫门。
守门的侍卫显然认得程处默这几个长安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见他们只是站在远处等候,并未靠近宫门,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曾驱赶。
等待的过程格外漫长。程处默几次欲言又止,想要再劝劝楚天青,却被房遗爱以眼神制止。
房遗爱看得明白,此刻的楚天青心意已决,任何劝阻都没有用。
约莫一个时辰后,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几个身穿紫绯官服的身影从正门中走出。
楚天青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格外显眼的程咬金,那魁梧的身材和洪亮的嗓门在官员中独树一帜。
他立即起身,迎着那群下朝的官员走去。
与此同时,程咬金也注意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几人,尤其是看到自己儿子竟和楚天青一同出现在宫门外,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诧异。
他迈着虎步,三两步便跨到近前,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疑惑问道。
“楚小子,你怎么在这儿?”
话刚出口,程咬金突然脑中灵光一闪,随即猛地一拍脑门儿笑道:“我知道了,你小子肯定是想通了,要跟陛下沟通沟通是不,好好好,我陪你一块去。”
然而,楚天青却并未接他这个话头,目光越过程咬金的肩膀,扫视着他身后那些正在相互寒暄道别的官员。
“程老哥,哪个是萧相国?”
“萧相.....萧瑀?”
程咬金愣了愣:“他还没出来,好像跟陛下有什么事儿商量,怎么,你找他有事儿啊?”
......
与此同时,太极宫内。
李世民他刚刚与几位重臣议定了对东突厥用兵的方略,此刻却单独留下了宋国公萧瑀。
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空气似乎比方才更加凝滞了几分。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萧瑀那张饱经风霜,却依旧保持着南朝士族风仪的脸上,缓缓开口。
“萧卿,今日所议,乃荡平突厥之策,一旦功成,漠北底定,但......有一事,朕想先听听你的见解。”
萧瑀心中一凛,已然猜到几分,躬身道:“陛下垂询,臣必知无不言。”
李世民闻言笑了笑,目光深邃:“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关于你那位姐姐,萧皇后。”
尽管早有准备,亲耳听到“姐姐”二字从皇帝口中说出,萧瑀的心还是猛地揪紧了一下。
也是没来由的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
不能是你这小子还想着纳我姐当妃子吧?
她都多大了?
毕竟老姐年轻时艳名远扬,但.....那也是当年啊!
她现在都多大了?
算年纪得62了吧?
你下得去手?
人家曹操再喜欢人妻,也不会喜欢吴国太啊!
这念头一起,萧瑀自己都惊出一身冷汗,慌忙将其压下,等待着李世民的下文。
“萧皇后,前朝国母,身份特殊,命运多舛,流落塞外多年。”
李世民的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我大唐以仁孝立国,以德服天下。待王师北定,迎其南归,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朕所虑者,是如何安置,方能既全朝廷体面,又不失人伦温情,也不至引人非议,徒生事端。”
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仁德与关怀,但其中蕴含的政治考量,萧瑀又岂能听不出来?
引人非议,徒生事端八字,才是关键。
任何对前朝皇室的过度优容,都可能被解读为对旧隋的怀念,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煽动不安。
萧瑀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强行压下。
他再次深深一揖,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圣虑周详,体恤臣下,臣感激涕零。臣姊......萧氏,蒙尘塞外,实乃前朝倾覆之遗祸,命运使然,非其所能择。陛下不念旧恶,愿施恩泽,允其归葬故土,已是天恩浩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