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罡山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罡山
- 应阐目露满意之色。
本来,这张乾坤弓是他还在道院之时所炼,虽然是用雷击木为主材,但是雷击木的年份、品质,都属寻常。
即使后来以百年木精祭炼过,依然形质有缺。
应阐一直有意,再次为其炼形、炼质,只是手中没有合适的宝材,这才暂时搁置。
却没想到一时动念,为那一株千年巨木护法,恰好解去了他这烦扰。
以甲木菁华再次炼形、炼质之后,乾坤弓已具有了上品法器的潜质,又经应阐祭炼不断,终于是于几日之前,有所成就。
虽只堪堪二十四层禁制,但也确是上品法器无疑。
须知禁制层数,也代表着法器能够承载的法力。
以往的乾坤弓,受限于材质与禁制,甚至难以完全承载应阐的法力,换而言之,也从没能完全显露威能。
不过如今却不同了,所谓上品法器,为何以二十四层禁制为划分,便因为这个层数的禁制,已能承载罡煞修士的法力灌注。
昔日,乾坤弓禁制不全,应阐全力开弓之时,威力已非寻常法器可比。
如今更是如龙在水。
方才他那三箭,恐怕真正的罡煞修士,也要暂避锋芒,诛杀一头妖兽自然不在话下。
应阐将乾坤弓一收,唤道:“四不相。”
“小畜在此!”
四不相一激灵,顿时露出人性化的谄媚,叫道:“老爷有何吩咐?”
应阐见它一惊一乍,只觉好笑,说道:“去将那妖兽的内丹取回来。”
内丹乃是妖兽一身法力之精华,颇有价值,既已出手除妖,自是没有必要舍弃。
“是,老爷。”
四不相匆忙应了一声,便跃出了峰头。
这头异兽,虽然未生双翼,但并不似寻常妖兽一般,只会裹挟妖风飞行,跃到半空,便化作了一道金云,朝着远方山间疾行而去。
彩雀儿见状,很是艳羡:“为什么我不会腾云?”
应阐不由道:“仙子飞遁何需腾云?”
“咦?好像是这道理……”
四不相曾说过,自己能日行万里,自然不是吹嘘。
它飞遁极快,很快便又乘着金云回返,带着一枚浮着薄薄妖气的内丹,叫道:“老爷,小畜将内丹取回来了。”
应阐接在手中瞧了一眼,便道:“你们可用得上?”
彩雀儿目光里露出嫌弃,倒是四不相闻言,有些吞吞吐吐道:“小畜若是吞了这枚内丹,当是有助修行。”
应阐早知道此兽神异,地煞都能吞食,何况一枚内丹?
闻言,他也不感意外,随手一抛,便又把这内丹抛回给四不相。
四不相见状大喜,张口接住内丹便吞,说来也奇怪,它如今也不过拳头大小,这枚内丹都有它半个身子大了,吞入腹中,却不见有半点变化,只是眉笑眼开,叫道:“谢老爷!”
应阐摆了摆手,这才与那小修说道:“妖兽已除,诸位道友当可放下心了。”
“啊?”
小修脑子里还满是方才那一幕,闻言呆了一呆,才慌忙道:“谢道长。”
“我师父说,若是顺利除去妖兽,要为道长设宴铭谢,不知道长……”
应阐却只道:“设宴便不必了,心意贫道已领。”
“大道漫漫,愿有缘再会吧。”
小修又怔了怔,才反应过来,急道:“道长要走了?”
应阐微微一笑。
他在横山结庐修行,是因动而思静,也有潜心祭炼乾坤弓之意。
如今乾坤弓已然成就上品法器,他也该是时候,再由静而动了。
而且,今日他还显露了手段,虽然此间修士,大多不是奸恶之类,但也难免人之常情,或者想要交好,或者想要攀结,多少会有烦扰……
不如就此别过。
应阐没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又唤一声:“四不相。”
四不相闻声,当即一晃脑袋,身形伴随光华闪烁,慢慢伸展开来,化为虎豹大小,缓缓伏下身来。
小修如何见过此景?更是瞪大了眼,却见应阐坐到四不相背上,这头异兽便缓缓行向空中,每踏出去一步,足下便生出来一团金云,托着其往天中而去。
不消片刻,已是成了天际一粒微影。
唯有一道金云,缓缓飘散空中。
半句歌声传来:
“静结玄庐参妙谛,动游云海见青冥。”
……
修行人,游历天下。
兴起结庐而居,兴尽举形而去。
此乃常事。
离开结庐之处后,应阐便一路穿越横山,继续东行。
虽然,离开大万山后,他走过的每一寸河山,都是以往不曾履足之地。
但是应阐对其并非一无所知。
他在道书之中,见过南华大洲的舆图,也知晓这一方大地上,有诸多妙景胜地。
事实上,他这一次离山游历的目的,便是其中之一,名曰——斗罡山。
穿越横山之后,应阐没有再为尘寰耽搁,乘着四不相一路往东,行过兼旬,终于远远见到一片浩浩罡风,在天地间升沉卷荡。
“哇……”
彩雀儿站在应阐肩头,呆呆问道:“道士,那就是斗罡山吗?”
应阐点了点头。
虽然此情此景,他也只在道书之中读过,但仍可以肯定。
这便是斗罡山,天地之间,绝无第二处这般景致。
因为,这本来便不是自然造就,而是传说之中,仙神斗法,打穿了天罡大气,以至于罡风倒灌所致。
这罡风倒灌之景,已存在了千年万年,以至于仙神斗法的传说都褪色了,斗罡山却如烙印一般,成为了南华洲一大奇景。
当然,应阐此行,虽也有着一览风光之意,却绝不是只为游赏景致,畅怀古今而来。
罡风倒灌,造就了斗罡山的奇景,也使斗罡山成为了一处,修行人采集天罡的圣地。
须知天罡不与地煞一般,没有‘成形的天罡’之说。
修行人欲凝炼天罡,唯有从那浩浩罡风之中,不断攫取、采集。
而这不仅仅是水磨功夫,更有万分凶险,古往今来,多少修行之人,为此身死殒命?
纵使是大派正传,得上乘道法者,亦是不乏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