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第545章 首富少爷是配平文冤种4 第545章 首富少爷是配平文冤种4
- 顾长清点头道:“林叔说得有道理,以后,顾家名下任何一间铺子,都不许江宁侯府的人再赊账。”
林管家先是一喜,继而又是苦笑:“少爷,不让他们赊可能不行。”
“您忘了,咱们店铺子刚开始拒绝过他们的赊欠,但是……”林管家说到这里,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只要咱们不给东西,店铺就会出事。”
顾长清:“不是什么大事,我会解决。”
“总之传下去,不许江宁侯府任何人赊账。”
林管家赶紧应下:“是,少爷。”
不让赊欠,还要把楚家拿走的钱和东西拿回来。
幸好,唯一让顾长清庆幸的,是侯府假清高,当然也可能是楚玉娇假清高,拿走的所有东西都签了借条。
说实话,这借条要说有用也有用,毕竟楚玉娇是侯府的姑娘,可要说没用也没用,侯府一个庶女,不能代表侯府。
江宁侯府还不上这笔账,直接把楚玉娇舍了,到时,顾家还要落得个逼死人命的下场。
当然,这些账肯定是要要回来的,绝不会便宜了楚玉娇和江宁侯府。
目前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今天没让楚玉娇把两件古董拿回去,最近家里的生意就会出幺蛾子。
所以,要账不急,先把店铺的麻烦解决了再说。
要是这一关过不了,那就只能让三皇子府吸一辈子血,把顾家吸干了。
士农工商。
富商永远是权贵的钱袋子,只是有些权贵吃肉,让富商喝汤,比如顾家之前的靠山,而有些权贵,不但连肉带汤一起喝,还要把富商一起吃掉,比如三皇子。
但顾家之前的靠山倒台了,三皇子先下手为强,派江宁侯府出面,盯上顾家,自然不会让顾家轻易脱身。
既然都是出钱,与其被动让人吸血,还落不到个好,不如主动出击,以利换名,再以名换利!
顾长清心里有了主意,带着一箱子账本,走了。
顾长清直接去了兵部,开口就要见兵部尚书,守门的兵丁看傻子似的看着他:“去去去,看着挺正常一人,原来是个傻子。”
“兵部尚书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快走快走,这门口不许站人的。”
顾长清:“那我不见兵部尚书,就见兵部能主事的人,麻烦你们通报一声。”
两个守门的兵丁:“主事的大人你也见不上。”
“不是,我说你这人怎么不听劝呢?”
“要是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要见尚书或主事的大人,这衙门都不用办公了。”
“赶紧走吧,再不走,被大人们看见,要打你板子的。”
顾长清:“我是给你们兵部送钱来的,你们真不进去禀报?”
送钱?!
卧槽, 还有这么好的事?有钱自动送上门?!
钱从四面八方来!
两个兵丁不可置信,声音都有点结巴了:“你别乱吹牛!欺骗大人,是要被抓去班房的。”
顾长清:“我没开玩笑,就说这个钱你们要不要吧?”
“如果要,就进去通传,找尚书或者能主事的大人。”
“若是不要,那我就送去其他部门。”
“要要要!”两个兵丁急了,天上掉下的钱不要?他们又不蠢!
“你确定是来送钱的,那我们就进去帮你通传一声……”一个兵丁说着,已经飞快跑得没了人影,另一个兵丁则还是站在原处站岗,十分警惕的盯着他。
不一会儿,去通传的兵丁回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兵部的小官吏。
“我们大人有请这位公子入内一叙,我来给这位公子带路。”小官吏拱手行礼,态度恭敬。
顾长清跟着小官吏往里走,来到一个房间面前,小官吏停下脚步:“大人就在里面,这位公子,请。”说着帮他推开了门。
屋里坐着兵部何尚书,还有兵部李侍郎。
何尚书有着武夫的直白,看了顾长清手里的小木箱子一眼,问道:“听说你来给我们兵部送钱来了?”
顾长清把小木箱子往桌上一搁,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下,大大方方承认道:“是的,何大人。”
何尚书:“你有什么条件,想干什么?”
顾长清十分光棍道:“江宁侯府把我顾家当私库,只出不进,短短半年时间,就从我家连吃带拿,拿走的钱物超过五十万。”
五十万!何尚书和李侍郎都大吃一惊。
平日里,户部给他们拨款也没有这么痛快的,别说五十万,就是给五万两,户部都得哭一天穷,结果现在,顾长清一出手就是五十万啊。
五十万怎么概念?五十万至少可以保证将士们在这个冬季不会挨饿受冻。
何尚书咽了下口水:“顾公子,你要给我们捐五十万?”
顾长清:“之前一直有这个打算。”
“只是现在,这些财物有点小麻烦,具体能拿到多少,主要看大人们。”
何尚书:“看我们?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顾长清:“对,就是看何尚书。”
三皇子之所以盯死顾家,自然是为了争一争那个位置,争位置需要大量金钱。
只是吃相太难看,又太过自信,以为已经拿捏住人性,终落得满府俱灭。
这起惨案在京中引起极大恐慌,皇子府尚且遭难,普通官员遇到这种事,更加不能幸免。
最后查出来,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惨案,是三皇子吃相太难看,又没有足够重视受害者,这才落得这个下场。
一时间,各府对下人的刻薄都收敛许多,谁知道下人被逼到绝境,会不会跟顾家人一样丧心病狂?
而对顾家的人处置,是否诛族,朝堂上也分成两派。
一派主张用重典,诛顾家满门。
若不如此,以后其他府中下人没了制约,不好管束。
另一派则主张,刺杀皇族当诛族是不错,但此事复杂,不是简单的刺杀,而是三皇子夺人钱财,害人性命,更纵容儿子欺辱顾家人。
别忘了,那顾家孩子可不是奴籍,从头到尾都不是。
人被逼到绝境,冲动之下,行事过激,但人死债了,这事不宜再追究。
否则权贵谋财害命,明抢暗夺,还不许人反抗,传出去百姓,富商人人自危,长此以往,将引发极大的社会问题。
最终,太子力排众议,保下顾家人性命。
此举,亦为他在民间赢得极好的名声。
兵部,是太子一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