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224章 后浪已至 第224章 后浪已至
- 视角来到雍州和星州两地。由于赵诚一直是臣子身份,政治上一直是做减法。
虽然赵诚在关内领着大军南征北战,其麾下谋士,武将大大扩展;但是有些被他鉴定为无能之辈的家伙们,赵诚没法给他们安排事情。若是安排了,那就会误了大事。
但这些人是不安分的,在赵诚这里找不到机会后,这些被淘汰的人才,就立刻跳到对立面。毕竟赵诚的名分也是来自于昊国,他们投机来到赵诚的对立面,拿到名分岂不美哉?
在天佑历3年,赵诚拜大将军之前,他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乎不得不加速迈出不臣的步伐,冲入宫殿中收缴了昊王的印绶,在其身边安插了自己人。
但是昊王先前分封的那些人,已经落实在了雍州之地,裁撤是裁不了。
于是乎,赵诚不得不将这一批“想走捷径,但没能力”的家伙,安排到雍州和星州去。眼不见心不烦。(赵诚记忆中,自己前世功高盖主的祖上,就是这么被打发的。)
于是乎,昊天龙裔中最后一些“忠义”之士们,被困在了星州之地。
但是他们水平太差了,这些年来,不仅仅没有将这里经营成一个后方,反而熬走了一批批想要作为的人。
雍州和星州战线,就成为赵诚控制的地盘中最好打的地方。
浱州这边,总参谋部的参谋们,在沙盘上确定其他方向上目前的防御足够稳定后,开始对雍州调兵遣将。
在雍州方面,苏明严格遵循守战策略;他依托屯田策略和昊国对峙了多年,利用民生优势,让雍州星州为数不多的民众不断南逃。
值得一提,在现在宣冲地盘上各州都有地方豪强胳膊向外拐的情况下,雍州前线被牢牢地掌控。
首先是盐,茶,草药等战略物资被控制。再者就是对整个地域的从军人员进行体系上优待。
雍州地区那些垦拓的军士们,凡是达到“簪袅”阶层的,他们的子嗣是可以被降门槛召入士官学院。
并且在军士转正时,其他人都得去南疆轮战,这些出身雍州的实习士官们,只要经过一轮从浱州到雍州之间的军事演习训练后,就可以用北边驻守来替代资历。
这帮雍州本土出身的士官们,现在应用的最经典战术教材,就是宣冲在入渤郡时“策划抢劫”的路数;标准化一年四季深入到敌占区打草谷,把牛羊人口全部掳走。这几年搞下来,雍州最北边几个城池是风声鹤唳。
苏明带领麾下不断领悟宣冲的会议精神,在作战会议中道:“这次我们的战略是,让赵诚做不了昊臣。”
…总动员…
统正历5年春,天下征伐的第七年。在天下人眼里,浱地自不量力地挑起了对昊国的进攻。
作为南浱的最高统帅,宣冲看着西南五州之地现在的情况。此时各地劳工站都已经完全完成了建设,乡兵们在完成农活后,都自发的奔赴劳工站,找活做。
而原本的劳役集团们,则在经过半年的操练后,开始朝着各个区域部署。在开春后,宣冲地盘上总兵马的规模达到二十万之巨。
宣冲很霸道,采取了当年赵诚曾说过的“春战秋守”策!这是农耕民族打蒙古人的策略。仗着粮食多则以本伤人。对于昊国来说,赵诚近些年虽然征伐的地盘众多,但是农业恢复不过来。
宣冲拿出二十万部队,昊国必然要拿出二十万大军对峙;对于昊国来说,各地的兵站如果要保持这么一大批部队的规模,所需的粮草也是天量。
浱州在这些年积粟甚多,并且这几年加紧修建以浱州为中心的列车通道;若是朝着各方用兵,运输粮草的成本基本上只是石炭和玉石了。用不着一路上驮马吃嚼的消耗。
并且宣冲得到情报,除了玉华州之外,赵诚麾下其他州府的府库会空空荡荡。
即将发生的大战中,要真的被自己拖到五月份农忙时节,赵诚的各地农兵们就不得不回家务农。所以赵诚打自己也只有一波,如果这一波打不下来。他内部就会崩溃。
但是他不打呢?宣冲把沙盘上小棋子向前挪移,那就稳稳地吃掉他两个州后就收手。
向天下证明,他赵诚兵锋虽然强,但是还平不了自己。而平不了自己,他府库空虚,地方治理不靖的问题,就解决不了,进而人心丧失。(苻坚)
为什么吃掉两个州,而不是更多州?宣冲计算了自己粮食产量,在占领后刚好能救两个州的百姓!
宣冲对参谋部:“这一战不接受传檄而定,不接受当地世家投靠,所有生产资料再分配!”
参谋部门的青年们开始自动转动。而在这繁忙中,宣冲脱身大量工作,开始了回顾自己穿越历程。
二十四年行伍,二十四年的戎马;从一开始领农兵五百,为武撼峦守后方的粮仓;再到能够领导三军,进攻一个方面的大将;而现在,宣冲终于成就完全体,变成了能“多多益善”组织起数十万人国战的统帅。——这样的兵家境界,在羲人界古往从未有之;大爻数千年太平盛世养不出这样的征伐,而大祭朝完全是靠甲兵犀利,以及众多上古神兵喷射雷霆火焰,碾压四方。
可以说,当乱世中到了最后,总会有英雄能够以天下豪杰为棋下这一局。
现在,宣冲上桌,而对面原本执着于对弈的那一位,现在不得不要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现在,一盘楚河汉界的棋局,在宣冲面前打开…
而在行政部这边,武俱往替武飞向下传递解释:“如果接受传檄而定,那么该地大量百姓饿死,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会由当地大族来继承;我国在此地占领区内无法推行新政。而且就算接受当地世家传檄而定,谁能保障他们不三心二意?继续通昊?毕竟我们只占领两个州。这些世家已经将族中精锐子弟投效到赵诚那儿去,不会因为我们“小胜”,而让自己投资成本沉没。
届时,他们在几十年后缓过气后,会随时反复。毕竟我们是“新人间道”的力量,抢占了他们“治国安邦”的位置,我们不靠他们治国,就是抢了他们自认为“利国利民”的位置。我们与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武俱往看着那些通过南疆治理选拔出的官属,一字一顿:“将军如果接受投降,且收纳到了我们体系内,也必然与我们是政敌!彻底灭掉他们,我等的抱负才能施展。”
随着武俱往的整合,一个近现代的党阀开始在此战中诞生。
征召二十万大军是一回事,但是将这二十万大军集体输送出去进行作战又是另外一回事。半封建时代,把壮丁运上去要死一半。
在浱地的行政教材中:组织二十万大军的武装力量前进,需要在沿途建设多个“粟仓”,目前武飞在五州之地征召的这些乡兵,目前还是散在各地。
大军就食,依靠着本地城池谷仓;如果要挪动其中一个部队到另一处城池,要确保原先在这里驻扎的部队离开。
武俱往带着数百人,统属数千名官僚,事无巨细负责此战大小事。
例如在招兵时,地方上保甲方,每年都能拿到补贴。等到军人在军营报到后,还能从城市里面征兵衙门根据凭证,再领一重补贴。
如果保甲们代替军人领取这一重补贴时,发现补贴被克扣,则是由保甲负责向“退养部”申诉;当然退养部也可以找士兵核实这补贴有没有完全的发到士兵手里。
这个环节目前设计上不会出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发生“退养部”和“保甲”之间扯皮的怪事,就非常考验政体对基层的处理能力。
武俱往:必须快速调查清楚,立刻处置相关衙门;如果民政这一块不能迅速反应,就会挫伤军队的积极性。(而这样小事会在战时密集的发生)
武俱往师承于宣冲,对“民政”的了解,不是“青天大老爷断案”,而是高度专业,需要大量计算,且建立标准化流程步骤。
在浱州办公总部,足足两千人忙碌处理大军的身后事。而作为总领导,武俱往则是每天都坐班,监督任务。
…玉州,电闪雷鸣中…
四月的雨在下着,道路泥泞,赵诚现在看着自己现在这一盘棋。
此时他就宛如下象棋,一个格子只能容纳一个棋子。并且大部分乡兵就如同卒子,一回合只能挪动一步;只有常备的那些精锐部队,才算是“车马炮”,能够长途移动。(宣冲这边全是车)
赵诚力排众议,决定先扫清后方,再和盘踞在东边,以渤王为首的联盟势力进行天下决战。而短短一个月时间,随着西边各方线报传回来之后,赵诚饭都吃不香了。
各地军报都传来了南浱最近危险的动向。
1、雍州方向已经做好了兵力部署,五千精兵预计由苏明带领。
2、水方面,大批的火枪兵开始操练。
3、东江州和棘州方面,根据线报,有一支至少拥有五十门牛车巨炮的兵团,正在靠着棘州边境线驻扎。
……
大帐中赵诚麾下军事幕僚逐条通报他们要讨伐的敌人情况。而南浱的军事准备,让玉州方面诸多的幕僚们有些猝不及防?这架势,到底是谁讨伐谁?
“不可能!”一位来自水的幕僚当即否认,他随后补充:“这是南浱的虚张声势!”
是的,这位离开了南浱的俊杰,对故土的感知是“垂暮老朽”。
武飞作为南浱之主,年年对外征战,不用贤才,商贾聚敛钱财。而各个世家弟子们要么颓废,要么润了。而玉州这儿,却能让他们大展才华,一派欣欣向荣,万物勃勃生机的模样。
故,现在这些出身水,竹州的幕僚们不相信“德亏”的南浱能够挡住赵诚的大军。在此次讨伐南浱中,他们是坚定的主战派。
殊不知他们的圈子,属于早就被宣冲划定为“不让其贤”的群体。
而囤积钱财的商贾们,也绝非“见利忘义”;在宣冲的允许下,商贾们也能“深明大义”。
赵诚从手上密信中则是得知:从各地征召的民夫,在海量钱财下开始武装成为军团。在军团中,由于人才不够,开始了不拘一格降人材,大量原本的氓流因为会识字,被开放了文库;在会默写典籍后,被提拔了上来!
赵诚反观自己的操作,花费好几年时间,通过人才笼络,才逐渐拥有了浱州州等地世家内应;
而天下其他泛泛之辈的诸侯势力,在面对赵诚现在积累起来的“席卷之势”时,其诸侯内部绝对会变成“军事上被势如破竹”,“民心上被大势所趋”的局势了。
半年前,赵诚手下的那些谋士们现在也都认为,当自己大军起来后。武家那边各方会离心离德,思考到底是“归附”还是“被扫灭”。
但现在武小雀回来,仿佛有一种要“虎踞西疆”的架势,让赵城麾下谋臣有些尴尬。
“但这不打紧!”谋臣们十分乐观表示:“优势仍然在我方!”
作为同样达到“多多益善”兵家境界,并且更老牌的赵诚,自然能看得出南浱的武飞已经在水平上突破了。
赵诚望着地图,嘴角有些苦笑;因为他能看得出,武飞的“多多益善”,很多部分是从他手上学来的。——话说他亲手教的儿子都悟不透,偏偏宣冲坐在他对面,却能触类旁通。
这人生知己,恰逢对手。
赵诚现在凝视半卷山河社稷图的西北方向,显然宣冲的进攻意愿是在北边雍州。
赵诚懂得宣冲,这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之策;宣冲有这个底气,这近乎十年的治世,让其土地上是一派兴兴向荣,并且这还是踢开传统地方势力完成的,也就是完成了变法!
变法成功的国家,由于上下充满新生气象,至少数十年都不会怠惰。
数十年的时间,足够金角银边,一步步把天下啃下来。赵诚到现在不知晓,武炉是什么样子的;但因为这默不作声,肯定不是一个昏聩的人。而继承了宣冲这一切后,即使是中人之姿也都是大优。
赵诚喃喃的道:“现在他就剩下在‘战场上胜我一子’这步棋了。“
随后他目光凝聚变得坚定:“那就让我见识一下吧!”
此时赵诚手下也聚集了一波天下一等一的人杰,且这些人杰经过他筛选和调教,也都是能当大事。他站了起来,对手下幕僚们也甩出令箭,而幕僚们看着自己的将主如同雷霆一样坚定,也都纷纷整肃,下定决心要给来犯的武小雀一份教训。
…滚滚红尘,后浪对前浪花…
就在这场兵家大战中,仙道宗门,五蕴门,凌华派,也都在凝望着这一切。
仙道掌门们望着这天下陡然升腾起两股人道气运,排山倒海的对撞时,良久不语。
大概是天上云彩走了两拨后,凌华派掌门似乎是为了活跃气氛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家看了他一眼,现在到底是“谁多道”呢?
但凡是浱国落了一点下风,大家都将“失道者寡助”丢给浱国。因为这些年,武源常暴虐啊,苛待治下百姓,以至于大量贤良们都远离浱地。
但现在,就算那么多贤良离开,浱国这里在面对赵诚军势时,是不落任何下风;并且这气运中透露着一种“生气勃勃”。
五蕴宗掌门最终低声回应:“此战中赵军可能会受挫。”
随后青华宗掌教则是:“只是(浱)气数未尽而已。”——青华宗等还是想要与诸多道友们助赵诚一臂之力的,以至于阻一阻武小雀的燎原天下。毕竟这么多年来,青华宗已经把武家岭南一系弟子全部清了个干净。相当于彻底从武飞这一系撤资。
青华宗就等武飞败了,但是现在好像武飞败不了,而且万一要赢了呢?青华宗掌教也清楚武小雀心非常小,搞不好会放火烧山。
然而精研天理验算的五蕴宗的司天者:“气数未尽的是大爻——大爻失鹿,但余德仍在,非一代人能篡。”
这一言算是否定了,青华宗的打算;因为现在再帮赵诚也没用,相反如果是引起人间道反噬,一个个都得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