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880章 春耕大赏头名,非此物莫属!

第880章 春耕大赏头名,非此物莫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林尘放下稻谷,继续道:“不过,要说它就是头名,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毕竟,南橘北枳的道理,诸位大人,应该都懂。”

    “此稻种,既然来自大奉以南的‘占城’小国,那是否能适应我大奉的土地与气候,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试验,才能得出结论。”

    孟元正闻言,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当即反驳道:“林大人此言差矣!我司农寺已经试种了半年,事实俱在,何来为时过早一说?您这般说,莫非是信不过我司农寺上下的心血吗?”

    “就是!林大人未免也太过谨慎,甚至是悲观了!”

    “神稻在此,还谈什么南橘北枳?此乃对祥瑞的不敬!”几名官员立刻附和,对林尘的“泼冷水”行为表示不满。

    林尘仿佛没有听见他们的反驳,只是将目光转向孟元正,开始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孟大人,我且问你,你可知那‘占城’小国,气候如何?一年之中,雨水几许?酷暑几时?可有霜冻之期?”

    孟元正一愣,下意识地回答:“这个……据呈报的边军所言,那边终年湿热,几无冬季……”

    林尘点点头,不等他多想,第二个问题便接踵而至。

    “那我再问你,此稻在占城,一年可得几熟?”

    “……据闻,可得三熟。”孟元正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微的汗珠。

    “好,问题来了。”林尘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占城一年三熟,气候湿热。而我大奉,即便是最南方的岭南,亦是一年两熟,且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将一个适应了热带、且一年三熟的稻种,移植到我们这里,它的习性是否会改变?产量是否会下降?这些,孟大人可曾做过对比研究?”

    “这……”孟元正语塞。

    林尘的攻势,却远未结束。

    “其三,灌溉。占城雨水丰沛,此稻,是靠天时降雨,还是需引江河之水灌溉?其需水量,与我大奉的稻种相比,是多是少?若遇上旱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水源来供养它?”

    “其四,虫灾。占城当地,有何常见的害虫?此稻,对其抵抗力如何?那些害虫,我大奉可有?我大奉本土的害虫,是否会对这种‘外来’的稻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些,孟大人可有防治的预案?”

    “其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林尘的目光扫过全场,“东西是好,但我大奉,自古以来,便是南稻北麦。南方百姓,才以稻米为主食。此稻,即便能在南方大获成功,对于占据我大奉半壁江山、以小麦面食为主的北方百姓而言,他们也未必习惯,而且北方改种水稻,成本不小。”

    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如同一阵密不透风的组合拳,打得孟元正和一众司农寺官员,哑口无言。

    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一个农作物的引进问题。在他们看来,产量高,就是王道!哪里会想到,这背后还牵扯到气候学、水利学、生物学、甚至是社会学等一系列复杂无比的因素。

    林尘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精准地切中了他们知识的盲区。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那些方才还高声附和的官员,此刻都低下了头。

    任天鼎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浓。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让林尘这条“鲶鱼”,来搅动司农寺这潭死水!让这些固步自封的官员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好了好了!”他笑着站出来打圆场,“林爱卿所虑,极有道理!孟爱卿,你们司农寺,日后务必要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东西是好东西,但如何用好它,才是关键!此事,就这么定了。走,看下一个!”

    孟元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应“是”。

    接下来的参观,气氛便显得有些沉闷和尴尬了。

    孟元正和一众官员,心中都憋着一股气,却又无处发泄。他们继续介绍着接下来的展品,有能改良盐碱地的草木灰法,有来自西域的耐旱苜蓿,皆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但无论他们介绍得如何卖力,林尘都只是兴趣缺缺地看上一眼,不置可否。

    群臣们也看出来了,这位威国公的眼界之高,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连“南城稻”这等神物,他都能挑出一堆毛病,其余的东西,自然更入不了他的法眼。

    渐渐的,众人也都失去了兴致,只是跟在皇帝身后,走个过场。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大殿最角落的一个展台区域。这里摆放的物品,显得杂乱而不起眼。几样看不出名堂的块茎植物,几本字迹粗糙、用麻线装订的书册,还有几件看起来就十分普通的锄头、镰刀。

    孟元正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对任天鼎敷衍地介绍道:“陛下,此处,乃是岭南省所献上来的物品。都是些当地的农作物和百姓自己发明的普通农具,无甚新奇之处,臣等鉴定过,都很一般。咱们……还是往前走吧。”

    他说着,便做出引路的手势,想带着任天鼎和群臣,快步走过这片他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的区域。

    其余官员也是同样的想法,甚至没人愿意多看那些“土疙瘩”一眼。

    然而,就在众人即将走过展台的时候,一个平淡却清晰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等一等。”

    是林尘。

    所有人的脚步,都为之一顿。

    他们疑惑地回过头,看向林尘。只见他不知何时,已经停在了那片被众人嫌弃的展台前,目光,正一动不动地盯着展台角落里,一堆毫不起眼的、沾满了泥土的紫皮植物块茎。

    任天鼎也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笑道:“怎么了?莫非你在这堆‘凡品’之中,又看出了什么门道?”

    林尘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那紫皮的“土疙瘩”,托在掌心,反复地端详着。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炽热如火的光芒,那是一种发现了绝世宝藏才会有的眼神!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扫过皇帝,扫过太子,扫过所有满脸困惑的文武百官。

    然后,他用一种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丝颤抖的语气,一字一句地,向整个大奉王朝,做出了他的宣告。

    “陛下。”

    “臣,已经发现了这一次春耕大赏的头名了。”

    “非此物,莫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