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237 小蒋西狩密云

237 小蒋西狩密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散朝。”

    众人如释重负,作鸟兽散。

    走出太和殿,蒋青云从护军们面前经过时故意放慢脚步。

    “诸君勉励。”

    “保卫皇上。”

    “警惕反皇党。”

    “我走了,保卫宫城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

    影帝至斯,已经没有多少演的成分了,忠臣的人设浑然一体,根本分不清是哪块是影帝哪块是真诚。

    旁人分不清,自己也分不清。

    总之,就一个字:真。

    众护军黯然,纷纷对蒋青云行注目礼。

    蒋青云出了午门之后,立即上马,一路狂奔至步军统领衙门。

    “贤婿,你回来了?”

    “情况紧急,现在你们立即去办几件事。”

    ……

    右安门监狱。

    江德顺一路高喊:“新的名单出来了”。

    地牢内,缇骑们各自装填弩箭,准备执行。

    被关押的囚徒们宛如一群待宰的鹌鹑,两眼空洞,脸色死灰,等待死亡的来临~

    一名缇骑领班问道:“大人,全部处决吗?”

    “处决?不,不,你误会了,是新的释放名单出来了。”

    “啊?”

    “执行吧。”

    “遵命。”

    被关押在此的一千多名犯人走出监狱大门,刺眼的阳光让他们恍如隔世,太阳一照,愤怒的种子就开始萌芽了。

    ……

    步军统领衙门的院子里,一捆捆公文被丢进火堆,黑烟冲天。

    卸任之前,突击销毁公文也属国际惯例。

    蒋青云对着闻讯而来的文武官佐们训话:

    “弟兄们,第九旗的势力比我预料的还要强,他们甚至让皇上也有所忌惮,没办法,为了顾全大局,我暂时卸任,九门提督一职将由皇上亲领。”

    “本官颁布卸任之前的最后一道军令,巡逻暂停,抓捕暂停,一切差事全部暂停。我走之后。诸位每日上下值的时候务必结伴同行,莫要落单,小心第九旗。”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诸君,保重。”

    “军门~”

    一个人率先跪了,众人纷纷下跪。

    蒋青云虎目含泪。

    “弟兄们,我还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我相信,世间终有正道,邪不压正,黑云遮蔽阳光只是一时的。”

    “你们若是遇上难事就去密云十里堡寻我,我虽然不做提督了,但我还是你们的大哥。”

    说完。

    他用袖子擦了一把热泪,走到墙边,挥毫写下:凝聚意志,保卫皇上。

    掷笔,离衙。

    笑笑生有诗曰:事了挂印去,不畏骂与名,一念杀万人,千里亦留名。

    ……

    南城。

    蒋府。

    大门紧锁,一片狼藉。

    从蒋青云到家,仅仅两刻钟,全家就坐上马车溜之大吉。甚至连细软都来不及收拾,颇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坐在颠簸的马车厢里,晚春哭的特别伤心。

    “我的金簪,我的衣裳,我的积蓄,我的妆奁。”

    旁边的三花猫自动合上了耳朵。

    绿珠掀开轿帘,见少爷和夫人骑马并列而行。

    夫妇俩全副戎装,手提长枪,缓缓而行。

    “夫人,今日之事有惊无险,殊为不易,到了密云,当浮一大白。”

    “夫君,妾担心你卸去军权,万一~“

    “无妨,之前是被我压着,我走之后,没人压,京城就要乱了。如果不够乱,我会加把柴火。”

    “怎么加?”

    “点燃王恭厂火药库,把几百户镶蓝旗人炸上天。”

    蒋青云的眼睛里闪烁着疯狂。

    “不过,我觉得应该用不着,我个人比较看好京师八旗的血性。”

    ……

    顺治十年正月初八。

    在上百名武装骑兵的护送下,小蒋全家乘坐十几辆马车匆匆离开了京城,朝东北方向的密云而去。

    早先布置的棋子终于派上了用场。

    沿途,他不断召见在州县衙门任职的心腹。同时,以沿途驿站为点建立了两条简易的通讯线路。

    一条是密云——京城。

    一条是密云——大名府。

    第三日清晨,车队终于抵达密云。

    十里堡的地势明显高于周边,有一处小村落可为行辕,周边有潮河和白河流经,风景秀丽,必要时亦可坐船避险。

    次日,陆续有人送来猪羊鸡鸭、柴米油盐、干果点心。

    送礼之人当中不乏烧冷灶的机灵人。

    虽说官场之人踩低捧高乃是常事,可也有一类人野心勃勃,兜里空空,眼睛亮亮,他们烧不起热灶。

    冷灶更有性价比,花小钱办大事。

    更何况,蒋青云其实不算太冷灶,至少他还保留了左都御史头衔。

    ……

    紫禁城。

    乾清宫首领太监三公公小碎步迈进乾清宫偏殿。

    “主子,蒋大人走了,他托人送来了一封信。”

    顺治拆开火漆,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敌在紫禁城!皇上切切小心,衣食住行需慎之又慎,署名蒋青云。

    “敌在紫禁城”这五个字唬的顺治一阵眩晕。

    “从今日起,朕的膳食增加一道验毒流程,朕的寝宫侍卫数量增加一倍,只留用两黄旗满洲旗丁。”

    “嗻。”

    “司礼监那边,你先担起来。”

    “奴婢遵旨。”

    出了乾清宫,三公公佝偻的腰杆瞬间就挺直了,他望着巍峨的紫禁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恩公伟哉。

    ……

    十三衙门,司礼监。

    几十名小太监们胆战心惊的跪在青石地砖上,不敢抬头。

    廷杖噼里啪啦~

    礼仪监员外郎德公公、御马监郎中秋公公已经嚎不动了。

    初掌权柄的三公公坐在吴良辅生前最钟爱的一张紫檀木官帽椅上,翘着二郎腿,闭着眼睛,欣赏敌人的哀嚎。

    年少时的不堪经历在这一刻沉渣泛起,五味杂陈,心里又酸又疼。

    谁又能想到,小乞丐也有春天。

    此时此刻,他很想放声痛哭,又想仰天大笑。

    一名老太监突然凑过来,小声劝谏道:“大总管,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要打死人了。”

    三公公缓缓睁开眼睛,扭头。

    “拖下去,杖毙,殉他的主子。”

    “嗻。”

    “饶~”

    下一秒,老太监被一团麻布堵住嘴巴。

    孔武有力的技勇太监打的虎虎生风,廷杖10下,血肉模糊。廷杖30下,筋断骨折。廷杖50下,一命呜呼。

    连续杖毙了21名太监之后~

    三公公整了整发冠,站起身,踩着地上的鲜血走向跪着的众人,用醇厚的播音腔说道。

    “各位,从今往后,好好当差!”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